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经》“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

2021-01-05谢淑红王国征代喜平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经脏腑病机

谢淑红 王国征 代喜平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以骨髓病态造血、无效造血,难治性外周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为主要特点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多发于中老年,常合并心脑肾等脏器疾病,随着老龄化进程,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没有相应的病名记载,现代血液病专家根据MDS发病特点将其中医病名确立为“髓毒劳”[2],“髓”乃言病位,“毒”乃名病性,“劳”乃述病状。病起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虚,日久“毒”“瘀”渐生,化生为癌,内损脏腑,搏结骨髓,使得脏腑机能减退,气血阴阳失调,虚损更甚,“脏腑虚损,毒瘀蕴结”为基本病机,病性虚实夹杂,虚损为本,毒瘀为标。因MDS患者的自然病程、预后呈高度异质性,治疗强调个体化治疗。而中医“三因制宜”治病思想体现了整体与个体差异,人体与环境的关系,讲究辨证施治。因此,笔者试图从内经“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理论出发,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总结,探讨MDS中医治疗思路,以期弥补现有治疗手段的不足,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1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1.1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理论溯源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语出《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是对疾病标本治则的高度概括。内经以疾病先后论标本,先病者为本,后病者为标,当根据先后病势迫急程度,甚者先治本或先治标,如“先病而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不甚者标本同治。高士宗则从邪正论标本,认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间者,相兼也,即邪气盛兼正气不足,宜并行治之,补泻兼施;甚者,独盛也,即邪气盛或正气虚,宜独行治之,专补专泻。至明代张介宾[3]指出:“间者言病之浅,甚者言病之重也。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虽历代医家对此注解不尽相同,但其意一也,对病性夹杂或病情轻浅者,需针对疾病主次要矛盾同时施治;对病性单一或病情危重,则抓主要矛盾,施以治疗。

1.2 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

继仲景之后,后世医家对此多有继承与发展。李杲认为长夏伤暑之人,乃“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热伤气故也”,创制清暑益气汤健脾燥湿,兼以清暑生津,脾气本虚与暑热标实兼而治之。又如《丹溪心法》对哮喘提出的“凡久喘之证未发,宜扶正气为主,已发用攻邪为主”的治疗原则,“久喘之证未发”即哮喘缓解期,病性以气虚、阴虚为主,宜“甚者独行”,重在补肺肾,益气阴;“已发”则痰邪壅盛作乱,亦宜“甚者独行”,以化痰降气为要。此乃依据疾病缓解期、活动期不同病机特点,分期论治,拓展了“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临床应用。

1.3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现代应用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思想在指导现代疑难重症治疗方面亦应用颇多。方统念等[6]认为顽固性心衰是痰饮、瘀血、水肿相合所致,治疗需兼顾痰、瘀、水,活血化瘀兼调气恢复血运,利水消肿兼温阳顾护阳气。倘若出现亡阳之候,应“甚者独行”以救之,予独参汤、参附汤之属少量频服,并借助现代医学技术助患者度过难关。刘天阳等[7]指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不仅要因疾病活动期或缓解期分期单独祛邪或扶正,同时辨别病损脏腑、病位及脏腑气机,因其病势特点灵活施治。而皮持衡主张在对肾病综合征治疗中,除采取分阶段的治疗外,还提出交替给药法,根据疾病祛风化湿方与补肾固摄方,或清营凉血方与益气养阴方,或宣畅气机方与补肾益气方隔日交替给药,扶正与祛邪交替“独行”,“并行”不悖[8]。

MDS临床表现多样,病性虚实夹杂,“正虚”“血瘀”“毒蕴”贯穿疾病始终,并呈动态消长。MDS又是一组老年性疾病,中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机体体质各有差异,同种治疗手段疗效反应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为理论指导,结合MDS疾病特点,执简驭繁,探讨其中医治疗思路。

2 以病理因素为核心,结合现代分型,分期论治

MDS的基本病机为“正虚毒蕴”,“虚”“毒”“瘀”构成该病病理因素,决定了疾病演变。而现代医学对MDS进行分型和危险度分层以评判预后。笔者认为,MDS的分型、分层与疾病初、中、末期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将二者相结合,以病理因素为核心,分阶段治疗。

2.1 初期扶正补虚为主,重在改善症状

初期MDS以气血两虚为主,因病程较短,感邪较少,呈正虚不甚而邪气浅的状态,常见于现代分型中的MDS-RS-SLD、MDS-RS-MLD、MDS-U、MDS-5q-型,以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为主,危险度分层常为低中危。《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肾主身之骨髓”,意指肾藏精,精充髓以化血,同时精化气推动五脏气血运行,参与生血,故有“血之源头在乎肾”之说。张景岳言“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盖其源源而来,生化于脾”,血为肾中先天之精所化,并赖后天脾胃水谷之精不断充养。气血亏虚当责之于脾肾,遵“虚则补之”之则,健脾益肾,补气养血,并依据细胞类型,有所偏重。

