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志教授治疗混合性中风经验*
2021-01-04张俊婷徐方飚
张俊婷,徐方飚
(1.开封市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 475000; 2.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王新志教授是首届国家岐黄学者,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仲景国医导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河南省优秀专家。王教授从医数十载,熟谙经典,学贯古今,中西合璧,临床尤为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重视腹诊、问诊,总结出“离经之血便是瘀,活血化瘀三部曲”“中风病勿单纯见风治风”等学术思想;治疗上强调不仅以药物治疗疾病,还要注重身心情志的开导,并且以身作则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主编有《中华实用中风病大全》[1]《中风脑病诊疗全书》[3]等十余部著作;精研《灵枢》《素问》,勤学《本草》,注重辨证辨病,长于各种脑系疾病及西医难有疗效的疑难病症,疗效显著。王教授指出:混合性脑中风为共轭的脑出血与脑梗死,是各种原因所致的梗死后出血及出血后梗死、梗死与出血并存的病态过程,临床上需要辨证论治、分期论治。
中风[3]最早始于《黄帝内经》,据记载,“中风”仅指病因,即感受风邪,并不包括现今所指的半身不遂等症状。直到汉代,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治》中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瘦,脉微而数,中风使然。”[4]将半身不遂定义为中风病主症之一,如今的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的国际《中医临床诊疗术语》[5],明确把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西医学定义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如短暂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6]和《神经病学》[7]皆没有对混合性中风,西医学为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脑出血后脑梗死或两者同时并存做出诊疗指导和建议[8];但据临床观察报道,混合性中风患者不在少数[9]。混合性中风的定义也只是近几年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被大家所重视[10];但目前尚无详细的混合性中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案的制定。西医学主要从血流动力学方面考虑为缺血灶再灌注损伤所致出血[11],更有从基因角度的研究[12],近期出台的《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13]对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做了分型,并给出一定的治疗方案及建议。由此可见,临床对混合性中风的诊治思路研究已经迫在眉睫。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王教授治疗混合性中风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病因病机
王师认为,风、火、痰、瘀、虚无一不可致中风,也可两者兼而有之,甚三者合之。缺血与出血矛盾共存,此为怪,怪病多有痰作祟。痰分有形和无形。有形之痰多结合瘀血,形成有形之结,如痰核、瘰疬、瘿瘤等;无形之痰多阻滞气的运行,气机不畅,则全身气的运行失调,气不达之地可发为气虚,进而营血不达发为缺血灶,或统血无力而致血溢脉外。古代医家多有“痰之为病,变幻百端”的学术思想。明代楼英在《医学纲目》中对痰进行描述,曰:“痰之为病,成偏头风,成雷头风,成太阳头痛,眩晕如坐舟车,精神恍惚。或口眼瞤动,或眉棱耳轮俱痒,或颌腮四肢游风硬肿,似疼非疼。或浑身燥痒……或四肢肌骨间,痛如击戮,乍起乍止,并无常所, 或不时手臂麻疼, 状如风湿, 或如芒刺在背着肤,或如毛虫所螫,或四肢不举,或手足重滞, 或眼如姜蜇,胶粘痒涩,开阖甚难……”清代汪启贤在《济世全书》中言:“凡奇怪之症,人所不识者,皆当作痰证而治之也。”证实了痰邪无处不在,总在作祟且不易被发现。瘀邪又可称为“恶血”“蓄血”“败血”等。有形之痰浊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恶性循环,往复不断,相互转化。王师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瘀”,离经之血是失去了气的统摄作用的血,也是失去了气的依附而没有生命力的血。正如《雪心赋》云:“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往往变幻无常,且发病迅速,临床常见症状为眩晕、震颤、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颜面肌抽掣等。病机十九条中有关于风邪的论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将病位所在的脏腑划分到肝,但此风并非六淫所讲的外风。本条所论属于内风,所指乃肝病生风引发的掉眩症状,属于内风范畴,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此为肝脏本身的病证。又有肾者水脏,主水藏精,真阴所寄。阴即水也,木赖水涵。肝主藏血,血能养肝。若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则木燥而生风,精虚血少,无所荣之物,发为中风;亦可血不养肝而因虚生风。脑为元神之府,风气上逆,升而不降,扰乱清窍,发为中风。正如病机十九条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凡逆冲上者,多为暴病,暴病多有热,热极之为火,故言“皆属于火”。热邪久居则耗气伤阴,气虚则统血无力,血溢脉外,阴伤则血黏、痰黏,易成瘀血。肝风内动,造成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率增加、血液流速变快,使有形之痰邪聚集成瘀,如大斑块脱落、小斑块聚集阻滞成栓子。瘀血堵于脉内,则脉不通,发为中风;久瘀于一处,血易从此处破于脉外,造成出血;久瘀则回流不足,造成血虚,血虚则肝不荣而生风,如此恶性循环[14]。出血可导致瘀血,亦可致血虚。瘀血若未及时清除,又可挤压脑组织,增加脑髓容量,诱发其他部位出血,从而加重出血,脉内的血减少,加重了血虚。出血多有风,出血又导致瘀、虚,风、瘀、虚三者之间互为因果,如此恶性循环。因此,风、火、痰、瘀、虚无所不可致中风,往往其中三者合之,循环往复,相互转化,相互影响,具有多变性。但总体而论,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的终局均是引起局部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缺血缺氧。王师认为,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无外乎风、火、痰、瘀、虚,根据中医学证的概念,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正所谓“有是证,用是药”。就瘀血而言,缺血性中风为脉内血瘀,出血性中风为脉外血瘀,皆是血瘀的存在。
2 分期论治
