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在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2021-01-05全德凤何炜唐学贵
全德凤,何炜,唐学贵
(1.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遂宁市中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3.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0 引言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异常病理性管道[1]。典型肛瘘有两点一线,即内外口及瘘管。肛瘘在肛肠疾病中,以中青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几率为1.7%-3.4%[2-3],肛瘘为难自愈性疾病,临床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才能解决[4]。目前国内外促进肛瘘术后愈合方法多样,现将近年来所涉及的中西医治疗做一归纳整理,以期为临床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恢复提供更加系统的治疗思路及治疗方案。
1 从中西医角度认识肛瘘术后愈合影响因素
1.1 从中医角度认识肛瘘术后愈合影响因素
肛瘘术后早期湿热仍存、经络受损,导致气血不畅;中期,创面尚未复原,腐肉未去,新肉未生,创面难以愈合;后期疾病连绵不愈,正气虚弱,气血严重不足,不利创面愈合[5]。可见肛瘘术后久经不愈与瘀、腐、湿、虚等有关,临床常以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清热利湿、扶正祛邪为治疗原则。
1.2 从西医角度认识肛瘘术后愈合影响因素
西医认为肛瘘术后愈合包括全身与局部影响因素。马志琼等[6]等认为BMI<18.5kg/m2、合并糖尿病、大便不调是影响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林丽情等[7]认为长期饮酒、便秘、高锰酸钾(KMnO4)坐浴浓度>1/5000、细菌感染、异物被肉芽组织包埋、创面引流不畅等是导致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不佳的危险因素。李秦等[8]提出疼痛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肛瘘创面愈合。从上面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中可以看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患糖尿病、大便不调、饮食不佳、伤口局部换药不当以及术后护理干预等问题均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
2 中医治疗
2.1 中医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主要指以中医辨证论治为指导下的中药口服。中医学认为,肛瘘术后创面长久难愈的原因多责为气血不足、血瘀气滞。无论采取何种中医内治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均是为了煨脓长肉,正气盛是煨脓长肉的基础。董庆志等[9]将八珍汤合桂枝茯苓丸应用于高位复杂肛瘘切开挂线术后患者,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吴剑箫等[10]将60 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换药,及治疗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予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口服。观察术后创面分泌物、疼痛、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时间等情况。随着观察时间延长,以上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加味薏苡附子败酱散体现了补拖法,明显缓解炎性反应、促进腐肉脱落以及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胡春阳[11]归纳总结张小元教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于肛瘘术后创面,拟定三大分型及方剂,如湿热浸淫型,以萆薢渗湿汤加减;气血瘀滞型,以活血散瘀汤加减;阳虚血亏型,以阳和汤加减。研究表明肛瘘术后创面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及灵活的中药配伍,能促进创面愈合。
2.2 中医外治
2.2.1 中药熏洗(坐浴)法
又称“气熨”“溻渍”“淋洗”,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为指导,将中药煎成药液,借助中药药液的热力,将药物透入伤口。外用熏蒸给药,既避免了胃肠道酶的分解作用,提高了药物利用度;同时又避免了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减轻胃肠道副反应。曹永志等[12]将74 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患者实施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Ⅱ组实施中药熏洗治疗。经过研究分析发现实施中药熏洗治疗组可减少术后疼痛与不适感,加快创面愈合。孙凤伟[13]将68 例肛瘘术后患者使用加味苦参汤坐浴熏洗联合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使用高锰酸钾液熏洗坐浴联合红外线照射,比较创面愈合及疼痛情况。研究发现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创面疼痛,加快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
2.2.2 油膏外敷(塞药)法
