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主题意义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探究和实践

2021-01-05缪靓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与自然主题意义阅读教学

【摘要】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英语阅读课堂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意义语境,同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以外研社《剑桥新思维英语》教材的一节阅读课的设计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各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初中英语基于“人与自然”主题意义探究和实践的阅读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主题意义

【作者简介】缪靓,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英语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随着课改的深入和核心素养的提出,教授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等工具性的功能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等人文性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六要素之一,包含着“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三大主题。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活动。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擔负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尽管大多数英语教师都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阅读课上仍存在教学设计零碎、思维品质培养缺乏等问题。本文笔者以外研社《剑桥新思维英语》教材第二册Unit 7 “Disaster! Read”部分“A flying disaster”为例,从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各教学环节的开展等方面,阐述初中英语基于“人与自然”主题意义探究和实践的阅读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围绕主题,深入解读文本,建构教学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作为主导者,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沉浸式地学习。教学环节的自然衔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课前深入解读所教内容的文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笔者所述案例的教学内容是“A flying disaster”,讲述了蝗虫尤其是沙漠蝗灾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属于说明性文本。从文本语言上看,本课的文本语言学习价值在于掌握一些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如hurricane, locust, swarm, destroy, damage等;同时也需要运用相关单词组织语言去描述和谈论该话题的内容。从文本内容上看,本单元的主题是disaster,本课内容是关注了一种由飞虫引起的特殊灾害,属于主题语境中“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自然灾害与防范,也需要思索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阅读课的教学可以从学生已知的一些自然灾害入手,进而通过前段时间正在亚洲非洲肆虐的蝗灾导入到本课的课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寻找沙漠蝗虫成灾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阅读后学生探讨解决这一危害的可行方法。最后展示近些年已经发生的部分灾害的照片,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然后点题并得出结论,人类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而非改变它。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At the end of the clas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be able to:

1. command new words about the topic;

2. learn about the locust and the disaster caused by it;

3. talk about the most dangerous locust and think of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4.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nature and maintaining ecological balance.

二、引入主题,创设具体情境,展开阅读前环节

Q1:Last semester, we learnt a lot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Do you know these disasters? Why are they called disasters?

情境教学是如今英语课堂上采用的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也是让学生尽快融入课堂的一种常见方式。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学生在初一译林版牛津7下Unit8 “Natural Disasters”已学过相关的一些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具体的动图唤起学生的记忆,并加入一些和本课相关联的词汇动图,让学生去熟悉和学习新的关于自然灾害的词汇如hurricane和tsunami。而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认知,通过思考和总结,不难得出,它们之所以被称之为灾害是因为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破坏,也可以顺势引出destroy和damage这两个词汇。以旧引新,学生不仅复习了学过的词汇,而且又很自然地学到了新的词汇,可谓一举两得。

Q2: (Show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What may “A flying disaster” mean?

通过之前的热身,学生已经置身于“灾害”这个具体的情境中,根据他们已有的认知和生活常识,基本能够推断出这个标题肯定是与一种飞行的昆虫有关,并且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危害。此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视频,从而导出引起这种灾害的昆虫—— the locust,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蝗虫群的巨大和蝗灾的危害。

Q3: What do you expect to learn from the article?

看过视频之后再回来看标题,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学生能够猜测文章内容会与这些话题有关,如 “What this insect is”“What characteristics it has”“What problems it may cause”“What we can do to prevent the disaster”等。这些推测的提出,既承接了之前的导入,又自然而然过渡到接下来的文章阅读。

Q4: Are your guesses correct? Read the article quickly and check your guesses.

学生先预测内容,再带着他们自己的猜测去阅读文章,最后确认这些猜测是否正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阅读时始终伴着极大的好奇和兴趣了解文章总体以及每段的大意,同时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体现和锻炼。不仅如此,阅读过程中学生在其原有的认知上建立了与文本内容相关的新的认知,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了重组,获得了对于文本内容的新的理解,这也为接下来阅读中环节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拓展主题,挖掘文本内容,展开阅读中环节

Q5: Paragraph A is about a disaster that we don't always hear about. But why don't we always hear about it?

Q6: Paragraph B tells us some basic facts about locusts. What makes them get together in swarms?

Q7: Paragraphs C-E are about the most dangerous locust. Where is it found? What's the size of a swarm? How many locusts can there be in a swarm?

