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1-01-05林丽娟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渗透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理念为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也成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鉴于此,本文笔者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渗透

【作者简介】林丽娟(1978-),女,汉族,湖南桃源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教研。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教育理念为主导的课程价值论,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类课程,具有课时多、覆盖面广、跨度大的特点,同时该课程也是学生认识西方国家、接触西方思想的重要渠道,对学生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也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但是由于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教师文化素养参差不齐,课程与教材体系建设不完善,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心理,缺乏文化自信。鉴于此,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本文笔者将探讨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使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构建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使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融合,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一、课程思政相关概述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求教育的全部参与者在全部工作中与全部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习近平该论点确定了课程思政理念的基本思想。

课程思政不是具体的课程,而是一种课程价值论、教学理念。课程思政强调在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变革,将思政教育与课程专业教育有效融合,使课程教学既能实现知识传授,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思想教育,使教书与育人深度融合。

二、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1.落实党和国家教育目标的需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我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要立足于国际舞台,必须培养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与国际接轨的语言,更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思政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其他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根据该指导思想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要发挥好英语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的双重功能,在帮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习得英语的同时,更应帮助学生建立辨别西方优劣文化与思想的能力,促使学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与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促进英语教学科学发展的需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是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只重视了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价值引导,导致极易使西方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了解世界文化、拓展知识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与人文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把思政教育渗透至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把思政教育渗透至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能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体系。因此,课程思政理念渗透至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够促进英语教学科学发展。

三、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可行性

1.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在育人目标上高度契合。大学英语表面是一门语言类课程,且受西方思想影响最深,但是课程中拥有比理工类课程更加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许多内容的主旨具有极强的德育作用。例如,在Unit 2 “The Office”单元中的商务礼仪相关内容便可进行“诚信、友善”等主旨的思政教育。另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也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完整人格,其教学目标依然是德育为先,与思政教育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

2.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在国际视野上相互统一。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多元文化交织,思潮激荡,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优劣文化鉴别能力有限,极易受到不良文化与思想的影响。为了从源头消除不良文化与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需要正确的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能力,使学生在面对西方思想的入侵时,能够辨别优劣。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在国际视野的角度具有一致性,大学英语强调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而思政教育也致力于在德育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际视野,客观看待异国文化。

四、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路径

1.优化教材。目前的大學英语教学以教材为主导,教材中思政教育资源的丰富性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时既要关注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还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教育性、思想性。具体而言,大学英语教材在满足学生英语技能培养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选择能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人文素养的内容,使英语教材内容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另外,如果高校采用的是国外原版英文教材,这类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通常与国内的价值观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冲突,对于存在思想与文化冲突的内容应开展批判性教育,培养学生分辨优劣文化与思想的能力。

2.优化教学过程。(1)制订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计划。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目标主要涉及知识、能力与情感三个目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三个目标间的关系,让其相互带动、相互促进。以“The Pickle Jar”为例,该课文教学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词、新句型、语言表达等知识;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情感目标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发现课文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无私的父爱,以及父亲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忍不拔的品质。三个教学目标有机一体,协同发展,既能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又能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2)巧妙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生硬地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只会让学生反感,不仅无法完成知识教学,也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应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感悟,进而达成思政教育。

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反复斟酌、思考,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巧妙地进行融入。例如,在“How they make you buy”教学时,该课文主要讲解被动消费,让消费者购买许多不必要的东西,造成了浪费,不符合我国“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该课文便具有良好的思政教育价值,可选取学生借网贷冲动消费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冲动消费的害处,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消费行为。

(3)丰富教学方法。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讲授法为主,通过教师的口头讲授向学生灌输知识,言传的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思政教育效果,但丰富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产生不同的体验,增进教学效果。例如,在对“The Pickle Jar”进行教学时,教师可搜集我国一些感人的体现父爱、母爱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等历史典故,并采取小组合作式学习,要求小组共同探讨文中的父爱与孟母的母爱之间的异同,在小组讨论时鼓励学生采用英语进行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又能够感受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3.改革教学评价。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评价以学生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成绩仅能对知识与能力目标进行评价,而无法评价情感目标,导致当前的教学评价并不科学,不符合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的评价要求。因此,必须对大学英语教学评价进行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还应增加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得到科学客观的评价。同时,将思想道德品质纳入评价体系,也能督促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4.提升教师思政素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教师的思政素养是关键。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与价值,正确认识语言教学与意识形态的关联性,深入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等教育根本性问题。

五、结语

课程思政理念是高校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教育理念,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且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在育人目標上高度契合、在国际视野上相互统一,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具有可行性。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仍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不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渗透,必须优化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评价、提升教师思政素养,这样才能够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谢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4):138-140.

[2]马路倚,宋红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探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21(2):112-115.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渗透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