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新定位

2021-01-06陈志刚

关键词:党的领导初心革命

陈志刚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北京 1007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党的新使命新挑战,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在于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重大成就、战胜一系列艰难险阻的根本经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为了深刻把握和加强改善党的领导,避免党的领导虚化、弱化、边缘化,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在国家政治结构功能中的地位,以及党自身的政治方位,提出了三个重大的政治判断,进行了新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新定位,极大地深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深刻把握这三个定位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切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本质定位: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制度优势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373.邓小平这一科学概括把社会主义本质放在动态过程中进行认识,批判了静止认识社会主义,忽视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而照搬照抄马克思社会主义设想的形而上学观点,极大地解放了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16.那么,对于我们40多年来不懈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如何认识,其本质特征是什么,造就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个伟大奇迹的根本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科学回答的问题。只有深刻把握其本质,我们才能澄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错误认识,避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才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更好地强化战略定力,不犯颠覆性错误。

如何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这个问题做了初步的回答,提出了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12.而在这八项基本要求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最重要的又是什么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22.此后,他在很多场合都一再强调这一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是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高度得出的重要结论,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联系起来了,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优越性,使我们对党的领导的中流砥柱地位的认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近代以来中国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根本,是当代中国最大的特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证。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2.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质言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但是,改革开放的成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不但没有发展起来,强大起来,甚至变得分崩离析。对比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枝独秀,前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曾尖锐地提出:“为什么我国的所谓改革导致一个世界大国解体,使千百万人民陷于贫困,处于无权地位,把我们俄罗斯抛到了资本主义一边;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却把国家引导到建设、进步、改善人民生活的道路上,使中国进入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呢?”他认为:“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6)E·利加乔夫,E·克雷舍夫.20年后再访中国.苏维埃俄罗斯报,2001-02-03.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正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压舱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保证。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什么是中国特色?这就是中国特色。”(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8.在改革开放中,正是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迎来了“东升西降”的世界格局,开拓了社会主义复兴的光明前景。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点使社会主义制度和代表少数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本质区别。真正的社会主义,必须是而且只能是由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世界上没有哪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苏东国家的剧变充分证明,如果无产阶级政党丧失其政治本色,丧失其领导地位,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也必然改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依据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确立的,所以,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和本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都是源于这个理想信念的。否定这个逻辑前提和本源,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共产主义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变成无本之木,陷入实用主义的窠臼之中。所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正在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走向共产主义。

第三,党的领导制度是政治制度的根本,是其他一切制度的重要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之治的重要保证,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政治制度对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维系着政权的运行,为其他制度的贯彻落实提供了重要保障。而在现代社会中,政治都是政党领导和推动的,所以政党制度又是政治制度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制度。正因此,“西方国家策划‘颜色革命’,往往从所针对的国家的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开始发难,大造舆论,大肆渲染,把不同于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打入另类,煽动民众搞街头政治”。(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8.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普世价值,企图在中国搞“多党制”“三权分立”“宪政民主”,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苏东国家剧变的教训表明,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就必然否定社会主义,使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结局也十分悲惨,“陷入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人民流离失所”。(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9.所以,在政党制度上,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迎合别人的掌声,必须坚持战略定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13个显著优势,其中,绝大多数都可以归结到党的领导方面,或者说与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具有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有党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坚持党委总揽全局,我们才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正因为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信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所以才能深刻把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社会谋大同这三把治国理政的金钥匙;从而对内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各民族平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一国两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对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因为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敢于自我革命,所以党能够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能够广泛地选贤任能,凝聚一切优秀人才。正因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有力地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简言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机制及其价值理念深深地渗透到、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之中。中国之治的根源在于中国之制,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二、 结构功能定位: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

