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社光教授治疗心肌淀粉样变1例并中医机制及证治探析

2021-01-05王若冰罗亚萍郜晨静潘利敏

河北中医 2021年2期
关键词:淀粉样变胸痹胸闷

王若冰 罗亚萍 郜晨静 潘利敏

(河北中医学院研究生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原发性轻链型淀粉样变(primary light chain amylodiosis,pAL)是一种临床罕见病,多由于异常折叠蛋白聚集沉积所致,可累及心脏、肾脏等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生存期短,西医治疗常以对症和基础治疗为主,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够发挥其优势。高社光,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名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高教授临证灵活运用经方,强调整体辨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淀粉样变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张某,男,60岁。2019-02-01初诊。主诉:间断胸闷憋喘16个月,加重5个月。现病史:患者2017-10饮酒后夜间出现胸闷憋喘,伴心悸,不能平卧,自测心率>150次/min,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查心电图示V1~V3ST段抬高,心肌酶检查示肌钙蛋白升高(具体数值不详),考虑“急性心肌梗死”。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肾结石取石手术病史。予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状动脉、降脂治疗,症状好转。后偶有活动后胸闷气喘,休息5~10 min可自行缓解。2018-08活动后胸闷喘憋逐渐加重,偶有双下肢对称性轻度凹陷性水肿,夜间不能平卧,活动耐量下降,步行300 m、爬楼梯2层即出现喘憋。2018-11-22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考虑心肌淀粉样变可能性大,未做病理及治疗,随后病情继续加重。2019-01-15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经心肌病理等相关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轻链λ型,mayo 04分期2期,mayo 12分期2期),心肌受累;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多浆膜腔积液;冠心病单支病变[累及左前降支(LA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左肾结石取石术后。予利尿补钾、抗凝、降脂等对症治疗,同时口服复方环磷酰胺片、地塞米松片,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用药后胸闷憋喘症状无缓解并逐渐加重,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6394 pg/mL。

刻下症见:胸闷憋气、喘息,步行100 m即出现喘憋,休息10 min左右可缓解,面色白虚浮,时有心悸,夜间不能平卧,嗜睡,面浮肢肿,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纳可,夜寐欠佳,二便调,舌紫黯,苔腻,脉沉细。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西医诊断:心肌淀粉样变。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阳虚证。治疗原则:养心益肾,温阳利水。方予真武汤加减。处方:黄芪30 g,玉竹12 g,制附子(先煎30 min)10 g,白芍15 g,白术15 g,茯苓15 g,杏仁10 g,丹参15 g,炒葶苈子15 g,人参12 g,麦冬10 g,五味子8 g,桂枝10 g,炙甘草10 g,大枣15 g,磁石(先煎30 min)20 g。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

2019-05-12二诊,期间一直服用上方,自诉服用30剂后,双下肢水肿明显改善,故停用利尿剂。仍有胸闷憋气,活动后气短,步行150 m即出现憋喘,休息5~6 min可自行缓解,夜间仍难以平卧,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乏力稍好转,嗜睡,口干,咽中有异物感,夜间汗出,舌脉大致同前。因患者仍有胸闷憋喘症状,故加用瓜蒌薤白白酒汤通阳散结,理气祛痰;又因患者夜间睡眠欠佳,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安神之品。处方:黄芪30 g,桂枝10 g,人参12 g,熟地黄15 g,山茱萸15 g,玉竹12 g,百合20 g,生地黄15 g,炒葶苈子18 g,白术15 g,白芍15 g,茯苓15 g,泽泻30 g,瓜蒌30 g,薤白12 g,丹参15 g,郁金15 g,桔梗10 g,杏仁10 g,麦冬10 g,五味子6 g,柏子仁20 g,炒酸枣仁20 g,磁石(先煎30 min)20 g,炙甘草10 g,焦大黄3 g,大枣15 g。日1剂,水煎服。

2020-03-23三诊,二诊方随症加减共服10个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无明显憋喘胸闷,可步行450 m,夜间可平卧,心功能恢复正常,NT-proBNP降至2476 pg/mL,于北京协和医院复诊,病情稳定,停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及复方环磷酰胺。继服二诊方治疗。

