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十八中:开启学生诗意人生路

2021-01-04

重庆与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精准育人课程

在重庆,置身教育创新前沿阵地的十八中可谓是声名远播,不仅因为这所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与众不同的发展视野,还因为海纳百川、树本砺新的教育理念,开启了每一个学生的诗意人生路。

在十八中,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通过培养与社会适应的综合型人才、与科学对话的创新型人才和与世界沟通的开放型人才,回归立德树人的教育本源,让每一个学生的灵魂都书香弥漫、诗意盎然。

创新教育育创新人才

在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域的时代背景下,十八中始终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沿,引导全校师生走出“唯分数、唯考试”的教育误区,从不同维度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和学生对成长的愉悦度。

创新是现代教育的生命线和活力之源。作为全市课程改革样本校,十八中实行一校三区一体化管理,全力打造旨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4T”课程体系,即通过开发树本、砺新、海纳和百川课程,倡导选择性、个性化、项目式、智慧云、体验式和混合式学习,充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激发学生发展潜能。

作为重庆直辖后首批重点中学,十八中精心提炼七十多年的办学经验,形成独具的校园文化品牌—绿境文化。铁山坪校区背靠绵延蓊郁的国家森林公园,高大树木、低矮灌木、各种竹子和草坪相得益彰,将校园装点得美轮美奂而又诗意盎然。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和书香气息的校园中,时时处处都能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

在校长罗丞看来,如果忽略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生产的只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和创新人才。基于这样的认知,十八中坚持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精品化、社团活动课程化、人才培养多元化,致力打造“全面+个性”“素质+升学”“主体+多元”的特色教育。通过营建“五I”育人场域,变革育人方式,创新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推进课程融合,变室内学习空间为到大自然建立实践基地的家校社融合教育新模式,并建成了树本书院、智慧教室、创客中心、人文科学中心等多个开放式学习空间。

在十八中,海量阅读已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这种打破应试教育束缚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变得不再功利。学校严格执行读物管理,及时清查不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及不符合意识形态规定的读物。通过设定读书日、开展阅读培训会等方式,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身心健康发展的课外读物,形成阅有指导,读有交流,课有定时的海量阅读氛围。学校依托百川文学社、国学社等社团广泛开展读书报告会、课本剧展演、作家进校园等活动,激励学生进行海量阅读。

十八中有很多有着广泛影响的创新案例。衔接教育、双师教育、融合教育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作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单位,十八中通过探索“理论+实验+实践”“线上+线下”“远程+课堂”等特色教育模式,优聘竞赛教练、开设奥赛强基课程和“小初高大”衔接教育,让学生掌握融汇贯通的知识体系和向上向善的人生根基。

全方位的创新实践,让十八中走上了“养书生本色,蕴英才气象;修专业深度,立文化高度”的良性教育轨道。

精准课堂导航精准成长

教育是一场旅行,起点是以人为本,终点是人的发展。十八中坚持用教育创新和精准课堂为学生的成长导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教育深层次问题的精准处方。十八中以“双减”和“五项管理”为切入点,围繞课程建设、课堂质量、作业管理、延时服务、兴趣特长等做好“加减法”,重塑学校教育新生态。

围绕课程、课题、课堂建设,十八中致力打造文史哲融通视域下的大语文和传统文化视域下的英语等课程创新基地,开发近80门校本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学生自主管理40余个学生社团,让学生成为学习、管理和科技创真正主角,1000余名学生在全国和全市各种竞赛中获奖。

打造精准课堂,让学生走进课堂中央,是十八中减负不减质的关键举措。十八中的精准课堂有九大维度,即目标定位、内容筛选、方法选择、结构安排、问题提出、练习设计、引导过程、学生学习和教师评价,通过精准研、精准备、精准学、精准导、精准评,让学生在开放灵活的学习场域中提升思辨和创新能力。十八中的精准课堂还体现在学生作业方面,教师对作业难度、数量和类型进行恰当分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作业。如英语学科将作业分为巩固型、发展型、创新型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老师建议,选择与自己能力水平相当的作业。这种分层作业模式,既注重学科作业统整性,又注重学科的纵向呼应和横向关联。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十八中的教师角色是多元和变化的,需应时应景扮演启发者、引导者、讲授者、整合者和服务者等角色,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享共进、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学校通过实施请进来、走出去和内实训的研培一体模式,修师德、炼师能、铸师魂。学校每年举办精准课堂大赛、金苹果大赛、砺新大讲坛等活动,强化校级合作、建立名师工作室和师徒结对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现有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140余人,正高级教师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全国模范和先进教师5人,特级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45人。近年在全国、市级优质课等大赛中共有80余人次获得一等奖。

为每一个学生加特长,是十八中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向。学校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倡导学生读一点名著、做一点运动、学一点艺术、会一点家务、搞一点实践。学校成立足球社、乒乓球社等14个体育社团,形成了以体育课为主、体育社团为辅和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成立模联社、吉他社等12个艺术社团,通过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艺术展示平台;依托STEAM社团和创客中心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精准课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路径。

五育并举重构人生坐标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命题,十八中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学生重构人生坐标。

十八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通过发掘闪光点,唤醒不同个体生命的潜能,加快建构“五育融合”的制度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班级建设体系等,打通精准课堂、社团建设、研学旅行、生涯规划的内在联系。

从立德树人目标出发到“三线一环”教育实践,十八中通过研学实践育人、生涯规划课程育人、心理健康教育育人,让学生在体验式教育和情景式教育中,深化道德认知、体验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行为、内化道德品格。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活动和心理健康课题的“三线一环”模式,建立家校共育网络体系和家长培训课程体系,促进家校协同育人见实效,确保学生身心两健。

作为江北区未来学校建设首批示范校。十八中着眼学生终身发展,倾力打好“素质、质量、特色、队伍、国际、创新”六张牌,从未来教师、未来课程、未来课堂、未来学生、未来管理、未来校园六大维度层层推进,建构以“五育融合”为指向,融“心理健康、社团建设、研学旅行、生涯规划”等为一体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分阶段、分年级实施生涯规划教育主题活动,聘请人力资源专家开展主题讲座,组织学生走进大学和企业参观体验,进行职业实习和职业招聘等体验活动,推动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效衔接,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知,塑造学生阳光健康的人格,把学校真正建设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快乐生活的家园、幸福成长的花园。

《所有你不知道的事》是十八中编辑的学生诗集,里面收录了大量学生的诗歌作品。“老师的步子很短/走了一生/也没能走出三尺讲台/老师的步子也很长/伴随着每个学生/走遍万水千山。”这是高 2024 届学生张议月的作品。这些诗歌作品,从不同层面真实地记录了学生快乐成长的心路历程和面向未来的诗意人生。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片丹心铸师魂。十八中把使命扛在肩上,锤炼学生品格、丰富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近年来,十八中学生参加各类素能比赛获奖2000余人次,考入清华、北大等著名高等学府200余人,被世界排名前50大学录取60余人。

图片/重庆第十八中学提供

猜你喜欢

精准育人课程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