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新群众路线的百年进程与经验
2021-01-06张雪梅
张雪梅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并第一次将群众路线纳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进行制度安排,要求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强调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这赋予了群众路线创新的新使命,也揭示了群众路线创新与党的领导力提升之间的逻辑关联。创新群众路线以提高党的领导力实际上是百年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征程中取得的重要历史经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从工作方法到治国理政价值的四次提升,(1)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价值认识,经历了从一般工作方法到哲学认识论,从理论方法到政治路线,从政策定位到执政党建设核心,从执政党建设核心到全面融入治国理政四个阶段发展。参见张雪梅.百年大党何以能: 基于群众路线的演进透视[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0: 35-70.张雪梅.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价值认识的演进提升[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5,37(5): 72-76.张雪梅.新时代群众路线的治国理政价值、限度与功能[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7(6): 15-19.这四次提升内含的关键创新点以点带面,勾勒出群众路线创新的历史图景。将群众路线创新史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政治主题下的领导力实现形式进行对接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融合推进、相辅相成的历史进程。基于史实考察梳理这一历史进程和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如何创新群众路线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的领导制度创新,提高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国领导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所谓党的领导力,从党的领导本质是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原理出发,可以认为在中国政治语境下,党的领导力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基于主体的特定优势、先进性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将其领导意志与各种政治和社会力量、关系相融合博弈的引领性影响力。其中,政党与群众的关系是政治关系中的核心变量,决定着政党、国家和社会三方力量的平衡发展状态和走向。因此,能否处理好政党意志与群众意志的关系,体现人民利益的代表性,提高政党—群众联结度,是党的领导力发挥的关键和评价标准,并直接影响党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具体领域的领导质量和实现形式。这既是群众路线历史性出场的缘由,也是创新群众路线、提升党的领导力的难点。
一、 创新群众路线提升党的领导力的百年实践
习近平指出,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军的胜利法宝”,(2)中央军委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3-07-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08/c_116452536.htm.是我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必须“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3: 17.虽然群众路线概念1929年才出现,但从党的一大制定的纲领决议,特别是党的四大确立的群众观(4)齐卫平.党的四大的群众观与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N].光明日报,2015-02-14(7).来看,说群众路线是百年实践并不为过。从方法论创新到治国理政路线的融入,群众路线在成就世界百年大党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拓展。
(一) 方法论创新与党的革命领导力提升
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面临的第一个伟大社会革命任务。北伐战争的失败、国共合作的破裂,党内存在的忽视农民的左右倾错误思潮,特别是“蒋介石和帝国主义”的屠刀使新生共产党开始重新思考在白色政权的重重包围之下,用什么办法才能赢得包括地主、富农等中间阶级在内的广泛民心,建立并巩固红色政权。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一卷[M].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和工农武装割据重要思想,开始创建红军,迈出了党的革命领导力建设的关键一步。这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军队”“只有武装起来的人民才能成为人民自由的真正支柱”(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九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186.等思想是一致的。然而,面对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等非无产阶级思想及打人骂人封建军阀习气,红四军内部对如何认识处理军事和政治、军队和群众等关系产生了激烈争论,这实质上是整个红军面临的“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人民军队建设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在此背景下,1929年9月,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第一次提出群众路线概念,强调红军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不要由红军单独去干”,(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周恩来军事文选: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7: 97.并恢复毛泽东红四军领导权,使古田会议得以顺利召开,第一次明确“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除了军事任务,“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文集: 第一卷[M].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87.并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为牢牢掌握军事政治领导权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推行,不仅使军民鱼水情更加深厚,而且通过适时地提出扩大红军、发展合作社等口号,将之转化为参加革命战争和苏维埃建设的动力,“苏区的男女老少,都拿出钱买公债票”,(9)方志敏.方志敏文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93.一些工农群众甚至退回第二期公债票,不要政府还本,退回金额高达90余万元。(10)陈云.陈云文选: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400.兴国模范县、长冈模范乡视群众工作为“第一等的工作”,(11)冷溶.党的群众路线的由来[N].人民日报,2013-06-17(6).苏区兵工厂的工农群众甚至“用少的可怜的机器(只有一架车床)”,“造出了花机关和轻机关枪,更居然造出了好几门小钢炮来”。(12)方志敏.方志敏文集[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5: 93.
