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引领高等教育实现“四个回归”

2021-01-04田轶

人民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田轶

【关键词】课程思政 高等教育 “四个回归”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教育部将“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上升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层面。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新时期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对于践行高等教育“四个回归”具有很强的价值引领作用。

回归常识就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内涵建设,做好课程思政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完善教学管理过程,将教育内容从知识维度、能力维度深入到价值维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切实提高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不是简单新增几门课程,也不是追求整齐划一的模式,而是要系统性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价值引领的基础上修订教学大纲,整体做好课程设计。同时,做好课程思政,意味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开发,从专业知识中挖掘蕴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时代精神,将隐藏在教学内容中思政教育的资源和元素充分提炼,并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重构,从而发挥好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强化教材体系建设。教材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载体之一就是教材。要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供给侧改革,修订专业课程教材,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材的编撰、遴选、使用等过程中,把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精神养料与专业知识融合,切实加强课程思政的教材体系建设,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性和成效性。

完善教学组织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同样要依托良好的组织实施。一方面,要加强部门与学院之间的联动机制。进一步在学校范围内构建形成部门与学院共同参与、共同支持课程思政建设的大格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其他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要强化学院的主体责任。切实提高学院在落实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责任,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院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深化各学院间的互动交流,加强文理科学院的共建共享,形成互学互鉴的合作机制。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优质完善的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高校教师切实践行立德树人的义务,也要求其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

从教育主体来看,教育他人首先要武装自己,只有教师从内心深处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熟悉马克思主义,会用马克思主义,才会融会贯通,才能巧妙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地贯穿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因而,教师必须有主动学习的态度,持之以恒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在灵魂深处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争做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引领的表率,推动新思想进教材、进课堂,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从教育过程来看,教师要强化育人意识,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专业建设、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教材编撰等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和价值观,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塑造,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有机融合。

从教育评价来看,以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帽子等倾向,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情况和教学效果纳入学校考核评价体系,作为岗位聘用的参考指标、选拔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各类表彰奖励评选中,突出课程思政要求,通过教育评价的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言传身教、举手投足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塑造和培养,其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高水平大学建设。社会主义教育要坚持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理念,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决心。在此基础上,回归初心就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切实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也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领导权,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学校党委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稳政治方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把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党委的重点工作,统一领导,专题研究,专题部署。同时,要发挥好学校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引领力、组织力和号召力,建立起学校党委、学院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上下联动机制,切实把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学校二级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建设中,推动党建工作带动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融入党建工作。

坚持把牢社会主义方向。办学方向是办学之要,回归高等教育初心,承担人才培养使命,关键是在事关办学方向问题上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进。课程思政建设始终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打牢马克思主义这一鲜明底色,既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也反映了我们党对高等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坚持的中国特色。因而,要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方位和历史使命,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始终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作为根本政治方向和鲜明价值取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举措,必须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核心目标来设计内容。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要将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把稳学生思想之舵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政治认同。要优化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法治意识等课程思政内容的供给,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授课载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四史”教育,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系统进行中国梦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也是教育回归梦想的根本目的。课程思政建设统领教育强国梦想,就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立足学校办学定位,立足人才培养特色,立足学生思想特点,把培养创新人才与强化爱国担当相结合,把肩负国家使命与探索知识前沿相结合,把传承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立足学校办学定位。课程思政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把课程思政建设融入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使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与学校总体的办学定位相适应、与办学目标相匹配,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把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路作为使命担当,把爱校、爱专业之情同爱党、爱国、爱社会之情相结合,切实增强新时期大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

立足人才培养特色。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合适的阳光土壤,课程思政建设也不例外,课程思政建设同样不能割裂它生存发展的土壤,特别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等。因而,加快课程思政建设要注重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从办学历史中汲取养分,使课程思政建设能够更加符合校史校情,更加形象生动活泼。

立足学生思想特点。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还要注重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加强案例研究,并根据学生思想特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教学大纲、明确反馈方案,从而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时效性,让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能发挥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是整个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发挥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全面覆盖每位教师、充分酝酿每门课程、生动贯穿每节课堂,全面落实育人职责,架构出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实现课程思政引领高等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

(作者为常州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靳诺:《以改革引领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②杨志刚、李中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特性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22期。

③薛二勇、刘爱玲:《习近平教育思想:中国教育改革的旗帜与方向》,《中国教育学刊》,2017年第5期。

④滕建勇:《新时代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思想理论教育》,2021年第2期。

⑤韩宪洲:《课程思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實践创新》,《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11期。

责编/潘丽莉 美编/陈琳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