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十三五”科技创新的成效与“十四五”发展建议

2021-01-04毛洪斌

中国蚕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蚕业家蚕蚕桑

毛洪斌 李 标

(1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 530007; 2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 530007)

“十三五”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广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创新推动,使得蚕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部门数据显示,2019年,广西全区桑园面积达197 187 hm2,约占全国桑园总面积的26%;蚕茧产量达到37.4万t,约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52%[1],连续15年位居全国首位。“十三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蚕桑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促进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出好成果,加快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生产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广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总结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十三五”以来在科技管理、创新成果、科技平台、团队建设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十四五”广西蚕桑科技创新的发展建议。

1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促进科技创新采取的措施

广西是通往东盟的重要枢纽,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省(区、市)之一,壮大广西蚕桑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蚕桑产业发展,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十三五”以来采取了以下措施。

1.1 强化科技管理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设立了科技管理科室,配置专职人员对接自治区科技管理部门,理顺归口管理;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科技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自治区本级财政科技计划和科技项目管理改革的实施方案》等自治区科技计划及经费管理制度。强调项目的流程管理,突出管理流程中关键点和关键路径的控制,强调针对项目系统性、全周期的管理。从科研项目立项、项目管理方法、科研管理队伍的素质与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入手,采取定期跟踪、检查指导等方法,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反馈与监督检查机制,以实现科研项目跟踪检查的制度化,确保科研项目及时有效地开展和顺利完成。通过及时总结科技管理工作经验,梳理、完善与修订各项管理制度,从完善管理制度、制定激励政策、实践培养锻炼等方面创新科技管理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和科技成果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调动科技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潜能。

1.2 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申报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支持,组织申报和牵头实施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广西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和广西农业科技重点项目等一大批科技项目。

1.3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以“广西蚕业研发人才小高地”建设为契机,大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团队建设工作。引进博士2人,鼓励科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与江苏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农业推广硕士班,培养硕士23人。目前在职人员中科技人员占79%,其中正高13人、副高49人、中级5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广西优秀专家3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6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各1人、广西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功能专家3人,2017年再次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为服务单位),还聘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担任广西第五批“家蚕分子遗传育种研究”岗位,建立10大功能研究室和10个科技研发团队。

1.4 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坚持开放搞活,加强与区内外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研发,先后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广西南宁天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时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广西靖西鑫晟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同时通过广西蚕学会、广西蚕种业协会和广西茧丝行业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举办专业学术报告会和学术研讨会;牵头组建了国内第一家省级广西桑蚕茧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盟员单位申报和实施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联合攻关;成立了柳州、桂林、贵港、玉林、百色、河池6家研究分院,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实现区市两级科研资源的整合与有效配置。同时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和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古巴等国的技术交流。

2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以来,在自治区政府、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科技厅以及国内各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下,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采取相关措施,科技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2.1 科研项目大幅增加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总计获得科研项目48项,比“十二五”增加20%,共获得科研经费1 800万元。其中“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列入了广西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3年行动实施方案和2019年第一批创新驱动重大专项定向委托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1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6项,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2项,国家茧丝绸发展专项基金项目2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在家蚕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桑树多元化品种选育与繁育示范,蚕桑病虫害防控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研究和桑蚕茧丝绸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提升广西蚕桑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实施项目(课题),提升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形成与转化,有效地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

2.2 科技研发平台收效明显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通过平台建设,更好、更快地引进和聚集了一批科技项目、资金与人才,整合了各方资源,全面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其中科技平台“广西院士工作站”和“广西蚕桑良种选育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十三五”绩效评估中获得优秀,为进一步提升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开发水平奠定了基础。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作为广西第一批院士工作站的承建单位,不断加强与向仲怀院士及其团队的交流,合作开展了蚕学基础研究、热带亚热带蚕业技术研发、新技术示范推广、高层次人才培养,收集整理了热带亚热带桑、蚕品种资源,共建了热带亚热带蚕桑品种基因库,建设了广西桑、蚕品种选育基地,共同选育出了适合广西饲养栽培的蚕桑新品种。签订了《高强丝家蚕新品系研究》《2019—2023年广西小蚕人工饲料共育研发计划》《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向仲怀+院士工作站能力建设》等一系列合作协议,联合开展了《亚热带适宜工厂化小蚕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研究》《亚热带黄绿茧色限性家蚕新品系选育研究》《亚热带全丝胶特色家蚕品种选育研究》《亚热带家蚕特色种质资源创新与高产优质抗血液型脓病品种选育》《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等项目研究。引进了4个细纤度家蚕品种和推广使用了小蚕饲育机;开展了20多个家蚕品种全基因组及线粒体测序分析,绘制了家蚕、野蚕、瑶蚕进化分析图,分析了耐BmNPV材料的抗病相关基因,获得了6个候选基因;组织开展了丝胶茧、雄蚕等特殊品种的选育,完成了2个丝胶茧品种的鉴定试验;完成了亚热带转羊毛角蛋白基因家蚕选育,获得了4个家蚕新品系;优选亚热带小蚕适宜人工饲料育组合1对;探索了亚热带人工饲料饲育模式及饲育技术、系统研究分析了邕宁三江饲育模式。2019年11月,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与向仲怀院士续签院士工作站协议,双方将继续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蚕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技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长期的紧密合作,依托科技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广西蚕桑科技事业的发展。

