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周年“成绩单”
2021-01-04杨艳
杨艳
2020年,全市服务进出口监测数据675亿元,位列中西部前列;2021年1—10月,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51.4%;一年来,实施方案160项试点任务已落地111项,落实率近70%。
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同年11月,《重庆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经市政府审定同意并印发实施。2021年11月29日,重庆市商务委在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一周年新闻通气会上,晒出了这份“成绩单”。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 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
据介绍,围绕“一基地一枢纽四中心”建设,重庆积极推动金融、醫疗、物流、法律、教育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
在金融领域,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业、保险业企业在试点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已受理南洋商业银行重庆分行筹建申请;目前已有外资银行参与进出口通关环节税款缴纳和税款担保业务。
在医疗领域,支持平安健康、复星联合健康分别作为外资、内资专业健康保险机构在我市设立机构。其中,复星联合健康已与国内国外200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医疗费用直付协议,并开发全球通高端医疗商业保险产品,能够提供境外医疗服务。
在物流领域,今年已开通重庆至布鲁塞尔、东京、达卡、班加罗尔4条国际货运航线,全市全货运航线累计增加至26条。正在推进日本货航应用第五航权开通日本到重庆到北美货运航线。
聚焦资金流人流物流信息流 服务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
在推进资金流动便利化方面,重庆“单一窗口”为服务贸易和资本金融项下国际结算提供票据验核服务,将银行办理时间从2天缩减到2分钟以内,提高贸易企业结算效率50%以上,截至11月中旬,系统累计完成运费结算6103笔,涉及金额30.56亿元。
在便利外籍人员工作和生活方面,重庆为千余家涉外单位提供外国人签证证件、永久居留身份证申办便利7000余人次。支持外籍人才在任职结束后可一次性提取社会保险账户余额,截至2021年6月,全市共有428名外籍人员申请一次性提取个人账户金额471.57万元。
聚焦产业发展方向 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近年来,重庆大力发展保税+服务、文化、研发设计、在线教育等新兴产业,努力形成有助于服务贸易业态创新的多元化、高效能、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数据显示,两路寸滩综保区内企业开展全球维修业务,截至2021年9月共计进区待修智能穿戴装置29.05万台、货值1452.92万美元,维修成品出境18.48万台、货值2786.44万美元。西永综保区内企业开展保税检测业务,2020年共入区检测设备9906套(片),货值3206万美元。
在文化贸易领域,重庆大力建设对外文化贸易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影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贸易,助推传统文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为艺庐微刻、蜀绣、黄杨木雕、角雕、竹编等100余项非遗产品线上办展,原创动画片《梦舟少年志之西汉公主》已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
此外,创新“保税+实体新零售”模式,支持暂时进境展品进行保税展示交易,促成全市首笔保税燕窝在第三届进博会进行展示和销售,立足重庆解放碑步行街开展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创新试点,落地全市单笔最高奢侈品保税贸易项目5.5亿元。
力争到2023年 服务贸易额突破1000亿元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开展改革创新探索,积极争取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试点、数字人民币试点等任务;推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来渝设立分支机构等。
持续深化项目落地,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围绕项目需求,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和试点地区,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政策障碍,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才基地建设,推动项目留得住、见流量。
此外,还将聚焦重点领域推动项目示范、产业集中、功能集成。充分利用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RCEP生效后扩大市场开放的机遇,借助服贸会、上交会、进博会等平台,聚焦金融、文化、数字贸易、专业服务、医疗、教育、检测维修等领域开展招商,提升全市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水平。
图片/市商务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