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2021-01-05沈玉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82期
关键词:师承院校教育典籍

沈玉华

(吉林省梅河口市和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梅河口)

0 引言

中医药并不仅仅是指传统中药,而是包括汉族、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民族医药总称,凝聚了本民族对人体健康、生命和疾病的系统认知,在传承和发展中形成了更具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中医药文化属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新时期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中医药人未来发展有着指导作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则是当前时代下我国中医药发展的主要目标方向。新时期对中医药传承和创新理论反思,有助于摆脱束缚和制约,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形成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医药文化传承方式和理念,与现代科技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1 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其一,助力中华民族长远生存和发展。纵观当前我国中医药发展情况来看,是传统民族与疾病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医学科学。在西医尚未传入中国前,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享有重要地位,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和养生等服务,在促进中华民族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方面有着积极作用[1]。

其二,全民健康系统工程的支撑。结合我国的中医药实践发展成果来看,在防治疾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全面健康系统工程的根本支撑。如,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人的生命。

其三,助力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中医药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助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结合国务院颁布的相关政策制度,中医药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在2017 年达到了9000 亿元,逐渐成为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2]。

2 我国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现状分析

2.1 深层次挖掘中医药资源,收集和整理中医药典籍资料

我国关于中医药的相关典籍资料较为丰富,针灸推拿、民间特色疗法、防病治病理论以及经典明方等,均属于中医药特色报库资源,是传承和弘扬中医学的有效载体,因此加强中医典籍资料收集和整理尤为必要[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关于中医药典籍出版图书量大概为5287种,影印出版大概为1507 种,但现有的典籍数量难以完全呈现中医药古籍完整面貌。所以,中医药古籍是研究和传承中医的基础所在,也是研究新的中医诊疗技术的重要参考依据,做好其收集和整理十分关键。

2.2 中医药传承人才培养

结合目前我国的中医药传承人才储备现状来看,还远远不足,多是师承培养和专业院校培养。其中师承培养属于传统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本家传承、师徒教授、和自学成才等[4]。新时期,为了丰富中医药传承人才储备,开始大力推行高层次师承制、中医传统版、本科导师制以及名医工作室等。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传承的主流模式,而这一点则是中医药自身特性所决定。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同样呈现新的面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多院型、多层次的院校教育格局,而中医药院校也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5]。但无论是院校还是师承教育,都有着各自优势和不足所在,院校教育呈现普教特点,但理论和实践很容易脱节。师承教育学生呈现术业专攻和个性化特点,但是规模小,培养的时间较久。结合《中医药法》中提出的要求,中医药需要在摸索人才成长规律基础上,牢牢把控中医药内容,深层次挖掘中医药典籍理论内容,并结合临床实践,引入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教育[6]。因此,新时期应正确看待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各自优势特点,打造更具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我国的中医药传承和发展。

3 新形势下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对策

结合我国的中医药发展现状,整体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有所不足,特色优势不鲜明,加之配套政策和人才储备有所不足,不同程度上遏制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3.1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整合

中医药由于自身特性,人才培养中更加关注体验、实践和心悟等,而院校模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可以尝试着将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结合培养人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社会上不断涌现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班、名老中医师带徒等,均是师承制度的创新演变。国家为了支持中医药传承和发展,大力颁布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通过此类工作室来继承和传承中医药,与高等教育相互补充,弥补传统教育模式不足。另外,在中医药本科生临床实践阶段,推行导师制,实践中应用可以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中医药高水平发展[7]。

3.2 构建合理的中医药标准评价体系和创新体系

传承和弘扬中医药,应该与时俱进,遵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形成更具中医药特色的评价体系和诊疗制度,彰显中医药特色。基于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形成全方位覆盖的中医药质量追溯体系和生产技术体系。与此同时,鼓励中医药科研机构或企业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通过先进技术增强中医药临床服务能力。鼓励企业、高效和科研场所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跨学科科研团队,在技术协作下设立技术创新平台,助力中医药企业精、专、新、特方向发展[8,9]。

3.3 灵活运用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中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环节:①临证信息采集。基于计算机技术、电子档案和信息技术等,采集更加真实、完整和全面的名老中医临证信息,为后续深化分析提供支持[10];②用药经验挖掘。多角度、多层次挖掘名老中医临证用药经验特色,结合不同疾病治疗厨房,摸索中医药的关键药物组配、核心药物以及用药集中趋势等,摸索和体验用药规律;③症状挖掘。使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不同疾病证型分布和基本症状,挖掘中医药临床治病规律[11,12]。

综上所述,中医药传承和弘扬并非是一蹴而就可以实现,应立足于中医药理论基础,围绕中医药特色,在传承基础上多角度创新,实现药物与治疗方法革命性发展。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用药服务,赋予中医药长远生存和发展活力。

猜你喜欢

师承院校教育典籍
“顾氏外科”师承教育融于中医外科学住培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师承授受经验谈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师承与独创之美
基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新模式探索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师承关系与演唱技法等相关问题:访藏族男高音歌唱家顿珠次仁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军事院校教育应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