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选工艺中浮选药剂吸附量的测定研究

2021-01-06贺金文张艺馨魏以和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白云石收剂矿浆

贺金文,张艺馨,魏以和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炼铁部,河北 唐山 063200)

浮选工艺在选矿行业最常见的工艺,浮选工艺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选矿厂的效率,而浮选主要靠浮选药剂在浮选工艺中发挥作用,浮选药剂的吸附量是体现药剂是否发挥作用的标志;常用的浮选药剂包括起泡剂、调整剂、捕收剂、活化剂四大类,通过药剂的吸附发挥药剂效果,捕收剂往往是吸附量做大,选择性最强的药剂,所以,研究捕收剂在浮选过程中的吸附现象,对探索浮选理论及指导浮选实践均有重要意义[1]。

1 燃烧法测吸附量

基本原理是:在闭路装置中,实验样品上吸附的捕收剂经管式电阻炉燃烧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CO2传感器记录闭路装置CO2的浓度,待燃烧完全,CO2传感器的读数稳定(不增加),根据(样品燃烧完全时)测得的二氧化碳量推算出被吸附的捕收剂的量。

图1 燃烧反应原理图

燃烧设备的使用方法:因本套仪器经过多次改装,(B、E是两个高温加热炉,B、E两个炉子里面各有一根1.5m长的石英管,B炉子中的石英管用来放催化剂,E炉子中的石英管用来加热燃烧矿物),所以该仪器的使用方法也要调整,试验前先将放矿样的炉子E和放催化剂的炉子B加温,待E炉升温至400°,B炉升温至600°。把待燃的矿样放入E炉加温的石英管内(矿样不进入炉中)。开始排气:关闭G阀门、打开A和F阀门,通氧气(即用高纯氧气置换系统中的空气等),待封闭容器体积中的CO2读数在CO2传感显示器读数为0时(计算机程序读数在10以下)。排气完毕后,再推动E加温的石英管,使矿样进入E炉中心位置加温,开启空气蠕动泵D(80转/分钟),计算机记录读数,因为矿样是直接进去400高温E炉中的,所以矿样完全燃烧和CO2气体在封闭装置中分散均匀只需要6到8分钟时间,使计算机记录读数10分钟(如无异常),可停止记录,打开E炉加热的石英管,推动石英管,冷却矿样(高温,注意安全),待矿样冷却至60度以下,取出矿样,将备好的下一份矿样放入石英管中,排气,燃烧,记录。

2 测定捕收剂(油酸钠)在白云石矿物表面的吸附量。

矿样的制备:取3g白云石矿物溶于100ml水中,先用PH计监控加酸或碱来调节矿浆PH到所需要的PH,再加入一定量配制好的捕收剂溶液,搅拌吸附2分钟后,过滤、烘干。

定容燃烧流程:用高精度天平称取已烘干的吸附有捕收剂(油酸钠)的矿样1.000g,放入到已洗净、烘干的瓷舟中。把该瓷舟放入封闭的高温加热炉中(石英管中),开始排气(即用高纯氧气置换系统中的空气等)。排气排到整个装置检测不出CO2为止。把待燃矿样(在石英管中)推入炉中燃烧,待全部燃烧,产生的CO2在封闭的容器中分布均匀后(大概10分钟),取出已燃的矿样,准备下次测试。

干净瓷舟准备:将已用过的瓷舟用蒸馏水清洗,清洗干净后,先在烘箱中烘干,然后放入耐高温的瓷碗中,把该瓷碗放到高温焙烧炉中(600℃)烧2小时。取出冷却到室温。装入干净的塑料袋中备用。

在各种条件下测定捕收剂油酸钠在白云石表面的吸附量。取3g白云石矿物溶于100ml水中,用硫酸溶液将矿浆pH调至5.5,加入捕收剂(油酸钠)溶液(0.5 kg/t),搅拌2分钟,过滤、烘干,用高精度天平称取已烘干的吸附有油酸钠的矿样0.5000g于烘干的瓷舟中,把装有矿样的瓷舟放入封闭的已排气的高温炉中燃烧,待矿样全部燃烧,产生的CO2在封闭的容器中分布均匀后(大概10分钟),取出已燃的矿样进行下一条件试验。用同样的程序分别测定捕收剂用量为0.5kg/t,0.6kg/t,0.7kg/t,0.8kg/t,0.9kg/t时,油酸在白云石上的吸附量。各试验条件下测得的二氧化碳读数示于图1。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随着捕收剂量的增加,白云石燃烧产生的CO2的量也随着增加。说明吸附到矿物上的捕收剂(油酸钠)的量是逐渐增加的。这个结果与浮选试论结果(后述5)是吻合的。

2.1 酸性条件下油酸在白云石上的吸附量

在捕收剂(油酸钠的量0.8kg/t)条件下,只改变矿浆ph,分别用硫酸溶液调节矿浆ph使其分别等于2;3;4;5;5.5;6;7,测定油酸的吸附量。为减少试验误差,改放入瓷舟的矿样量为1.0000g。各条件下测得的二氧化碳读数示于图2、图3。

