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021-01-04

中文信息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科跨文化汉语

赵 瑾

(天津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天津 300457)

新时代,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2019年5月教育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后,中国“新文科”建设开始广受社会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本科专业如何全面投入到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中去,已经成为新的挑战。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作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文科专业无疑也要面向新时代,以新文科理念为指导,全力推进专业转型发展,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育人活动的基础,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此为着眼点,“谋突破、找创新、增实效”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2012年由“对外汉语专业”更名而来,从1985年的全国四所高校开始设立该专业,到2019年已经发展到417所高校,发展迅猛,成就突出。但它仍然属于一个年轻的专业,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课程设置就存在着很大的探讨空间。我们通过资料研究与考察调研发现,当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显庞杂,体系性差

课程设置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系统性工程。包括合理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但是到底开设哪些课程利于人才培养,仍在探索之中,并没有传统专业那么形成共识,因此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中追求多而全。虽然根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行指导性文件,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介绍》(2012)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8)的规范和要求,各高校基本统一为中外语言类课程、文学文化类课程、教育教学类课程、教育技术类课程等四个模块,但是每个模块的具体课程却因校而异。出现的问题如:课程面面俱到,零碎庞杂,系统性差;课程内容有重复,缺乏整合;课程学时不合理,看不出主次;忽视学生接受度,门数过多;课程安排欠妥当,层次不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课程体系不完善。

2.课程设置“拼盘化”,综合性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各级各类高校中都有设置,有的学校是理工科院校,文科师资薄弱;有的学校是内地学校,外向发展困难;更多的学校为非师范类院校,培养师资乏经验。所以,在课程设置中有中文+外语+教育的简单相加之嫌,教材就是这些专业的相关教材,教法区别也不大,教学内容比较单一,课程之间衔接不明,没有统一目标支撑,各门课程各自为政,没有让各门课程形成育人合力。

3.课程设置实践弱,有效性差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无疑应该更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锻炼,但由于受文科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学模式上仍然偏重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设置上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成比例,实践课程不仅较少,并且形式贫乏,内容单一。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学生缺少实践机会,而且因为汉教专业首先要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师的工作有同源性,所以有的学校只是让学生在所学习的课堂上进行一下讲课演练,教师进行点评就算实习了,实践流于表面化。

4.课程设置少特色,针对性差

课程缺乏专业特色,比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国际”二字体现着国际化的特色,在新形势下,为了契合“一带一路”的需求,就应该设置多语种课程,但现在很多院校,英语独大;国际教学有跨文化的特点,应注重中外语言文化比较,但很多课程重本体,少比较。同时,各高校课程设置同质化严重,没有地域特色、校本特色,削弱了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还有面对当前教育“互联网+”等的趋势需要线上教学的新情况,学生在所开课程中,大都学不到用新技术进行汉语国际教学的内容。

二、新文科理念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路径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不属于完全依靠内循环发展的专业,而面对外循环,当前世界呈百年未见之大变局,这将对专业带来长久影响,因此必须用新文科理念来探索专业生存与发展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这是十分具有现实意义的。有学者指出,中国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1]。面对新要求,我们以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注重新文科建设极为强调的“跨界融合”理念,构建具有融通性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新文科背景下,课程设置的跨界要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有创新思维,“跨”只是形式,最后要通过“跨”的多维协同达到“融”,通过“融合”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

1.跨文化之界,打造中外融通的课程体系

我们要注重文科内部的融会贯通,多层次搭建跨文化课程体系,培养站在中国立场又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肩负汉语国际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跨文化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的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能力。而在跨文化的传播中,会面对异文化的冲撞与激荡,如何能自觉、自信、自豪地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这是一种挑战。因此,在课程设置时不仅要开设跨文化理论的专门课程并增加课内实践,而且要在各个课程的内容中增加跨文化比较分析,扩大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意识。同时,也要注重跨文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注重利用国内的留学生资源进行跨文化交际,也要注重海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引导学生“走出去”,亲历跨文化语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实践能力。

2.跨学科之界,构建多维融合的课程结构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有“交叉性”的学科内涵。该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也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具有“汉语素养,世界眼光”的复合型人才[3],这种交叉性与新文科倡导的“跨界融合”有一定的契合性。在此,我们要以多元适用的专业课程为基础,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或技术,以“大学科”的视野构建课程。如“汉语+科技”,包括科技内容的学习,科技内容的实践,这有利于专业学生传播科技文化,进行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也包括培养学生将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的能力,如何进行“翻转课堂”“混合课程”“微课教学”,如何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线上网络教学等都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如“汉语+文化”强调文科内部的文化素质培养;“汉语+传播”强调不同文科之间的互相渗透;教学内容上与课程思政融合,强化文化自信,为肩负中华文化传播使命的学生坚定文化立场。通过跨界融合,学科交叉,创立新课程,充实新内容,培养新思维,实现“全人”教育培养。

3.跨空间之界,获得资源共享的教学内容

空间之界一是跨学校之界。各高校应结合校本特色打造专门用途汉语,如科技汉语、医学汉语、经贸汉语等,以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对汉语的多元需求,还可以利用各校优势建立专业平台课,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二是跨地域之界。突出专业特点,让学生“走出国门”,将留学生“请进校门”,加强与国外的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三是跨课堂之界。从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跨到第二课堂的社会多元化实践,丰富的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可能,通过高校与社会的互动,打造协同育人的平台。

猜你喜欢

文科跨文化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豆文科作品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