APP下载

茜草和红花配伍功效及配伍方式浅析

2021-01-06王天秀王雪茜程发峰张晓乐刘姝伶王庆国

环球中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胸痹瘀血红花

王天秀 王雪茜 程发峰 张晓乐 刘姝伶 王庆国

茜草和红花各有所长,二药同用,配伍精当,功效显著,先贤多有论著,如《女科切要》中治疗妇人包衣不下和《痧胀玉衡》治疗血滞之剂的荆芥银花汤等,都有关于二药使用的记载。临床亦为常用配伍,如刘渡舟先生创制的苓桂茜红汤,治疗水瘀互结型胸痹心痛者,效如孚鼓。故对其探微索隐,小抒己见。

1 茜草、红花同用,功效显著

茜草,苦,寒,归肝经,具有凉血,祛瘀,止血,通经的功效[1],擅长治疗出血等血分疾病,如治疗衄血无时的茜梅丸,治疗下痢脓血的茜根散,治疗症瘕疫毒的茜根汁等。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1]。红花应用广泛,擅长治疗血瘀、血痹、血枯等疾病,如治疗女科经水不通红花煎汤(《摄生众妙方》)、治疗产后胞衣不下的红花酒(《医方考》)、治疗瘀血不行的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等,《本草汇言》记载:“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2]二药同用,效果显著,可以治疗胞衣不下、疮疡痈脓、瘟疫痧胀、肝病胁痛、胸痹心痛等病证。

1.1 胞衣不下

茜草和红花可以治疗妇人胞衣不下,如《女科切要》中记载“产后胞衣不下,为血入胞中,上冲心胸,气血胀闷,不出欲死。必须逐其血,用红花、茜草,酒煎服”[3]。女子产后胞衣不下的病因诸多,或“临盆太早,胎出骨眼随闭,以致胞出不及耳”(《竹林女科》)。或因生产时用力太过,致身体疲顿无力再下胞衣。又或此间风冷乘之,致血瘀凝,故致不下(《医宗金鉴》《诸病源候论》)。或产母气血虚弱,血少干涩(《胎产心法》《傅青主女科》)。或恶露败血流入胞中使胞胀大,而不能出(《竹林女科》《胎产心法》)。辨证时,一则要照顾产妇气血虚弱的特点,故应大补气血,实其正气,生血以送胞衣,补气以降清浊(《傅青主女科》)。二则要清除恶露败血等实邪,故应活血逐瘀,散其实邪,让新血得生,旧血得除,胞衣自下。但是在逐瘀之时应该注意顾及产妇虚弱,硝、膝、硫磺之辈,用之宜慎(《胎产心法》)。茜草、红花同用对治疗胞衣不下恰到好处,红花可以逐胞内败血恶露,兴奋子宫收缩,使胞衣随瘀血恶露而下;茜草可以止因瘀血而导致的出血,防止出血太过,损伤正气,且二药配伍药性平和,四气相宜,通因通用,使得败血恶露得下,出血得止,新血得生,共奏活血止血之功。

1.2 疮疡痈脓

疮疡痈脓形成病机是热邪兼着阴血,形成了热瘀同在的血滞证候。《血证论》将此阐述为“血滞气则凝结为痛,气蒸血则腐化成脓”“疮者,血所凝结而成者也。”故在治疗上不可仅清其热而不清其瘀,《血证论》论述“初起总宜散血,血散则寒热风湿均无遗留之迹矣”[4]。此时清热的同时亦要注意对血分的处理,瘀为有形之邪,清瘀后外邪无以附着,热邪更易外透。所以配伍活血行瘀的茜草和红花,可以达到更好的清热透毒的效果。茜草治疗该病在杜文燮《药鉴》中云:“外症疮疖痈肿者,用之于排脓药中立效。”[5]亦见于《辨证录·伤寒门》中的消阳毒之初起的急消汤(忍冬藤二两、茜草三钱、紫花地丁一两……),《槐荫精选单方》治痈疽等疮初肿方(茜根茎、叶捣碎,酒煮)和《丹溪纂要》烂翳验方(茜根烧灰……)等著作验方中。红花治疗该病在《疡科指南医案》多有记载用其活血归经,《虺后方》记载熏鹅掌风方(红花一两、花椒五钱、香油二两)和《救生集》记载治疗甲疽脓血中都有红花行瘀。故茜草和红花同用,治疗疮疡痈脓时可以达到逐瘀以透毒的效果。

