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涩症源流浅析

2021-01-04李俊锋柳成刚王晓丽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白眼医家明目

李俊锋,柳成刚,王晓丽

白涩症是指以自觉眼内干涩不适,甚则视物昏朦为主症的眼病[1]。对于该病最早的记载可追溯至晋代《针灸甲乙经》[2]中有关目涩的论述。后至隋唐年间,各医家著作多描述其症状表现,鲜有提及疗法。直至宋朝才出现明确的治疗方药,明清时期其辨证论治体系趋于完善。本篇将从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3 个方面对白涩症的相关病证论述进行整理和综合,以挖掘内涵。

1 病名沿革

众医家对此病的认识各不相同,历史上关于此病的病名记载繁多,本文整理出“目涩”“眼涩痛”“白眼痛”“干涩昏花”“神水将枯”“瞳神干缺”“白涩症”“神气枯瘁”八种命名,梳理源流如下。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2]曰:“目涩身痹……临泣主之”,首次提出目涩之症,因其描述简单、症状明确,多被后世引用,这可能是最早有关白涩症类似证候描述的文献记载。《海药本草集解》[3]曰:“诃子(诃梨勒)按徐表《南州记》云:生南海诸地……治眼涩痛”。《南州记》已佚不可考,邱泽奇[4]认为,该书成于东晋至刘宋年间。“目涩”“眼涩痛”这2 种命名对后世隋唐乃至宋代年间产生深远影响。

隋代《诸病源候论》[5]曰:“其液竭者,则目涩”。后世唐代《龙树菩萨眼论》[6]中沿用巢氏论述,亦言:“其液竭者则目涩”,均认为该病为泪液枯竭所致。时至北宋,朝廷组织医官对北宋及以前方书方药进行整理,《太平圣惠方》[7]及《圣济总录》[8]此类官修方书中,载有大量以目涩为兼证的疾病之治疗方药。另外《太平圣惠方》[7]中载有“治眼涩痛诸方”,首将此病作为单独病症论述。

至于明代以后,该病的描述更为详尽,众医家对其病机及治疗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以王肯堂《证治准绳》[9]论述最为全面。其记载此病名为“白眼痛”,并根据症状表现辨证分型。《证治准绳》[9]中亦首见“干涩昏花”“神水将枯”“瞳神干缺”3 种病名记载。其言干涩昏花之症曰:“目自觉干涩不爽利,而视物昏花也”,与中医眼科学之白涩症类似,后世医家论述时亦多沿用干涩昏花之病名。另外首次提出,此症亦可见于急危重病,曰:“五十以外人,粪如羊矢,而目病神水将枯者死。”年老素体阴亏,粪如羊矢者津液亦大伤,神水将枯为阴脱之兆,另有“瞳神干缺证,其睛干涩,全无泪液”与本病症状相似。

傅仁宇于《审视瑶函》[10]中言:“此症南人俗呼白眼,其病不肿不赤,只是涩痛”。笔者考察傅仁宇与王肯堂生平住址,推测傅氏所言“南人”即为王肯堂,其将王氏之命名白眼痛简称为白眼。另曰:“不肿不赤,爽快不得,沙涩昏朦,名曰白涩”。补充王肯堂对此病症状的描述,认为此病并无红肿的外在表现。首次提出白涩症之病名,沿用至今。

后至清代,黄庭镜提出神气枯瘁这一病名,其于《目经大成》[11]中言:“视而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气象渐变枯败如死人,故曰神气枯瘁”。根据症状描述,推测此症可由干涩昏花证演变而来,若继续失治误治,可能坏病迁延为神水将枯。

2 病因病机

白涩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外感邪气、脏腑内伤、情志失常、饮食劳倦等因素均可致病。中医学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津伤阴亏,眼目不得濡养,本病的发生亦与多个脏腑相关。

2.1 风热搏结,邪热留恋

肺气旺盛,则全身气机调畅,五脏六腑之气顺达于目,目得其养而明润[12]。邪气郁肺,则宣发失常,通调不利。《太平圣惠方》[7]曰:“小儿心肺壅滞,内有积热,因其解脱,风邪伤于皮毛,入于脏腑……目涩多渴”。脏腑郁热,复感外邪,风热搏结,开泄伤津。明代官修《圣济总录》[8]中亦有类似论述:“小儿体性纯阳,热气自盛,或因触犯风邪,与热气相搏……目涩多渴是也”。此二证均为外感风热之邪致病,此外亦有伏邪致病,郁而后发。如《证治准绳·杂病》[9]言:“不肿不红,但沙涩昏痛者,乃气分隐伏之火,脾肺络有湿热”。《审视瑶函》[10]中亦论及:“白眼痛有表里等症……有不红肿而涩痛者,火伏气分”。又曰:“气分伏隐,脾肺湿热”。此证则多因外感风热实邪,余热未清,气分伏火,致肺脾蕴有湿热,一者伤津灼液,又或津液输布不畅,泪液减少而致涩痛。

