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闽台合作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研究
2021-01-05黄燕
黄 燕
“一带一路”视域下闽台合作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研究
黄 燕
[福州大学]
闽台地区的高校有着各自的优势教育资源,对其进行整合与共享,可以有效促进闽台合作办学发展。当前,闽台合作办学发展有着良好势头,但也面临着发展困境。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闽台合作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迎来了新的发展前景。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闽台合作办学资源互补共享的机制构建和具体策略:多元协同发展,形成良好合作;多方面保障并举,推进办学发展;多途径措施加强,促进持续深入等方面
一带一路;闽台;高校合作办学;资源互补共享
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成为社会关注的新焦点,当然也包括了高校教育领域。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给高校办学提出了新问题:高校办学如何抓住机遇,地区合作办学应朝什么方向发展?历年来,闽台两地在文化交流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合作办学不断增加,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在发展过程中,实质上,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是教育资源互补和移植的过程,更是遵循教育内外部规律发展的过程。[1]闽台教育资源各具特色与发展优势,如何推动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互补共享,实现新形势下的新发展,从而破解当前闽台合作办学的发展困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闽台合作办学资源及“一带一路”下的新发展
纵观以往的研究,教育资源可理解为在教育活动中一切可为教育目的服务的各种事物和条件[2]。当前,闽台两地高校的教育发展日渐成熟,各具特色,资源优势各异。在“一带一路”新发展战略下,两岸高等教育相互开放的程度和范围明显扩大,合作持续升温,资源的互补共享也在不断深化。
(一)闽台合作办学资源
1.教师资源
教师资源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这是不容置疑的。在“一带一路”新发展战略下,教育的高等化、国际化发展趋势更对师资队伍的质量水平与发展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拥有国际化的教育视野,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可以不断学习、因时而进的教师队伍对于合作办学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如表1所示,近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整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台湾地区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更早、更深,有留学背景的高校教师更多,师资力量相对雄厚;福建省虽然一直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但高层次与有留学背景的师资还是相对缺乏的。在QS 2018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台湾地区有6所高校排名进入全球前300名,而福建省仅厦门大学进入全球431 ~440。因此,“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闽台合作办学的教师资源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增加了新渠道。目前,闽台师资交流互访频繁,已有100多名台湾知名学者受聘于大陆高校长期任教。[3]
表1 2010-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
(数据来源:福建省2018年统计年鉴)
2.课程资源
闽台合作办学的课程资源整合主要体现在课程语言教学和课程设置上。第一,目前台湾高校普遍实施包含英语课程教育在内的课程设置,而福建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仅限于一些公共教育课程和相关专业上,英语课程全面实施的力度较少。因此,课程语言教学的整合弥补了福建省高校在双语教育上力度较小的缺陷。第二,台湾高校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上发挥了重要导向功能,而福建省高校对于巩固专业知识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实现融合互补,完善课程教学设置,提升教学质量。第三,福建省在艺术设计类专业上与台湾的合作学校有13个,合作专业有11个,但在课程衔接上缺乏科学的制度框架和评价标准,难以实现课程共享与发展。因此,通过合作办学,以联合培养方案为主线,完善课程设置、专业实训、课程衔接等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教学资源
闽台高校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存在差异。受历史因素和传统习惯的影响,福建高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教师倾向于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台湾高校教育更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教师通过各种互动交流,鼓励与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合作办学的发展视域下,师资的交流学习、学生的互动影响,都会循序渐进地改变现有教学局面,全面提升育人效果。目前,闽台教师交流互动超过5万人次,福建组织学生赴台交换学习超过4万人次, 台湾来福建就学的高校学生数已占台湾在大陆学生数的六分之一。[3]
(二)“一带一路”下闽台合作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的新发展
1.多缘优势的延伸运用