图2 酸性条件下白云石上的吸附量

图3 酸性条件白云石上的吸附量

通过试验和数据整理可以从图表上看出:随着ph的增大,矿样燃烧产生的CO2也越来越多,说明油酸在白云石上的吸附量越来越大,约在ph5.5时,达到最大值;再增大ph,燃烧出的CO2的量反而略微减少(吸附量变小)。吸附量在整个酸性条件下随pH增加有先增后减的趋势。

2.2 碱性条件下油酸在白云石上的吸附量

用NaOH溶液调节矿浆ph。分别调至矿浆ph等于8;9;10;11。分别加入0.8kg/t油酸钠。取1.0000g矿样烧矿整理数据得到如下结果得到图4。

图4 碱性条件白云石的吸附量

图5 碱性条件白云石的吸附量

参照酸性条件下的吸附量的测定结果,在碱性条件下吸附燃烧产生的CO2的含量没酸性条件的产生的含量多。在ph=8时吸附量较低,在ph=9时吸附量最大,ph在9以后随着ph的增加,吸附量越来越低。

考察不同碱对油酸吸附的影响,用NaCO3溶液调节矿浆ph。分别将调矿浆ph等于8;9;10;11。加入0.8kg/t油酸钠。取1.0000g矿样烧矿整理数据得到如下结果图5。

用NaCO3溶液调节矿浆ph吸附量测定出来的结果与NaOH溶液调节ph的结果相差不大,都是在ph=9时,吸附量最大,ph在9以后随着ph的增加,吸附量越来越低。在ph大于9吸附量测定结果浮选结果(后述)是吻合的。

3 捕收剂用量对白云石浮选的影响

本浮选实验采用100毫升浮选槽取3g干燥的矿样倒入浮选槽中,加水至满,开启浮选机,待矿样分散均匀,调节矿浆PH(需要的PH),加入一定量的脂肪酸类捕收剂(质量分数0.25%油酸钠溶液),搅拌2分钟,充气,刮泡,刮泡3分钟,停止试验,关闭浮选机,将精矿过滤、烘干、称量.

用硫酸调节PH,调节PH=5.5附近时,改变捕收剂的量得到浮选结果与重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捕收剂用量的增加,浮选出精矿的质量也随之而增加。与吸附量测定实验的结果一致。当捕收剂用量在1.2kg/t时,浮选出精矿的产率在90%以上。

如取捕收剂的用量为1或1.2kg/t,变化PH时,在各PH下浮选所得的效果差别不是很明显。所以取加捕收剂0.8kg/t时,用各种酸、碱性物质来调节矿浆PH,来观察分析比较各PH下同等质量捕收剂对浮选的影响。

表1 捕收剂用量的影响

3.1 在酸性条件下白云石的浮选效果

用硫酸和盐酸作为PH调整剂调节矿浆PH,在捕收剂用量为0.8kg/t条件,测得各PH下精矿的浮选效果。

表2 酸性条件下白云石的浮选效果

实验表明: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增加,浮选出的精矿越多,ph=5.5附近时,浮选效果最好,可以说明在PH=5.5时,捕收剂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最大;当ph大于5.5时,ph越大浮选效果越差;但是用盐酸和硫酸调节矿浆PH值的浮选效果还是有差别的,试验结果表明硫酸调节PH的浮选效果比盐酸要好。浮选实验结果和吸附量的测定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通过浮选实验和吸附量测定实验得到:在酸性条件下,白云石表面油酸吸附量越多,浮选效果越好,浮选出的精矿越多。

3.2 碱性条件下白云石浮选效果

在碱性条件下,分别用NaCO3和NaOH作为PH调整剂来调节PH值,得到如下图的浮选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随着PH的增加,浮选出的精矿质量逐渐减少,且最高值也比较低(浮选出精矿的产率在50%以下。),而在酸性条件下浮出的精矿比较多,在酸性PH=5.5附近时,浮选出精矿产率高达74.35,说明白云石矿物易在酸性条件下浮选。在碱性条件下浮选效果没有酸性条件下好。

4 结论

燃烧法测定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是一种很好的测矿物表面吸附量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吸附有捕收剂的样品在适当的温度下燃烧,然后收集所产生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推算出样品吸附的捕收剂的含量。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浮选药剂的吸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的价值。

通过浮选实验和燃烧法测吸附量的实验表明:脂肪酸类捕收剂油酸钠在白云石矿物表面的吸附量越大,浮选效果越好,浮出的精矿的量也越多。白云石矿物在PH(硫酸或盐酸做PH调整剂)等于5.5时,吸附吸附量最大,浮选效果最好。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吸附量都浮选效果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猜你喜欢

白云石收剂矿浆
矿浆浓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月桂酸对煤气化细渣浮选的促进作用研究
白云石重结晶作用及其地质意义
链长对Salen型席夫碱捕收剂与金属铜铅配位能力的影响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广东某地高岭土磨剥试验研究
选钼捕收剂研究与应用
新疆且末县塔什萨依沟一带玉石矿野外成矿特征
高硅低铁锌焙砂中性浸出—液固分离试验研究
某项目矿浆管道结构特点与长输矿浆管道安装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