《灵枢·本藏》有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也”,卫气作为人体阳气的一部分,行于周生,抵御外邪,护卫机体。白细胞是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细胞,通过吞噬抗原、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功能,当属“卫气”范畴。[9]营卫之气均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其中慓悍滑利者为卫气,故有“脾为之卫”之说。“卫气”又称“卫阳”,刘伟等[10]认为卫阳由肾阳之先天部分与脾胃之阳的后天部分组成,同时肾气通过对脾主运化、肺主宣肃、肾主骨生髓功能推动主导卫气生成与运行,故“卫出下焦”。MDS中以白细胞降低为主要表现者,多为疲倦、乏力、畏风、易感,本质为卫气虚弱,或营卫不和,卫外机能不足。此时治宜补脾益肾,调和营卫。唐志宇[11]基于桂枝汤、玉屏风散、右归丸创制桂屏右归汤治疗MDS,通过调和营卫、温补脾肾、填精益髓扶助正气,提升白细胞计数。陈通等[12]通过对白细胞减少症大白鼠试验研究,发现益肾生血汤(由党参、黄芪、熟地黄、当归、山萸肉、杜仲、菟丝子、女贞子组成)能促进骨髓造血,特别是粒细胞系统,为补肾益精法改善MDS粒系病态造血提供理论佐证。

贫血常是MDS的首发症状,并因病情进展逐渐加重,预示着疾病预后。早期贫血多是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过度凋亡,红系祖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所致,中医以为此乃“营血亏虚”。《灵枢·营卫生会篇》载:“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可知营血是中焦脾胃所化之气,至上焦奉心肺化赤而来,行于脉中,营周不休,内养脏腑,外润肌肤。《灵枢·营卫生会篇》又载:“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候冠群等[13]认为血乃一气中营气经心肺化赤而来,故血与营卫之气异名而类同,营气多化血行于脉中称“营血”,此为营气之体,亦有不化血循行脉中者,为营气之用。由此可见,气血者,体用也,气旺则血盛,血虚者可治以益气养血法。MDS之贫血乃气血亏虚日久所致,气虚多有血行不畅,少佐活血之品可祛瘀生新,或防瘀血形成,从而提高益气养血之效。丁晓庆等[14]应用益气养血活血法治疗MDS-RA,能明显提升患者血红蛋白数量,改善贫血症状。亦有研究证明益气活血中药能解除骨髓抑制,改善造血微环境,恢复造血干细胞造血功能[15]。

血小板减少为主者,易见皮下瘀斑、瘀点,或鼻衄、齿龈出血、尿血、便血等,多为气虚不摄兼血热妄行,血溢脉外。尤在泾指出“脾统血,脾虚则不能摄血;脾化血,脾虚则不能运化,是皆血无所主,因而脱陷妄行”,唐宗海《血证论·脏腑病机论》又言:“经云脾统血。血之营运上下,全赖乎脾,脾阳虚则不能统血,脾阴虚又不能滋生血脉。”血热乃阴液亏虚,阴虚则阳亢,虚火内生,而非实热毒邪所为。故治宜益气健脾兼滋阴清热,扶正选生晒参、太子参之属,益气养阴而不生燥,祛邪轻用玄参、牡丹皮、茜根之类,清虚热而不伤正[16]。且重用滋阴填精之山茱萸、女贞子,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

2.2 中期扶正祛邪兼顾,旨在延缓疾病进展

随着病情进展,虚损程度加重,病位深入,气血亏虚累及脏腑阴阳,出现脾肾阳虚或肝肾阴虚表现。王清任有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因气虚致津液运行受阻,郁滞不通,留而生痰、生湿、成瘀,蕴而化热,有形癌毒内生;又因正虚抗邪无力,致外邪内侵,邪与血结而为瘀,内外合邪,瘀毒渐蓄[17]。故中期MDS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共存,多见于现代分型中的MDS-SLD、MDS-MLD、MDS-EB-1,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程度更明显,伴(或不伴)原始细胞增多,危险度分层多为中高危。治疗需兼顾“正虚”与“邪实”两端,一味补益扶正,恐有助邪之虞,一味解毒化瘀,又有伤正之忧,惟扶正祛邪间而治之。然虚实又分间甚,正虚胜邪则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反之,亦然。

结合现代检查手段,如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加者,可认为是内毒始成阶段,尊喻嘉言“邪即入,即以逐邪为第一要义”,于补虚之中,根据毒邪性质、留着部位,予以散邪解毒,恢复机体正气。兼气滞毒郁者,予以疏肝理气解毒;兼脾虚毒蕴者,予以健脾益气、芳化浊毒;兼毒热瘀结者,予以清热透邪解毒[18]。对于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细胞减少,伴骨髓中原始细胞增加者,乃瘀毒内结,病位深入,搏结骨髓,宜解毒化瘀,疏通气血为要。雄黄,辛、温,大毒之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去甲基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免疫等功能。[19]临床常用黄芪、沙参、天冬、女贞子、生地黄、熟地黄益气养阴、补肾填精,合雄黄或雄黄复方制剂解毒化瘀。多项临床研究亦证实此法能遏制原始细胞生长,降低MDS危险度,延缓MDS疾病进展,甚至逆转病情,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19]