2020-08-19四诊,期间间断口服中药,自诉无明显胸闷憋气,可步行500 m以上,面色较前红润,夜间可平卧,下肢水肿较前有明显好转,仍有轻微乏力,畏寒肢冷,偶有心慌、失眠,不影响正常生活,心功能正常,舌黯淡,苔腻,脉沉细。治疗原则:化痰宽胸,温阳利水,养心益肾。处方:黄芪30 g,玉竹15 g,制附子(先煎30 min)8 g,人参12 g,麦冬12 g,生地黄15 g,桂枝10 g,白芍15 g,茯苓15 g,瓜蒌30 g,薤白12 g,黄连10 g,苦参15 g,丹参15 g,郁金15 g,柏子仁20 g,炒酸枣仁20 g,五味子8 g,炙甘草10 g,大枣15 g,炒葶苈子15 g。日1剂,水煎服。至2020-12,期间间断口服中药,每2周电话随访1次,未诉明显胸闷气短,不影响正常生活。此时已停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硼替佐米9个月。患者病情平稳,定期于北京协和医院复诊,相关指标平稳。

2 讨论

2.1 现代医学对淀粉样变的认识 淀粉样变是异常折叠蛋白形成的淀粉样纤维,沉积于单个或多个器官,造成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引起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常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淀粉样变可累及心脏、肾脏、肝脏、胃肠道等多个器官组织,其中大多数的心肌淀粉样变是由免疫球蛋白轻链(AL)或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沉积引起的[1]。心肌淀粉样变临床多表现为劳力后呼吸困难、外周水肿、心律失常等,易被误诊为梗阻型心肌病,若不治疗,生存期仅为6个月,早期诊断采取有效措施较为重要,晚期治疗效果欠佳[2]。本例患者最初即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西医对症治疗及基础治疗(地塞米松+环磷酰胺+硼替佐米)后,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仍逐渐加重。本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预防淀粉样物质进一步沉积并促进其吸收,减少前体蛋白的产生,延缓病情进展。目前,心肌淀粉样变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西医治疗多以对症治疗、基础治疗等为主:①对心肌淀粉样变造成的心力衰竭需要处理限制性心肌病出现的症状,应用利尿剂十分重要,临床多使用袢利尿剂联合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②蛋白酶抑制剂硼替佐米是目前化疗的一线药物,有研究显示,硼替佐米能够增加心肌淀粉样变患者生存率[3];③目前,对pAL的治疗目标为改善血液学指标和器官功能,多为抗浆细胞治疗,暂无标准的化疗方案推荐,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类似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如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方案(VD方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方案(VCD方案)、马法兰化疗方案及免疫调控的化疗方案等[4],但总体来说,西医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

2.2 历代医籍对淀粉样变的认识 中医学根据心肌淀粉样变不同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喘病”“胸痹”等范畴。本例患者为中年男性,以胸闷憋喘为主诉,因此中医诊断当属“胸痹”。“胸痹”一词首见于《灵枢·本脏》:“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素问·脏气法时论》更提出了其“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的临床表现,并认为胸痹是由于阴寒内盛,胸阳痹阻,阴占阳位,血脉凝涩不通所致,正如《素问·调经论》所载“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对胸痹进行了系统阐述,将胸痹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吸收借鉴了《内经》中有关胸痹的观点,并创制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等方剂以达理气豁痰、通阳散结之效。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所载治疗胸痹的常用方剂多从寒、热、瘀血、痰饮等方面入手,多基于仲景之方,而又有所发挥,治法仍以温通为主。唐代孙思邈继承了《金匮要略》中从脾胃论治胸痹的治疗思路,重视脾胃气机,并认为胸痹之病机实为中焦气滞,失其运化之职,痰气交阻,痹阻心脉,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通气汤、前胡汤、细辛散等即为治疗胸痹之方,蕴温中下气、化痰下气、降浊祛风等法。明清医家多从气滞、痰凝、血瘀等方面论治,清代何梦瑶认为治疗上应以肺脏为主,行气逐饮;清代高世栻提出以“开胸法”和“降浊法”治疗胸痹,选方用药上也多根据致病因素加减用药。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用导痰汤治疗胸痹,导痰汤以二陈汤为基础,加枳实“破滞气”,加胆南星“化风痰”,清代徐大椿认为导痰汤能“治一切痰实为病”。此外,《证治汇补》还提出了“气逆心痛”和“血瘀心痛”的治法方药,治疗气逆心痛选用调气汤平肝降气,气机调畅;“血瘀心痛方”选手拈散温中活血[5]。

