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对油用香樟幼苗生长的影响

2021-01-05陆艳柳何汉冲吴香丽蒋林项翠芳余玉珠

林业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长量生物量成活率

陆艳柳 何汉冲 吴香丽 蒋林 项翠芳 余玉珠

摘要:  以苗木成活率、苗高、地径、苗木鲜重/干重、地上部分鲜重/干重、地下部分鲜重/干重为评价指标,在广西国有钦廉林场林科所科研苗圃内开展7 cm×10 cm和5 cm×7 cm 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试验,结果表明: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培育油用香樟对苗木成活率影响不大,对苗高、地径、苗木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干重、地下部分鲜重差异极显著,对苗木干重、根系长差异显著,对苗木地下部分干重、根系数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指标可知:2种育苗容器对油用香樟苗木质量指数差异极显著,使用7 cm×10 cm培育油用香樟的苗木质量指数大于使用5 cm×7 cm培育油用香樟的苗木质量指数。为此,建议实际生产上采用A容器袋培育油用香樟苗木。

关键词:  油用香樟 成活率;  生长量;  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   S 792. 23, S 723. 1 + 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 - 9499(2021)04 - 0004 - 03

香樟是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树冠广卵形,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 1 ],产于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香樟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油用香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芳樟醇型香樟,生产以提取枝叶内精油作为主要用途[ 2 ]。该树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适宜在沿海区域推广种植[ 1 ]。本文开展不同育苗容器袋对油用香樟幼苗生长的研究,对提高油用香樟苗木培育质量和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乌家镇内的广西国有钦廉林场(108°40′~109°30′E、22°13′~

22°43′N)林科所科研苗圃。该地气候属亚热帶海洋性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2.4 ℃,极端最高气温37.7 ℃,极端最低气温-0.8 ℃,年均降雨量1 660 mm,4~9月份为雨季,全年无霜。

1. 2 试验材料

试验种苗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科院选育的樟树优良无性系—广林香樟95号(桂 S-SC-CC-

027-2011),组培苗要求具有3条以上的明显根系,且株高达到3 cm左右。试验育苗容器采用无纺布育苗袋。试验育苗土采用黄泥+椰糠+泥炭土。

1. 3 试验方法

1. 3. 1 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A和B两个处理:A处理为7 cm×10 cm的育苗容器规格、B处理为5 cm×7 cm的育苗容器规格,每个处理设15个重复,每个重复种20株苗。

1. 3. 2 技术实施

2020年2月15日将黄泥、椰糠、泥炭土按照8∶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分别装入A、B两个处理的育苗容器,各装600袋,随机整齐的摆放在育苗场地,摆完后采用0.5%高锰酸钾溶液对其消毒。2020年2月16日傍晚将种苗移栽到育苗容器袋里,移栽后淋透定根水后加盖遮荫网,以后根据天气情况,早晚淋水,保持育苗容器袋湿润。移栽后第3天,用喷雾器喷洒杀菌药,以后每隔7~10天喷洒一次;移栽后第10天,喷淋水溶肥,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淋一次,结合杀菌药进行。当苗木长至15 cm左右时可以打开遮荫网炼苗,长至15~20 cm左右即可出圃。

1. 3. 3 指标测定

2020年7月苗龄为5个月,测定香樟幼苗生长量指标及生物量指标。采用目测,定期观察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的成活率。试验结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苗木测生长量指标, 每个处理选取10株测生物量指标。

生长量指标测定 测苗高、地径和冠幅。苗高使用钢尺测量,从根部土痕处向上测至苗木顶芽处,精度为0.1 cm;地径采用数显游标卡尺测量[ 3 ],在根部土痕处测,精度为0.01 mm;苗木冠幅使用卷尺按照十字形测量取平均值。

生物量指标测定 测苗木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及苗木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采用天平秤先测整株苗木重量,再分别测苗木地上部分枝叶重量和地下部分根重量,测量前洗净根部泥土[ 4 ]。测干重时将其枝叶和根部晾干称重。

1. 3.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7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同时,使用Excel 计算苗木质量指数。

苗木质量指数=苗木总干重g/[(苗高cm/地径mm)+(茎干重g/根干重g)][ 5 ]。

2 结果与分析

2. 1 2种规格育苗容器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

香樟组培苗移栽后15天、30天、150天调查成活率,从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香樟苗木成活率影响(表1)可知:移栽30天时,苗木成活率不稳定;移栽30天后,苗木成活率开始趋于稳定。在移栽15天、30天、150天时,A处理的苗木成活率分别为91.7%、84.7%、80.3%,B处理的苗木成活率分别为92.7%、83%、79.3%,可见,A处理的苗木成活率和B处理的差异不大。