2.3 末期顾护正气,中西结合,减少并发症

MDS发展至末期,类同于现代分型中的MDS-EB-2,正虚邪实转化为正不胜邪,气血阴阳俱虚,瘀毒留著骨髓,精髓枯竭,妨碍其正常生精化血之功;髓毒炽盛,瘀毒热化,内侵而脏腑经络,外害则四肢百骸,变证丛生,单靠中医治疗收效甚微。在发现原始细胞比例呈上升趋势,机体未夹外感之邪,尚可耐受攻伐之时,予以小剂量化疗,及时遏制原始细胞增长趋势,实为“攻毒祛邪”之意。而化疗药物多耗气伤阴,损伤脾胃,“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须辅以中药调补脾胃、顾护胃气;在化疗结束后,予益气养阴之品,扶正养元,缩短骨髓抑制期。对阴阳俱虚,营卫失调,无以守内司外,极易感受诸邪,变生他病,不能耐受化疗者,以救急为先。肺为娇脏,外合皮毛,最易受邪,出现咳嗽咳痰、喘息气急,甚则高热不退、耗血动血,首当清金保肺、宣邪外出、凉血止血,配合西医抗感染、输血等治疗。

疾病发生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初中末三期难以明确区分,与现代分型并非完全对应。临证勿拘泥于此,抓住疾病本质,立法组方,主次分明。

3 以人为本,重视年龄、体质、合并症影响

MDS异质性强,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差异性大,笔者认为与患者年龄、体质、合并症等因素不无关系。《素问·示从容论篇》云“夫年长则求之于府,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藏”,不同年龄阶段生理病理特点各异,脏腑、气血、经络功能状态有别,治疗需因人而异。年长者,肾气渐亏,先天元气既虚,惟藉后天之源滋养,又常因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自觉体虚,急于补养,恣食肥甘厚味,却使得“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0]。肾精的现代研究认为它是人体脏腑组织生长发育、再生修复的精微物质,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精气渐耗,故老年患者自身修复能力降低,造血干细胞易受外界干扰突变,多预后不良[21-22]。年壮之人,正值中年,于社会、家庭之中承担着巨大责任,忧思、焦虑、郁怒常有之,经云“喜怒不节则伤脏”;且起居无常、酒食不节、徒妄劳作,暗耗精血,内伤五脏。然脏腑精气相对旺盛,内有邪气,正气仍可奋起抵抗,常见高热、出血、癥结等邪正交争激烈之象。故肾虚痰瘀是老年患者体质特点,治疗上重视补肾化痰活血法运用,根据病机特点,选择补阴药、补阳药、补气药进行配伍;亦须时时顾护胃气,用药通补,开胃补虚,谨防呆腻、滞胃[23]。中药可隔日服之,或做成丸剂,缓缓图之。相对年壮者,热毒炽盛、瘀毒内阻之邪实突出,正气尚存,重在调节气机、补益精血,恢复脏腑功能,即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达“养正积自除”之效;邪正交争易使疾病进展,稍施重剂,或增加化疗频率,攻毒抑癌,严防疾病进展。

4 在长期治疗过程中以“效”测“方”,把握病机转化

MDS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通常在疾病初期,脏腑机能衰减、精血匮乏,呈现气血不足、脾肾两虚的虚损证候。随着疾病进展,因虚生积,内毒蕴结,无力祛邪外出,邪毒渐生,表现为气阴亏虚、毒瘀内结或脾肾两虚、毒瘀内结征象。阴阳不调,毒邪蓄积,浸渍脏腑,结于骨髓,则炼精(血)为痰,郁毒化热,使骨枯髓消,不能化生精血,同时毒邪益盛,疾病进一步进展,由量变产生质变,发为血癌。此为一般规律,然临证之中,反观一派虚象,益气养血、填精生髓,收效甚微,若稍予行气、解毒、祛瘀之辈,再行补益之功,可获疗效。又如慢性病程,进展缓慢,长期治疗疗效稳定者,发现治疗效果不如从前,有病进可能,可变其法,逆前之道,以观疗效。如此列举一二,旨在强调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病机变化不仅表现在临床症状及体征中,疗效变化亦可寻得踪迹,甚至能更早提示病机转变,当有纵观全局意识,仔细体会,及时调整治疗方向。

5 结语

MDS系因病致虚,因虚受毒,而致正虚毒蕴为基本病机的疾病,病理因素错综,正虚邪实夹杂,变化多端,单用一方一法疗效不佳。笔者受《内经》“间者并行,甚者独行”治则理论启发,以MDS病机为主线,现代分型和中医分期结合,分阶段论治,同时关注患者体质差异、治疗效果确定治疗思路,以期提高MDS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内经脏腑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脏腑疏通术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