治国理政,必须“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结构功能地位如何,影响着党的领导的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不是一句抽象的口号,并不是虚化的、表面的、形式上的,如英国的女王或日本的天皇那样,只是国家名义上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统一的,既有名,在宪法和党章中对其领导地位有明确规定;也有实,有权有责,通过一定的组织结构和发挥一定的功能来实现对国家的领导、执政和治理。为了确保党的领导的实在性、实质性,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真正嵌入到国家和经济社会生活的结构功能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执政兴国的经验的基础上明确强调,“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10)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1.既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权,又要坚持“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重要职责,从而对党的结构功能作出了新的规定和定位。

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原则,强调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全面抗战初期,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从一般意义上对党的领导的范围作了初步概括,指出:“所谓共产党对工农的领导,可以分为政治上的领导与组织上的领导两方面。”(1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3: 244.为了集中一切力量应对残酷的战争, 反对宗派主义、山头主义、分散主义,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加强党对根据地的统一领导的方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942年9月1日通过了《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明确规定:“根据地的建设与民主制度的实行,要求每个根据地的领导一元化。”“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1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十三册[M].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26-427.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阐明了党的一元化领导的思想。1962年1月31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明确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1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第八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305.但是,党领导一切,并不意味着包揽一切。1962年在广州召开了全国科学工作、戏剧创作等会议,3月2日,在与会议代表的讲话中,周恩来对“党领导一切”的内涵作了精准的解释,他说:“我们说党领导一切,是说党要管大政方针、政策、计划,是说党对各部门都可以领导,不是说一切事情都要党去管。至于具体业务,党不要干涉。”(14)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下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7: 365.而且,周恩来还指出,党的领导并不是党员个人,而是组织领导;不是党委书记个人领导,而是党委集体领导。遗憾的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民主集中制没有得到切实贯彻,党的一元化领导、集体领导变形走样了,出现了党委权力过分集中等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领导问题上的教训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邓小平指出:“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329.据此,邓小平强调我们必须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改善党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等问题的部署。十二大党章还对党的领导范围作出了限定,首次提出了“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实践中,为了解决权力过分集中、效率不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作风拖拉等问题,我们探索过党政分开等问题,一些政府部门甚至一度撤销了“党组”,削弱了党的领导。现在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当时我们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经验都不够”,(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0: 167.不能简单地、无前提地实行党政分开。1989年下半年后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纠正,但在一些企业单位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强调其不同于党和国家机关的特殊性,党的领导力量虚化、弱化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需要指出的是,在党的领导定位的探索中,江泽民还一度恢复了毛泽东的提法。2000年1月14日,江泽民在十五届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重申:“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工农兵学商,党是领导一切的。”(17)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59.但是,这一思想并没有引起深入讨论,也没有写入党章以指导实践工作,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仍然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战略,对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结构功能进行了新的定位,重申了毛泽东提出的基本原则:“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1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0.但在如何贯彻这一基本原则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并没有照搬原来的做法,在职责和体制机制上进行了重大的创新发展。进一步说,如何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里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党的领导不仅仅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而是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不但必须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的领导,还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经济工作、政法工作、社会工作、外交工作、群团工作的领导。第二,党的领导必须覆盖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群团组织等各个单位组织,没有任何组织和个人可以脱离党的领导而存在。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主张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认为党不应该过多关注经济工作,企业不应过多关注党建工作,以致在一些地方党的领导被边缘化、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经济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中心工作,党中央必须对经济工作负总责、实施全面领导。”(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三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20: 234.第三,党领导一切并不是包揽一切,而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体现在“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职责和功能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当前,党中央竭力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就是要“努力从机构职能上解决党对一切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党长期执政条件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党政军群的机构职能关系问题,为有效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最大制度优势提供完善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坚实的组织基础和有效的工作体系”,(20)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1.使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另外,党领导一切,不是随意的,而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贯彻落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基本方针。

