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摸清一方文献家底,指示学人治学门径
——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

2021-01-05崔广洲

江苏地方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著录著作苏州

◎ 崔广洲 张 燕

(凤凰出版社,江苏南京210009)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图书目录分为三种:史志目录、官修目录和私家目录。艺文志作为史志目录范畴,反映的是中国古代文献书写与保存的基本情况,而区域性的艺文志作为一方区域文献的总目,全面反映了该区域范围内学者在思想、文化、学术、科技等方面所取得的卓然成就。在中国悠久璀璨的文化史上,江苏无疑是一方重镇。江苏自古人杰地灵,文化昌明,历史上涌现出无数的名贤大儒,学术流派更是异彩纷呈,苏籍学人可谓恒河沙数,留下的著述宛若星辰。记录好江苏区域内的文献著述情况,有助于江苏乃至全国史学、文学、文献学、图书馆学、图书史、学术史、科技史、医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

原《江苏艺文志》的编纂始于1987年,1994至1996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陆续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好评如潮,成为学者研治江苏历史文化之案头必备书。然限于当时客观条件,原《江苏艺文志》难免存在歧误和遗漏之处。近年来,随着江苏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国家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江苏作为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对江苏的文献重新进行梳理,理顺江南文脉,可以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提供文化上的认同和精神上的支撑,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

2014年,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江庆柏先生主编的《江苏艺文志(增订本)》(以下简称增订本)的出版工程提上了日程,增订本团队人员大多是来自江苏省内高校以及图书馆的专家学者,他们经过长期的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增订工作,于2019年10月由凤凰出版社出版。江庆柏先生及其团队穷尽式地搜集材料,做了大量严谨、求实的考证工作,对原《江苏艺文志》做了全面的增订,将原《江苏艺文志》由15册扩增到28册,由11卷增扩为13卷,这个改动,相对于原《江苏艺文志》来说,体量增加了近一倍。增订本团队完备体例,辨章学术,考证真伪,搜遗补阙,增订内容,弥补了原《江苏艺文志》的缺漏和舛误,为学界展示一个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江苏学人著述全景,《增订本》必将继续深受学界欢迎,襄助学者,助益学术研究。

一、体大思精,完备体例

江苏历史上有过几部艺文志,《江南通志》中有《艺文志》一卷,仅仅收录数千种书籍,且仅存书名、作者,间有按语;《江苏通志稿》中有《江苏艺文志》部分,然惜未撰写完成。这些艺文志或仅为简目,或编纂不全,更不要说完备的体例了。原《江苏艺文志》收录上古自清末(1911年)以前凡江苏籍作者,或流寓江苏的作者的著述,包括著、编、注、评、校、刊刻、增补、翻译、绘画等的作品,不论存佚,均加以收录,且以1990年的江苏行政区划为限,一市一卷,编纂多卷本的艺文志。采取“以人系书”的编纂体例,按照年代著录,每个条目著录作者的姓名、生卒年(生卒年不详的不著录)、小传、书名、存佚情况、版本信息、馆藏情况等,条目下多有按语,或考证真伪,或阐明学术观点,或说明书籍信息。这一体例充分考虑到江苏各区域文献数量多、文化发达这一特点,可以更好地保存江苏各区域的文化特色,满足地方文化研究的需要,更好地服务江苏的发展,为此《增订本》保留了原《江苏艺文志》的基本体例,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调整,使得《增订本》的体例更为完备。

(一)调整分卷

原《江苏艺文志》是根据1990年的江苏行政区划为依据,将《江苏艺文志》分为11卷,现今江苏的行政区划已发生变化,对其分卷进行调整符合江苏现实。从原《江苏艺文志》的扬州卷中分出泰州卷,将原《江苏艺文志》的淮阴卷改为淮安卷,并从中分出了宿迁卷。不仅如此,江苏各地级市内部的行政区划与1990年相比也作了调整,对此,《增订本》也相应作了调整,如苏州的吴县市、无锡的无锡县,等等。

(二)调整时间断限

原《江苏艺文志》收录上古自清末(1911年)凡江苏籍作者,或流寓江苏的作者的著述,因此一些民国时期江苏学人的著作未被收录进去,《增订本》将收录的作者时间断限延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凡在此之前去世的江苏籍学人的著作均予以收录,增加了许多民国时期作者的著作,丰富了书目的内容。

