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阖枢”探讨“风穴”和“风象”病
2021-01-04葛开发梁永林史光伟姚小强毛慧芳薛进旭李东顶
葛开发,梁永林*,史光伟,姚小强,毛慧芳,薛进旭,李东顶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酒泉市中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象”是中国古代哲学、传统文化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更是中医思维的重要组成。《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天地万物均以“象”可推之;穴象是以“象”释义研究腧穴命名及功效,有助于理解腧穴的名称、位置、气血流注、功效等[1]。“开阖枢”理论以门的开和关、门轴的转动来象释阴阳运行的状态,进而概括人体生理、病理机能特点;笔者以风之特性“象”释其机体病理状态谓“风象”病;人体十四经络腧穴中取自然界“风”命名的穴位有风门穴、翳风穴、风府穴、风池穴、秉风穴、风市穴共六穴,谓之“风穴”,可治“风象”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药王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记载:“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因此笔者基于“开阖枢”理论来探讨“风穴”和“风象”病。
1 理论基础
1.1 “开阖枢”理论
《素问·阴阳离合论》言:“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三阴三阳有“开阖枢”之功能,古今医家多以门的开和关、门轴的转动来象释“开阖枢”理论,开即为门开,迎气而入,阖即为门闩,关上助藏气,枢即门轴,枢纽之意。三阴三阳应人体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之气血流注也应有“开阖枢”生理功能,腧穴是人体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气血“开阖枢”功能正常的发挥,才能输注于体表。另外,梁永林教授课题组已建立了关于“开阖枢”理论的多种模型,其中“江河湖海”[2]模型可以更好的诠释“开阖枢”理论的功能原理,太阳开,即为河流之源,水之出,少阳枢,即为河流分支,旁开别路,水之输,阳明阖,即为河流入海,水之藏。笔者将十二经脉与三阴三阳和江河湖海图对应如下:三阳开阖枢重在布散阳气,阳气需要太阳为开,少阳助其开,阖入阳明,三阴开阖枢布散精微津液,太阴为开,少阴转输,阖入厥阴。具体见图1。
图1 十二经脉与三阴三阳和江河湖海图对应
1.2 穴象
穴象,是从“象”释义研究腧穴名的方法,《素问·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人相应,人即一小天地。在《穴象探究》中,从“法人”“法天”“法地”对腧穴命名进行了探讨,释义了腧穴命名的名称、位置、气血流注、功效等[1]。《类经》云:“风者,天地之阳气也”。其中风穴的研究,便是从法天现象去探究风穴的命名、气血流注以及功效,风穴是风邪易侵或风邪窝聚的部位,又是疏风、祛风、熄风的要穴[1]。
1.3 “风象”病
天有六气,即风热暑湿燥寒,风为六气之一。《普济方》中云:“夫风邪者,谓风气伤于人也”。风气伤人,又谓风邪,天之风气在外表现为轻扬开泄、善动不居、升发、向上、向外特性,风邪伤人在内表现为恶风、游走性、多变性的特点。《素问·风论》载:“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故风邪常兼夹他邪侵袭人体,合为风寒、风热、风湿、风燥。天之风气,外感侵袭人体,便为外风,与人体内风相对而言,《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内风以阳为本,阳气所化,以善动不居之象名之。风对机体有迎、入、驻、行、去五种状态,入风、驻风、行风合于人体的穴位叫风穴,然风为阳邪,分别对应三阳经的开、阖、枢,风气内动是体内阴阳失调,阳气疏泄太过或阳气虚衰而疏泄不及的病理状态[3]。天之风气为外,无风之形,侵袭人体有风之质,体内阳气为内,无风之形,无风之质,但有阳气变动风之性,所发疾病,称为“风象”病;以风之特性(如:风象开泄,风象动变)“象”释其机体病理状态谓“风象”病。
