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2021-01-05林小曼宋群童涌综述王伟洪审校

海南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危机

林小曼,宋群,童涌综述 王伟洪,审校

1.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2.湖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浙江 湖州 313000

在全国人民齐心艰苦奋战下,国内的疫情目前已基本稳定,但全球多个国家仍遭受着疫情的袭击。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确诊人数已超过6 000万,死亡人数已超过130万。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同时也是一次重大心理危机事件,及时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是贯穿国家救援体系前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国家在疫情后是否能快速复苏的重要措施之一[1]。

1 心理危机干预概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指突发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共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2]。处理这些事件通常会超出个体的应对能力,往往打破心理平衡,导致心理危机状态[3],随后大概率引起一系列躯体症状,对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造成影响,且大部分时候对心理的伤害更加明显和持久,之后还可能发生急性应激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将会持续性地破坏人们未来的生活,部分患者会通过酒精、药物来发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自我伤害事件[2]。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针对上述这些事件引发的大规模心理危机而采取的措施,运用心理学理论,有计划地对目标群体的心理状态、认知或者行为进行干预,帮助重建心理平衡状态[4]。目前使用较多的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包括精神动力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危机事件应激团体晤谈[5]、眼动脱敏和信息在加工治疗[6-7]等,后来又发展出更为完善的危机事件应激管理[8],必要时可在干预的同时联合药物治疗。

2 心理危机干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用

不良心理状态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同时会影响到疫情相关防治工作的落实,所以预防与治疗的同时进行很有必要。由于在不同社会职责层面的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认知存在差异,因此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

另外,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时间效应性,是一个会持续性影响行为的内在因子。不良的心理状态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必然会对人们一定时间段内甚至终生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因此不仅需要重视心理干预在事件发展中的作用,更需要关注其在事件后遗留问题中的重要性。

2.1 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应用 有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心理干预可以通过减少消极思想或者提高自我效能,从而做到有效预防抑郁和焦虑,预防不良心理情绪最常用的措施是心理干预和心理教育[9-14]。曾有学者从不同维度对不同心理教育措施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估,结论表明成人的消极思想是造成抑郁症的最大影响因素,他们认为认知因素对两种心理疾病发生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了改变认知是预防焦虑抑郁的入手点;但对于青少年及儿童,研究认为心理教育干预措施难以通过改变思维来发挥预防作用,此类人群的干预将更加复杂且有待研究[15]。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干预措施效果不一,也尚无确凿证据能证明任何特定干预措施的优越性[16]。

国外还曾有学者针对心理干预预防意义提出观点,认为在不知道具体临床疗效发展走向的情况下很难确定策略,但在公共卫生的角度而言,如果预防计划可以覆盖大量人口,小的影响可能放大,从而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其提出可以通过学校、单位、社区等联合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可能性;另外还强调心理干预措施需要个体化调整,这必须对调节结果及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详细研究[17]。

2.2 心理危机干预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

2.2.1 在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 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国外学者在1942年的一场大火灾后对死者家属和幸存者进行了心理干预,这也是第一次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18]。国内的心理干预相关研究首先也是应用于自然灾难发生后[19],早年心理学家多次在大地震、火灾、空难事故等灾难后立即对罹难者家属及相关人员开展灾后心理干预。实验结果均显示干预后受害者的情绪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明显的安抚和改善,可见灾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灾难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防止精神异常的发生,能够更快更有效的促进人们的灾后适应和心理康复。曾多项心理学调查证实传染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更差,对疾病流行和症状认知不全、对隔离要求不理解及害怕,后续有对仓促入院、骤然离家等突发状况的不适应,加上躯体症状的煎熬,大大增加了不良心理的发生率[20-21]。严重不良的情绪障碍不仅会加剧或延缓疾病的康复[22-23],同时也不利于医务人员开展工作,不利于疫情的控制和管理,甚至曾有隔离患者私自逃离病房的情况报道[24]。因此在对症处理和诊断的同时必须尽快地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抗SARS时期,许多学者开展了关于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研究,这些经验对本次疫情有着重大参考价值。有学者曾对北京SARS患者分批通过电话咨询、文字材料、面对面沟通进行心理干预,总体结果证明这些措施均对缓解患者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焦虑、抑郁、降低人际敏感性、改善敌对情绪有明显作用,其中患者主动电话咨询有效率最佳,心理医生干预有效率可达92.6%,临床医生在经过专业培训后开展有效率上升。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求助意识的人仅占三分之一,意味着仍有许多患者在承受生理痛苦的同时还默默地承受着心理痛苦,因此医务人员以及专业人员主动地提供心理帮助是十分有必要的,且提出有必要对上岗医生进行初步心理干预相关培训[15,25]。

