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效率对比分析
2021-01-04朱秀峰
朱秀峰
(莱芜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烟叶科,山东 济南 271100)
密集烤房由于能够简化烘烤工艺、降低烘烤难度,在山东莱芜烟区使用密集烤房烘烤的覆盖率已达到100%但装烟方式仍以普通挂竿为主,烘烤环节用工较多和能耗较高的情况在当地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因此,探讨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对装烟量、用工成本、能耗成本以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方面的影响,研究适合莱芜当地的密集烤房装烟方式,降低烘烤的用工成本和能耗成本,从而提高烟农的经济效益,对于莱芜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现有的密集烤房结构为载体,探索梳式烟夹、散叶大箱、常规挂竿3种装烟方式的烘烤效率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以期为专业化烘烤建立省工节能的密集烤房配套技术提供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9年8月在钢城区辛庄镇徐店村进行。供试烟田共13.3 hm2,连片种植、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一致。烤烟品种为nc55,育苗、移栽及田间技术措施均按莱芜烟区优质烤烟生产技术规范实施,田间烟株长势长相正常且均匀,经过不适用烟叶处理后,单株有效留叶数18片。供试的3座烤房在烟田附近的一处拥有30座烤房的烘烤工场中,烤房均为符合《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印发烤房设备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和密集烤房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版的通知》(国烟办综〔2009〕418号)技术规范要求的三棚装烟砖混结构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用于散叶大箱装烟方式的烤房底棚距地面高度52 cm,中棚距地面106 cm,顶棚距地面160 cm;用于普通挂竿和烟夹装烟方式的烤房底棚距地面高度130 cm,中棚距地面210 cm,顶棚距地面290 cm。除挂烟梁不同外,烤房的其他结构和配套设备一致。烘烤用煤为同批标准煤。
1.2 处理设计
设梳式烟夹(T1)、散叶大箱(T2)、常规挂竿(CK)2个装烟方式处理。每处理设1座烤房,各配备1个电表,照明用电不接入电表负荷。每处理采烤下部叶(从下往上第5~6片)、中部叶(从下往上第11~12片)、上部叶(从下往上第15~16片)各1炉,每次采烤时,各处理同时进行采收装炉点火。3个装烟方式烘烤工艺按当地密集烘烤工艺(5个升温阶段)进行(表1);T2按当地散叶密集烘烤工艺进行(表2)。
表1 莱芜烟区密集烘烤工艺
表2 莱芜烟区散叶大箱烘烤工艺
梳式烟夹采用KC51型,规格138 cm×11.5 cm×2.08 cm,技术参数详见国烟办综〔2014〕143号附件2,无须改造原烤房挂烟梁;常规挂竿烟竿为普通木制烟竿,竿长145 cm,无须改造原烤房挂烟梁;散叶大箱对原有密集烤房进行改造,主要技术参数为距离地面400 mm设置分风板,分风板上密布分风孔(占比12%),分风板由长2 470 mm、宽250 mm、厚度1.5 mm镀锌钢板连接而成。装烟室,长×宽×高为8 000 mm×2 700 mm×2 900 mm;装烟大箱,长×宽×高为2 600 mm×780 mm×1 700 mm。每个烤房10个大箱。
1.3 测定项目
试验过程测定各处理装鲜烟的重量、装烟各环节的用工量及装烟效率、烘烤后干烟重量、耗煤量、耗电量。聘请烟站定级人员按GB 2635—1992《烤烟》对烤后烟叶进行分级,计算各处理烟叶等级比例及均价。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装烟量及装卸烟效率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装烟量还是装卸烟效率方面,均表现为T2>T1>CK。其中,T2的100 kg烟装卸用时分别较对照降低59.3%和93.1%,效率最好,而对照最低。
表3 不同装烟方式的装卸烟效率
2.2 装卸烟用工成本
由表4可知,在装卸烟叶的用工成本方面,T2 表4 不同装烟方式装卸烟用工成本 从表5可知,不同装烟方式烘烤能耗成本不同。T1和T2的耗煤、耗电成本均低于CK。综合来看,T1成本最低,每千克干烟的能耗成本比CK降低0.61元。 表5 不同装烟方式能耗成本 由表6可知,T2烤后烟叶的中上等烟比例、均价最高,T1的上等烟比例略低于CK,且其均价最低。 表6 不同装烟方式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莱芜烟区目前绝大多数密集烤房仍使用常规挂竿装烟方式,不仅装烟量达不到要求,造成浪费,而且装卸烟叶过程用工量较大,不能发挥烤房应有的性能。本试验表明,梳式烟夹和散叶大箱均能有效节省装卸烟环节的用工成本。由于装烟量的提高,梳式烟夹和散叶插扦能耗成本均低于常规挂竿。在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方面,散叶插扦的烤后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最高,说明散叶大箱烘烤可以提高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下一步应深入研究优化梳式烟夹和散叶大箱的配套烘烤工艺,进一步提高烟夹和散叶装烟方式的烤后烟叶质量,以便推广。2.3 能耗成本
2.4 经济性状
3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