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家族主食作物的种类变迁

2021-01-04林立坤

炎黄地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土家族主食作物

林立坤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饮食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土家族饮食中主食经历了由小米到玉米的变化,其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随之产生土家族的特色饮食,是土家族人民社会生活变化的反映,同时饮食文化也是土家族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饮食是民族文化中不可以或缺的一部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史料认为,“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不同时期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文化,更体现出当时该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饮食是古代文化的本原,从某种意义来说,土家族饮食文化发展史就是一部土家族社会文化史。

中国的土家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湘、黔、渝、川四省市交汇的武陵山地区,即中国的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区域。该地山岭众多,水流湍急,悬崖峭壁,山峦叠嶂。土家族地区位于以喀斯特地貌为主的典型山地丘陵之地,山地为主,峡谷、丘陵、盆地和河谷平川交错,复杂多样的地貌也导致了土家族种植农作物的多样性。史料中对该地区有:“土地瘠薄,三寸以下皆石”“山多于田,宜谷者少”的记载。较为贫瘠的土地资源和与精耕细作相比低收益的种植方式,都使土家族的饮食产生了一定的特殊性。

土家族地区主食作物耕种种类变化

粟,又称稷、黄粟、粟米。粟在脱壳后留下的果实被称之为小米,土家人称其“龙爪谷”。稷自古被认为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江山社稷这个词语可见古人将“稷”同统治权利与之相关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土家族民众的谷物饮食中,小米是谷类饮食结构的基础。司马迁将楚越之地的饮食概括为,以“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文献记载,宋代以前,施州产粟,并且以粟和燕麦作为主食,同时使用一些稻米。但居住地多位于山区土司统治下的土家族人民,由于其主要采取刀耕火种的游耕方式,且不用灰粪,在地理条件和人民耕作方式的双重影响下导致需要精耕细作的水稻产量有限。土司统治的时期,大米不仅作为食物存在,同时是显示土司阶层具有政治特权的物品。据文献记载当时的土家族人一般“以小米、糁子为食,稻谷甚少”“食以小米、粐子为主。”土家族虽食用小米但对小米食用方法记述不多,对此笔者认为原因有两点:改土归流前土家族对于自身民族相关的记述资料本不多;出于水稻物以稀为贵的因素考虑,水稻在当时的地位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粮食作物,更是权利与身份的象征,由此角度出发对水稻的记述偏多。

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美洲大陆的作物也随着各国的交际往来传遍全球,一般认为,玉米于明代传入我国。文献记载,玉米又被称作玉蜀黍、番麦、苞谷、苞米等。玉米强大的适应力,入境不久就在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康熙《思州府志》首次出现武陵地区关于玉米的记载:“玉米,一名苞谷米。”其后乾隆时期多本县志均对玉米进行记载,但大多只是提及名称,如包谷、玉米、玉蜀黍等,并没有细节描述。直至道光、嘉庆年间玉米才被大规模种植并逐渐成为武陵地区人民的主要饮食的记载,“今厅境居民,相率垦山为陇,争种之以代米。”

一般认为,马铃薯在1650年左右,由东南、西南和西北三路分别传入中国。在中国马铃薯又被称为洋芋、土豆、地蛋等。据史料记载推测马铃薯应于嘉庆或道光年间引种于武陵地区,武陵地区首次出现关于马铃薯的记载出现于清道光年间,道光《鹤峰州志》记载:“洋芋,似芋,紫色。邑高荒土瘠,民人多远徙,近十余年来,得此代粮,并以饲猪,虽遇歉岁,可无大虞。”“最高之山惟种药材,近则遍种植洋芋,穷民赖以为生。”可见马铃薯传入武陵地区后,成为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与玉米等其他杂粮构成民众的主要粮食来源。

土家族地区主食作物变化的原因

随着清政府改土归流,在湘西设县、鄂西设置施南府,鹤峰州。据清代州府县志记载有大量的客家人因各种因素进入土家族地区。史料记载,从改土归流到道光二十二年的一百多年间,施南府的人口数从十一万多增至到九十万,与改土归流前相比之前增长了近八倍。由此可看出人口的激增对原就粮食产量并不富足的土家族地区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个严峻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必将引起土家族地区的社会动荡。但改土归流后,流官开始“劝民积粪”招引流民,这不仅给土家族地区带来了大量的移民,同样它也为土家族带来了中原地区的生产技术和作物。乾隆中期至同治年间,玉米在土家族地区大规模推广种植,同治时期土家族地区的地方志及其他文献,对玉米的种植推广有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土家族人们聚居的武陵山区,高山与峡谷纵横交错,并不适宜水稻等其他作物生长。因此武陵山区在改土归流前的经济生产方式主要以渔猎为主,农业生产为辅。刀耕火种是其主要采用的生产方式,种植粮食作物以小米等杂粮为主,稻米多靠周边地区输入。而玉米作为一种适宜山地种植的作物,被土家族地区的人民广泛种植。《建始县志》记载:“所种惟苞谷最伙,巨阜危崖,一望皆是。雨以时,霜不早陨,收获加倍。”《鹤峰州志》记载:“苞谷不粪而获,每市斗仅值四十文。”《巴东县志》记载:“玉蜀黍,释名玉高粱,土名包谷,山中种此者甚多,即以作饭,兼可酿酒。”可见,当时玉米产量丰富,除满足日常食用外,还有剩余可满足人们消耗大量粮食酿酒的需求。对于马铃薯,《恩施县志》记载:“洋芋,种时用草薪,经火烧,则大获。夏种秋收,春种夏收。”咸丰《长乐县志》记载:“高荒二月种,六月收。下隰腊月种,四月收。”可见马铃薯适宜山地种植,生长周期短,易种且产量高。

主食作物变化对土家族地区的影响

清代的改土归流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管理方式,使原本在土司阶层统治的“土民”变成了汉族流官所管理的百姓,流官对移民的招引使大量移民进入,新的治理方式和不同民族的人口迁入,康熙末年各项改革实施后,清朝人口持续增加,人口的不断膨胀导致雍正时期中原人口压力巨大,为了缓解人口的压力,清政府決定对清西南山区进行分散人口压力的改革,即改土归流。从而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而此时土家族地区并不肥沃的土地与大量的人口迁入必定带来一定的人地关系的矛盾,而不同民族文化的碰撞在此时也不可避免,因饥荒导致的社会动荡甚至发生政治变革政权更替的起义自古有之,此时高产主食作物的广泛种植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而在此后一段时间内武陵山土家族地区社会秩序稳定也印证了这点。

主食作物的变革无疑改变了土家族人民的饮食结构,从“多食小米”到“民之所食者,包谷也,洋芋也,次则蕨根,次则蒿艾也,食米者十之一耳”。由此也为土家族的日常饮食、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之形成了金包银、咂酒、酸肉等新的土家族特色饮食。

土家族主食在土家族饮食文化中的变化,是改土归流政府劝农和土家族人民为追求更好地生活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家族饮食文化变化,是土家族人民社会生活变化的反映,更是土家族悠长历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猜你喜欢

土家族主食作物
为什么要多元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无公害水稻病虫害防治要点
土家族情歌
挖掘这些基因,让作物抗各种病(2020.3.27 科技日报)
土家风情惹人醉
让宝贝爱上五颜六色的主食
宝贝爱主食
地下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