“风象”病表现为:风侵袭卫表则为恶寒发热、汗出恶风,侵袭头部则为头痛、头晕,侵袭肌肉则为抽搐、痉挛、酸痛,客于肌肤则为瘙痒、皮疹,皆为阳气疏泄太过或不及,不能顾护卫表,升发津液,温煦筋脉与腠理而致。
2 “风穴”
人体十四经络腧穴中取自然界“风”命名的穴位有风门穴、翳风穴、风府穴、风池穴、秉风穴、风市穴共六穴称为“风穴”。笔者归纳见表1。
表1 风穴归纳表
2.1 翳风穴
翳风穴,首载于《针灸甲乙经》[4]曰:“翳风,在耳后陷者中,按之引耳中,手足少阳之会”,别名耳后陷者中。本穴位于颈部,耳垂后方,当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归属手少阳三焦经。《说文解字》中,“翳,华盖也”;《说文通训定声》中朱骏声云:“以羽覆车盖,所谓羽葆幢也”,翳,防御也,因此翳风穴应当有防止风邪侵入,保护头脑及耳络功能。其穴位于头部、耳后左右各一,翳风应当主治外风袭络之耳病、头部病。翳风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太阳为开,少阳为枢,枢即枢纽,转运体内上焦精气升发至头脑,精气不能上输头脑,翳风穴气血不能充盈,正所谓风自空穴起,穴满则止,穴内风动,穴外风邪侵袭,风动袭上则入脑,瘀滞则偏头痛,侵袭耳络则耳鸣、耳聋,侵袭面部肌肉则面瘫、面肌筋挛。故翳风穴则有熄风疏风、舒筋活络、升发阳气之效。
2.2 风池穴
风池穴,首载于《灵枢·热病》曰:“所谓五十九刺者,……风池二,天柱二”,别名热府。其穴位于颈项部,枕骨之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与风府平,左右各有一穴,归属足少阳胆经。风,天之气;池,液之器,水之储汇,风池,即为风之所汇,曾惠群等在《谈谈穴位的命名》[5]中探讨:“风为阳邪……主中风偏枯,少阳头痛,乃风邪蓄积之所,故名风池”。风池属少阳,少阳为枢,又系胆经、三焦经与阳维脉之会穴,阳维脉维系诸阳经,主一身之表,太阳主开,所以风池穴不但有少阳枢纽作用,还有太阳之升发作用。肝胆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阳气疏泄太过,极易化火动风,枢机不利,上行则汇聚于风池,风池不能发挥正常气血调节之功能,阴阳失和则发病,针刺风池可平肝潜阳熄风。再者,天人相应,风池在颈项,居高临下,在外应天之风气,故风邪侵袭,首犯风池,枢机不利,降至不及,上至头府则发病;故风池穴可治一切内外风。因此风池穴有疏风、熄风、醒脑开窍之功效。
2.3 风府穴
风府穴,首载于《素问·骨空论》曰:“大风颈项痛,刺风府”,别名舌本、鬼穴。其穴位于项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只有一穴,归属督脉,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说文解字》曰:“风,八风也”,府,官府,州府,掌管一方;且风府归属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故风府穴有统领全身风穴之意,调节全身阳气作用。杨上善曰:“风府,受风要处也”,风府位于督脉,风邪侵袭,风性轻扬,头顶之上唯风可至,风府失去统领功能,风池离风府最近,风邪偏走风池,入少阳经,致使枢机不利,体内阳气失衡疏泄不及。故针刺风府穴可治一切内外风,因此风府穴有祛风邪、清神志、醒脑开窍之功效。
2.4 风门穴