2.3 现代中医对淀粉样变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胸痹有新的认识。如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从肝脾论治胸痹,提出培土养心和肝脾同治、以调为补的治疗思路,临床收效甚佳[6];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瘀热”论治胸痹,认为瘀热互为因果,相互凝结形成瘀热互结的新证型,治疗上以凉血化瘀为大法,多用犀角地黄汤、桃仁承气汤、清营汤等凉血祛瘀之剂[7];毛以林教授运用经络辨证治疗胸痹,另辟蹊径,多获良效[8];李赛赛等[9]认为,风寒外邪是胸痹的常见病因,故以辛温解表法治疗,开宣腠理,祛邪外出,温通心脉;卢笑晖则提出以“双寒理论”论治胸痹,双寒分为即寒(又分外寒、内寒)与伏寒,倡导外寒以行气、温阳、散寒为主,内寒以补肾温阳为主,伏寒则以外治法治之[10];索上喻等[11]从“络病理论”入手,认为胸痹的病位在络,提出从脾之大络治疗胸痹的治疗思路。

中医治疗心肌淀粉样变多为个案报道,多在辨证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如王卫娟等[12]在利尿及营养心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中药治疗淀粉样变性心肌病1例,症状有所改善;徐慧等[13]在应用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回阳救逆中药治疗淀粉样心肌病1例,治疗后症状缓解;朱翠玲等[14]以温阳利水、健脾祛湿消胀法联合西药治疗心肌淀粉样变性1例,患者胸闷气短及腹胀症状有所改善,但由于心肌淀粉样变后期死亡率较高,2个月后随访得知患者死亡。此外,在治疗淀粉样变累及其他脏器方面,中医药也发挥了其优势,如庞广赫等[15]以健脾补肺痿大法治疗肺淀粉样变性1例,喘息、短气、咳嗽等均得到明显改善;刘志华等[16]以益气健脾、祛瘀通络为法,治疗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致脑出血患者1例,服药1个月余,病情趋于稳定,头颅CT显示颅内积血较前吸收,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未复发;闫宏等[17]认为,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以湿浊瘀结为基本病机,治以宣气祛湿化浊,活血散结,原有咳嗽、气喘等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李帆等[18]以益气养阴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肾淀粉样变1例,减轻了患者水肿、汗出等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综上,中医学认为胸痹病机属本虚标实,其主要病机为五脏气血阴阳亏损及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有形之邪共同作用,使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分为寒凝心脉、气滞血瘀、痰浊闭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肾阳虚等证型。

