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医疗贡献

2021-01-04董永利

炎黄地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伤病员根据地医务人员

董永利

土地革命时期,在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医疗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根据地的党组织和人民政权带领医务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有效的医疗保障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位于山地、丘陵与平原的交接地带,大别山雄峙中央,自西向东横亘于鄂豫皖三省边界,复杂的地形与崎岖的山路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由于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医疗工作受到中国共产党和根据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医疗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医疗工作面临的困境

生存环境恶劣。鄂豫皖根据地创建后,国民党当局提出“血洗大别山”的口号,对根据地肆意破坏。1929年6月,罗霖独立旅攻入鄂豫皖根据地的中心区域黄安县七里、紫云两区,将“民众粮食搬运一空,房屋烧毁无数,老弱被杀者数百人”。1931年5月,国民党当局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每攻一地,就“抢群众的粮食,把搬不走的粮食倒在粪窖里,或把马放在麦子豌豆田里,在田里挖战壕,屠杀农民,损坏农具,农民望着田地粮食不敢回去耕种收割,导致群众忍饥挨饿,甚至连菜根也找不着(罗山县宣化区)”。国民党当局采取军事围剿的同时,也进行着严密的粮食封锁。致使根据地部分地区发生粮食恐慌,“皖西苏区没有糧食吃的人达两万以上”。

多发疾病盛行。根据地的周围都是国民党统治区域,红军部队整天处于被“围剿”中。在千山万壑、纵横交错的大别山区活动,体力消耗大,遇到条件艰难的时候,部队断粮,仅靠吃野菜、树皮度日,长期露宿、饥寒交加。长此以往,患肠炎、痢疾、烂脚跟的战士日渐增多。当时部队中流行着“烂脚不是病,行军要老命”的传言,根据地流传的《卫生读本》对此病也有记载:“下腿前端筋肉少,生疮中毒不易好,若此处红肿发痒,速用干净布缠裹沸腿。勿用指头乱抓,开水綻烫,抓破了上皮,烫破了组织,就发生了回血管疮,痛痒不堪,难以医治”。1932年9月,红四方面军向皖西转移途中徐向前致电中央报告转战情况提到:“敌分路合进……我军最大困难即补充人员不易,医院中现有近万战斗员,四分之三系烂脚病,生烂脚病者仍在增加,缺医少药……”。足以说明其危害。

医疗条件差。鄂豫皖根据地医务人员甚为缺乏,仅两位中医戴淑先和刘典初随军医伤治病,且各类药品奇缺,特效药几乎无存,常用药数量也不多,有时连“抗疟药喹啉粉(片、针)也没有”。医务人员为了救治伤员,只能借助自然条件医治伤患,“用南瓜藤、叶、籽、瓤作为止血药止血消肿;用陈艾、苦棟树的籽、皮或食盐等来作为消炎药;用谷子作发汗药代替阿司匹林;用构树皮代绷带、树叶代纱布敷料;用猪油加黄蜡代凡士林等等”。此外,医务人员还“自制脱脂棉、绷带、纱布、敷料、各种丸剂、膏剂等,用来补充战伤外科、消毒杀菌和皮肤病等常用药品”。根据地的医疗机构大都设在民房里,十分简陋,且地址经常变更,迁徙不定。有时为伤员做手术就在群众家里或山沟里,在地上铺些稻草或用几块平整些的石头排列起来当手术台用,没有灯,就用松油节照明,没有麻醉药就在伤员忍受着剧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没有床铺,伤病员就睡在垫着稻草或麦秸的地上。

解决医疗工作困境的具体措施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1927年11月黄麻起义至1929年5月商南起义前,鄂豫皖根据地没有建立起一所专门的军医院,重伤员只能安置在一些支持起义的私人药铺或者群众家里。随后安置伤病员比较集中的村镇就成为部队的临时医疗点,由部队派遣军医为伤病员服务,箭厂河(今新县箭厂河)、王家湾(今新县陈店乡)和姜家岗(今属红安县檀树乡)等地都属于早期的临时医疗点。随着根据地局势的稳定,1929年5月,中共鄂东北特委和红三十一师在黄安县紫云区刘家园创办了鄂豫边红军医院,这是在鄂豫边区创建的第一所红军医院。起初医院十分简陋,根据地政府设法派人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完善医疗设施,两个月后红军医院就初具规模,可收容70名伤病员。1930年4月,红军医院迁至檀树岗王家冲改名为红军总医院,内设有手术室、药房和五百多个床位的病房,医生有五十多名,能抢救和医治重危伤病员,进行脑外科手术、截肢手术。1931年至1932年,红军医院有了更大的发展,除鄂东和皖西两个总医院外,还在潘家河和新集等地建立了分院和卫生所。据1931年6月的统计:“皖西北红军医院,伤病员四百四十五,院长、政委、医生十三,卫生队八十七,看护三十七,事务、会计、交通三十四,伙夫二十七,米夫四十一,抓煎药、输送、马夫等若干,总计七百三十六人”。

政策支持。重视医疗工作一直是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全军优待伤病兵的提议,号召全军关心伤病员,重视医疗工作的开展,将红军医疗工作纳入革命日常轨道上来。在党的指示下,根据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政策。1931年9月1日,根据地政府颁布《优待医生暂行条例》,规定:“在苏维埃政府注册的医生,无反动的政治派别,遵守法令,忠实工作者,享受与苏维埃公民同等利权,他们及迁到根据地的亲属可分得土地、免费住房,子女教育和医疗也可免费到相应的苏维埃学校和医院。”医生们在根据地也享有很高的待遇,可享受小灶,出行配有白马代步,部分医生还配有专门的通讯员和卫生员。

