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工作格局的探索与实践
——以山东开放大学为例

2021-01-05丁兆叶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育人

丁兆叶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为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提出了根本遵循。《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所谓“大思政”工作格局,就是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要求,在一体化的统一领导下,调动一切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制机制。“大思政”工作格局,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全员性,即每一名教师、干部、职工都具有育人职责,倡导广泛参与,实现全员育人;二是全程性,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从学生进校到毕业各教育环节,实现全程育人;三是全方位性或全要素性,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发挥各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要素教育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课程、实践、科研、文化、资助、组织、管理、服务中,多措并举,实现全方位育人。

一、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现状及重要意义

继续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探索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格局,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承办继续教育的高校普遍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办好思政课、推进课程思政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1]但由于接受继续教育的成人学生通常是非全日制教育,在校时间短,继续教育学校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成人学生的思政教育有所缺失。[2]而且,继续教育学生置身于社会,规模大、分布地域广、生源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大。通过检索文献发现,现存关于高校思政育人的研究主要涉及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于成人继续教育思政育人的研究还不多,继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思政”工作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存在各种思政育人因素的统筹不够、合力不足等问题。[3]因此,开展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格局研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开展继续教育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研究,对于完善继续教育思政育人理论体系构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山东开放大学主要举办开放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农村和城市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简称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等学历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以及各种教育培训等非学历教育。目前,我校各类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24万余人,“山东终身学习在线”注册人数已达75万余人,继续教育学员规模非常庞大。同时,存在学员分布地域广、年龄跨度大、学习时间少、思想状况复杂等特点。学校各类继续教育面向山东省招生,学员遍布山东各地,从农村到城镇;学员多为在职接受教育,从事职业多样,学员中有工人、农民、社区工作人员、自由职业者等;学员的年龄跨度大,从十八九岁的高中毕业生,到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与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相比,继续教育学员学习时间少,学习压力大;继续教育学员身份复杂,思想状况复杂多样。如何使广大继续教育学员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是当前继续教育领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二、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工作格局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大思政”理念,在领导机制、制度规范、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探索,积极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工作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继续教育“大思政”体制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和工作制度,是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体制机制的根本保障。一是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意识形态与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二是学校成立了“三全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省开放大学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学校加强体系协同,坚持省校党委统领,强化省、市、县三级开放大学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构建起全省各级开放大学上下联动的思政工作格局。四是完善“大思政”工作制度。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新形势下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开放教育思政教育工作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继续教育“大思政”工作开展。

(二)打造研究平台,落实“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

学校成立了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继续教育“大思政”格局项目工作组,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基层干部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信息技术中心等部门和学院参加,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探讨“大思政”工作格局构建的体制机制、路径方法,并在各自具体工作中进行实践。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继续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专项课题,加强科学研究。

(三)抓好“大思政”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一是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按照1门思政课配备1位责任教师,要求市县开放大学着力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专兼职思政教师队伍。二是注重加强培训研修,全力提升思政课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面向全省开大系统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培训、讲座、课程观摩等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成立了思政课教学团队以及教学实施团队,加强思政课网络教学团队建设,抓好思政课教学过程落实。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坚持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培训研修,注重“最美教师”“师德标兵”典型选树,定期开展师德涵养和实践教育,每年举办庆祝教师节暨教师宣誓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三、发挥“十育人”功能,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工作格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学校充分发挥“十育人”功能,努力构建继续教育“大思政”工作格局。

(一)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实现课程育人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主渠道育人的同时,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联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1.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学校投资建设“红色山东”“走进山东”“齐鲁民风民俗”“齐鲁家风、家教、家训”等视频课程资源,组织编写基层干部学历教育思政案例教材,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互联网+思政教育。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和唱红歌、时政分享、演讲展示等教学环节,调动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开设了网上思政直播课、录制了重难点讲解微课程、爱国主义系列微课程等,及时更新上传网上教学资源,设置网上学习讨论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入学教育内涵,上好思政第一课。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等主题组织全省开大师生共上“开学第一课”,引导师生爱国爱校,树牢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建设者。

2.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学校坚持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制定实施“课程思政”指导意见,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建设调度会和研讨会,开展“课程思政”说课比赛、“课程思政”优秀课堂评比等活动,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工作。专业课教师主动适应成人学习需求,努力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融合上下功夫、动脑筋、求创新,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法治思维、职业操守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3.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将思政教育纳入培训方案。在继续教育培训中,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职业道德和能力、创新创业等专题,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业观、就业观,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实干精神,鼓励大学生成为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二)建设思政网络平台,丰富网络思政内容,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学校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加强学校官网、学习网、思政网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开展继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学校官网设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专题专栏,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设“答疑解惑”“时政导航”等板块,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在“基层干部学历教育网”设立“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专栏,在“热点关注”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学习材料。在“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山东老年学习在线”开辟专栏集中展示学校制作的“红色山东”“走进山东”“齐鲁民风民俗”“齐鲁家风、家教、家训”等特色课程资源,并利用移动学习APP和微信公众号向全省用户推送,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弘扬优秀齐鲁传统文化。下一步,学校将加强工作统筹,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设继续教育思政工作新媒体网络平台,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继续教育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

(三)拓展实践平台,丰富实践内容,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学校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拓展思政渠道,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学校先后与济南战役纪念馆、山东博物馆、淄博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中共山东省党史陈列馆等签订共建共育协议,建立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市县电大也通过共建共享等形式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二是规范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活动,提升育人实效。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学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视“四史”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纪念日等,举办主题报告会、演讲会、诗词大赛等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培育优良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传承大学精神,每年定期举行“最美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学员”“优秀毕业生”等评选表彰和集中展示活动,让师生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塑造向上向善的校园新风。持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重视学校传统与仪式育人,通过举办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传达办学理念,讲解办学历史,传递学校文化,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培养集体意识和学习意识,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强化科研育人

学校注重科研管理制度建设,明确科研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注重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在师生中举办科学精神、学术诚信、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将成人思政教育、沂蒙精神山东特色红色文化等作为研究重点,力求体现成人特点,打造山东样板。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心理育人

学校依托“互联网+”,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设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能力。同时学校结合继续教育学生特点,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和网上心理援助平台,开展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帮助学生减轻压力,疏导不良情绪,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好适应社会。

(七)强化科学管理,严格干部培训,强化管理育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完善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八)树立服务育人理念,增强服务能力,深化服务育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校要求干部职工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育人意识,提高服务育人能力,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2020年,学校面向全省开大学生开展学习需求调查,成立了由2600余名教师组成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团队,积极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的个性化远程学习支持服务。

(九)完善资助管理办法,坚持正确资助导向,实现资助育人

学校加强对继续教育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与规划,完善资助管理办法。成人教育学院开展成人教育资助研究,制定了《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奖助学金管理办法》,确定合理的认定标准,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动态管理,在开放教育学生中坚持开展各类奖助学金评选工作并按规定发放奖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工作中,学校坚持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相结合,着重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奋斗精神。

(十)创新继续教育学生党组织管理形式,发挥组织育人功能

学校重视党建工作,开展党建提升质量年活动,全面推进主题党日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每年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结合继续教育学员的学习特点,创新党组织管理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育人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好的爱情,从来都不需要刻意迎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