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需求的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2021-01-05钟淋莎刘星言谢小林
钟淋莎 刘星言 唐 一 谢小林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1 概述
1.1 心理需求
人类的情感是丰富复杂的,建筑环境空间是人类生活、工作、娱乐的地方,建筑环境空间作为人类情感的重要载体,它的营造方式影响着人类情绪的变化,人们心理需求的不同对空间的设计要求也不同。例如在一个暖色调的空间里能够使人感到温馨、而在一个冷色调的空间里则能够使人感到严肃、清冷的气氛。一个好的环境能使人感到舒适、使人心情愉悦。相比单一的实用主义设计,根据心理需求设计的建筑环境能拉近人和空间的距离,增加使用者的生活情趣和个性特征。
1.2 建筑环境设计
建筑环境设计主要是泛指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更好地生存、生活、发展的环境作为设计目的而进行整体设计,是一种营造出理想的人居空间设计行为。建筑环境设计的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成分为外部环境设计(包括景观)和内部环境设计(包括室内)这两个主要的方面。
1.3 心理需求和建筑环境的关系
通过建筑环境心理学可以深刻认识心理需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通过深入地研究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创设出舒适的建筑环境,满足现代人的情感要求,这些都是建筑师进行设计工作的重中之中。所谓的建筑环境心态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建筑环境状况是否能够满足其心理要求的一种表达方式。建筑环境应有利于人的身体与生理健康发展。一个建筑物的环境灵魂在于空间。空间本身就是连续性的统一体,它对于人类生活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衡量。使得空间呈现出可流动性。建筑艺术既是一种空间上的艺术,也是一种时空上的艺术。建筑内部的空间和形态之所以发生变化也可以说是因为建筑的形态和美在发生变化,建筑的内部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就是由于空间组合所构成的形态,而空间和形态的不同,会使人形成不同的心理变化。
2 心理需求下建筑环境设计研究
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需针对受众和需求等进行多方面考量,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和素养,从受众需求角度入手,掌握不同因素所牵动的建筑情绪和心理学规律,才能够正确地处理好建筑环境的感官经历体验和建筑客户的情绪满足之间的联系。
2.1 注重功效性需求
在建筑环境设计中,满足功效性是最基本要求。随着时代、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条件等的差异,人们对于建筑环境的功效性需求也在变化。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更好地满足建筑环境的功效性要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到设计合理的建筑空间格局和形态,将建筑物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特征充分地纳入设计考量的范围,保证所要制定的设计方案能够与其应用需求相适应,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人与建筑空间的环境实现协调;其次,对于空间的序列位置进行合理的设置,保证其与使用者的各种活动程序和效率相适应,能够统一环境的表达形式和内涵,空间格局形态上的对比与过渡都能够很好地实现,并且可以划分出空间的主次,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最后,科学地设计室内以及室外各种空间的交通路径和流线,将使用者的日常生活轨道纳入评价考量范围,以便尽可能多地改善使用者的行动效率,节约时间。
2.2 满足安全性要求
使用者能否在建筑环境中获得安全感,主要是在于能否有效控制建筑环境,对于建筑环境的调节进行深刻的了解,并且通过调节措施来使其符合自己内心的安全要求,以便真正实现安全感,对于空间中存在的陌生感有效地规避。针对此类情况,可以进行科学地设计建筑物周围环境中的安全防护装置,以便于帮助使用者感受到建筑物的安全。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一些较小的细节角度着手:首先在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上,使用环保型材料,避免其他有危害性的材料存在于环境中;通过进行科学的设计,避免地面过于光滑,造成容易发生跌倒等现象;避免过多地遮掩浴室的出入口以便留意室内的情况;楼梯扶手不宜太过光滑;检查是否有安全隐患,安全进出口不能被阻塞;家具的侧边不能过于锋利;室外种植的植物不能有毒等等。
2.3 提高舒适度需求
在建筑物的环境中,使用者往往会将各类感官进行调动,比如视觉、听觉、味觉等,因此,为了有效地促使建筑环境的舒适度和情感性需求被充分地满足,就要尽量避免使用者在建筑物中受到环境的影响,通过建筑环境的设计,促使人的器官和系统都能够处于自然的状态,统一人们的感官与空间。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科学处理自然物理环境,温度条件等,要能够符合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同时要避免噪声污染存在于室内空间中,有舒适的灯光;其次,科学地选择材料的质地,室内所选用的家具和建筑装饰品,从其质量、硬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把亲切和舒适的价值充分表现出来;室外设计还是要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最后,对于家具的尺寸进行合理的选择,视觉舒适度得到了满足的前提上,还需要合理调整和控制家具的尺寸与搭配,以便能让人的心理和情绪需求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2.4 满足隐私性的需求
满足隐私性需求具体从建筑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首先,在适宜的位置上设定一些灵活的遮挡物,使得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去掌握。同时,遮挡物的各种形态、颜色要与周边的空间条件相互适应;其次对于空间的大小和尺寸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设置,综合地考虑到所设计的受众对不同类型空间的要求,保证空间合理的开闭,避免紧迫感产生。营造良好的隐蔽感和舒适的氛围;最后针对光线的大小和强弱变化进行合理地把握,保证它们与人类的需要相符,避免影响人类的私密性。例如在室内的照明及自然光线等方面,卧室的空间主要是采用一种比较柔和、暗淡的光线,公共空间则尽量采取明亮充足的光线。
2.5 满足经济性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绿色、低碳、环保理念愈发被重视。遵循经济性的原则出发,开展建筑环境设计;对于建筑物的空间进行合理的利用,统一规划和合理的空间布置,促使其在空间中的应用率获得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对于角落的空间,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把天然采光、天然通风等各种自然条件都科学地运用了起来,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对于材料的合理选取,尽量多地使用可靠的节能照明灯等,促使建筑的材料、资源都得到有效的节约,提高经济效能。
2.6 满足生态性需求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速,人工环境充斥着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自然环境也在日益减少。因此,大部分的城市居民向往回归自然,注重环境生态性。实现高效、无污染、低耗能的绿色生态均衡体系。通过科学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使得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有效地实现。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环境的设计中,设计师都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共情意识和能力,深刻地认识并体会不同时代人的精神心理特点和需求,深入不同的空间中去体会,让不同个性的年龄段群体从自己的空间中与建筑设计师达到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设计师自身还需具备过硬的技术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科学处理、设计细节,营造良好的建筑环境和空间,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