该法将外用膏剂(或软膏)和栓剂纳入肛门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其机理为给药在肛管直肠下段通过体温的作用下自行溶化,经肛管直肠黏膜吸收,直接作用于患处。刘进中等[14]将50 例肛瘘术后患者给予生肌玉红膏外敷,对照组使用凡士林纱条外敷,两组均予3 周治疗,对比两组术后3 周在创面大小、肉芽生长、愈合率、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3 周术后对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研究发现生肌玉红膏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可有效缩短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外科正宗·卷之一》称生肌玉红膏为:“乃外科收敛药中之神药也”。孙华岳[15]运用湿润烧伤膏于54 例复杂肛瘘术后患者,术毕即将烧伤膏纱条填塞创面,后每次换药将其涂于创面内,直至伤口愈合。结果复杂肛瘘术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纱条换药,无出血、感染等风险,疼痛轻,创面愈合时间可明显缩短,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外用药。
2.2.3 艾灸
艾灸通过温热、温补效应及艾烟的药物作用发挥功效。《医学入门》日“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艾灸有增加局部血流循环,温补脾胃,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同时艾烟可保护创面,抑制多种菌群繁殖。陈冬妹等[16]通过23 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使用艾灸联合中药熏洗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创面渗液,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2.2.4 耳穴压豆
用药豆贴在耳穴处,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目的。夏欢等[17]通过30 例肛瘘患者术后使用耳穴压豆法能改善术后疼痛。肛瘘术后会出现疼痛,不通则痛,表明有气血阻滞,耳穴压豆刺激相应穴位,起到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镇静安神的作用,间接促进创面愈合。
2.2.5 棉垫压迫疗法
是用棉花或纱布折叠成块以衬垫疮部的一种辅助疗法。王玉瑶[18]将15 例低位肛瘘切挂术后患者,3-5d 后抽去橡皮筋,采用棉垫压迫法,对照组术后用普通换药法,比较两组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避免假性愈合。临床上将棉垫压迫法应用于多处切挂的肛瘘术后患者,在去除浮线后,借助棉垫加压的力量,使皮桥处空腔皮肤与创面基底新肉牢固粘合,缩短愈合时间。
3 西医治疗
3.1 抗感染
3.1.1 抗生素
肛瘘与肛周脓肿是同一个疾病,两个不同阶段[19]。由此可见,肛瘘也属于感染类疾病。抗感染为治疗感染类疾病的基础,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产生,对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张晟春等[20]在肛瘘术前取外口溃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行手术,术后根据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用药,研究表明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创面耐药,可促进肛瘘旷置管道闭合及痊愈。
3.1.2 创面换药
分泌物多时可予双氧水、甲硝唑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可抑制厌氧菌及保持创面新鲜;碘伏消毒到位,凡士林纱条引流到位。频繁及粗暴的拭擦创面,可影响肉芽组织生长,分泌物或脓液积聚或桥形愈合,或线头、纱条等异物残留创面深腔,或肉芽生长异常等未及时处理均可延迟愈合[21]。因此建议换药频次1-2 次/d 即可;重视无菌观念,动作不能粗暴,易轻柔。
3.2 各种敷料
肛瘘术后开放的创面需用敷料引流、包扎以保护。随着技术发展,传统纱布敷料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需求,继而出现了银离子、藻酸钙敷料等新型敷料,它们不仅可以充分保护创面,还能抗菌及加速创面愈合。罗梅等[22]将银离子敷料用于创伤性感染伤口中,本法有局部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是目前比较认可的抗菌敷料。叶灶凤等[23]将藻酸钙敷料用于肛瘘术后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缩短了伤口炎症期及增殖期阶段的时间,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3.3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激光及微波照射等治疗,具有改善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及抗菌等作用。赵敏等[24]将90 例肛瘘术后患者创面予速愈平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可增加创面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杨双[25]将42 例肛瘘术后患者使用中药熏洗联合微波照射对肛瘘术后创面,提示微波有抗炎及促进肛瘘术后伤口创面愈合。
4 讨论
肛门部位特殊,每日受大便影响,创面随时暴露在各种混合菌之下,加之部分创面处于肛管高压区,严重影响引流,怎样快速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是临床急待解决的热点及难点。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灵活用于不同证候;西医通过病理生理微观,予抗感染及促进肉芽生长等治疗方式,加速伤口愈合。在认识及治疗肛瘘术后促进创面愈合方面,近年来虽取得可喜成绩,但中西医治疗是通过怎样的微观机制结合,作用于创面的不同阶段,相信这是未来医学研究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