抗战后,为提高全党领导干部工作水平,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要求“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无限循环,认识才能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899.使群众路线方法成为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的哲学方法论,毛泽东认为,“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 上卷[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9-30.因此,群众路线方法论的提升实际将群众路线建立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基础上,它不再是简单的方法工具,由此推动党的革命领导力从军事、经济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提升。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策略思想、党领导群众武装打群众战、陕甘宁边区创新军民大生产、精兵简政、整风运动等方式,均全面体现了党为适应群众队伍扩大和需求变化而变革创新革命领导力的智慧。特别是晋察冀根据地的抗日统一累进税改革,改变了革命初期“打土豪、分田地”的单一模式,用“标准亩”和“富力”等创新统计方法解决了不同阶层老百姓合理纳税的问题,不仅解决了经济上的抗战经费问题,也适应了政治上争取更广泛群众支持的需要。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提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1: 1096.刘少奇系统论述了群众观点,并从领导路线角度进一步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与被领导的群众建立正确关系”(16)刘少奇.刘少奇选集: 上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1: 348.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此一切工作都要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方法论的拓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我们找到了真正的同盟军,争得了革命领导权,取得了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群众路线民主执政试验还全面提高了党的革命领导力,为后来党领导建设新中国奠定了重要价值和方法论基础,特别是使“同群众联系,巩固这种联系,下决心倾听群众的呼声”,成为共产党人普遍认同的党的领导力强大而不可战胜的“普遍真理”。(17)刘少奇.刘少奇选集: 上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1: 354.不过,党的群众路线的完整表述还未形成,需要伴随党的领导力“进京赶考”,接受新的考验。
(二) 工作路线创新与党的建设领导力提升
新中国成立后的百废待兴考验着党的建设领导力。在党的八大会议上,邓小平强调,我们党所得到的巨大胜利,都是“执行群众路线的结果”,(1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219.党必须不断地发扬群众路线传统,“这个任务由于党成了执政的党而有更加重大的意义”。(1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217.1961年全党调查研究和1962年七千人大会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坚持群众路线的传统,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还创造了“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的“枫桥经验”。遗憾的是,1957年反右扩大化,党内对群众路线的宣传、理解、贯彻、执行开始出现明显偏差,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背离了群众路线的初衷,出现贯彻群众路线上的重大失误,而造成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搞清楚如何实事求是地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群众运动,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关系。“文革”结束后,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先将群众路线上升到毛泽东思想三大活的灵魂之一,肯定了它的地位,同时第一次将群众观点与群众方法纳入群众路线理论体系进行一体化表述:“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09.从而第一次从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角度科学规范地论述了党的群众路线,奠定了群众路线成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理论基础,尤其是找到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这一改革开放创新动力。
1982年邓小平主持修订党章时,又增加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一句话,进一步明确了作为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进行统一领导,否则“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2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341.但是,党的领导必须正确坚守人民的主体地位,处理好群众观点与群众方法,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党的领导与群众主体关系,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保证党的领导的正确有效。为此,邓小平提出,首先“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268.党的领导正确不是因为不犯错误,而是因为勇于发现和改正错误,二是党的领导决策一定要得到人民自己解放自己的勇气和能力的支撑才能顺利实现,否则就会成为空话。这两个方面的界定不仅明确了群众路线的工作评判标准,而且开启了党自我革命的先声,找到了党的建设领导力得以不断提升的内在动力。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加快了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法改革,提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标准来选拔领导干部,并带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形成了党的领导集体平稳代际交接制度;提出重新建立书记处,实行集体办公制度;机关企业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度以克服官僚主义;等等。这些“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333.的改革措施,有力整治了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等形形色色不良现象,各级党委开始重新回到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轨道上来,推动了全党工作机制和作风焕然一新。
建立在体系标准创新基础上的工作路线提升,使党找到了以建设坚强堡垒为根本,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为原则,领导人民群众开启改革开放新征程的信心和能力,为20世纪80年代党和国家立足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施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城市体制改革的进军奠定了重要领导力基础。中国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等秉承群众路线精神意蕴的光辉论断,成为“文革”后中国共产党建设领导力提升的标志性实践和理论成果,并用温饱问题的解决生动印证了列宁所强调的这句话:“先锋队只有当它不脱离自己领导的群众并真正引导全体群众前进时,才能完成其先锋队的任务。”(2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 第四十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3.