2.2 郁热壅滞,津液枯竭

脏腑郁热可致此症,其蒸灼津液或气机壅滞,津液不得濡养故目涩。其中肝气通于目,故脏腑积热中尤以肝热上扰最易导致目涩,如 《秘传眼科龙木论》[13]所言:“脏腑邪热传于肝,真气不荣于目,故目涩也”,认为邪热乘于肝,精气不能濡养于目而致目涩。后世《太平圣惠方》[7]责其病因为:“脏腑壅滞,热毒积蓄在内,不得宣通之所致也”。认为邪热扰乱气机,眼目不得精气以荣。《严氏济生方》[14]言:“涎稠目涩……此皆阳偏胜而为积热之证也。”清代顾锡亦于《银海指南》[15]中曰:“心肾水火不交,燥邪复克肝脾,两目干涩,久视无光”。此二证均为阳胜阴亏,煎灼阴液所致。

2.3 肝血不足,目窍失养

《黄帝内经·素问》[16]曰:“肝受血而能视”。肝主藏血,肝脏对血液的贮藏和调节功能失常,往往出现血不养目,两目干涩等症状。《银海精微》[17]中有记载:“妇人遇行经之际,眼目涩痛者何也? 答曰:肝虚也”。此为妇人行经失血,肝经愈加虚损之故。《太平圣惠方》[7]另有“肝劳寒则目涩闭不开”之论。肝血不足已不能濡养,复有寒邪凝滞,目涩更甚。清代林之翰《四诊抉微》[18]言:“肝绝,则目涩欲睡”。据以上医家论述,可见肝血不足与目涩的关系非常密切。

2.4 饮食不节,劳倦伤阴

此证由于饮食不节,肠胃积滞、脾胃湿热蓄积或寒湿阻遏,气机不畅,目窍失养;或房事不节,伤及真阴;或劳思过虑,用眼过度,双目久不得润所致。《审视瑶函》[10]曰:“精亏血少虚损,则起坐生花;竭视酒色思虑,则昏蒙干涩”。傅仁宇认为,精血亏虚,真水不足,水不得制火,邪热复伤及真阴。又曰:“因劳瞻竭视,过虑多思,耽酒恣燥之人,不忌房事,致伤神水,目必有此症”。劳倦用目伤脾,嗜酒辛燥伤津,房劳伤阴导致目失濡养,并首次提出调护原则,应谨慎保养,以防变病。《目经大成》[11]曰:“多因劳瞻过虑,耽酒恣欲,五火熬伤神水而致”。黄庭镜认同傅仁宇火盛侮水的观点,亦揭示此病的病机为津伤阴亏,眼目不得濡养。

2.5 情志失常,泪液枯竭

《诸病源候论》[5]中首次提出了情志失常为该病的致病因素,其曰:“若悲哀内动脏腑,则液道开而注下,其液竭者,则目涩”。此为情志之极,悲哀愁扰,上液之道不密,泪流过多而致泪液枯竭。

3 治疗方法

宋代以前,此病常作为消肾、疳积等疾病的兼症出现,专科治疗记载甚少。《太平圣惠方》[7]中“治眼涩痛诸方” 为历史上首个记载该病专科治疗方药的论述。至于明代,随着多部眼科专著的深入探讨,该病的辨治理论已趋于完善,治疗方法逐渐丰富,大致总结如下。

3.1 内治法

3.1.1 祛风清热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上扰头面。杨倓的《杨氏家藏方》[19]中载有天麻丸“治风气壅盛,头疼目涩”,另有天麻除风丸[19]在天麻丸基础上复加黄芪、山药、当归等以补气养血助祛风之力。杨倓首创扶正之法辅助袪风治疗目涩。若兼有热者,则应祛风清热,如《圣济总录》[8]中又载有犀角汤治“五脏风热气壅,眼干涩痛赤”;地骨皮汤、人参汤“治心肺风热”。此外,风证有脏腑生风与外感风邪之差异,故《圣济总录》[8]中有“郁金散”治外感风热搏结,疏风清热透邪。

3.1.2 清热利肺此证为湿热壅遏于肺,病位已不在表,故治宜清热泻火,燥湿化痰以宣通气机。正如《杨氏家藏方》[19]中以麦门冬散:“治肺壅气不升降,中脘有痰,口燥舌干,眼涩多眵”。方中养阴兼燥湿同用,清宣与敛肃并行,通调肺气,调畅气机。《审视瑶函》[10]则同样以清热利肺之法治疗“气分伏隐,脾肺湿热”之证,选用桑白皮汤。

3.1.3 清热泻火此法多用于脏腑实热之证,且临证常见心肺热盛之证。《太平圣惠方》[7]载有柴胡散治疗“由心肺实热,伤于气血……眼涩唇干”。《圣济总录》[8]中有滑石汤治疗“治心经蕴热,眼干涩痛。”傅仁宇认为,白眼痛为火伏气分,肺经郁热之证,《审视瑶函》[10]中以“泻白散”清降肺火。

3.1.4 清肝明目 肝开窍于目,若肝火亢盛,循经上炎,则致眼干涩痛,故当治以清肝明目。《太平圣惠方》[7]的“治眼涩痛诸方”中载有“菊花散”“玄参散”滋阴泻火、清肝明目,兼加风药透达郁热。另载有车前子丸曰:“治肝中久热,目常涩痛”。后世《圣济总录》[8]中车前子汤继承其治疗原则,均为清肝明目之代表方剂。