风门穴,首载于《针灸甲乙经》[4]曰:“风门热府,在第二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别名热府、热府俞。其穴位于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左右各一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风者,天部气血,门者,出入门户也。本穴内应肺体,为气息出入之门户,归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为开,主阳气升,风邪迎门而入,阳气足则可抵御,若太阳开的不及,阳气不足则发病。《备急千金要方》云:“上气短气,咳逆胸背痛,灸风门热府百壮”;《针灸甲乙经》[4]云:“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可见风门穴有很好的疏风散寒、疏风泄热之功效。
2.5 秉风穴
秉风穴,首载于《针灸甲乙经》[4]曰:“秉风,在夹天髎外,肩上小髃骨后,举臂有空,手阳明、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其穴位于肩胛部,冈上窝中央,举臂有凹陷处,左右各一穴,归属手太阳小肠经[4]。《辞海》载:“秉,执也,操持亦皆执也”;风,天之气血,古有天子设专官监察风向,以占妖祥,即秉风政之官也,所以穴义为执掌气血汇聚,调节气血,掌管诸风。秉风穴属太阳经,主开,若太阳开的不及,则阳气不能达于筋脉、腠理,风邪侵袭客于皮肤、筋脉,筋脉痉挛,则颈项、肩臂疼痛。故秉风穴重在温通筋脉、疏风活络之效。
2.6 风市穴
风市穴,首载于葛洪《肘后方》曰:“治风毒脚弱,……,次乃灸风市百壮”,别名垂手。其穴位于大腿外侧部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左右各一穴,归属足少阳胆经。《腧穴命名汇解(续八)》曰:“市有集结的意思,风市言其经气集结之所,因为该穴主治下肢风痹不仁,偏风半身不遂,以及两脚疼痛,为祛风要所,因名风市之”[7]。风市穴,人体内下肢经气集结之处,经气在市集中广而行走,犹如行风,上可达头侧,下至足踝,归属少阳之经,起枢纽功能,若枢机不利,则经气上下不通,下肢痿痹,麻木,针刺风市,枢机利,经气通,可治下肢痹病。然风为阳邪,善袭阳位,风市穴位于腰以下,天之六气,唯有湿邪有趋下特性,风若侵袭下部,必夹湿邪,可出现遍身瘙痒等症。故风市穴有祛风化湿、通经活络功效。
3 基于“开阖枢”讨论“风穴”
3.1 基于“开枢之机”讨论“风穴”
综上所述,从风穴归纳表中,可以看到,风穴在太阳经和少阳经上,翳风穴、风池穴、风市穴三穴属于少阳,风门穴、秉风穴、属于太阳,风府穴属于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故风府穴即有太阳之“开”,又有少阳之“枢”。其他经脉没有风穴,笔者认为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具有轻扬开泄、善动不居、升发、向上、向外特性,故属三阳之中太阳,太阳开的太过或不及,由少阳枢纽之机发挥作用,故而属少阳,所谓风自空穴起,穴满则止,风动不定,风无停留状态,故而可以通过针刺太阳、少阳经之“风象之穴”来恢复“太阳开机”或通过调节少阳枢机来帮助恢复“太阳开机”,使之不太过、不及,当然尚可以配伍阳明经或其它经相关穴位来辅助恢复正常的“太阳开机”。
所谓“风象”病,首先是邪气侵犯太阳卫表,直接导致“太阳为开”功能失常,另外则是通过使“少阳为枢”功能失常从而影响“太阳开机”而致病。而“少阳为枢”方面,一则属少阳的“枢”转输失常,致使太阳“开”的太过,阳动生内风,表现为头晕目眩,四肢抽搐,肢麻、震颤、强直,乃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另一则为少阳的“枢”转输失常,致使太阳“开”的不及,风邪侵入,或夹湿、或夹热、或夹寒,客于肌表,卫外功能失常,表现为恶风、发热、汗出、脉浮,或皮肤瘙痒、水肿,或咳嗽、咽喉痛、头身痛等[8]。
