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2021-01-06潘哲
潘哲
(吉林省人民医院 超声科,吉林 长春)
0 引言
软组织是皮下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神经及血管等结构的总称。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急性慢性的创伤性和慢性疲劳损伤导致的浅表软组织损伤的发生呈逐年增加趋势。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外科常见一种疾病,尤其是基层医院,由于创伤类型不同,导致软组织损伤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所以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临床初步明确诊断通常较困难,虽然临床有经验的医师可以通过专科体格检查得到诊断,但是很多时候专科体格检查不是很准确,特别是对损伤程度和损伤范围的定性比较困难,所以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在创伤性软组织损伤的诊断及后续的指导治疗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肌骨超声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和MRI更细微、更高,且还拥有无创、无辐射、方便、价格便宜、实时显示、可短期内复检等优点,特别是能够动态对比观察肌肉、肌腱、关节及外周神经的即时运动情况,对患者损伤程度均进行全面检测,评估软组织水肿、是否存在异物、肌肉软组织血肿、是否合并假性动脉瘤和肌腱断裂以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等,彩超技术可实时观测血流,对血管显示清晰,尤其是高频超声探头,其穿透力短、分辨率高,在诊断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58例,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18~60岁。绝大多数患者有明确外伤病史,少部分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症状。该5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遵循超声医学会与放射会制定的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标准的指导,该58例患者均进行肌骨超声检查,采用彩超仪(飞利浦Affiniti50)对患者行肌骨超声检查,高频超声线阵探头使用频率在12~18 MHz,采用肌骨超声模式结合宽景成像。检查时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尽量减少患者搬动或不搬动,以避免二次损伤的发生。将探头放置患者耦合剂的患处,采用多方位、多切面、多参数对患者肿胀位置和疼痛位置进行检查,观察损伤部位皮下软组织、肌肉肌腱、肌间筋膜、血管及皮肤等各组织的情况,膝关节损伤患者对半月板损伤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损伤位置、内部回声、损伤范围、损伤深度、内部血管行走关系及彩色多普勒进行观察。同时以相同的手法、参数对健侧进行检测,以对比观察。
2 结果
经过肌骨超声检查,该58例患者,其中软组织水肿患者50例、存有异物患者2例、肌肉组织血肿患者25例、肌腱损伤患者8例、假性动脉瘤患者5例、皮下囊实性肿物25例,其中有6例患者同时伴有2种或2种以上阳性表现。
(1)软组织水肿患者50例,超声表现为患侧损伤部位软组织弥漫增厚,增厚的程度与损伤的程度有关,增厚的软组织内回声减低,部分损伤严重的患者软组织内可出现相间的网状低回声区,边界不清晰,检查过程中适当加压探头,损伤部位软组织声像图变化不明显,彩超显示患侧损伤部位软组织内血流信号无明确显示,肌肉挤压伤超声表现为损伤部位肌肉明显增厚,损伤肌肉回声减低,但肌肉结构完整,回声连续,内未见明确血肿回声。
(2)存有异物患者2例,玻璃瓷器类、金属类等异物常超声表现为点状、短条状、圆弧状的强回声,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其后方可伴有或不伴有声影;木屑树枝类异物超声表现为点、条状中等/高回声,其后方不伴有声影;异物性肉芽肿形成多见于慢性损伤或既往损伤未能及时手术或术中清创不彻底的患者,超声表现为软组织内探及不规则形态的低回声实性结节,结节无明显的包膜结构,结节内部多伴有强回声的异物是其特点;彩超显示低回声结节内可探及丰富的血流信号。
(3)肌肉组织血肿患者25例,声像图显示为损伤软组织内圆形或卵圆形低或无回声区,部分形态不规则,血肿长轴与肌肉走行方向一致,多数血肿边界较清楚;肌肉组织内的血肿超声表现为梭形或纺缍形;肌肉周围的血肿超声表现为包绕肌肉的无回声区;若存在肌肉断裂时,超声显示部分或全部肌纤维连续性回声中断,断端肌肉回缩、游离,超声表现为低或无回声血肿包绕的高回声。
(4)肌腱损伤患者8例,急性肌腱损伤,超声表现为部分或全部肌腱纤维连续性回声中断,内部可见裂隙样或条状低回声,撕裂端肌腱回缩,常常合并有血肿;而正常肌腱束的强回声线包绕的纤维状中等回声结构消失。慢性劳损或愈合过程中可见肌腱增厚,回声增强,连接肌腱的肌肉羽毛状结构模糊。
