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生猪产销数据的解读分析
2021-01-05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近期生猪现货价格出现明显的上涨,当前三季度的重要数据接连发表。本文主要针对近期发布的重要数据,从生产以及消费两个方向对当前生猪状况进行简要分析,以求为读者全面展示当前生猪的态势。
现货方面的基础状况
近期现货方面出现明显的上行,自国庆节后的收储行动结束后生猪价格持续上行。以河南地区为例,当前现货价格大致在16 000 元/吨,较10 月10 日上涨近6 元/千克。现货方面近期的价格涨幅实际上更像是短期内生猪供应的阶段性不足。天气转冷后,需求端对大肥猪的需求增加明显强于标猪。压栏以及需求的变动更多是一边为短期内的猪价肉价提供支撑,同时也会透支未来的上涨幅度。当前肥标差较大,且暂时并无明显缩小的情况。预计1~2周的时间内猪价仍旧维持调整状态。
上市企业的出栏状况
从月度出栏数据看,9 月的出栏状况不仅较8 月有明显的环比增长,同时也明显呈现产能的高位状态。综合前期各公司在去年的扩张产能以及定期对于能繁母猪存栏的报告状况来看,当前产能已经转入逐月递增的状态。前期7 月、8 月的小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年初的疫苗毒和野毒混合散发造成的明显影响。虽然从猪价上在冻品、南方的超期恢复以及大体重出栏的策略之下,实际的产肉情况影响有限,猪价在上半年持续下行。然而对于母猪和仔猪尤其是针对仔猪的影响则影响到的是7月、8月的出栏状况,这一点后面在对国家统计局的第三季度数据解读时也会有所涉及。上市企业的产能逐步兑现的情况下,后面的产能有逐渐增加,出栏逐月递增的状态,尤其是四季度本身就是猪肉消费旺季,11月、12月以及即将到来的2022年春节都将是重要的出栏驱动因素。
猪肉进口状况
在海关的进口产品描述中,猪杂碎本身指的是内脏等猪副产品的含义。自2017 年以来,猪产品的进口状况数据显示,至少我国在进口副产品方面每月都维持近10万t左右的稳定进口状况,同时这个数量并没有因为非洲猪瘟的到来而出现明显的变化,换言之,猪副产品的进口市场是相对稳定且数量相对确定的一个状态。而冻猪肉的进口增加主要是集中在2019 年、2020 年两年,尤其是2020年全年进口猪肉量达到430 万t,一度占到国内猪肉总供应比例近10%。而近期的国内产能影响下,生猪、猪肉价格的快速下跌也使得进口量从8 月起呈现月度环比20%的下降。考虑到四季度本身是国内猪肉的消费旺季,加上前期的亏损情况,猪副产品的进口大概率维持前期的月均10万t左右的进口量,而猪肉方面自从9月降至19万t后考虑到利润状况和需求的改善,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
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变动状况
生猪产能的中心焦点实际上还是集中在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的数量上。如果按照理想模型来计算,一座年出栏万头的猪场实际上的存栏数大致是在5 000头左右,同时保有的母猪数量在570~600 头。换言之,本身存栏和母猪的变化状况就是对未来产能基础,或者说对未来出栏上限的一个基础评价判断。
根据国家统计局10月18日公布的三季度数据来看,9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 459万头、生猪存栏43 764万头,当前不论是能繁母猪存栏还是生猪存栏均明显高于2017年水平,生猪产能确实得到有效恢复。另外,能繁母猪数量自2019年9月以来就持续出现月度环比增长,直到今年7月首次出现0.5%的环比下降,并从8月起维持0.9%左右的环比下降。但本身前期不断增加的能繁母猪量所反映出的仔猪数量逐月递增,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今年3 月份以来,规模猪场每月新生仔猪数均在3 000万头以上,并持续增长。换言之,出栏生猪的上限从今年的9 月开始,将一直逐月递增至少持续到明年的3 月,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特殊状况,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的生猪出栏量将维持继续增加。而生猪存栏的变化虽然存在一定的生产惯性,但也从9月起出现环比的小幅下降。至少如果从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产能持续增加的基础将持续到明年的一季度结束,出栏量和猪肉产能可能也会有相似的变化。
根据近期印发的《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暂行)》,8月份至9 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接近正常保有量的110%,而且当前的产能调控进程暂时对产能基础并未产生明显逆转,后期也需要进行更加中心、实质性的产能调减,才能让整个态势从根本上出现转换。
小结
综合前文所引用数据,对当前态势主要有以下几点总结:①当前产能对应到实际需求还是相对充裕的,基本面上生猪产能态势的调转时间至少是出现在明年的二季度,而实际的供需态势变化可能在产能态势变化后仍需一定的调整缓冲;②当前的猪价上涨更像是季节性因素影响下,需求变化带来反弹而非整体态势的调转,至少在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一季度的产能从公布数据来看仍将维持逐渐增加的状态;③进口猪肉方面自从9月降至19万t后进一步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但考虑到利润状况可能也很难出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