广西蚕桑良种选育与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广西农业发展战略部署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围绕桑蚕茧丝产业中育种的关键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开展工作,长期主攻亚热带蚕桑优良品种、亚热带种桑养蚕先进实用技术、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等,主要开展新品种的培育、优良品种的繁育,为广西桑蚕养殖户和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培训,创新了良种繁育技术,建成了具备现代蚕业生产模式的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

2.3 蚕桑品种创新取得新跨越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加强蚕桑多元化品种创新研究,在优质、高产、高效、高抗蚕桑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共有7对蚕品种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5个桑树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促进了广西蚕桑品种的多样化和更新换代。2019年育成了1对强健夏秋用小蚕适宜人工饲料育的家蚕新品种桂蚕5号,桂蚕5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适应性明显优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利用M35人工饲料育,桂蚕5号的24 h疏毛率、蚕体质量、192 h 3龄起蚕率和存活率等指标均达到了实用化要求。2020年3—8月份累计推广“桂蚕5号”500多张,已在15个示范基地进行了3批不同规模的小蚕人工饲料育示范,成功率在80%以上,为今后大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小蚕人工饲料育可以解决养蚕劳动力成本高,桑蚕农药中毒、带病、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利于促进蚕桑产业向规模化、省力化、工厂化转型升级。2020年育成了桂蚕8号、桂蚕9号、桂蚕10号、桂蚕11号等4对强健性好、抗BmNPV较强的亚热带特色家蚕品种,其中桂蚕10号、桂蚕11号2对为天然黄色茧家蚕品种,天然黄色茧率98%以上。这4对新品种的2龄起蚕经口定量添食BmNPV的半致死浓度(LC50)比全国强健性代表品种、广西现行当家品种两广二号高1 000倍以上,表现出较强的抗BmNPV能力;张种产茧量约增产5%,洁净93.5~94.5分,能满足5 A级高品位白厂生丝和天然黄色生丝的生产需求。2020年6—8月期间,在广西的忻城、平果、那坡、环江、宜州等县(市、区)示范推广近3万张,表现出强健好养、抗高温多湿和抗血液型脓病能力强、茧丝质量好等优点,深受小蚕共育户、蚕农和企业的欢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4 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获得省部级以上各类成果奖共1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8项,包括广西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273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1篇;获得专利46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获得立项标准20项,其中5项技术规程已制定颁布,5项通过专家评审,8项完成征求意见稿,有力地支撑了广西蚕桑产业标准化发展。实现了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目标,其中“桑蚕茧丝绸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获得2018年度广西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研究育成了桂桑5号、桂桑6号等桑树新品种和桂蚕3号、桂蚕4号等家蚕新品种及亚热带荧光茧色判性家蚕新品系等,其中桂桑5号为世界首创耐旱性桑树杂交组合,解决了我国“东桑西移”桑、蚕品种配套问题;集成轻简化省力化技术,解决了农村蚕桑生产劳动力紧张的问题。研发的蚕桑病虫害防控技术,在全国最大蚕区有效地控制了蚕桑病虫害的危害;创新形成的鲜茧缫丝配套技术,率先建立了鲜茧贮藏、蚕蛹保鲜、蚕丝保质等鲜茧缫丝技术体系;参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订;广西缫丝企业鲜茧缫丝普及率100%,鲜茧缫丝约占广西总产茧量的60%;通过开展桑枝、蚕沙、冻鲜蚕蛹、缫丝副产品等大宗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实现了桑蚕茧丝绸资源高值化和产业化利用;建设了宜州区等6个蚕桑科技示范县(区),37个示范基地,累计开展各种示范2 344 hm2,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2017年累计新增销售额85.00亿元、累计利润16.00亿元、新增税收0.58亿元、节支减耗0.19亿元;促进了广西农民增收和地方发展,解决了效率和竞争力提高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了蚕桑产业的发展。

2.5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

“十三五”以来,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制定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内容,争取科技成果奖励分配自主权,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自行转化的方法。加快成果确权转化,深化科企合作,签订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19项,合同金额1 209万元。2019年1月,向仲怀院士团队、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广西南宁天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方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向仲怀院士团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要涉及合作项目为桑种、桑果酒、普通种、丝棉被、蚕桑食品等。签署了“桑蚕一代杂交种合作开发和推广项目”“桑果及桑叶合作开发和推广项目”“桂桑优12、桂桑优62、桑特优2号、桂桑5号、桂桑6号5个桑树品种所有权”等技术服务协议,实现了政企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携手共同发展。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始终坚持科研与生产、推广紧密结合,形成了资源整合好、成果转化快的优势特色,多年来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以解决生产实际困难为出发点,坚持从生产中来再回到生产中去,推进科研与推广相互促进,保证了科技成果得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6 科技扶贫效果显著