(三) 执政价值创新与党的执政领导力提升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20年,是冷战结束后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大国大力推进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提高军民一体化国家战略能力,而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已经站在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目标格局中,党情、世情、国情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能否发挥群众路线的执政价值,即依靠群众路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特别是执政领导力,解决领导干部应对群众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在思想作风、领导能力和工作方法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适应,成为抓住21世纪头20年战略发展机遇期,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发展的重要问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临危受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波澜壮阔的国内改革开放,首先从“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2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313.入手,巩固夯实执政基础。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对群众观点作了新六条概括,要求党政干部下基层转作风,从决策、改革、廉政、监督、教育等七个方面加强党群关系,(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938.由此掀起了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高潮。江泽民结合“三讲”教育活动中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问题的思考,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世纪之交,江泽民又针对党面临的新世纪三大任务和党内作风现状,从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局面高度,要求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和“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27)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4: 644-645.这一思想被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为“衡量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 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10.“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先进性的法宝”。(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 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109.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确认我们党已经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3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536.的党,对党的具体执政能力有了明确的内容要求,即必须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及总揽全局等五种能力,(3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569-570.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32)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75.随后“从中央做起,改革会议制度,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和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联系群众制度。领导干部搞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轻车简从”(33)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295.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为党建主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目标。这些步步深入的重大举措将群众路线与党的执政作风、执政能力及执政目标一以贯之、层层贯通,使党的领导力加速角色转变和能力提高,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领导力到了新高度。
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努力下,群众路线由工作路线变为党风政风、执政能力、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核心问题,开始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管理等更广泛的执政领域,而非局限于党的群众工作领域,由此推动着党的领导力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彰显、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纪之交的巩固发展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以人为本,正确处理GDP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成功抵御1998年和2008年两次经济危机影响,先后超过德国和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在2010年首次实现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快于城镇,均彰显出党的经济领导力。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把民生问题放在决策首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彰显出党的政治领导力。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社会阶层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其中的优秀分子只要符合条件同样可以入党等政策措施,表明我党吸收和同化新的社会阶层的能力也在提高。此外,从1991年江泽民第一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概念,到十五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再到党的十六大阐发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的改革路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到党的十六大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建设目标之一,也表明了随着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由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由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转变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之后,党的文化和社会领导力都在同步行进提高,对抵御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21世纪文化形态、价值形态的日趋多样化,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西化”“分化”等各种挑战考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 治国理政路线创新与党的强国领导力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特别是严峻的反腐形势和日益泛滥的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使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一上任,就决定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高为民、务实、清廉的领导思想和作风,几乎同一时间段,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697.的重要论断,赋予群众路线全面发挥治国理政价值的重要使命和任务,这实际要求群众路线实现从工作路线向治国理政路线的升华拓展。虽然此时由于党的十九大还未召开,应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使命的强国领导力的角色定位还未明确,但在党中央的部署下,群众路线已经以治党治国治军为三大支撑点进行创新发展。