Q5-7的这些问题是要求学生精读文章的每个部分然后再回答,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阅读从文本中直接找到答案的,只是为了更细致地理解文本内容,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提出这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不能为了挖掘文本的深度和难度而忽略这些问题对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必须在准确全面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才能与教师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挖掘和拓展产生互动。

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去进一步挖掘文本内容。例如,在问到沙漠蝗虫在哪些地方出现时,可以展示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去指出这些地点,接着可以继续追问:“Why is the desert locust found in these areas?”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并联系已有的地理知识,可以得出 “Because there are lots of deserts in these areas”这个结论。而在谈论到一个沙漠蝗虫群到底有多大规模时,如果只是泛泛问答一些抽象的数字,学生是很难有直观具体的感受的。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蝗灾的巨大危害,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举例进行对比。如文中提到 “A swarm of desert locusts can be 1,200km2 in size”,这时,教师可以把学生所就读的学校来与之比较,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生活的校园是很熟悉的,因此可以让学生猜测一下大约是多少个学校的大小。當这个问题抛出后,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当他们知道是大约4400个学校的面积时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文中还提到 “ A swarm of desert locusts can eat more than 150 million kilos of food in one day.”对于 “150 million kilos of food”,学生只知道这个数字很大,但到底有多大,他们依然没有具体概念。这时,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可以提问:“There are about 7000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ur school. Do you know how long it will take us to eat 150 million kilos of food?”学生同样可以随意表达根据他们的理解所得出的答案,这时当教师公布备课时准备好的答案“It is enough for all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our school to eat for 17 years.”时,“一天”和“17年”这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更为震撼,因为这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这也是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所期望的效果,这两个对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蝗虫群规模和危害之大,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也为下一环节中升华主题奠定了情感基础。

Q8: Why is the desert locust the most dangerous one?

除了挖掘段落或是句子的文本内容,在学生对沙漠蝗虫的基本信息和特征有了全面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从整体上去挖掘文本内容。Q8需要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去归纳总结,从蝗虫的习性、特征到他们的危害,都可以是回答本题的答案。而学生在经过之前从细节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学习后,能够迅速反应给出自己的回答,如 “It is found in about 60 countries altogether.”/“It brings problems to one-tenth of all the humans in the world.”/“Its numbers are huge and frightening.”/“It can eat a lot and fly a long distance.”/ “It can destroy the harvest and bring hunger to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学生众说纷纭,但都能非常准确地把握住问题的核心,在思考后组织好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四、升华主题,启发思维品质,展开阅读后环节

Q9: What ways do you know can help farmers solve the desert locust disaster?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处理不能只停留在让学生读懂文本、了解大意的层面,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合作、探究,将文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内涵和育人元素内化为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拓展主题的基础上,继续升华主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品质。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同样与教师课堂问题的设置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在这一部分的设计准备上更要多花工夫,如何让自己的提问立足文本、联系实际,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Q9是基于学生对于文本信息以及有了全面且深入的学习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小组讨论问题,文本中提到了蝗虫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危害,但并没有提及如何防止蝗虫,学生有着各自的知识体系,小组讨论便于他们进行交流和思想的碰撞,从而得出他们认为合适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远比教师所想的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通过小组的讨论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哪怕有的方法还需要借助教师或是词典的帮助才能用英语表述出来。以下是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的一部分方法,例如 “Spray pesticides extensively to kill the locust.”/ “Breed more natural predators of the locust like frogs, birds, ducks.”/ “Reduce the food resource and grow the food that the locust doesn't like to eat.”/ “The locust is a kind of insect and insects are afraid of fires. So we can light fires to burn it.”/ “Locusts are high in protein and low in fat. More people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catch them as food.”……盡管这些方法有的在技术层面上可能还不成熟,有的可能还会带有一些缺陷,但却是学生在短短五分钟之内热火朝天交流合作的成果,也是对文本内容的升华。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从关于灾害尤其是蝗灾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到集思广益形成如何防治蝗灾的方法,再到以小见大由此及彼正确面对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人与自然”这一主题语境下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点滴做起,这也与课标中提出的“提高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意志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相符合。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评测[J].中国考试,2017(5):7-14.

猜你喜欢

人与自然主题意义阅读教学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下)
跳出经验看经验,探寻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改变(上)
切实做好防沙治沙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劳娜古迪荪诗歌主题研究
小学品德课堂主动参与策略探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