王师认为:混合性中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并非截然相反而单独存在的,临床应运用哲学思想动态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王师临证时根据出血量及病情先后、轻重缓急,分期、分情况论治混合性中风,如:脑出血后梗死急性期急则治其标,以治疗出血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治疗梗死。用药剂量要慎重选择,根据出血量的大小,出血量大者给予出血性中风治疗,出血量小者给予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止血治疗。脑梗死后脑出血转化,急性期以治疗梗死为主,辅以止血治疗出血。若梗死面积小、出血量大则首先治疗出血。血压指标是分期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缺血性中风血压降低容易再次形成梗死,出血性中风血压升高易造成出血;因此,血压过高应优先降压止血,血压过低应优先升压活血化瘀。据统计表明:约7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4 h内血压升高至160 mmHg(1 mmHg=0.133 kPa)以上,2 d内的血压升高,这些都是一种应激反应,多为暂时性,多数在4 d以后逐渐下降,1周左右即会自然恢复到中风前的血压水平,这一过程也可以看作血压对供应脑部之血流量的自我调节[15]。此可以作为制定血压平衡点的一个考虑;但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更多的是需要临床医者严密观察,找到适合每个人的血压平衡点。此外,分期的方法只是一个辅助,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体征,从而随时改变治疗方案,事无巨细,争分夺秒。
3 瘀血有新旧
在混合性中风的疾病过程中,瘀血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王师认为:瘀血有新旧之分,新血状如“豆浆”,尚有流动性,并有再出血之疑,宜活宜止,应选用具有化瘀与止血双向作用的中药,慎用破血通络峻猛之品。数日即成旧血,旧血已腐化,状如“豆腐脑”,宜活宜利,应给予活血利水类中药,酌情选用破血通络之品;甚则凝结成块,状如“豆腐块”,宜破宜散,应选用破血通络类中药,“久病多虚”需扶正以祛邪。王师在治疗时重视藤类药的使用,原因有四:其一,藤类药木性曲直,且能疏通全身之经络,通利关节,对于出现肢体活动不利、麻木者尤为适宜;其二,肝阳暴亢为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多数藤类药有平肝之效,如络石藤、石楠藤;其三,藤类药有活血之效,可应活血之法,如鸡血藤等;其四,外风直中为中风产生的诱因,络石藤等药还有祛除外风之效。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69岁,2018年6月3日初诊。主诉:右侧肢体无力1个月。患者1个月前因情绪激动后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浅感觉消失,语言不利,无口角歪斜、头晕、恶心呕吐等,于附近某医院行磁共振DWI检查示:左侧额颞枕顶叶急性脑梗死。PWI检查示:左侧额颞枕顶叶、放射冠区、半卵圆中心灌注减低并延迟,灌注异常范围大于DWI所示病变范围。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通络及对症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半个月前病情突然加重,右侧肢体偏瘫,复查头颅磁共振提示梗死面积增大;今出现头痛、呕吐,复查CT提示左侧额顶枕叶梗死后出血,遂前来就诊。现症:右侧肢体活动偏瘫,右侧肢体浅感觉消失,语言不利,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一般,纳眠差,小便黄,大便干、2 d 1次,舌质暗,苔白腻,脉沉弦。体征:体温37 ℃,血压168/98 mmHg,呼吸20次/min,心率92次/min,空腹血糖11.3 mmol/L。西医诊断:①脑梗死出血转化;②高血压;③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①中风,辨证为气虚血瘀证;②消渴病,辨证为阴阳俱虚证。治宜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停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预防应激性溃疡、营养脑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全身营养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中药汤剂,药物组成:远志12 g,石菖蒲12 g,胆南星12 g,天竺黄10 g,红景天30 g,黄芪30 g,天麻10 g,甘草6 g,水蛭10 g,枳壳12 g,山楂20 g,神曲20 g,麦芽20 g,砂仁6 g,瓜蒌30 g,大黄10 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此外,给予脑血疏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服药后患者大便得下,将大黄减至3 g,继服14剂;同时继续口服脑血疏口服液。服药后,患者病情稳定,转入康复科行康复治疗。
按 王师认为,本例患者出血病情严重程度大于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急则治其标,故先给予出血性中风对症治疗。究其根本,瘀血堵于脉内,则脉不通,发为中风;久瘀于一处,血易从此处破于脉外,造成出血;久瘀则回流不足,造成血虚,血虚则肝不荣而生风,如此恶性循环。出血与缺血互为因果。然而,无论是出血还是缺血,皆有其起因,无外乎风、火、痰、瘀、虚,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即可。王师从风、火、痰、瘀、虚论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汤剂方中远志、石菖蒲、胆南星、天竺黄化痰息风;天麻平抑肝阳,息风;水蛭乃血肉有情之品,填精益髓,活血化瘀;红景天、黄芪补本元之气,同时增强统血之力;瓜蒌、大黄通腑泻热;红景天、黄芪益气活血;枳壳、砂仁行气,调畅气机;山楂、神曲、麦芽又称焦三仙,保护脾胃,防诸药燥热伤津;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以行气、活血化瘀、涤痰息风为主,益气防血溢脉外,补先天本元,扶正祛邪,并佐以护胃、调和之品。脑血疏口服液由黄芪、水蛭、石菖蒲、牛膝、牡丹皮、大黄、川芎配伍而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的作用,且中成药方便长期使用。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中西结合,标本兼治,故获良效。
5 小 结
混合性中风的诊治工作重点在于胆大心细。心细在于早诊断,早诊治,勤观察,平衡血压;胆大在于辨证论治,适时运用活血化瘀药物,从而加快出血灶的恢复。混合型中风的发展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进程,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因此,医者要对患者做到详尽观察,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及时调整治疗,结合中医学整体论治思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方能够取得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