一是发挥群众路线是我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作用,推动党的领导力在自我革命锻造中变得更强大。人民群众是党的自我革命的价值立场、依靠力量和监督力量。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从调查研究、批评与自我批评到扎紧党规国法制度笼子,党的自我革命理念和方法不断上新台阶,民主政治生活、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些曾被认为“过时”的旧武器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制护航下成为新时代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民主监督“新”武器,管党治党真正实现了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并带动了社会生活、社会生态、社会风气的连锁反应。二是发挥群众路线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紧密结合,使党的正确主张借助网上群众路线、智慧群众工作、线上线下群众工作站等载体方式的创新,有效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也成为我国能在2020年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重要条件和优势。10万多个居委会(社区)、54万多个农村党支部,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和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汇聚14亿人民力量战斗在抗疫一线,党员干部“带头干”机制、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社区—居委—物业—楼组”多级联动和互助机制,“疾控—社区—医院”环环相扣的对接机制等,无不体现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卓越性。(35)乐昕.中国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7-14.三是将群众路线克敌制胜的战斗法宝作用演绎提升为新时代建军治军功能,继续在国防和军队建设这个群众路线出发地中发挥其执政价值,特别是在军民融合这一新时代人民战争中打通军地两大资源体系,发挥经济力、国防力和军事力一体化建设的战略价值。
应该看到,在党的十九大第一次将“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3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1.写入党的文件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要把“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贯穿党治国理政全部工作之中”,(3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9: 8.并提出了巩固阶级基础,厚植群众基础,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等创新要求,这表明群众路线创新与党的强国领导力提升之间已经形成供需对接,它标志着群众路线通过政党治理和国家社会治理全过程、全范围的融入,将以政治方向、制度正义和社会基础为着力点来全面提高新时代党的强国领导力,即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以把握方向大局,提高党的制度领导力以掌控制度正义,提高党的社会领导力以厚植执政根基。当然,群众路线现有的理论资源、制度限度和运作困境决定其面临诸多矛盾。如何创新建构与新时代新使命相匹配的政治定位和制度框架,如何用群众路线创新资源,持续巩固激发党的领导力,如何令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主动提高供给质量来牵引党的领导力发展等问题,都需要结合实践深入研究,才能获得实质推动,这决定了新时代群众路线创新与强国领导力的提升是行进中的课题。
二、 创新群众路线提升党的领导力的经验启示
纵观群众路线创新与党的领导力联动发展历史,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领导力提升需求—群众路线创新供给—领导力大发展”循环运作的思路与实践,彰显了共产党人高超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智慧,这为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创新群众路线,实施坚持人民立场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提高党领导人民群众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挑战的能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 一切为了群众才能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必须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中实事求是地创新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创新史与党的领导力提升对接研究表明,提升党的政治领导力是群众路线创新的核心指向,虽然政治领导力是党的十九大才提出的新概念,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和显著特征,党的领导的首要内容是政治领导等基本共识决定了这一概念蕴含的思想早已进行了百年实践。可以说,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就是群众路线创新的“初心”。因为红军当年创造性地提出了运用群众路线的方法筹粮筹款,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党的军事政治领导力,这是争夺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的关键。这一基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而产生的创新表面上看是主观行为,具有自发性、偶然性,但从本质上看,却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人民军队性质作风决定的客观必然,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共产党才能使无产者形成阶级的力量彻底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内在推动的必然,否则,群众路线创新将浅尝辄止,不可能有后续的升级发展。因此,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中探索群众路线创新就是一条基本经验,而这一过程实际就是主客观统一的实事求是的过程。这一认识承载了十年“文革”极“左”错误的深刻反思,正如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强调的那样,“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3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45.群众路线“有热闹的形式”,但归根到底“是实事求是地做深入的工作”,(3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 288.习近平则进一步从本质要求上揭示两者是 “完全统一”“相辅相成”(40)本书编委会.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8: 272.的。
新时代我们已经迎来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5.0时代,同时,新时代也是一个具有许多新特点新矛盾的伟大社会革命时代,经济新常态、治理现代化、最严法治生态改革等许多现代化建设新规律需要我们去探索认识,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诉求更为细致甚至相互矛盾,系统性风险、制度性成本、政府社会信息分立、社会再组织化挑战等矛盾问题日益增多,如何既尊重、相信群众利益的合理正当性,又能规避校准利益偏差,既满足先富利益需求,又引领后富发展,形成先富带动后富、后富追赶先富的共同富裕发展格局,都是新时代党的政治领导力面临的重要课题和深刻挑战,需要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中调动一切积极力量和资源提供更有智慧的群众路线创新供给。在高度重视群众路线历史经验成就的同时,要结合现代领导学、管理学、传播学、科学技术发展等新知识新规律,重视审视群众路线在合法性建设、科学决策、民主监督、团结协同等方面对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实事求是地进行合理价值功能的开发和运用。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绝不能有等一等、靠一靠思想,应该居安思危、居危思进,主动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着眼长远、把握大势,更深入地调查研究、更广泛地凝神聚气、更务实地推陈出新、更全面地组织动员、更刻苦地锻炼本领,“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让党中央放心和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统一、为了群众和依靠群众的统一”,(41)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旗帜,2019(11): 5-8.才可能在国际格局深入调整、世界动荡加剧之际举旗定向、掌舵领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赢得主动权,占据获胜先机。
