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地区杨树不同林农间作模式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

2021-01-05张贵学

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杨树经济效益

摘要:  通过对沈阳市新民地区杨树与花生、大豆、玉米、西瓜及苗木等作物不同间作模式进行研究及经济效益分析得出沈阳地区杨树林农间作模式中,大行距比小行距经济效益高,因此在沈阳地区,进行速生杨造林时,在满足单株营养面积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大行距造林,即4 m×8 m或3 m×10 m株行距。

关键词:  沈阳地区;  杨树;  林农间作;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 792. 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1)04 - 0034 - 03

林农间作是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提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生态林业经营模式。杨树具有速生性,对肥水需求量较大,实践证明,速生杨与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间作能够明显提高速生杨的生长量和林木蓄积量。采用大行距林农间作,能增加农作物间作年限,并能满足速生杨光合作用有效空间面积,克服纯林密植、缺肥和缺光而引起養分和空间不足的弊病。为了充分利用和发挥林地的经济效益,达到近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并存的效果,故进行林农间作技术研究十分必要。

1 试验布设及试验方法

试验地选在沈阳新民地区,以中绥12杨分别与玉米、西瓜、大豆、花生和苗木间作模式为例,进行林农间作经济效益分析。以2 m×2 m、3 m×4 m、4 m×8 m 3种株行距为试验处理,林木为纯林,林龄均为12年。

1. 1 杨树与玉米间作设计

对照设计为2 m×2 m株行距纯林不间作(CK)。3 m×4 m的株行距可间作2年,设计为树行占据面积为2垄,宽2×0.6 m=1.2 m,可间作玉米2.8 m,间作系数(林地中间作物面积与林地面积的比值)为2.8/4=0.7(图1),玉米亩产750 kg。4 m×8 m的株行距可间作6年,间作第1年和第2年,树行1.2 m,可间作6.8 m,间作系数为6.8/8=0.85(图2),玉米亩产750 kg;间作第3年和第4年,两侧各减少1垄,即间作5.6 m,间作系数为5.6/8=0.7(图3),玉米亩产650 kg;间作第5年和第6年,两侧再各减少2垄,可间作3.2 m,间作系数为3.2/8= 0.4(图4),玉米亩产600 kg。

1. 2 杨树与西瓜间作设计

由于西瓜对水、肥及光照条件要求比较高,一般与杨树只能间作2年,而且西瓜自身株行距也有一定要求,株距0.6 m,行距要求大于2 m。3 m×4 m株行距间作2年,可间作2行西瓜,西瓜行距2 m,与树间距1 m,留树行宽为2 m。由于幼树较小,对西瓜生长几乎无影响,且满足西瓜的株行距要求,间作指数为1(图5)。西瓜每亩株数556株,亩产量3 000 kg;4 m×8 m株行距杨树可间作2年西瓜,第3~6年可继续间作玉米。第1~2年可间作西瓜3行,行间2 m,与树行间距2 m,树行宽4 m,间作系数为6/8=0.75(图6)。由于边行与树距离加大,产量略高,为3 500 kg。

1. 3 杨树与大豆间作设计

株行距3 m×4 m,可间作2年,树行为2垄,宽1.2 m,可间作大豆2.8 m,间作系数为2.8/4=0.7(同图1),亩产225 kg;株行距4 m×8 m,可间作6年,林龄1~2年,树行1.2m,可间作6.8 m,间作系数为6.8/8=0.85(同图2),大豆亩产225 kg;林龄3~4年,两侧各减少1垄,即间作5.6 m,间作系数为5.6/8=0.7,亩产200 kg;林龄5~6年,两侧再各减少2垄,可间作3.2 m,间作系数为3.2/8=0.4,亩产150 kg。

1. 4 杨树与花生间作设计

株行距3 m×4 m,可间作2年,树行为2垄,宽为1.2 m,可间作花生2.8 m,间作系数为2.8/4=0.7(同图1),亩产250 kg;4 m×8 m的株行距,可间作6年,林龄1~2年,树行1.2 m,可间作6.8 m,间作系数为6.8/8=0.85(同图2),花生亩产250 kg;林龄3年~4年两侧各减少1垄,即间作5.6 m,间作系数为5.6/8=0.7(同图3),亩产225 kg;林龄5~6年,两侧再各减少2垄,可间作3.2 m,间作系数为3.2/8=0.4,亩产175 kg(同图4)。             1. 5 杨树与苗木间作

株行距3 m×4 m,可间作2年,间作5垄苗木,间作宽2.4 m,间作系数为2.4/4=0.6。4 m×8 m的株行距,间作11垄苗木,间作宽度6 m,间作系数为6/8=0.75。第3~6年可继续间作玉米。

2 效益计算方法

粮食间作收益为粮食间作纯收益总和, 3 m×4 m密度设计间作2年,粮食间作收益为间作2年的合计;4 m×8 m密度间作6年,按间作6年的进行合计;总收益计算按粮食间作总收益+木材总收益-营林总投入;单株平均材积是通过调查数据,按平均胸径1.3和树高胸径1/2计算形率,采用V= 公式计算材积,式中:D—胸径,H—树高,F—形数;不同径级的木材单价分别按550、650、450元/m3计算,木材总收益=亩蓄积×单价;粮食间作收益=(亩产×间作年限×单价-亩投入)×间作系数,其中亩投入计算内容包括种子、基肥、化肥、农药以及投入工时等。

3 结果与效益分析

由中绥口杨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对比(表1)可知:各种间作模式下杨树的大行距比小行距经济效益都高出许多;从间作物上看,间作苗木效益最高,西瓜次之,大豆最低,但收益差异不大,考虑到苗木涉及销售问题,其他各种作物对土地环境等要求各部相同,因此间作哪种作物应因地而异,本文不做推荐。

4 小 结

4. 1 沈阳地区杨树人工林下间作农作物已经十分普遍,效果较好,应大力提倡,以利林木生长并获取短期效益。

4. 2 各间作模式下,大行距较小行距经济效益高,这是因为大行距间作农作物可达到6年,期内正值速生杨幼林生长发育需肥的关键期,间种农作物除草、施肥农事为幼林生长提供了养分和松土的通气条件,这对杨树丰产是至关重要的肥力因素。因此在沈陽地区进行速生杨造林时,在满足单株营养面积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大行距造林,推荐4 m×8 m或单株营养面积相当的3 m×10  m等较大的株行距。

参考文献

[1] 谢勇.  杨树人工林林农间作经济效益初探[J].  华东森林经理,2001, 3.

[2] 王蒙.  林农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以石首市为例[D].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3.

第1作者简介:  张贵学(1980-),  男,  硕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造林绿化树种的新品种引进及推广,  困难立地营造林技术研究等工作。

收稿日期: 2020 - 10 -  19

(责任编辑:   李 丹)

Study on the Intercropping Model of Poplar and Different Agriculture in Shengang and Its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ZHANG Guixue

(Shenyang Modern Agricultural R&D Service Center,  Liaoning Shenyang 110034)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of different intercropping patterns of poplar, peanut, soybean, corn, watermelon and seedling in Xinmin area of Shenyang Cit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large row spac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mall row spacing in poplar agroforestry intercropping pattern in Shenyang area,and “4 m×8 m” or “3 m×10 m”large plant row spacing afforestation is recommended.

Key words Shenyang area;  Poplar;  Agroforest intercropping;  Economic performance

猜你喜欢

杨树经济效益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跟踪导练(三)
跟踪导练(五)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高跟鞋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漫画四幅 杨树山等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杨树上为什么会有许多“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