(三)补充馆藏信息

原《江苏艺文志》著录的存世之著作,仅是善本、抄本著录了馆藏信息,《增订本》则尽可能地为所有著作著录了馆藏信息,属于私家收藏的图书,若收藏者不方便公布姓名,则著录为“私藏”,而一些仅在网络上见到的图书,则著录相应的网址信息或图书交易平台。另外,原《江苏艺文志》将著作的存佚情况分为三种:存、佚、不详。《增订本》则将“存”字删去,标注了馆藏信息。

(四)重新编制总索引

原《江苏艺文志》各卷末附有本卷的人名索引,《增订本》则将索引单独编为一册,为人名索引编制了首字字母索引,对于同名同姓同地域的人,在其后备注清楚以示区分,或备注字号,或备注籍贯,若为女性,备注其父或其夫姓名,等等,目的是为了使索引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更加的科学。

二、辨章学术、考证真伪

江庆柏先生具有非常深厚的古文献学研究功底,学术功底扎实,学术研究讲究实证。他曾作为原《江苏艺文志》的副主编,同赵国璋先生一起负责原《江苏艺文志》的编纂工作,长期从事江苏地方文化的研究,出版有《明清苏南望族文化研究》《近代江苏藏书研究》“清代地方人物传记丛刊”“江苏人物传记丛刊”《江苏地方文献书目》等著作。近年来,他又作为“江苏文脉工程”《江苏文库·史料编》的主编。由其领衔的艺文志增订团队,成员大多数来自于江苏高校和图书馆的专家学者,均是地方文化研究的主力军,在江苏地方文化研究方面多有创获。经过他们细致的考证、深入的探究、详实的爬梳、严谨的调查,纠正了原《江苏艺文志》的讹误,删除了原《江苏艺文志》中的伪条目,使得江苏学人的著述更为准确,全景式展现江苏学人著述的洋洋大观。

比如毛有诚,原《江苏艺文志》将此人收入《苏州卷》中,其小传称其为“宋平江人”,《江苏艺文志·苏州卷》的增订人员考证出此“平江”为湖南省平江县,并非指苏州,增订本将毛有诚从《江苏艺文志·苏州卷》中删除。清代的李卫,原《江苏艺文志·徐州卷》著录其生卒年为1689—1738年,增订人员根据光绪《丰县志》卷12收录的张廷玉为李卫撰写的墓志铭的记载,考证出其生卒年实为1688—1738年。吴嘉祯,原《江苏艺文志》将其归入南京卷,增订人员根据《江浦埤乘》卷29的记载,考证出吴嘉祯本为吴县人,《增订本》将其收入苏州卷。等等此类,不一而足。

《江苏艺文志》增订的五年以来,江庆柏先生及其团队将这些考证结果和最新发现,全部融汇其中,有理有据,信而有征,遍布《增订本》的全28册之中,无论是在作者小传中、作者名称中,还是在书名中、版本信息中、按语中,处处可见增订人员的智慧与考证的功力,凡此种种,均为学术涵养的创见,体现了《增订本》辨章学术、考证真伪之功。

三、搜遗补阙、增订内容

《增订本》最大的特色在于增和订。“增”即增加原《江苏艺文志》各卷著录内容,主要包括增加作者、小传、著作、版本、馆藏信息,一些重要的著作增补一些简明扼要的提要加以说明;“订”即改正原《江苏艺文志》的著录错误,包括人名、小传、书名、版本、出处等。排序错乱、年份颠倒的要调整。增订本团队近年来走访了全国几大图书馆和江苏省内各地方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藏书机构,查阅了网上电子资源,搜遗补阙,对原《江苏艺文志》做了全面的增订。

(一)增加内容

《增订本》的体量相较于原《江苏艺文志》来说,增加了近一倍。南京卷(增订本)收录作者2567人,收录著作8392种;常州卷(增订本)收录作者2239人,收录著作7317人;无锡卷(增订本)收录作者4624人,收录著作11983人;苏州卷(增订本)收录作者10789人,收录著作32573种;徐州卷(增订本)收录作者832人,收录著作1783人……《增订本》全书共收录作者29617人,收录著作85309种,而原《江苏艺文志》全书收录作者27529人。需要说明的是,《增订本》不仅仅是增加作者,对于原《江苏艺文志》中误收的作者要删去,重复收录的作者要合并,也就是说,增订的作者数量远远不止2000余人。增补了大量原《江苏艺文志》中未收录的图书,如苏州卷(增订本)中“皇甫冲”条目下,增加《周易大传疏》《纂言》《壬午刑赏录》等20余种著作。