3.1.5 健运脾胃 脾胃为脏腑阴阳气机升降的枢纽[20],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输布水谷精微。若湿气困脾或脾阳郁遏,则清阳不升,目窍失养。故当治宜健运脾胃,兼以明目。明代《神农本草经疏》[21]曰:“脾虚则目涩,得补则涩除”。缪希雍尤为重视补益脾胃在治疗目涩方面的作用。《圣济总录》[8]载:“治脾虚……舌干眼涩……和顺三焦,消化痰饮,七气汤方”,首次提出以健脾化痰法治疗眼涩。《银海指南》[15]言:“肚腹膨胀,胸膈不舒,两目干涩或沿烂,此乃中焦病也,治宜消积行气”。顾锡辨该病病位在中焦,消积行气则症状自愈,见解独到。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22]曰:“羊肝散”专治“远年近日一切虚人患目及云翳遮睛,干涩昏花”,方中人参、白术补益脾气,助羌活、蛤粉祛湿,青羊肝行明目之功。

3.1.6 补血养阴 《银海精微》[17]载当归补血散治疗妇人行经之际,肝经虚损,眼目涩痛之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3]中人参荆芥散治疗“妇人血风劳气,身体疼痛,头昏目涩”。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治宜养血祛风之法。方中加以人参补气,气为血帅,故能生血、生津,行血、行津[24]。血虚既可生风,阴亏亦可化火。如明代薛己《内科摘要》[25]载有加味逍遥散:“治肝脾血虚发热……目涩”。另有清代何梦瑶《医碥》[26]记载清燥养荣汤,言:“下后或数下亡阴。瘟病有宜下者,不得已数下之,致两目涩”。此为阴亏化火,重伤津液,故治宜补血养阴清热。

3.1.7 滋补肝肾 目受肝血所养,肝肾同源,滋生精血。若肾精充足,肝血充沛,则目无失养之忧。故肝肾亏虚者当滋补肝肾,精血盈灌则眼目明润。《太平圣惠方》[7]言:“治消肾烦渴……唇干眼涩,身体乏力,干地黄丸”《圣济总录》[8]曰:“治消肾,口干眼涩……金银箔丸方”。以上二方均为治疗消肾,此病后期病机为肝肾阴亏,精气不能上荣于目而出现目涩症状,故治以滋补肝肾。《证治准绳·类方》[27]载有明目地黄丸,方中以生熟地黄直补肝肾,又佐以防风,治疗肝肾俱虚,风邪所乘,热气上攻导致的目涩多泪。《审视瑶函》[10]中记载四物五子丸,曰:“治心肾不足,眼目昏暗”。吴谦在《医宗金鉴》[28]中亦提及四物五子丸,滋养真阴,兼以抑火,以培其本。另外《笔花医镜》[29]亦提及六味地黄丸治疗目干,可见滋补肝肾法在治疗该病中疗效显著。关于滋补阴精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亦表明,该类中药可增加相关酶的活力,促进泪液生成并影响其分布,减少干涩症状的发生[30]。

3.2 外治法

3.2.1 点眼法 点眼法为白涩症的主要外治疗法。《太平圣惠方》[7]载有枸杞汁点眼方治眼涩痛。此外医籍中多有提及以胆汁治疗此病,如《普济方·身形》[31]曰:“二百味草花膏出仁存方,治白眼”。另有《证治准绳》[27]中“黄牛胆煎”主治眼目干涩昏花,方中含猪胆汁、黄牛胆汁、羊胆汁、鲤鱼胆汁、熊胆汁,五种胆汁并用共奏明目之功。

3.2.2 针灸治疗 中医特色的经络系统为针刺治疗眼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晋代皇甫谧早在《针灸甲乙经》[2]中论及临泣穴有治疗目涩的作用,系对该病最早的论述。《太平圣惠方》[7]曰:“前关二穴……理风……目眩目涩”“液门二穴……主……目涩”。《勉学堂针灸集成》[32]中提及瘈脉的功效,曰:“主治……目涩眵膏”。历史上,众医家在白涩症的针灸治疗方面仅局限于单个穴位的功效,近现代医家通过总结实践,进行穴位配伍,并创立眼针、电针等特色疗法,丰富了针灸疗法的内容。近5 年国内外试验研究[33]表明,针灸可抑制炎症因子促炎活性反应、抑制泪腺组织细胞凋亡,促进泪液分泌。

4 小结

综上所述,白涩症的辨治由历代医家发展创新,已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白涩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是一种难治愈且易复发的慢性疾病[34]。现代临床应用中,国际上治疗此病的方法仍以人工泪液缓解症状为主[35],通过替代治疗进行局部对症治疗。中医药应发挥其特有优势,突破治疗瓶颈,丰富治疗手段,以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白眼医家明目
明目养胃食荠菜
清心明目上清丸中9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买醋还是去看白眼?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之所以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白眼”等十二则
遭白眼的第一名
爸爸你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