为解决药品稀缺这一限制根据地医疗工作发展的困境,政府除提倡充分利用中草药外,还颁布促进药品贸易的规定。1931年2月,曾中生在鄂豫皖苏区临时特别委员会的扩大会议上对根据地药品贸易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放任对外贸易,帮助茶、药等物运出,……原料与药品及军械等物的输入。”政策中提到运出的药是指根据地内的中草药,输入药品是根据地紧缺或急需的西药。为落实政策,苏区政府创办了贩卖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将收购的药材和土特产运往国民党政府控制的区域进行交易,贩卖合作社则将从苏区外购得的西药和日常用品进行出售。此外,苏区政府还规定:“如果商贩每个月的营业额达不到150元,可以免税,凡是药材、粮、布等物资输入苏区内一律不征税”。以此鼓励小商贩将根据地的土特产和中药材运往合肥、武汉等大城市进行贩卖,再从这些地方购回西药、食盐和其他军用品,解决根据地医疗物资匮乏的问题。

改善医疗条件。由于缺乏医务人员,根据地政府十分重视医务人员的延揽和培养。主要通过上级派遣、吸收当地思想进步、支持革命的医务人员和留用投诚或被俘的国民党医务人员三种方式延揽医务人员。上级派遣的这类医务工作者数量较少,但他们皆拥有较高的医疗水平,能独当一面,如苏井观、邵达夫等人。吸收当地思想进步、支持革命的医务人员是根据地政府延揽医务人员的重要方式,如戴舒先、刘典先等人都是当地有名望的医生,因支持革命毅然投身于革命队伍中。留用投诚或被俘的国民党医务人员也是根据地政府延揽医务人员的重要方式之一,“曾在国民党十四军第十师的钱信忠就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河口战战役中投诚过来的,后被分配到阪孝北红军后方医院工作”。“1930年3月的双桥镇战役中,被俘获的国民党三十四师的全部医务人员在经过苏区的政治教育后,大多数留在了苏区工作”。自己培养是充实鄂豫皖根据地医疗队伍的重要方式,根据地政府优先选择部队中初识医药的战士、列宁学校中的学生以及農村中略识字的男女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办培训班、半工半读以及医生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新人,为革命根据地的医疗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根据地政府在加强医疗队伍建设的同时,也通过具体的措施积极解决药品和医疗器械短缺问题。开展采购和内外贸易。1931年2月上旬,中共鄂豫皖特委和特区苏维埃政府召开会议决定“放任对外贸易,促进根据地中药材等输出,白区的西药等输入”。同年9月1日,鄂豫皖苏维埃政府内务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级苏维埃政府、革命团体设法买西药到苏区交易,交通便利的地方组织尽量帮助其他各地革命团体和群众买药。而且还通过输入药品、医疗器械这类商品“完全免税”鼓励商贩进行贸易。战争中缴获。1929年就把“占城市注意收集机器医药”作为红军十条纪律之一。就地自给自足。大别山山区中药资源丰富,各地苏维埃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和药农上山采集中药进行加工,尽量用中药医治伤病员。

医疗工作中的主要成就

为部队建设提供医疗保障。战斗的频繁与激烈,生存环境的恶劣,致使伤病员不断,部队减员影响着战斗力和革命的胜利。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鄂豫皖根据地的医疗工作被提到重要位置上,经历了从临时医疗点发展到健全的红军总医院,从医务人员极度缺乏到红军每个营设有随军医务所这样瞩目的成就。根据地医疗工作的发展,为巩固根据地,保障部队战斗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日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部队建设提供了医疗保障基础。

摸索出了一些治疗常见病的土方。由于西药和医疗器械的匮乏,根据地的医务人员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了治疗常见病的一些土方。“服用半夏、柴胡做成的药丸,辅以大蒜、艾叶灸疗治疗疟疾;用葛根、桔梗治疗感冒;黄芩、蒲公英等治疗肠炎、痢疾;用防风、黄芩、桂枝治疗关节痛等等”。医疗器械代替品方面,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把竹签削细代替探针,把竹片削薄在火上烤捏成弓形后代替镊子;用丝线代替肠线;用割脚刀磨利消毒后割脓疮”。这些土办法的采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效控制和减少了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党和政府在根据地通过贴宣传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方式积极开展预防疾病的宣传普及工作,以通俗的语言给战士们普及疾病发生的病理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预防“病从口入”,利用《卫生读本》宣传册对全军炊事员提出具体要求:注意个人卫生,厨房里要保持清洁,米菜要洗干净,吃水要吃河中流动的水,不吃刺激性食物和生肉,冷饭冷菜热了再吃。为预防感冒频发,对全军战士明确指出“野操、上山或走路,身上发汗时衣服脱不得,脱了衣服闭了汗,易于患伤寒。”通过宣传普及疾病发病的病理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了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医疗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缺医少药到自给自足,医治护理了一批又一批的伤病员,使根据地广大群众、士兵和干部的身体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为战斗在前线的士兵们提供了较好的医疗服务,也带动了根据地的政治、经济以及医疗事业的发展,为新中国诞生后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借鉴,也为当今的社会主义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猜你喜欢

伤病员根据地医务人员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东临楼”日常
“东临楼”日常
《沙家浜》里的伤员都是谁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中央出台措施进一步关爱医务人员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窗台上的妈妈
学术研讨会征稿函
惠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