《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天地万物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取象比类,“风病”当选用“风穴”论治,当因少阳的“枢”转输失常,致使太阳“开”的太过时,就可以针刺翳风穴、风池穴、风府穴,以调解少阳“枢”的正常发挥,制约太阳“开”的太过,即潜阳熄风,以调阴阳。陈筱梅[9]发现,翳风穴在现代文献临床常用主治频次中从高至低依次为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突发性耳聋;风池穴常用主治频次中从高至低依次为:颈椎病、眩晕、偏头痛;风府穴常用主治频次中从高至低依次为伤寒、头痛、项强。再则因少阳的“枢”转输失常,致使太阳“开”的不及时,风邪侵入,当选风门穴、秉风穴、风市穴,以调解少阳“枢”的正常发挥,助太阳之“开”,即疏风,或散寒,或祛湿,或清热。《针灸甲乙经》[4]云:“风眩头痛,鼻不利,时嚏,清涕自出,风门主之”;《会元针灸学》言:“秉风者,从风之所行也,肩侠后肉筋起如围瓶之状,风从背来,秉风迎之,顺风而高起天空,以防外邪所入,故名秉风”;《普济方·针灸》载:“主两膝挛痛,引胁拘急,痿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刺灸心法要诀》谓:“风市主治腿中风,两膝无力脚气冲,兼治浑身麻搔痒,艾火烧针皆就功”。从古代文献中,可以看到针刺风门穴、秉风穴、风市穴在调少阳“枢”,助太阳“开”治病的思想内涵。
3.2 桂枝汤与“风穴”比较
桂枝汤被称为《伤寒论》第一方,其意义非常深远,众多医家对其探讨颇多,但病机不外乎为一条:卫强营弱;病因风寒外袭,风寒束表,营卫不和,予以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从“风象”病探讨中,可知不是风寒简单侵袭人体,而是邪气导致人体“开阖枢机”不利所致。人一身之阳气,在外源于太阳升起,在内源于太阳为开,卫气行于体表,太阴开,营阴行于体内,少阳少阴枢机正常,太阳太阴开机有度,阳明厥阴阖机有度,人体才阴阳平和,不发病。倘若太阳开的不及,则卫气不能行于体表、护卫机体,表现为头痛、恶寒;太阳开的不及,则太阴开的不及,营阴不能正常行于体内,卫营相争则汗出、干呕、脉浮缓。营卫不合则可首选桂枝汤,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祛风散寒,桂枝配甘草则“辛甘化阳”,助太阳开,对应针刺腧穴可选择太阳经风门穴、秉风穴、风府穴。风门穴属太阳膀胱经,针刺风门,可助风气外泄;秉风穴属手太阳小肠,掌管诸风,针刺秉风,可调解全身风邪外出;风府穴属于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风府穴统摄诸风,针刺风府,可统摄全身风气,都有助于太阳开。白芍伍甘草则“酸甘化阴”,敛阴和营,又具少阳“四逆散”之方义,尤其可以收敛少阳相火,调节少阳枢机,最终恢复正常的“太阳为开”功能,对应针刺腧穴可以选择少阳经翳风穴、风池穴,二者都属于足少阳胆经,翳风穴,耳后屏障,防御风邪侵入,风池穴,风邪常聚于此,针刺二穴,同样是通过“少阳枢机”调节“太阳开机”。整体来说,用桂枝汤来比拟针刺,则“桂枝类”相当于取太阳风穴针刺,“芍药类”相当于取少阳风穴针刺,桂枝加芍药即是太阳风穴配伍少阳风穴。而这也是《伤寒论》[10]中“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的理论内涵,同样也是《伤寒论》多用桂枝汤而少出针刺法的根本原因。
4 小结
综上可知,十四经中以“风”命名的腧穴,在治疗“风象”病时,可以用“开阖枢”理论的很好的诠释,笔者从开阖枢角度诠释了风穴的调气机理,以及治疗“风象”病穴位的选择及运用。少阳经上的翳风穴、风池穴、风市穴,当从少阳“枢机”论治;太阳经上的风门穴、秉风穴,当从太阳“开机”论治;然风府穴属于督脉,督脉主一身之阳,可从“开机”和“枢机”论治。“风象”病其实质是人体内阳气疏泄的太过及不及,在内应太阳和少阳经,在外应天之六气、太阳的升降;故遇到太阳开的太过或不及以及少阳枢机不利而致的“风象”病时可选择“风穴”论证而治,针灸临床若善用“风穴”便能起桴鼓之效,太阳“开机”和少阳“枢机”正常,人体便阴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