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解题
2021-01-04杨瑞琪
杨瑞琪
摘要:王阳明心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向,由宋儒的求诸于理内化为求诸于心。《传习录》是王阳明思想的精髓,也是王学的核心著作。研究《传习录》对于了解理学体系变革、明代思想及社会、明代文学思想转向等方方面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 《传习录》 心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学术史的发展在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明代中后期诞生的阳明心学是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宋儒的求诸于理转向求诸于心。《传习录》是王阳明思想的精髓,以儒家传统常见的语录体形式,展现了王阳明逐渐成熟的心学思想,并对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 、内容、版本概况
《传习录》是王阳明与其门人弟子的对答及书信语录。阳明先生生前主张不立文字,但在他晚年,门生已将其部分文字整理公之于世,即为《传习录》。“传习”二字取自《论语》中“传不习乎”,据朱熹的解释,“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传习即为师生传授学问。语录体为儒家常见的著述形式,是关于人物言论的记录或摘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故称“语录体”。语录体常用于记录老师及门人弟子的言行,自先贤孔子起就有“述而不作”的学术传统,因此由门人弟子回忆整理老师言行著述在儒家十分常见。王阳明本人不愿著述立学,因人人情况不同,立于文字虽可广为传播,在教人为学时反而没有针对性。因此王阳明在世之时专注讲学,并无著作广泛传播。在其去世后,门人弟子将其讲学及书信整理刊刻,作为心学精髓广为流传。
《传习录》的成书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上中下三部分,门人多次整理删改并形成了多个版本。最早由徐爱撰录、门人刻印的虔刻本,为今《传习录》上篇,共129条语录,主要集中于对心与理的探讨及知行合一的阐释,反映了王阳明在正德七年至十三年间的思想。后门人南大吉取阳明论学书信九篇与之合刻于越,称南刻本,即今《传习录》的中篇,闽刻本、石鼓本、衡湘书院本等均据此校订续刻。王阳明离世后,门人广收先师遗言,钱德洪整理刻印于水西精舍,基本为今《传习录》下篇,此后删改复刻于崇正书院,至此通行本《传习录》下篇全部完成,后世不断据此增改复刻,如胡宗宪本。下卷主要反映了阳明晚年的思想观点,特别是“致良知”“万物一体”及著名的四句教。
《传习录》经门人弟子不断整理而成,体现了阳明心学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促进了心学的进一步传播。
二、 社会背景
王阳明心学的诞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就社会发展而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欲望逐渐失去道德束缚;就思想脉络而言,理学体制的僵化使其与中下层社会脱节越发严重,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王阳明所处的正德嘉靖年间,政治逐渐走向混乱,权力与道德同时失去统一的标准与维系人心的力量,欲望与道德出现裂痕,士风日下。明代官方推行的正统学术是程朱理学,随着社会发展,“存天理灭人欲”的统一道德要求无法为中下层平民所接受,随着中晚明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金钱的冲击使得上下层愈发断裂,理学更加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
心学正是诞生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借助讲学的方式走入下层,教导普通百姓恢复被物欲浸染的“良知”,同时整合社会各阶层,对不同人群作不同的道德要求,提倡“人人皆可成圣”,宣扬良知人人皆有,人人都可学而知之。“人人皆可成圣”的理念赋予了心学平等色彩。王学发展至后期泰州学派,更加接近平民日用,也就更适于平民接受。就理欲观念而言,王阳明依然肯定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传统。但他将“天理”内化为“良知”,并肯定了欲望的存在价值。他将良知与欲比作日与云,云虽会遮蔽太阳,但亦有其存在价值,不可因云蔽日便使天不生云。七情顺其自然,皆是良知之用。可见其根据时代发展,对理学不合理部分的发展完善。
基于明代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王阳明的心学创设建构了符合时代及士人心理、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哲学路径。因其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而广为传播,促进了学术路径的转向,对后世的哲学、文学思想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 学术转向
(1) 哲学转向
王阳明心学在理学的思想基础上也有了许多新的哲学转向。在世界观层面,心学体现了对道学体系的传承,但又融入了良知系统,由求诸于理内化为求诸于心,强调未受私欲浸染且人人内在自有的“良知”,良知即道,是至善。在心与物关系上坚持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哲学路径上推进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发展。在认识论层面,心学的认识方法从重视格物转向追求诚意。王阳明在给弟子讲学时特意提出,朱子在编订《大学》时认为古本有误,依据自己的理解做了调整,而王阳明坚守《大学》古本,认为《大学》着重在于诚意,反对程朱之格物求理、由外及内。这也使王阳明的心学发展出了不同于程朱理学的路径,非以言传而更多追求心悟。在方法论层面,王阳明重视知行合一,致良知。他反对将知与行分离,认为知与行本为一体,无法分开。由知行合一,实现致良知,从而达到无善无恶的至善境界。通过更加贴近下层的讲学方式,鼓励人人皆可成圣,以“良知”为全社会树立起统一的道德规范。
(2) 文学思想影响
王阳明传世亦有诗作,左东岭在《良知说与王阳明的诗学观念》中指出,王阳明所提倡的“良知”具有突出的主体意识、鲜明的虚灵特征、浓厚的感情色彩等诗学意味。在明代文学思想史中,可以说王阳明开启了性灵文学思想,重视主观心性,追求自然真诚,同时亦不放弃对论理道德的追求。后世李贽高举的“童心”、公安派标举的“性灵”与汤显祖宣扬的“言情”可以说都是在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
结语
王阳明心学是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在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环境下,阳明心学对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传习录》可以看到理学体系变革、明代思想及社会、明代文学思想等方方面面的重大变化。
参考文献
[1] 羅宗强. 明代文学思想史[M]. 中华书局. 2013.
[2] 左东岭. 明代文学思想研究[M]. 商务印书馆. 2014.
[3] 王守仁著,王晓昕、赵平略点校. 王文忠公全书[M]. 中华书局. 2015.
[4] 张菁洲. 《传习录》版本与传播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 2018.
[5] 邹建锋.阳明夫子《传习录》版本源流考[J].王学研究,2018(02).
[6] 邹建锋,陈雪.王阳明《传习录》形成过程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