(二) 掌控制度正义才能发挥制度领导力,必须在理想与制度的平衡中坚持创新群众路线
制度是领导者进行领导活动的基本手段和依据,领导力的发挥以“有效制度”为根本保证,而有效制度需要在制度正义引领下,实现与理想高度和共识强度之间的科学匹配,才能既满足群众利益期待,又符合社会发展实际,这是对群众路线最好的坚守。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追求公平正义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美德和价值理想。人类社会制度文明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变,生动地反映了人类为实现建立在真正经济平等基础上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展现的制度革命演变。虽然马克思提出“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能实现”,(4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82.但如何在具体的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中实现民众多元化、理想化的利益需求与现实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的适应性、匹配性发展,需要价值的指引,更需要探索掌控制度正义的方法和谋略。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历史地看,近现代中国的各种改革与革命,都曾经提出过振奋人心的口号主张。国民党先驱提出的“三民主义”也一时让国内有识之士斗志昂扬,遗憾的是最终成为了历史过客,因为他们的阶级立场和革命的不彻底性决定了不可能真正做到尊重人民,相信人民,以人民利益为重,掌控制度只能靠虚伪、激情或空想。只有坚守人民立场的中国共产党才可能创立群众路线,并不断顺应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政治主题赋予的领导力内涵和任务,创新求变掌控着制度正义,调适着正义理想与制度设计之间的匹配度,保证每一政治主题任务的顺利实现,并推动党的制度领导力不断提升。这条基本经验启示我们,我们党在进行制度顶层设计时,要想在时代发展方位中找准理想高度,校准共识强度,既体现先进性,也考虑可行性,做到理想目标与现实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创新设计制度,始终以实事求是的制度设计规范引领人民利益需求,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基本面。没有足够高度的正义理想牵引,就无法建构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旗帜,激发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发展的主体动力和共识,但过高的共识若没有有效的制度支撑,又可能成为失衡的承诺,降低民众对政治体制和实践的价值认同,进而导致现代性风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开启,民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识愈益强烈,与此同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正在深刻调整,面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新期望与复杂的国际环境并存的局面,如何坚持创新群众路线,发挥中国之治优势,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成为新时代党的制度领导力提升的重要课题。从这一角度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九届四中全会接力布局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对这一时代课题的解答。因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质是解决坚持人民立场的价值目标与国家治理制度体系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面规划部署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第一次建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第一次将群众路线纳入党的领导体制体系,强调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更是将如何解决理想与制度的平衡发展问题推向深入,标志着我们党对“什么是党的领导、怎样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核心问题,经过70多年的探索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基础上终于有了规律性认识和把握。坚持党的领导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认识,转化为治理绩效落地生根,进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开启价值理念与制度建设相匹配的现代治理之路,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当然,这需要执政党全面调动群众路线内含的合法性建设、科学决策、正风反腐等价值资源和制度基因,结合新的伟大实践和斗争环境的条件变化,予以创新发展,才能涌现更多秉承制度正义的制度安排,不断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保证新时代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权益的实现,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三) 增强党的自我革命力才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进一步创新自我革命的群众路线机制筑牢战斗堡垒
政党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近代以来,正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迫切需求,推动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伟大社会革命中提高其领导力。政党的革命动力来自利益,也可能毁于利益。群众路线创新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政治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不在于不犯错误、没有个人利益,而在于能不断自我革命以纠正错误、校准利益目标,更重要的是拥有群众路线作为初心指针和校准器。但并非所有的现代政党都敢于而且能够正视自身肌体的利益矛盾,进行决绝的自我革命。西方的三权分立看起来也是对执政权力的有效制衡,但它仅是制衡,不是革命,而且是资本逻辑控制下单纯的工具性制衡,人民利益无法成为其价值立场和评价标准,因而它只会撕裂社会、加剧矛盾,越是大风浪越要现原形,这次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抗疫不力就是明证。另外,一些老党、大党虽然不实行三权分立制度,但长期执政的领导体制若没能有效激发和保证自我革命的动力,消除严重内患于未然,一旦社会变革带来大量矛盾问题就极易产生挤压和连锁反应,加上其他外在因素推动,最终必然导致政党垮台、政权瓦解。20世纪90年代后期,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等一批曾经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纷纷垮台,就是如此。即使像苏联共产党这样的社会主义执政党,若不能开刀去疾永固初心,垮台也只是早晚问题。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要想成为永远打不倒、压不垮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始终自身过硬,尤其是世界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西方主要大国不断以霸凌手段打压中国发展的今天,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至关重要。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挑战,我们更应该以增强自我革命力为终身课题,加快自我革命力建设规律探索和制度设计。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在自我革命群众路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再下功夫,破解党的自我监督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制度困局。针对新增积弊、变形“四风”,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从制度文化、公信力建设、党风引领民风等方面持续用力、全面从严,进一步坚守自我革命的人民立场和使命,立足网络时代、自媒体时代创新调查研究方法找准自我革命靶点,立足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机制增强党内民主监督力量,真正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实现有温度、有深度、有技术含量的“三有”融合,实现党的意志与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以坚强的战斗堡垒带领中国人民打赢新时代人民战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3)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35.这一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