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卷烟工艺空调冬季节能运行策略

2021-01-04王守强高宪君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3期
关键词:冷媒新风降温

王守强,高宪君

(河南中烟工业公司黄金叶生产制造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

0 引言

中央工艺空调为卷烟生产车间提供恒温、恒湿(根据区域不同温度25~30 ℃、湿度55%~70%不等)的工作环境,其能源消耗主要是蒸汽和电能。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1 kW·h 电能相当于0.1229 kg 标煤,1 t 蒸汽相当于133 kg 标煤,即以kg 标煤计算能耗,1000 kW·h 电约相当于1 t 蒸汽。根据中原地区某卷烟厂能源管理系统统计的数据,2017 年11 月1 日—2018 年10 月31 日一个完整年度中央工艺空调机组耗蒸汽32 021 t,耗电956 万kW·h 时,按照上述折算方法,全年耗蒸汽量占总能耗的比例是77%;2017 年11 月15 日—2018 年3 月15 日取暖季中央工艺空调机组耗蒸汽18045 t,耗电409 万kW·h 时,蒸汽量占总能耗的比例是81%;全年能耗折合蒸汽为41 582 t,供暖季能耗折合蒸汽为22 123 t,供暖季4 个月时间占全年的1/3,但是能耗却占全年的53.2%。以上统计分析数据表明,中央空调机组蒸汽的消耗占据主要比重,中央空调节能应以节约蒸汽使用量为先,尤其需要降低冬季供暖时段的蒸汽消耗。

1 冬季空调运行节能分析

中央工艺空调为生产车间保供温、湿度时,因为车间的蒸汽加热设备、电烙铁、电机、机械动能以及照明发热最终均转化为热能,和周围流动的空气发生热交换,使车间温度上升,要维持温度相对恒定,就需要经空调器回风吸走热能,通过一定方式将热量交换掉。只要生产运行(不含停产再开机的初期),一年四季车间是需要降温的,数九寒冬也不例外[1]。

中央工艺空调通常采用的降温的方式有:新风降温、制冷机降温、冷水板换降温和微雾加湿降温4 种。中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1 年当中11 月份到次年3 月份显著特点是气温低、空气湿度小,空气中绝对含湿量≤5 g/kg,但是生产车间需要12 g/kg 以上含湿量的空气环境。无论采用哪种降温方式,由于要维持生产车间一定比例的新风量,降温的同时,蒸汽增湿也是必然的,且不同的降温方式,再加湿所需要的蒸汽量有显著差异。

1.1 新风降温和冷媒水降温蒸汽消耗量比较

采用“全新风降温+蒸汽加湿”与“冷媒水降温+蒸汽加湿”蒸汽消耗量进行比较,通过图1 新风降温和冷媒水降温空气处理工程焓湿图来进行理论分析。

图1 新风降温和冷媒水降温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

如图1 所示,车间空气状态为N 点,新风为W 点。①若采用“全新风降温+蒸汽加湿”模式:混风状态为H1,此时已经达到送风S 点状态的温度20 ℃,再用蒸汽加湿处理达到送风状态S 点,用的冷量为L1,蒸汽加湿耗量为d1;②若采用“冷媒水降温+蒸汽加湿”模式:假设采用15%的新风,混风状态为H2,再用冷媒水降温到A 点20 ℃,再用蒸汽加湿到送风状态S点,用的总冷量为L2,仅冷媒水的冷量为L3,蒸汽加湿耗量为d2。显然,L1>>L3,d1>>d2,采用“冷媒水降温+蒸汽加湿”模式,对比“全新风降温+蒸汽加湿”模式,再加湿空气达标,所耗蒸汽量明显减少。

1.2 冷媒水降温的实现方式

冷媒水降温有“制冷机降温”和“冷水板换降温”两种实现方式。由于制冷机降温通常应满足空气湿球温度>16 ℃的条件,显然冬季不需要开启制冷机为车间降温。冬季宜通过冷水板换提供冷媒水,冷媒水送至中央工艺空调的表冷器,通过表冷器实现混风与冷媒水的热量交换,最后通过冷却塔将车间的热量排到大气中。

冬季送给表冷器的冷媒水温度控制在(18~20)℃范围,不能低于温度25 ℃、湿度60%情况下空气的露点温度17 ℃,以防结露。

1.3 微雾加湿器用于降温的局限性

微雾加湿是一个等焓加湿过程,只是送风温度下降了,其车间热能并没有散失,还需要开启新风或冷媒水进行降温,才能真正满足车间温湿度需求。

1.4 微雾加湿器用于冬季空气增湿适宜性分析

通常情况下,卷包车间、制丝车间等有发热源的区域,一年四季其混风温度或者表冷后温度高于送风温度时,启用微雾加湿,能够明显降低蒸汽加湿的使用量。更进一步,没有热源区域,如贮丝房等贮物间,冬季混风温度或者表冷后温度有时低于送风温度,启用微雾加湿能否节能,通过图2 低温时微雾加湿焓湿图进行分析。