福建省特殊的“五缘”优势,使其成为对台合作办学的领头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正是在充分运用闽台多元历史因素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福建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发展合作办学的重要途径,可以实现以新的国际化发展策略推动闽台合作在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上进入新发展阶段,完善与创新当前的合作办学模式。
2.资源流动的再次鼓动
早在2008年,闽台开始合作办学,双方教育资源就已经开始流动。按发展趋势来看,台湾高等教育资源相当丰富,教师队伍建设优良,但因生源不足的问题面临大量的失业。据统计,2017 学年台湾高等院校中共有143个系( 所)申请停招,56个系( 所) 完全停招。[4]而对比之下,福建省的生源数量具明显优势。如表2所示,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呈增加趋势,招生数量在经历不断增长的势头后维持在21万余人。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现象不断出现,使得办学发展项目质量有限,师资引进与培养不足。在如此过剩与紧缺的局面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合作共赢,促进共同发展。这也顺应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以人力与物力资源的加速流动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补共享。
表2 2010-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及其招生数
(数据来源:福建省2018年统计年鉴)
3.潜在价值的多元拓展
福建省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处于关键位置,与之一海相隔的台湾地区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战略的实施为区域教育实现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带来了发展契机,无论是对于政治领域的理念倡导,还是经济领域的合作共进,亦或是科技领域的技术支撑,都体现了教育合作的多元潜在价值。
二、当前闽台合作办学资源互补困境分析
教育同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现象存在必然的联系,教育内部诸要素也存在必然的联系。[5]当前,闽台合作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有的放矢地加以分析与解决。
(一)政府、市场与高校不协调
协调发展是合作办学发展的一大宗旨要义,政府、市场与高校三者之间的综合协调才能实现良好合作与共同发展。两岸教育发展现状急需合作办学以及资源互补共享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福建省积极推动对台合作,《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提升闽台教育合作水平”。但台湾地区行政部门则是多方干预,限制两岸高教合作,突出表现在2008 年底提出的“三限六不”措施等。[1]导致合作办学发展的多元主体之间的难以协调,给闽台合作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造成了根本上的困顿。
(二)发展保障举措不全面
当前,闽台合作办学发展的保障举措并不全面,尤其表现在立法保障与项目监管方面,限制了办学资源的深入互补共享。当前,福建省的对台合作办学相关法律条例大都参照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规定,缺乏专门的立法保障;而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地区对合作办学的立法也是处于忽视阶段,两地关于高校合作办学的立法都难以满足发展需要。例如,当前两岸仍未实现“学分互认、学历互采”的双向认同,[6]这对合作项目招生、办学质量提升上造成了不小的困难。目前,台湾地区的最后一次增加大陆学历高校范围是在2016 年,数量达到155 所,在原有985、211高校基础上增加了省部共建高校,但福建省仅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3所大学获得认可。还有,监管是办学资源利用科学、项目发展顺畅的重要保证,但在当前内部监管作用有限、外部监督力度小的情境下,闽台合作办学的双方高校很难实现有力的监管。
(三)合作发展可持续性低
合作办学的层次较低,阻碍了资源流动、深入合作发展的可能性。根据合作办学主体是否通过机构间的合作来完成,合作办学的实施形式可分为合作办学项目和独立办学项目。[7]当前闽台高校的合作办学发展的现状是,截止2017年,已有35所高校与台湾60所高校合作办学,形成将近150个项目,初步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但还是以合作项目为主,多为“分段对接”“校企合作”,独立项目偏少,本专科项目居多,硕博士项目较少。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科研资源以及社会服务功能在合作办学中的联合脱节,也是当前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重要发展障碍。尤其是日益复杂化的政治社会发展环境,使得合作办学的培养成效如共同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海西地区建设的目标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丧失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闽台合作办学资源互补共享的机制构建与具体策略
(一)机制构建
面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前景与广大机遇,未来闽台高校应如何提升其合作办学模式,如何保证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通过相应的机制加以完善。笔者认为,“一带一路”视域下闽台合作办学资源互补共享的机制构建应该从多元协同、多方面保障以及多途径多举措并进,构建闽台合作办学的全新局面,从而适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实现闽台地区的教育大繁荣以及由此带动起来的经济大发展、社会大进步。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一带一路”视域下闽台合作办学资源互补共享的 机制构建示意图