(5)假性动脉瘤患者5例,超声表现为损伤血管旁可探及搏动性囊袋状血肿,多为动脉,瘤体内部可探及浮动的大量点状中强回声或似云雾状回声,瘤壁上可伴有或不伴有呈高回声的附壁血栓。彩超显示瘤腔内血流平缓,部分表现为一半蓝色而另一半为红色的旋转样信号;在收缩期可见瘤颈部有血液经此流入瘤体内,在舒张期则可见瘤体内的血液反向流向来源动脉,此征象较为典型;频谱多普勒可于瘤颈部探及双向血流频谱为典型表现。
(6)皮下囊实性肿物25例,超声表现为损伤部位皮下囊性无回声区,多位于浅筋膜层,囊内透声欠佳,关节腔积液,合并滑膜增厚时,滑膜回声增强,彩超显示增厚的滑膜可探极稀疏血流信号。
3 讨论
创伤是因为各种突发外来的机械性因素导致的机体组织形态、器官功能结构损伤的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变快、工作压力日益增加,慢性劳损性职业的影响,急性及各种慢性创伤性损伤的发生呈逐年增加趋势,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医疗实践中对急性及各种慢性创伤性损伤的归类依据很多,常可依据损伤部位、损伤部位与体表距离的不同、皮肤是否完整、致伤缘由、受伤经过及时间和地点等划分成不同类别。
由于创伤的类型不同,导致软组织损伤的种类也多种多样,所以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复杂,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形成初步印象,但是临床体格检查在浅表性软组织损伤诊断中很多时候评估不精准、不全面,另一方面随着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影像学检查在浅表性软组织损伤诊断中的地位变得日益突出,其中包括X线、CT、MRI及高频超声检查。X线平片具有价格低廉、检查迅速、无需特殊准备、成像简单方便、空间分辨力高等优点,对骨骼损伤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是对于评价肌肉病变缺乏足够的对比,软组织分辨率差,且具有一定的辐射,所以X线检查对浅表性软组织损伤诊断价值很低;CT检查具有检查成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禁忌证少的优点,尤其是多层螺旋CT,可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观察病变,但同X线平片一样,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差,尤其是难以准确辨别软组织中的细微部分,并且辐射较高,所以CT检查也限制了对浅表性软组织损伤诊断;MRI则克服了X线和CT的局限性,可以清晰辨别软组织的细微结构,适合进行浅表性软组织损伤诊断,不过MRI的检查费用过于高昂、无法进行实时动态检查、操作不便、成本较高,而且禁忌证较多,如心脏起搏器者、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者、动脉瘤银夹结扎术者、体内金属异物存留或金属假体者、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者、幽闭恐惧症患者等均不能进行MRI检查,而且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不能进入MRI检查室,从而导致MRI对浅表性软组织损伤诊断的价值受到限制。超声检查具有无辐射性、无创性、价格低、可重复性高、实时显示、操作简便、检查迅速、禁忌证少的优点,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轴向及侧向分辨率高频探头的出现与我国运动医学的不断发展,超声仪器被原来越广泛地在医疗实践应用,尤其是高频探头,穿透力短、分辨率高,其对机体软组织细微结构的辨别能力较高,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等肌肉骨骼组织系统的诊断方面具有突出的临床价值优势,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诊断以及治疗后评价中凸显出明显的优势。
4 结论
高频肌骨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无痛苦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不仅能清晰显示损伤部位的范围、深度、损伤内结构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同时还有助于对损伤部位及周围血供良好与否进行充分观察,有无血管破裂或假性血管瘤,能够对患者损伤情况进行全面检测,诊断结果准确、检查方式安全、检查过程迅速、直观,患者所需费用低廉,能够对患者的损伤情况提供准确、全面的影像诊断,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指导,并在患者随后的治疗随访中有很好的对比疗效评估,完全能够将其作为对创伤性软组织损伤进行诊断的的首选影像检查技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