2. 2 2种规格育苗容器对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由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香樟苗木生长量的影响(表2)可知:A处理的香樟组培苗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均超出B处理的,分别超出5.2 cm、0.8 mm。通过方差分析显示:苗高和地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2种规格育苗袋对培育香樟组培苗生长量影响很大,使用A处理培育的香樟组培苗生长量均优于B处理的。

苗木高径比是苗高与地径之比,反映苗木高度与苗木粗度的平衡关系[ 6 ] 。高径比小,说明苗木抗性强;高径比大,说明苗木抗性弱。从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香樟苗木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标影响(表3)可以看出:A处理苗木的高径比略小于B处理的。通过方差分析显示:P>0.05,高径比差异不显著,说明A处理苗木的抗性虽强于B处理的,但是影响不明显。

2. 3 2种规格育苗容器对苗木生物量的影响

由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香樟苗木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标影响(表3)可知:A处理的香樟组培苗各生物量明显高于B处理的,单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分别高出9 g、7.6 g、1.3 g。通过方差分析显示:单株鲜重、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2种规格育苗袋对培育香樟组培苗的各生物量影响很大。

苗木茎根比是苗木地上部分鲜重(g)与地下部分鲜重(g)之比,反应苗木根茎两部分的平衡关系。A处理的苗木茎根比小于B處理,差值为1.75。通过方差分析显示:P>0.05,茎根比差异不显著,说明A处理培育的苗木根系比较发达。

苗木根系是决定造林成活的关键。A处理的根系长度比B处理的长5.1 cm,其侧根系数多出0.9个。通过方差分析显示:根系长差异显著(P<0.05),根系数差异不显著,说明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对苗木侧根生长数量影响不大,对主根系生长长度影响较大。

2. 4 2种规格育苗容器对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

苗木质量指数是衡量苗木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苗木质量指数越大,苗木越优[ 7 ]。由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香樟苗木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标影响(表3)可知:两种不同规格育苗容器对香樟苗木质量指数差异显著(p=0.000),A处理的香樟苗质量指数大于B处理的,说明使用A处理容器袋培育的香樟苗木最优。

3 结 论

本文开展7 cm×10 cm、5 cm×7 cm 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培育油用香樟苗木试验,重点研究和分析了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对苗木生长量、生物量及苗木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2种规格育苗容器袋培育油用香樟对苗高、地径、苗木鲜重/干重、地上部分鲜重/干重、地下部分鲜重及根系长度均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单个指标只反映了苗木的某个侧面,而苗木各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对造林成活和初期生长十分重要。因此,采用多指标的综合评定能更全面地反映苗木品质[ 8 ]。经综合评价,7 cm×10 cm育苗容器袋培育油用香樟苗木质量指数最大,苗木表现最佳,建议生产上优先选用7 cm×10 cm育苗容器袋。

参考文献

[1] 江锦烽,  许仕道.  广西北海市香樟基地建设规划探讨[J].  热带林业,  2018, 4(46): 78 - 88, 71.

[2] 陈宗福,  苏勇贤,  苏远玉,  等.  油用香樟培育及高产栽培技术林业科技通讯[J]. 2020, 97 - 100.

[3] 黎明,  韦叶桥,  蒙愈,  等.  不同基质和育苗容器规格对格木幼苗生长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9): 1 646 - 1 650.

[4] 李继超,  黄雨青,  韦勋,  等.  不同基质配比对构树幼苗生长的影响[J].  农业研究与应用, 2017, 5: 1 - 4.

[5] 刘振湘,  李荣生,  邹文涛,  等.  不同基质配比下米老排组培苗移植效果[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4): 29 - 34.

[6] 李玉莲,  张亚楠,  王子奕.  评价出圃苗木质量的几个主要指标[J].  林业科技, 2007, 4(32): 12, 22.

[7] 李贵雨,  卫星,  汤园园,  等.  白桦不同轻基质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分析[J].  林业科学, 2016, 52(7): 30 - 37.

[8] 吴擢城.  不同基质配方对钟花樱容器苗质量的影响[J].  福建林业, 2020, 36 - 40.

第1作者简介:  陆艳柳(1982-),  女,  大学本科,  工程师,  从事林木种苗培育。

通讯作者:  蒋林(1973-),  男,  硕士,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森林经营管理。

收稿日期: 2021 - 01 -  20

(责任编辑:   李 丹)

猜你喜欢

生长量生物量成活率
包扎方式对核桃枝接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
地球上每种生命有多重?
“生命之重”:每种生命有多重
不同NPK组合对芳樟油料林生物量的影响及聚类分析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植被生物量调查探究
不同栽植模式对花椒成活率的影响
白栎次生幼龄林除萌留壮后一年间生长规律初步研究
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的理论与实践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TCP植物蒸腾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