进一步说,党的领导是全面的、整体的,而不仅仅限于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是有机构职能、结构功能支撑的实实在在的领导,而不是空洞抽象的领导。如果认为党的领导仅仅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在其他领域的实践工作中就会把党的领导排除在外,从而削弱党执政的基础。所以,强调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从结构功能上对党的领导进行新定位,使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落实到相关机构上,体现在具体的职责中,从而使党的领导不仅有名有实,而且有权有责,拓展了党的领导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无论在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人民事业。近些年来,党、国家、军队、国企等出现的一些问题,包括一些重大的政治隐患,很多都和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有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强化“四个意识”,坚持“两个维护”,夯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健全党的全面领导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使党和国家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扭转了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改变了党的领导不够全面、不够集中统一、不够有力的问题,使管党治党宽松软向严紧硬转变,党的凝聚力、向心力、领导力显著增强。所以,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第一条基本方略,也是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首要经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新定位,是确保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统一的基本前提,是党切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色和优势。党政可以科学合理分工,但绝不能没有前提地搞所谓的党政分开,任何时候都不能弱化、虚化、动摇党的领导。

三、 政治定位: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

一段时间以来,在党的政治定位问题上,一种颇有影响的观点认为,自从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革命胜利以后,党的历史方位就已经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与此相适应,党就必须放弃革命党的思维,树立执政党的思维。这种观点认为,如果党停留于革命党的思维,就难以避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复活,回到“文化大革命”的老路上去。所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另一类型的“告别革命”。在这种观点的鼓吹下,革命精神、革命理想被抛弃,革命初心被忘却,一批党员干部迷失在不断膨胀的物欲之中,日渐滋长了精神懈怠、脱离群众、能力不足、消极腐败的危险。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这种错误认识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革命理想高于天”,并明确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21)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70.执政党是对党的政治地位的规定,意味着党不是参政党、在野党;而革命党是对党的政治底色的规定,意味着党具有革命性、进步性、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这个论断,实质上是从政治高度对中国共产党做出的新定位,揭示了党永葆政治本色的内在要求,也深刻批判了“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错误观点。

第一,主张“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观点不符合党的历史事实,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在党的历史分期上,我们通常把新时代以前的历史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但我们不能由此就把党区分为革命党、执政党(或建设党)、改革党。这种以历史分期来划分政党属性或者历史方位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革命和执政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革命时期,我们党也有过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的经历,陕甘宁边区的执政甚至长达十多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很重要的原因,不仅在于我们有党的正确领导,还在于我们有根据地建设,能够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没有根据地的政权,革命就会失去坚强后盾、物质保障。实质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之所以是新型军队,就在于它的任务从来就不只是从事武装斗争,它还要进行思想宣传,还要为老百姓服务。毛泽东在革命时期一直大力批判党内存在的流寇思想,这种流寇思想只重视军事斗争、游击战争,而忽视根据地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与以往的农民起义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的革命是在土地革命基础上的武装革命,而不是单纯的武装斗争。通过土地革命,人民觉醒了,并被组织、动员起来保卫革命果实,于是,星星之火才变成了燎原之势,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之路。而根据地政权局部执政的经验也为新中国胜利后的全面执政提供了借鉴。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表明,革命和执政并不是互相排斥的,革命党可以同时也是执政党。

另一方面,执政以后也同样并不意味着不要革命了。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党进行了包括三大改造在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把革命扩大化了,导致了全民族的悲剧。但是,正如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明确指出的: 我们否定“文化大革命”,“这绝对不是说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不需要坚决继续进行各方面的革命斗争……我们现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进行的斗争,正是这个伟大革命的一个阶段。”(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72.邓小平也明确把改革开放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所以,不能对革命做狭隘的理解,革命不仅仅指武装斗争,也包括社会的巨大变革。不能把革命和执政截然对立起来。