增加一些图书的重要的版本。原《江苏艺文志》中失载的版本,《增订本》尽可能地予以补充,尤其是将近年来新出的大型古籍影印丛书和整理本作为一种版本予以著录,更加方便了读者检索利用。如苏州卷(增订本)中“冯梦龙”条目下有“古今小说(一作喻世明言)40卷”,原苏州卷著录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吴县书林天许斋刻本等4种版本,苏州卷(增订本)在原先著录的4种版本的基础上增补了大连图书馆藏映雪斋抄本等9种版本,使得《古今小说》一书的版本增加到了13种,等等。

《增订本》增加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以上仅略举一二,实际上大量的增补内容在28册中比比皆是,读者阅读过程中,定会为《增订本》作者所做的大量琐碎而具体的增补工作所折服。

(二)改正错误

原《江苏艺文志》的编纂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资料匮乏、信息化程度低,出现许多讹误在所难免,这其中包括人名、书名、人物小传等讹误。如今《增订本》在此基础上,将讹误一一改正。如清武进人庄兆麒,原《江苏艺文志·常州卷》著录为“庄兆骐”,增订本作者通过查考资料认为其名为“庄兆麒”,《江苏艺文志·常州卷(增订本)》予以改正。改正原《江苏艺文志》记录作者生卒年错误、不详之处颇多,如原《江苏艺文志·常州卷》著录“吕佺孙”“谢兰生”“李岳生”“恽汇昌”等众多人物,或是生年不详,或是卒年不详,或是生卒年著录错误,增订人员一一查考并改正。原《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收录“陆嵩”条目下的人物小传为“道光二十六年(1826)举人。任溧阳、金坛教谕,升镇江府训导”,增订人员查考《润州见闻录》等资料,得知陆嵩并未中举,因此《江苏艺文志·苏州卷(增订本)》中将其小传改为“道光十八年(1838),以优贡生授镇江府学训导”。原《江苏艺文志》会把书名和作者著录错误,本不是此人的著作著录在了此人条目之下,如原《江苏艺文志·苏州卷》收录“王庚”条目下著录《獭祭篇》一书,经过增订人员的考证,此书并不是此“王庚”所作,而是由同为清代吴县人的另外一位“王庚”所作,此“王庚”字瑞镜,号春帆,为宛平县县丞,并非字尔谷,又字西垣,著作《虎窟记》的“王庚”,二人同名同姓同时代同地域,极容易混淆,因此《江苏艺文志·苏州卷(增订本)》增加了一个“王庚”条目,并将《獭祭篇》一书著录其下。

纵观全28册增订本,此类的改正工作俯拾皆是。去伪存真,使得本来或淹没于浩瀚典籍海洋中的大量的江苏文献浮出海面,或由于史料不全、查找不便等原因而著录信息有误的书籍能够再次以全新的面目展现于世人面前,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更为真实的地方文献宝库。

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说:“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余嘉锡先生也说:“目录之书,既重在学术之源流,后人遂利用之考辨学术,其功用固发生在目录学之本身,而利被遂及于学者。”《增订本》编纂人员批阅数载,排沙拣金,皇皇28册,近1300万字,实为基础性的科研项目,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还可以为大型地方文献集成的编纂提供基础性的文献依据,可以想见,依托《增订本》所提供的文献基础,学者可开展江苏学术史甚至江南学术史的研究工作,如果将来有可能,甚至可为江苏以及江南文献数据库建设提供最基础的书目支持。王欣夫先生在《古文献要略》中说:“各地的艺文志倘是都编得征实可信,那末,汇合起来就是一部完整的国史艺文志。”希望《增订本》的出版,可以为将来完整的国史艺文志的出现尽一份力。

猜你喜欢

著录著作苏州
柴文华著作系列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赵轶峰著作系列
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15《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杨大春著作系列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李帆著作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