图2 冬季采用微雾加湿空气处理过程焓湿图

假定送风和车间温湿度值相等,在焓湿图2 中,即N、S 重合在一个点上,混风为A 点,经微雾加湿后到达B 点,加湿量为d,B点低于送风温度,还必须再蒸汽加热升温才能达到S 点,需要的总热量为H1;假定C 点是直接用蒸汽加湿的结果,那么扣除C~S 用热量,B~C 点消耗的热量就是补偿经微雾加湿降温需用的热量,即H2。下面用1 台运行中的空调器,计算优先启用微雾加湿、以蒸汽加湿为补偿是否节能。

假设送风量10 万m3/h,空气密度1.2 kg/m3,A 点焓值50 kJ/kg,C 点焓值52 kJ/kg,无论蒸汽加湿或微雾加湿,绝对含湿量变化d=13-12=1 g/kg,24 ℃蒸汽的潜热r=2443 kJ/kg,蒸汽温度为135 ℃空气的比热值c=1.004 kJ/kg,则加湿量见式1。

式中 D——工房所需的加湿量,kg/h

ρ——干空气的密度1.2 kg/m3

V——进入工房的送风量,m3/h

h2——送风点的绝对含湿量,kg/kg

h1——混风点的绝对含湿量,kg/kg

将数据代入,得D=1.2×100 000×(0.013-0.012)=120 kg/h

补偿微雾加湿降温所用蒸汽热量H2=风量×空气密度×比热×焓差=100 000×1.2×1.004×(52-50)=240 960 kJ,补偿上述热量所需要的蒸汽质量为240 960/2443=98.6 kg。可见,在低温情况下,用微雾加湿优先的方式,可以节约蒸汽120-98.6=21.4 kg,按百分比计算节约量为21.4/120≈17.8%。

由上述分析可知:冬季低温时期,微雾加湿比采用蒸汽加湿节省能源,约节省17%的蒸汽量。该结论打破了过去冬季供暖季节不能使用微雾加湿的误区。

2 节能策略与实施

2.1 确立冬季中央工艺空调节能运行策略

新风阀在10%开度情况下,用冷水板换降温,微雾加湿优先和蒸汽加湿为补充。

图3 冬季制冷机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

2.2 冷水板换设备的改装

如果没有冷水板换设备,可以在制冷机和冷媒水、冷却水管路相互交叉联通,加装阀门进行变通改造即可实现冷水板换的功能,给空调器供给冷媒水降温,改造方案如图3 所示。

其中:F1、F2、F3、F4 为原系统本身的蝶阀;F5、F6、F7、F8 为新加装的蝶阀;F9 为孔径为2 mm 的Y 形管道过滤器。改造后,冬季冷却系统工作过程如下:关闭F1、F2、F3、F4、F5 蝶阀;关闭制冷机;打开F6、F7、F8 蝶阀;开启冷媒水泵;开启冷却水泵;开启凉水塔。这样冷媒水经过冷媒水泵加压,被送至凉水塔自然降温后,回到冷水池中,经过冷却水泵加压,被送至空调表冷器进行热交换。

3 节能效果验证

(1)中央工艺空调实际运行数据表明,采用冬季节能策略后,生产车间温、湿度全部达标,且运行平稳。

(2)节能效果。工艺空调冬季节能策略实施后,与上年同期对比,能源管理系统统计的实际数据见表1。

由表1 可以算出,2018.11.15 到2019.3.15 中央空调能耗与上一年同期数据对比,在生产日数增加16 d 的情况下,耗蒸汽量仍然下降8618 t,降幅达47.8%;耗电量下降52 万kW·h,降幅达12.7%,节能效果显著。

表1 能源管理系统记录的冬季时间段工艺空调能源消耗数据

4 结束语

(1)冬季低温时段,采用“冷媒水降温”比“全新风降温”,所耗蒸汽量明显减少。

(2)冬季低温时段,微雾加湿优先比蒸汽加湿优先更节省蒸汽,无发热源的储物间空调可以节约17%的蒸汽量,制丝、卷包空调等有发热源的空调可以节省更多的蒸汽量。

(3)冬季中央工艺空调节能运行策略:新风阀在10%开度情况下,用冷水板换降温,微雾加湿优先和蒸汽加湿为补充。该策略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冷媒新风降温
R290在冰箱冷柜中的冷媒替代研究
站在“TOD”新风口
整车冷媒流动声测试诊断研究
动物降温有妙招
多联机空调使用即设配管时的要求
车用锂离子电池直冷热管理系统用冷媒研究进展
丹青不渝新风入卷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夏日清新风
夏日清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