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立新:试论历史教材中的逻辑结构重建
2021-01-04王艳丽
王艳丽
“任何一个学科的中学教材都必然包含三种逻辑:学科体系逻辑、学生学习心理逻辑和教材编写逻辑,历史教材也不例外。”[1]但中学历史学科又具备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性,目前三种不同认知逻辑之间存在着特殊矛盾,如何借助历史教材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获得历史智慧,成为历史教学中叩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为例,尝试弥补历史学科的特殊矛盾,紧扣历史教材中的“新变化”,重建历史教材的逻辑结构,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一、学科体系逻辑是中心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有两种: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2]我们在用史实说明历史的同时它存在难以对历史的发展规律作出解释的弊端,而逻辑的方法却能将历史置于宏观的发展视角下,更能体现历史发展的关联性和整体性。历史学科体系“就是用一定的理论方法把学科中的各个知识点组织起来而形成的线索结构”[3]。历史理论和方法成为了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科体系也强调了历史学科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它有效地将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理论来分析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的。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和方法论,历史学科体系是在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上组织起来的逻辑结构体系。唯物史观强调历史的发展有其特定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一定的反作用,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历史教材中《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有关“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和日本的崛起”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三个子目在逻辑关系上都呈现出二战后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唯物史观也强调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相互作用的,万事万物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日、欧在教材中的内容分布上看似分离,但是三者之间隐含着密切的关系,欧洲经济的恢复和日本的崛起都离不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美国的援助。随着日本和欧洲力量的不断强大,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逐渐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适当对教材内容进行逻辑结构的重建,能够更好地突出唯物史观理论下的历史学科体系逻辑。唯物史观还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辩证法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本质联系与内部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国家逐渐确立起福利国家的政策,作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缓和了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维护了政权稳定,但在本质上其根本目的仍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它的确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历史学科体系逻辑要求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从逻辑结构中发现历史智慧。
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历史学科体系逻辑为中心,将学科体系溶于逻辑结构中,用逻辑结构呈现历史教材,用历史教材启发学生智慧,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样的历史教材才能“活”起来,这样的历史知识才能“趣”起来,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真”起来,这样的学生才能“动”起来。
二、学习心理逻辑谋发展
学生的学习心理逻辑是指中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发展规律,它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初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需要提高的关键时期。
教材的工具性决定了教材必须提供适合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的学习方法。但是“学科知识的阐述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很可能是不同步的,而这种矛盾在历史学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4]。
这就需要教師结合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的逻辑性变化,立足于历史教材,适当重整教材结构,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教学。
在《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课中“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被分设为两个子目,欧洲的教学内容又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二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二是经济恢复后的欧洲走上联合的道路。在仔细研究教材后可以发现,欧洲和日本在二战中都受到了重创,二战后的欧洲和日本面临的共同首要问题都是恢复经济,而且两者在经济恢复方面采取的措施都是比较成功的,对今天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然而两者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着不同之处。欧洲走上了一体化的联合道路,日本则通过对内不断改革逐渐跻身世界经济大国前列。基于此,笔者便将“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设置成一个子目——“新的发展力量”。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创设中,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比二战后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变化,借助教材内容和补充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欧洲经济恢复和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并完成表格,展示小组讨论结果。历史的价值在于它所肩负的借鉴作用,课标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要“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5]通过对欧洲经济恢复和日本崛起共同原因的分析,联系现实,引导学生从历史中观望当下,思考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用历史经验教训开启历史智慧,将历史智慧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基于教材内容,为继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分析二战后欧洲和日本在发展方式上的不同之处,日本通过广泛的社会改革走上了崛起的道路,欧洲则通过西欧各国联合的方式立足于国际舞台上。这样不仅紧密贴合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又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帮助学生用唯物史观的理论认识到不同的国情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
“教师教材研究的焦点在于如何实现教材的两个转化:其一,如何从预设教材过渡到生成教材;其二,如何使教材转化为学材。”[6]教师通过对本课“新的发展力量——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环节的教学逻辑结构重整,真正做到了带领学生从预设教材走向生成教材,将教材转化为了学材。着眼于学生主体性地位,学生“学会了分析、综合、概括和比较等思维过程……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7],贴合了学生的学情,趣化了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三、教材编写逻辑显整体
分析教材基本内容与结构是教师教材研究的起点与抓手。“好的教材分析能够触及并揭示本课所在单元主题之间的前后关联或迁移关联,能对模块主题进行顺序重组、内容重构,并整体性关照模块主题。”[8]这就意味着对教材的解读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课,还要在整个单元主题下统观课程内容的前后联系,这样才能为知识结构的重建搭建桥梁,寻找纽带,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实现以旧立新。
作为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中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在单元主题上其上承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启冷战后的世界形势,整个单元是二战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关键阶段。世界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各种国际力量正经历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發展。从本课的课程内容上看其主要讲述在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美国、西欧和日本结合国情相继调整政策,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下,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再调整,在二战后积聚成新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板块设计中笔者重新调整逻辑结构确立了本课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二战后资本主义的五大新变化:“新的增长模式——美国的发展”;“新的技术条件——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的发展力量——欧洲的联合和日本的崛起”;“新的保障制度——福利国家”和“新的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这五个板块中不仅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原本结构进行了重组,并且在对单元主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还增设了两个板块内容,使得教学设计中的各个板块无论从单元主题出发还是从本课教材出发都互相关联,环环相扣,凸显历史事件中的结构性、联系性和整体性。另外,统编版的历史教材仍然呈现出分为大字和小字两部分的结构,大字为正文内容,小字为阅读内容。这存在的问题就是历史教材缺乏一以贯之、一气呵成的效果。重组历史教材中的逻辑结构,将小字内容中原本容易忽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重置在知识框架中,不仅解决了历史教材中大字与小字的割裂状态,而且使得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的更加完整,维护了历史教材的整体性和流畅性,也维护了学生思维逻辑发展的连贯性,更凸显了唯物史观理论下发展的、联系的历史规律(上图)。
在原有教材中子目安排的基础上,抓住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重建知识结构,凸显历史知识的逻辑性,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帮助学生在宏观上认识历史事件,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全面学习格局。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法,培养新的学习能力,开拓新的学习视角。
“有效分析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9]有效重建逻辑结构,是引导学生理解历史教材和历史知识成败的关键。立足历史教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坚持以旧立新,梳理并重构教材的逻辑结构成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功。这样才能用“新”理解历史教材,用“新”设计教学,用“心”培养学生。
【注释】
[1][2][3][4]黄牧航:《中学历史教材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年,第92、92、93、96页。
[5][7]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6页。
[6][8]王德民:《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82、81页。
[9]苏智良、於以传:《怎样上好历史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