1.3 瘟疫痧胀

此处瘟疫痧胀参考《痧胀玉衡》,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病[6],“痧者,天地间之厉气也,入于气分,则毒中于气而作肿作胀,入于血分,则毒中于血而为蓄为瘀”。邪气入血分时,有遍身肿胀,目如赤桃,刺之黑血,或出点滴等症状,此为火毒郁而成痧,迫血妄行。论治则当从血与热入手,清透热毒的同时,合凉血活血之品来散血分之瘀,如茜草和红花等,瘀滞散则热毒无所附着,热毒更容易向外透发,治疗效果更佳。茜草和红花在治疗瘟疫痧胀方面上,茜草可以凉火毒止出血,红花可以活瘀血治血壅,在《时疫辨》和《痧胀玉衡》中就记载了“茜草、红花、银花,可以活血解疫(痧)毒”[7-8],《松峰说疫》和《痧胀玉衡》中治血滞之剂的荆芥银花汤(荆芥、银花、红花、茜草、丹皮、赤芍各一钱、白蒺藜八分、乌药五分、香附三分)亦用到二药,故茜草合红花可以治疗瘟疫痧胀。

1.4 肝病胁痛

红花入肝经而破瘀血(《本草从新》),常用于治疗肝病,如《金匮翼》记载的治疗肝胀的新定方(归尾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二钱等),《笔花医镜》中治疗肝气燥急而胁痛的栝蒌散(大栝蒌一枚、甘草二钱、红花七分),《古今医鉴》中对胁痛死血作痛者的治疗方(桃仁、红花酒拌焙干等)中都有使用红花,而蒙药常用红花做为君药治疗肝病,如红花清肝十三味丸,临床治疗肝病效果较好[9-10]。茜草治疗肝病方面,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陶弘景认为新绛为茜草[11])治疗肝着。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茜草和红花都具有护肝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四氯化碳对实验动物的肝损伤[12-14]。

茜草和红花合用可以治疗肝病胁痛,如现代医学的肝炎和肝炎后期的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等病症。如果病情日久,进入慢性期时,湿热之邪由气分转入血分,致肝血瘀滞,肝体阴而用阳,肝体瘀滞,其用不行。故在治疗上,总以疏肝气的同时,加以活血之品,如茜草和红花等,可以起到调肝体的作用。如当代伤寒大家刘渡舟先生为肝病创制的柴胡活络汤、加味柴胡桂枝汤和柴胡鳖甲汤等方剂中也用到茜草和红花,是因邪已入血分,需要活血化瘀,散肝体之瘀滞。以上方剂都以小柴胡汤为底方,或兼肝脾不和者,合桂枝成理脾之效能,或兼肝阴不足者,加鳖甲补肝阴而软坚,在治疗肝炎和肝炎后期的肝硬化及肝硬化腹水等病症,临床效果颇佳。

1.5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主因阳微阴弦,胸中阳气虚衰,下焦水气上冲,或进而血脉瘀滞难行,导致心胸憋闷疼痛,临床常见证型为水瘀互结,故治疗时常以“通阳”为主,“散结”为辅,刘渡舟先生基于此创制苓桂茜红汤,临床应用,效如孚鼓。该方以苓桂剂温阳利水来治疗阳气亏虚,水气上冲,又辅用茜草和红花活血化瘀,以行瘀滞,共奏温阳利水化瘀之功。茜草和红花治疗胸痹心痛方面,在唐容川的血虚致瘀论中就有用圣愈汤加红花等治疗,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在突发胸痛它药不效时可服血府逐瘀汤,茜草在《医学真传》中记载在开胸痹以止痛时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红花具有抗血栓、抗心肌损伤等强心作用[15],茜草提取物的水溶部分可明显增加心肌和脑组织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含量,具有抗心肌梗死的作用[16]。故茜草和红花可以用于治疗胸痹心痛。

2 茜草、红花同用,配伍精当

茜草的炮制品主要有生品、酒煎和炒炭等,三种制品的功效各有侧重。而红花的效与量有关,量多破血,量少和血。《药品化义》就有红花的量效观点“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若止用二、三分,入心以配心血,解散心经邪火,令血调和,此其滋养而生血也”。例如《傅青主女科》中治疗瘀血较重,腹中结块致经水不来的红花霹雳散中红花用量多达半斤来活血逐瘀,而《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治疗妇人病的延龄丹中红花则少至一分来生血。在临床上,任建华治疗心力衰竭时应用红花的思想也以此为参照[17]。配伍时,将茜草的不同制品与红花的不同用量进行组合,每个组合,功效各有专长,配伍更加精妙。