2.4 高社光教授临证经验及病例分析 本例为中年男性,体型偏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此次发病主要表现为胸闷憋喘、面浮肢肿、畏寒肢冷、倦怠乏力、嗜睡,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证。高教授临证主张审证求因,得知患者平素有钓鱼爱好,常涉阴冷、潮湿之地,久之寒湿之邪侵袭人体,伤及阳气;加之患者体态偏胖,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内生,内湿与外湿相搏结,湿为阴邪,易袭阳位,亦有碍阳气宣发。寒湿之邪易趋阴位,伤及肾阳,寒湿内盛,已虚之肾阳无以温化寒湿,致寒湿之邪上泛,寒饮凌心射肺,因而出现胸部满闷窒塞及喘息、气短等症。患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阳气不足,加之久涉阴冷、潮湿之地,寒湿凝结,湿聚成痰,痰浊阻滞又有碍血液运行,阴寒、痰浊、瘀血胶结,上乘阳位,故胸部满闷窒塞;胸阳不振,阴邪上乘,使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故喘息、气短;阳气虚衰,化水无力,水湿泛滥,则见面浮肢肿;阳气不足,不达四末,故见畏寒肢冷;湿邪阻滞脾之运化,脾主肌肉四肢,故可出现倦怠乏力等症;阳虚不能入阴,阴阳失调,故见夜寐欠佳。高教授临证时特别强调“见痰休治痰,见瘀休治瘀,重视审因辨治”,处常达变,权衡标本缓急,可提高临床疗效[19]。故治疗以益气养阴、通阳宣痹、祛痰化瘀为主,处方以真武汤温阳利水为基础。真武汤为《伤寒论》中温阳、化气、利水的代表方剂,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肢体水肿等症,真武汤加减方中附子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茯苓、白芍利水渗湿,使水邪自小便排出;白术健脾燥湿;茯苓与桂枝、白术配伍,又可达温阳蠲饮、健脾利水之效,取仲景苓桂术甘汤之义,更加大本方温阳利水作用;黄芪、人参、玉竹、麦冬益气养阴,其中黄芪有利水消肿之效,以助附子、茯苓等益气行水;杏仁性温,能宣通肺气,利水平喘;葶苈子性寒,味苦、辛,能开泻肺气,逐一切痰饮水湿之邪,配以大枣安中,缓和药性,以防葶苈子药性峻猛伤正气;再加丹参活血,磁石解附子毒,防虚阳上越;五味子收敛肺气;炙甘草顾护脾胃,调和药性。在患者后续的就诊中,高教授根据其病情变化,在初诊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如患者胸闷喘息明显时,合用瓜蒌薤白白酒汤以豁痰下气,宣阳通痹,降逆逐饮。瓜蒌薤白白酒汤为《金匮要略》中治疗胸痹的代表方,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主治胸阳不振、痰浊上扰之胸痹。方中瓜蒌化痰通痹,理气化痰宽胸;薤白温通胸阳,散结下气,二药同用,使得痰浊得化,胸阳得振,气机通畅,胸痹自除。此外,心肾阳虚,单以补阳之药可能效果不佳,因而加用熟地黄、山茱萸、生地黄、百合等滋阴之品,使阴阳相生,正合“善补阳者,必从阴中求阳”之意;心肾阳虚,痰浊无以温化,气机凝滞不行,故加用泽泻利水祛湿,郁金理气解郁;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桔梗质轻,引药上浮至心肺;焦大黄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诸药合用,既可温阳化气,又能开胸豁痰。本例患者在二诊方基础上加减服用1年余,水饮渐化,阳气渐复,双下肢水肿消失,胸闷憋喘症状逐渐改善,心功能得以恢复。高教授在四诊方中将瓜蒌和附子同用,相反相成,温阳宽胸,用治阳虚寒凝、胸阳痹阻之胸痹,疗效甚佳,未发现毒副作用[20]。四诊方药在二诊方的基础上,加黄连、苦参清热燥湿。随访显示,患者在停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硼替佐米后,仍能长期维持病情稳定,彰显中医之功效。

2.5 结语 心肌淀粉样变属罕见病,西医治疗缺乏有效的药物,中医治疗应遵循仲景所言“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在现代医学对疾病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同时不能被其束缚,方能发挥中医疗效。本例通过审病求因、中医辨证论治,在停用相关西药后仍能长期维持病情平稳,疗效满意。可见,中医药在心肌淀粉样变的治疗上或许有所作为,但本例仍属个案报道,存在病例较少、经验不足等问题,中医药治疗心肌淀粉样变仍需通过更多病例进一步观察、论证和研究。

猜你喜欢

淀粉样变胸痹胸闷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胸痹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治胸痹当用温法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六项准备
炙甘草汤加制水蛭治疗胸痹心痛作用机制、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你了解多少?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1 例并文献复习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