第二,主张“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观点是对党的历史方位论断的曲解,没有党的文献依据。经查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文献,党中央从来没有提出“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观点。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中央文献的断章取义。2000年7月1日,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根据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和环境以及所肩负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江泽民提出了我们党出现两个重大转变的重要判断:“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23)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282.然而,一些学者把第一个转变不恰当地简化为“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之后,又进一步认为党在执政以后不应该有革命思维、斗争精神了。无疑,这种解释不仅在认识上断章取义,而且在实践上十分有害,是要改变党的政治性质、革命本色。无独有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认为,在执政以后党不能只是工人阶级的政党,还应该适应执政需要,拓展为全民党。实际上,党的历史方位和政治定位是不一样的,二者不能等同起来,从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不能推论出党的政治定位、政治性质的变化。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以来,几代中央领导一直强调的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历史地位可以变化,但党的政治性质、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绝不能变化,否则就会亡党亡国。

2019年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其目的之一也是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革命理想、革命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承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我们的初心是什么?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十四年抗战、历史性决战,才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在革命时期产生的“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24)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7、18.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但是我们不能在成就、喝彩中骄傲自满,不能因为未来会面对艰巨挑战而停滞不前、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从而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而是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2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20.

第三,主张“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观点,不仅造成了思想混乱,而且在政治上带来很大危害。一段时间以来,主张“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广泛流行,荼毒很深。甚至到现在为止,学界和党员干部当中仍然有不少人还持这种观点,不少人谈“革命”色变、拒而远之,甚至扣上“极左”的帽子,于是,革命理想不敢讲了,革命精神衰退了,革命斗志丧失了,革命初心丢掉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问题就大行其道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2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73.只有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革命底色,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避免党员干部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才能确保党长期执政。

第四,勇于自我革命是党的鲜明品格,必须不断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2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60.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伟大的党,并不是因为党一贯正确、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党勇于自我革命,能够自我纠正错误,能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理论、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所以,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创新和不断纠正自己的偏差、错误;另一方面,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没有自身的狭隘利益,自觉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敢于面对一切批评,敢于刀刃向内革除自身弊病。正是这种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使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不断发展壮大,不断以弱胜强,不断战胜一切风险考验,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领导革命的最高理想。只要共产主义没有实现,共产党就必须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就必须永远保持革命精神,不断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有不同。党必须坚持使命引领和问题导向的统一,必须根据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历史环境,采取适当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方式。当前的伟大社会革命的目标不是夺取政权,而是在全面执政条件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这就决定了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形式也不一样,必须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但必须仍然弘扬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本领,就是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必须指出,革命党的政治定位与党的“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并不矛盾。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就其政治属性来说,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没有自己的狭隘私利,因而能够勇于自我革命,与代表少数人利益的资产阶级政党具有本质区别。强调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政治定位,就是要提醒我们党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保持革命本色,不能蜕化变质为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利益集团。只有保持这种革命理想、革命精神,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党的性质、宗旨不变质,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定奋斗目标不自满。

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是自我革命和推进社会革命的统一。“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2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175.革命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色,是党成为执政党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只有永葆革命本色,才能使党的执政地位固如磐石。否则,放弃革命理想、革命精神,把革命和执政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就会在执政的诸多诱惑中迷失初心,就难以跳出历史的周期律,党就可能丧失领导地位。历史上一些大党、老党,也曾经打着革命的旗号,如国民党,如苏共,之所以后来丧失政权,就是因为这些党在执政以后失去了革命的本色,日渐腐化堕落,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所以,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和执政党的统一。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的三个新定位,从本质上、结构功能上、政治上极大地强化了党的领导地位,使党变得更加坚强有力,使党和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革。三个新定位,既包含着对党的建设经验的总结、继承,也包含着许多重大创新发展的内容。三个新定位,是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确保党的领导既有名有实、又有权有责,既有外在的结构功能保障、又有内在的政治品质支撑。没有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前提,没有结构功能或机构职能的支撑,党的领导就会虚化、弱化;没有党的革命性,党就可能难以确保长期执政。三个新定位,切实强化了党的领导,使党变得更加坚强有力,深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共产党执政规律。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初心革命
坚持党的领导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中国的出行革命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