2.1 酒煎茜草合不同剂量红花

茜草的炮制发展出“酒煎”是在唐朝及五代时期[18],酒煎后茜草的活血功效增强,《得配本草》“酒炒行血”,李时珍曰:“茜草……俗方治女子经水不通,以一两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现代药理研究茜草的乙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凝血作用[19],护肝作用[13]和抑制血管生成作用[20]。

酒煎茜草合大剂量红花:功专破血。酒煎炮制可以活血通络行药势,佐制茜草的寒性,使得酒煎茜草的功效以活血为主,合以大剂量破血的红花,功专破血祛瘀,力道最为峻猛,乃为破血行瘀,通络祛寒佳选。方如《伤寒瘟疫条辨·攻剂类》中“复元和血汤治跌坠损伤,停滞瘀血痛疼,至不敢喘咳唾者”[21],是为伤势严重,应先救其卒病,故以活血祛瘀为治疗大法,方中用到红花、茜根一钱,酒煎。

酒煎茜草合小剂量红花:活血为主,和血为辅。君以酒煎茜草活血祛瘀,臣以小剂量红花养血和血,君主臣辅,达到行血祛瘀,兼和血养血的功效。

方如《伤科大成》行气活血汤,用“茜根一钱、红花五分,花酒冲服”[22]。书中伤肩者、伤胸者、伤膀胱者、伤阴囊或阴户者、伤血海者、伤两肋者等八处用及行气活血汤或加以他药。因伤者血瘀必然耗血,故活血之中稍带和血。

2.2 生茜草合不同剂量红花

茜草生用“苦,寒。归肝经。”缪希雍认为:“茜草,行血凉血之要药也。”方如《普济方》地血散。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生茜草具有促血液凝固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23]。

生茜草合大剂量红花:活血为主,止血为辅。茜草生用苦寒活血止血,合以大剂量红花辛散破血,二者以活血祛瘀通络为主,而止血为辅,活血之力虽不及酒茜草合大量红花,但有止血之功,可治疗因瘀血所致的少量出血,通因通用,如恶露不下,且二者合用寒温并行,不伤正气。方如《辨证奇闻》治疗骨折,处理后内服续骨神丹,外用全体神膏(当归、生地、红花二两,续断、地榆、茜草、小蓟、人参、黄芪一两……)[24]。治疗骨折既要活血化瘀又要止血养血,方中以活血行气为主要治法,行骨折造成的大量瘀血,但大量活血又有出血之弊,故辅以止血的茜草,小蓟等,摄血养血的人参、黄芪等,全方配伍得当,活血消瘀、益气摄血。

生茜草合小剂量红花:活血和血止血。茜草生用祛瘀止血,红花小剂量和血养血,二者合用使得活血不留瘀,行血不伤正。此组合行血之力不及上述酒茜草合小剂量红花,但更注重的是和血与行瘀的并重,以达到祛邪兼扶正的效果,共奏活血止血、和血养血之功。方如《伤科大成》的活血汤和活血止痛饮,都用到一钱茜根、五分红花。

2.3 茜草炭合不同剂量红花

茜草炒炭后寒性降低,性变收涩,止血作用增强,其应用如《十药神书》的十灰散,茜草炭的使用亦可见于《张聿青医案》和《环溪草堂医案》等著作中。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茜草炒炭后相对于生茜草有更强的促进凝血作用[23],且二者的止血机制不同[25],证明在止血方面有将茜草炒炭的必要性。

茜草炭合小剂量红花:止血和血。茜草炭功效以止血为主,而小剂量红花和血,二者合用以止血为主,和血为辅,且茜草炒炭寒性降低,而红花性温,二者合用,止血和血,寒热得当。

茜草炭合大量红花:活血止血。茜草炭的止血功效强于生茜草,红花大量使用则为破血,二者同用共奏活血止血之功,适用于因瘀血导致的大量出血的病证,通因通用,用活血的通法消除血瘀的病因,用止血之法消除出血的“通”的假象。

3 结语

茜草和红花的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功效显著,可以治疗如胞衣不下、疮疡痈脓、瘟疫痧胀、肝病胁痛、胸痹心痛等多种临床常见疾病。二药根据炮制方法和用量的多种配伍方式,使得四气可调,寒热相济,配伍精当,故将二药的配伍功效与配伍方式进行总结与分析,以资同道。

猜你喜欢

胸痹瘀血红花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红花榜
治胸痹当用温法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