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做好央企意识形态工作

2021-01-04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毛雨贤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1年12期
关键词:舆论中央工作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 毛雨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中央企业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持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使之成为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护航队、提升队伍战斗力的发动机、塑造企业形象的增压器,以良好意识形态和舆论氛围为企业改革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央企新闻舆论工作的实践和现状分析

新闻媒体,是我们党的喉舌。同样,企业的新闻宣传机构,也是企业党组织的喉舌,为党发声,高扬改革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把党的政策方针传播给干部员工、千家万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支撑。

开展品牌宣传,凝聚奋进力量

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中央企业新闻舆论工作,每年都组织召开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新闻舆论要为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凝聚强大力量。各大中央企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国资委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全方位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当好企业党组织的喉舌,为企业改革发展鼓与呼。

以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出台修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调整组织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意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整合企业新闻舆论资源,推动该公司新闻舆论战线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创造力,推出一批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新闻作品,讲好南网故事,唱响央企声音,不断提升新闻舆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2021年,南方电网公司品牌在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中居第21位。

不仅南方电网公司,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家中央企业从不同角度积极开展品牌建设,在新闻舆论中更是有意识地传播、提升和维护本公司的品牌形象。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银行等央企连续跻身世界品牌排行榜百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正逐步形成。

紧跟时代发展,积极探索实践

一直以来,各大央企为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创新载体,精心耕耘,开展了许多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一是从传统平台到新平台,新闻舆论媒介更丰富。过去,很多中央企业都布局有企业报纸、杂志、楼宇电视、门户网站等。这些年,随着受众需求的变化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多中央企业又纷纷推出微信、微博、抖音号、客户端等,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道全方位宣传企业党组织的好声音,宣传企业改革发展新成果,引导形成良好的意识形态,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撑。

二是从重视数量到关注质量,新闻舆论更有影响力。企业新闻工作者用铁肩担起重托,用妙笔记录企业的发展足迹,不仅在宣传的媒介上转型,还在宣传的质量上转型,从过去的“有新闻”向“好新闻”发展,开展更多接地气的策划,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如南方电网公司从2008年以来,已经成功策划举办六届“感动南网”人物评选,将笔头和镜头对准一线既平凡又伟大的普通员工,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感人事迹凝心聚力,引导干部员工立足岗位,为企业改革发展添砖加瓦。

三是从重视内部宣传到内外宣传并重,新闻舆论更有公信力。新闻舆论工作既要记录企业改革发展,更要推动企业改革发展,“擦亮”企业工作亮点、文化品牌的窗口,讲好企业好故事。这些年来,广西电网公司不仅加强内部宣传,还高度重视外部宣传,尤其是加大在当地党报党刊和中央主流媒体的宣传力度,每年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发布报道超过100篇次,在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布重点报道超过3000篇次,企业好声音通过媒体报道,直达党委政府、直达用电客户,让党委政府更加坚信、更加认可广西电网公司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战略伙伴,广西电网公司在广西的影响力、重要性、美誉度前所未有,推动广西“一张网”建设提挡加速,推动广西电网高质量发展!

“投入”力度不一,“收益”参差不齐

新闻舆论工作,要突出新,突出与时俱进。各大央企由于对新闻舆论工作“投入”的力度不一样,取得的“收益”也参差不齐,存在的不足也不尽相同。

有的中央企业还停留或沉浸在传统的宣传模式中,存在宣传手段落后、传播不及时、传播效果差等问题。如今,数字化、智能化、“手机化”在快速发展,新闻舆论的受众在分化,对新闻舆论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中央企业对新闻舆论的信息化、受众需求的转变没有足够关注和重视,没有认识到新闻舆论创新发展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有的中央企业只在口头上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却没能在人、财、物上给予更多安排或倾斜。新时代新发展,要求新闻舆论工作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不断丰富宣传的媒介,要求更多的人员参与新闻舆论工作,比如,新媒体在日新月异发展,将报道质量、速度、广度、深度等提到更高层级,如果人、财、物以及有关激励机制的支持还停留在“过去时”,企业想追求的宣传效果又怎能达成呢。

当好“喉舌”练好“笔杆”,用新闻舆论激浊扬清

做好新闻舆论工作,需要中央企业拥有一批为党和人民所信赖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始终坚持“央企姓党”这一根本属性,切实当好“喉舌”,练好“笔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为社会、为企业构建良好意识形态,将新闻舆论软实力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和发展力。

坚持有力有度,增强新闻舆论号召力和引领力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新闻舆论工作之本、之魂。为此,中央企业新闻舆论工作首先要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团结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按照强化舆论宣传引导、策划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的工作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外塑形”“内铸魂”,坚决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谋划,引导良好意识形态,记录企业发展的新征程、凝聚改革的正能量、彰显品牌的好形象。同时,把握新闻宣传的“时度效”,瞄准时机、掌控节奏、突出实效,做到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进一步增强新闻舆论号召力和引领力。

坚持用心用情,增强新闻舆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新闻舆论既要“唱得响”更要“传得广”。作为央企新闻工作者,需要把握宣传导向,做到既接“天气”,讲政治,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也要接“地气”,扎根基层,践行脚力、眼力、笔力、脑力,关注员工,贴近民生,推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同时,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讲求方式方法,抓住时机、把握节奏,不唱独角戏,奏响大合唱,积极与各层级专业媒体广泛开展合作,打通平台资源,开展互动联动,协同发力,争取在更高规格更高层级媒体重磅发声,打造新闻舆论的最大公约数。

坚持精品为道,用一流新闻舆论为企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中央企业新闻工作者要不断增强精品意识,不断锤炼精品态度和精品作风,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业务水平和能力。要突出对新闻素材的深度加工,以及对重大事件、重点活动的深度报道,打造更有思想、更有温度、更有品质的精品力作,全面提升企业新闻产品质量。要注重在企业内外推出有影响力的典型、有传播力的新闻精品,用新闻的力量展现企业品牌、引导意识形态。

坚持守正创新,加速媒体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25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明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强做优主流舆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媒体领域正在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媒体融合。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和受众阅读习惯将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媒体融合、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从各大主流媒体向各大行业媒体、企业媒体全面铺开。中央企业促进媒体融合、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已是大势所趋。如在电网企业,已有国网浙江电力融媒体中心、国网河北电力融媒体中央厨房、国网甘肃电力融媒体中心等,南方电网公司融媒体中心也进入试运行阶段。

融媒体中心建设,就是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通过各方资源整合、渠道拓展、提升数据价值等,打造数字化融媒体工作平台和中央厨房,形成“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新闻舆论模式。拥抱“融时代”,展现“融作为”。新时代的中央企业新闻舆论工作者需要增强“融”的意识,增强“融”的技能,进一步推进媒体互联、人员互联、数据互联、技术互联、运营互联,多平台、多渠道、多维度、多方位讲好央企好故事、唱响央企好声音,以现代化的媒体融合助推和服务现代化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结语

新闻舆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相关、相得益彰。精彩的中国故事,感动着发现者,激励着讲述者,鼓舞着传播者。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仍然至关重要。不论是新闻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还是企业的新闻工作者,都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守好舆论阵地,发挥舆论作用,记录新时代,讴歌奋斗者,书写新荣光。

猜你喜欢

舆论中央工作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选工作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