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指导帮助贫困地区制定蚕桑生产发展规划,推广良种良法,组织全区215名蚕桑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邕宁区、靖西市、平果市等地区探索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扶贫车间+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蚕桑生产水平,实现了贫困地区养蚕增收脱贫。全区贫困县(市、区)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茧产值分别占全区的55.8%、43.46%和45.15%,养蚕贫困户人均养蚕收益超3 000元,广西2019年计划脱贫摘帽的21个贫困县(市、区)中有19个县(市、区)的181个乡镇、1 879个村、20.95万农户发展种桑养蚕,户均收入约2.3万元[3],种桑养蚕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3 “十四五”广西蚕桑科技创新的发展建议

围绕桑蚕产业重点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星创天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蚕桑科研体系。充分发挥区内外科研人员的作用,加大与知名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力度,联合国内外产、学、研相关单位协同攻关,重点解决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3.1 加大蚕桑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与保护、创新

开展家蚕、桑树种质资源优异基因发掘、鉴定评价,挖掘分析控制家蚕和桑树产量、品质、抗逆、养分、活性物质、生长发育、食性等性状的优异基因或基因群,创制强健抗病、优质高产、适合人工饲料育、天然彩色茧、茧色卵色限性等多元化家蚕种质资源和多抗性、优质高产及适合食药用、生态治理等特色的桑树种质资源。选育适合亚热带的强健、抗病、优质高产、适应人工饲料育、天然彩色茧、茧色卵色限性等多元化家蚕新品种;培育抗病(抗青枯病、抗花叶病)力强、适合高蛋白饲料用、果叶两用、菜用、茶用、高生物碱药用、抗旱、抗盐碱生态等桑树新品种。开展抗病、适合人工饲料育等家蚕新品种高效配套繁育技术研究和桑树新品种高效种子繁育配套栽培模式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广西的家蚕、桑树种质资源。

3.2 加快蚕桑产业重大技术攻关

开展蚕桑机械化规模化关键技术、亚热带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配套技术和人工饲料配方、加工工艺等研究;开展桑树应用于畜牧动物养殖饲料配方、饲料桑替代抗生素在养殖方面的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桑树适合于石漠化地区替代种植生物修复、应用于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海边盐碱地生态修复等综合技术研究。开展桑资源食用性功能评价、人工培养高活性蚕虫草和蛹虫草、蚕蛹功能性油脂提取及蚕蛹蛋白酶解改性及生物发酵、茧丝环保加工技术及茧丝蛋白的提取工艺、蚕丝蛋白系列护肤品等关键技术研究,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延伸蚕桑产业链。

3.3 加大蚕、桑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开展蚕、桑疫病等主要病虫害的致病和抗性机理研究,应用分子育种技术进行抗BmNPV、微粒子病家蚕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品种选育。建立适应一代杂交种平附种生产方式应用的成品卵质量检验新技术,创新研发和应用蚕种微粒子病快速检疫、高温处理蚕种、病虫害数字化识别等技术。开展蚕、桑病虫害流行规律调查,完善数据库,研发蚕、桑病虫害数字化识别系统,建立蚕、桑主要病虫害预警体系。普查家蚕农药中毒种类、污染方式,研发家蚕农药中毒的关键防控技术,确保蚕桑生产安全。

3.4 加快构建蚕桑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

围绕广西蚕桑产业全产业链,综合运用遥感、无人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蚕桑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生产要素一张图、生产结构一张表和生产决策一系统,为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户提供智能化、精准化服务。在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建立健全蚕桑生产专家咨询系统、蚕桑生产信息报送系统、蚕种生产监控系统、蚕桑种子种苗繁育生产智能系统、蚕桑农产品溯源系统,增加电子商务、智能化生产管理、供求信息管理等平台,提高蚕桑产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进蚕桑产业信息化建设,提升广西蚕业信息网后台管理系统的功能,促进广西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3.5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拓展科技合作渠道,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积极融入大开放、大交流、大合作的国际市场,通过邀请国外专家到广西考察讲学、选派技术骨干到国外考察和参加先进技术培训,开展与东盟、非洲国家及印度、古巴、日本等国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广西成功承接“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高校等研发机构的技术交流、合作研发、协同攻关。不定期举办专业学术报告会和研讨会,广泛了解国内外蚕桑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学术研究最新进展、前沿技术发展动向,加强人员交流互访,以项目为载体,聚焦双方优势,推进合作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

3.6 加快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

产业发展人才为本,把人才队伍及创新团队建设作为产业发展提质增速的第一资源要素。巩固高端人才队伍的核心地位,加大蚕桑产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力度。优化科技人才发展环境,从科技人员的需要和蚕桑产业的发展出发吸纳高层次人才,利用八桂学者、首席专家和人才小高地制度,结合引进院士顾问、中心实验室等研发中心建设,产学研结合,吸纳蚕桑产业创新创业领军、知名人才。完善蚕桑产业人才库,培育壮大各级各类蚕桑产业人才队伍。与国内蚕桑专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联动沟通,探索订单人才模式,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形成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人才联系机制,加强蚕桑产业科技特派员选派,蚕桑农村实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蚕业家蚕蚕桑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四川蚕业》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