2.2.2 在医务工作者中的应用 有调查数据结果表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研究中患者及医护均存在抑郁状态,5%医护同时存在焦虑且心理情绪波动较大,多数为自己不能有效治疗疾病而自责,少数会想要退缩和逃避[26],其中护士心理压力最高,尤其是低年资护士[27-31],部分在事件爆发2周后仍存在明显的心理应激障碍[32]。他们的心理应激主要来源于担心自身感染、救助工作的难度和强度、自由及睡眠剥夺、家庭关系难以平衡等方面,多重外界高压令人产生情绪应激,常见对工作生活的倦怠无力感、失去信心、质疑人生等负面情绪,部分还伴有躯体症状,极大可能反过来加剧心理应激,恶性循环导致精神崩溃,甚至会表现为对自己或他人做出暴力伤害行为等不良后果,最终还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精神疾病[33-36]。还有学者对SARS期间因工作职责而感染的医务人员的心理进行过调查,他们在前期遭受巨大身心压力和创伤之后,已然十分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再面对并发症及后遗症、费用、工作、家庭关系等问题时,更容易造成二次打击,导致更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障碍,出现无法融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自我评价低,对他人的看法敏感,社会及家庭矛盾尖锐化等等[37]。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复杂的医疗环境和专科化,大部分医务人员在面对真正疫情来临时束手无策,这样的心理又与职责和使命感相互冲突,进一步加剧不良心理情绪[38]。因此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良好的社会关系支持至关重要,其能有效地改善创伤后心理负担,对应激起到缓冲作用,帮助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调查发现,医院通过加强心理教育、开展应激训练、巩固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动员激励、落实领导人负责制等措施后,医务人员的认知及应对方式发生了转变,绝大部分能主动及时调整心态,快速适应高强度工作[38-42],但仍有约10%的护理人员应激反应较大,较长时间才能调整心态。于是有人提出医院需要针对不同性格及岗位的医务人员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帮助[32],另外还可以尝试运用危机事件应激团体晤谈,鼓励医务人员进行集体晤谈,即刻宣泄及提供支持安慰,缓解创伤痛苦感受,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非常有效应对急性应激的集体心理干预方式[43-44]。在疫情期间,医务人员是奋斗在一线的战士,是全人类的生命守护梯队,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中流砥柱,但他们的心理状态很容易被忽略,必须需要更多的社会和家庭的支持,需要被理解和尊重,国家、社会、医院、家庭都应当主动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提供心理归属感,并在必要时提供专业人员的心理干预帮助[36],帮助他们达到接受整合不良情绪,改善负面认知、重塑心理防御、保持心理稳定的目标。同时提供坚实的保障,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落实待遇,及时表彰,这样才可以让医务人员更全心全意投入抗疫战斗,减轻心理负担,坚守岗位,更坚强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正面冲击,做到团结配合,有条不紊地开展疫情防治工作,打好攻坚战。

2.2.3 在普通民众的应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普通民众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有着关键作用,也是维持社会安定的主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民众的心理状态一般会随着认知改变发生阶段性波动,然后多通过消极行为显现[38],如错误或过度或忽视个人防护、功能性躯体症状、轻信谣言、哄抢商品、盲目囤积药物等,后续可能演变成社会心理问题,出现集体恐慌、集体过度行为以及谣言四起等现象。本次疫情发生后,大多数民众被迫长期停工停学禁足,形成自由被剥夺、收入缺失、生活无法保障、一时无所事事手足无措的局面,很容易产生焦虑、迷茫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后又面对突然的复工复学无法适应,心理混乱难以及时调整,进一步加深了心理痛苦体验。值得额外关注的是青少年群体,他们的心理状态正处于过渡阶段,相对不稳定,尤其是女性[45-46],在加上如今的大互联网时代下良莠不齐的讯息传播及长期禁足,青少年群体更容易受到无形的感染,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悲观、烦躁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会伴随躯体症状,造成身心不良发展[47-48]。另外,本次疫情迅速席卷全球,目前国外形势严峻,众多留学生面临着防护、住房、医疗、学业等众多困难,孤立无援,承受的心理压力更甚,心理平衡更难以维持。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细节的过程,需要包括国家教育部门、干预机构、学校、家长等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及时、科学、协同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解决难题,做到全面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稳定[49]。有研究表明在突发卫生公共事件发生后,通过正确的媒体引导下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人们可表现出群体行为一致性,对危机产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能够自觉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及时调整社会关系等[50]。就本次疫情而言,在政府的正向主导和管理下,媒体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社交软件、短视频等途径做到官方科普疫情知识及正确防护措施、同步传达实时医学相关讯息、提供相关就医途径、及时官方辟谣等权威行为,既能一定程度地提高民众的危机感又能及时缓解恐慌情绪,增强安全感,减少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发展。同时对于已发生心理障碍的民众,告知心理干预的重要性,公开提供获取心理帮助的途径,鼓励加强家庭支持,帮助他们识别并接纳不良情绪,采取正确的应对行为,及时疏导安抚。

4 结语

此次全人类正在经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生理平衡紊乱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心理调节能力的巨大挑战。

赵旭东等[38]提出社会心理因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有效控制疾病、维持社会安定以及恢复社会运作和解决后遗问题等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但由于疾病性质特殊,相应的心理问题涉及群体广泛、情况复杂、时间效应持久,因此要全面落实开展工作也会面临相当大的难度。在本次事件中,国家总结抗非典经验,在心理干预方面也迅速做出了及时的相关措施。初期国家卫健委便发布了相关文件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合理地开展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随后陆续对一线医务人员、青少年大学生、留学生、妇女儿童等不同人群制定了针对性干预及支持方案,发挥了组织领导作用,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WHO曾提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健全状态,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只有做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同时健全,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51-52]。目前疫情的本土传播已基本控制,现新增病例主要来自于境外输入,因此仍决不能懈怠,在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冲击面前仍需要全人类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与身边的人相互支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求助、及时干预。随着体制不断完善,科技进步,相信未来心理干预会更加普及,技术会更加新颖有效,公众接受度及主动性也会越来越高。如今在院内外设立专业的心理干预团队、安排临床医务人员接受专业相关培训等也逐渐成为趋势。关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种心理干预措施的具体疗效、接受度、开展难易程度等,待未来更多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调查。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公共卫生危机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医务人员如何预防针刺伤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