(二)具体策略
1.多元协同发展,形成良好合作
第一,做好“一带一路”视域下闽台高校合作办学的全新发展战略设计。针对当前的闽台合作办学现状,充分考虑各种优势及风险,确保实现资源互补共享的具体办学举措具有规范性、持续性;以互访、会议交流等形式为依托,共同协商合作办学资源的互补共享发展,带动合作项目的扩大与延伸。第二,做好多主体协作的闽台合作办学组织保障。闽台双方院校、政府以及市场等相关合作主体需要形成对合作办学新发展的共识,主管部门要竭力摒弃政治因素、历史因素的影响,努力做到齐抓共管,形成良好合作局面;成立关于合作办学项目的专门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具体事项的落实;加强专业指导和建设协调工作,统筹闽台合作项目的运行与发展。第三,做好闽台合作办学的资源互补共享基础。对于福建省而言,在“一带一路”的特殊区位位置下,紧密结合高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抓住高校教育应用转型的有利时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在此基础上发展与台湾高校形成优质办学资源的合作共享,从而拓展多元开放的合作办学模式。
2.多方面保障并举,推进办学发展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以增强发展质量、促进国际化发展为目标,从“总体底线-内外联合”的思路着手,逐步建立起良好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第一,纵观合作办学的发展历程,完善相关政策与立法出台都是宏观层面的首要前提。闽台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难题,都需要双方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条例,明确机构职责,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构建事务协调机制,从而规范政府对于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行为,明确双方高校对办学项目的具体运作,推进办学资源的深入共享。第二,为保障互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全面的内外监管机制是发展的必须。双方高校对于监管的主导监督作用有待加强。按照预期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关注项目开启时的可行性、特色性等选择特质和发展过程中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内容,充分衡量成效取得与否并及时采取相应监督反馈举措,确保合作办学项目在“立项—实施—验收”中的运行科学规范、实效优质。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因素对项目评估的辅助作用,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估机构是一大可取选择。此外,鉴于台湾地区的历史特殊性,在“一带一路”倡议顺利进展的新形势下,发挥民间团体推动教育资源互补共享的积极作用可以成为闽台政府以及合作高校开展此项工作的另一渠道。通过双方共同出台教育资源共享的相关规定,明文规定合作交流的责任、义务和权益等。[4]
3.多途径多措施促进办学合作持续深入
首先,优势特色学科为首要,过剩教育资源需要进一步盘活。目前,闽台高校合作办学中涉及的投入、引进、培养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虽然呈上升趋势,但质量不高、层次较低,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为改变此现状,一是围绕福建高校已有的特色专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如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科等,强化办学发展质量和资源共享质量的提升;二是进一步深化原有的人才、师资联培模式,包括多种分段连接培养模式、“校—校—企”模式以及联合培训发展模式等;三是将原有的本专科层次为主的合作培养拓展到硕博士层次,提升项目层次。这有这样,才能充分盘活现有资源,体现其效用。其次,联合开展合作研究,培养优良合作师资。针对合作双方师资资源的特征,从师资层面对合作办学的管理理念、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流动、交流、融合,为深层次的办学合作提供扎实的资源基础。此外,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文化的延伸。立足于办学项目服务于海西建设与“一带一路”发展建设的社会功能,以行业产业的发展引领为重要动力,在深层次上谋求共建实验室、联合技术研发等项目的合作,使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化”。[8]
[1]练晓荣,黄敏,庄谋生.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现状、困境与出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01):81-85.
[2]郑建湖,黄蕾.闽台合作办学下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高教论坛,2013(07):34-36.
[3] 吴洪.闽台教育合作十年成果丰硕[N].福建日报,2017年10月18日.
[4]吴锦程,林清泉,练晓荣. 闽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01) : 86-90.
[5]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六·讲课录[M].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5,43,133.
[6]黄柏翰,陈松周,宝玲.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概况与展望[J].世界教育信息,2016(03):64-71.
[7]顾建新.跨国教育发展理念与策略[M].上海: 学林出版社,2008: 104-107.
[8]黄艳平.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初探[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0):170-173.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研究(FJJKHX17—003)。
(责任编辑:赵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