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营养不良何其多?

2021-01-06谭敦民

保健医苑 2020年9期
关键词:摄入量保健品膳食

文/谭敦民

63 岁的余大妈患肺部感染,医生在血液检测中发现了结核菌,但在痰液中却没发现,便按照肺结核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由于平素余大妈吃得就比较少,再加上药物作用,使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营养不良症状。医生告诉她要喝牛奶、吃鸡蛋,补充蛋白质。有关部门对住院老年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住院老年人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老年人营养不良是普遍问题

我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营养不良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几年前,按照国际通用的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重庆五个城市65 岁以上老年人的营养调查显示,超过50%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农村老年人的问题更严重。老年人营养不良已成为世界性难题,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也是如此。研究发现,美国65 岁以上的急诊患者中,16%营养不良,60%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并且其中超过75%的老年人自己不知情。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营养不良的偏差。营养调查显示,在我国老年人群膳食结构中,粮谷类平均摄入量已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范围的量,但是水果、蔬菜、奶类以及豆类摄入量依然偏低,其中水果摄入量仅达到推荐量的1/10~1/5;而食用油和盐的摄入量都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营养不均衡、不达标,导致老年人营养缺乏,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营养缺乏表现出一定群体差异:城市老年人营养不良率低于农村老年人,健康老年人营养不良率低于患病老年人。一项社区调查显示,健康老年人的营养不良率仅为10%,而有慢性病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率达到30%~60%。资料还显示,贫困地区老年人群的贫血率、低体重率是各类人群中最高的。

老年机体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使得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总体来说,能量需求减少,蛋白质需求不变或增加,优质蛋白要求高;各种微量营养素的需求甚至高于中青年人,如果长期摄入不足,就容易引起营养不良。例如,老年人钙的推荐量从800毫克上升到1000 毫克,而《中国老年人营养与健康报告》显示:城市老年人钙质的平均摄入量仅为350 毫克,农村老年人甚至不足300毫克。国人缺钙是普遍问题。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原因很多,下面说说常见的几大因素。

生理原因。随着年龄增高,老年人胃口渐渐变小,消化吸收与咀嚼吞咽能力变差。有的人长期粗茶淡饭,更加重了营养摄取不足,免疫力下降。如果又同时患有心肌梗死、狭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可成倍增加。90 岁以上老年人的消化能力相当于5 岁小孩。此外,老年人口腔问题较多,牙齿过敏、牙根松动、脱落等,都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专家指出,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食物的多样化。多样化饮食是健康的基础。食物的搭配和能量的摄入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肉食的能量比较高,就应该搭配一些蔬菜,因为蔬菜的能量比较低,通过肉食和蔬菜的搭配,可以调节老年人增加或者降低食品能量的摄入。

疾病原因。人到老年难免生病,尤其是很多老年人会患一些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带病之身易造成老年人营养缺乏。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碳水化合物即主食的摄取,免得血糖升得太快,易形成主食摄取不足而导致的营养缺乏。又如慢性心功能不全会使得老年人肠道瘀血,影响脂溶性维生素、钙、铁等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吸收,极易造成患病老年人营养缺乏。肿瘤患者更是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因此,患病老年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应该注意饮食的科学搭配、营养平衡问题。可根据“膳食金字塔”等一些常见的膳食指南作为指导,也可以求教于专科医生和营养专家。

心理因素。有的老年人盲目相信“有钱难买老来瘦”,有点刻意“虐待”自己,这就大错特错了。有的老年人会因为退休、突然丧偶等原因,情绪低落,茶饭不思;也有的老年人遇到了难题,走不出困境,也会食欲不振,消化功能紊乱。还有人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或者患老年痴呆症等疾病,也会降低进食意愿。老年人身体各部功能本来就处于衰退期,进食较少,会直接导致营养不良。

据调查,老年人对营养知识总知晓率比较低,仅为23.18%,绝大多数老年人营养知识欠缺。有的老年人虽然有积极的饮食态度,但不会根据自身条件调节饮食,均衡营养,因而营养缺乏问题积重难返。很多老年人重视养生,常看养生类电视节目、了解营养信息,但因为缺乏最起码的常识,造成理解错误或走极端。比如有的人发胖需要饮食清淡,就不吃或极少吃肉和盐,甚至每天只吃水煮白菜,顿顿吃杂粮、粗粮,造成营养极度缺乏。有的人听说奶制品不安全就长期远离;有的人害怕血脂高就不吃肉等。其实,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20 克油、5 克盐,才能满足机体正常运转,是必需的营养;只吃粗粮消化不好,粗细搭配才能保护肠胃;奶类是钙的重要来源,不喝奶往往缺钙。动物性食物含有优质蛋白质,是老年人必需摄取的。有的老年人长期吃素,必然导致营养缺乏。

应该特别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老年人群体。有的老年人经济条件不太好,一生节俭惯了,在饮食上也是“厉行节约”,什么便宜买什么,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搭配。有的独居老年人因为就一个人,饮食花样很少,每天一两样菜品,根本不可能达到每天摄入8 种以上水果、蔬菜的水平。还经常吃剩饭、剩菜,营养摄入严重不足。这些老年人亟须醒悟,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还有多少时日可以浪费呢?

还有一个极端,就是社会中、上层老年人群体存在“重医疗、重保健品,轻养生、轻营养”的思想误区。据了解,很多收入不菲的老年人经常吃补药,每天吃昂贵的保健品,却不重视一日三餐的营养摄入。其实,每日三餐的合理饮食才是人体健康最基本的支撑,食物多样化和定时饮食是保证健康的关键。认为补品、保健品可以代替食物的想法是极其错误的。“是药三分毒”,所有的药品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很多保健品也有不良反应,过度食用保健品不是什么好事儿,很可能给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专家建议老年人从以下几方面为营养把关

1.适度运动。很多老年人活动少,能量消耗不足,因而经常觉得不饿。因此,每天到室外适度锻炼有益无害。室外锻炼还有助于保持好心情,有助于促进食欲,预防营养不良。

2.改变饮食形态。有的高龄老年人吞咽咀嚼能力明显变差,选吃软些、烂乎的食物更易于进食和消化吸收。例如用面条代替馒头,用粥、米糊代替米饭,水果可以榨汁食用。

有的患病老年人需要增加用餐次数。有的老年人由于长期卧床或长期食物摄入不足等,食物需求量和胃肠蠕动减少。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少量多餐,增加这些老年人的进食次数,增加食物品种,一天可以4~5 餐,这样有利于吸收,还能增加摄入量。

3.科学选择营养补充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补充剂的确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但最好结合自身情况选用,咨询医生、营养师,到正规药店购买。

猜你喜欢

摄入量保健品膳食
保健品知识ABC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