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及危机应对措施研究

2021-01-04刘娟郝云强郑茂林

科学与信息化 2021年6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舆情危机

刘娟 郝云强 郑茂林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临沂 276000

引言

互联网中的信息传播往往呈现出:交互性、实时性、便捷性等特点,而且网络平台环境更加开放,给网民自身观点的输出提供了充分空间。当社会上某件事情引发争议后,高校网络平台上也会出现很多态度或意见。其中一些影响力较大的言论或观念就被称之为校园网络舆情,这也是社会舆情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1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

如今“互联网+”理念正在我国高等教育行业中落实,各大高校也纷纷建设校园网络平台。我国网民数量在全球位居榜首,截止到2020年9月,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群体中学生占比最多,高达23.7%。相较社会网络舆情来说,高校内的网络舆情更有特点,因为言论的发布主体及传播主体都是大学生。这类人群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群体参与意识强,好奇心重,追求个性化,网络能为他们提供交流、学习、互动的渠道,也能为他们参与社会热点讨论提供平台,同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社会价值取向仍在形成阶段,社会经验匮乏,想法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所以高校也是自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的高发阵地。例如:很多时候当学生在现实受挫或感到无助后,会选择在网络上爆料,实现利益争取或对自己维权,因此高校舆情具有突发性,舆情控制工作的开展也应当更有针对性。高校图书馆承担着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责任,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网络舆情危机的认知,根据网络信息反馈来分析舆情方向,密切监控网络平台上出现的负面信息,一旦发现高校师生群体中出现不良思想倾向,就要加大监控力度,及时消除矛盾,化解争执,对舆情进行动态化的引导与控制,确保校园内网络环境积极向上[1]。

2 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措施

2.1 做好舆情分类

做好舆情分类能够为舆情危机的应对提供坚实依靠,一旦舆情危机得不到及时处理,危机扩大,不仅会出现很多失真信息,更会让高校沦为焦点,让校方形象及声誉受损,甚至会影响高校周边的社会治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可按照性质分为几下几种:①校园管理类,包括校园污染、学生管理、食堂卫生、公共卫生等,此类舆情影响范围多只限于校内或当地,基本不会引发全国性的舆情问题;②应急事件处理,学校在遭受台风、泥石流、水灾、火灾等自然灾害后,网民多关注校方的灾后重建工作,学生保护工作是否得当,例如:“台风后,厦大校长背影刷爆朋友圈”就是校方处理工作良好的一种网络舆情表现;③安全事故类,指所有涉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包括校园暴力、校园盗窃、设施安全,以及师生因个人原因出现的极端暴力事件;④师德师风类,指因为校内教师或其他教职人员言论不当、行为不端,学术不端、贪污腐败、受贿作弊等恶劣行为引发的舆情事件;⑤个人行为类,此类事件多与校方无关,但是因为个人行为而牵扯学校参与到舆情当中。了解上述高校网络舆情类型后,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就能有效针对舆情类型进行处理,制定针对性的舆情应对策略。

2.2 设计应急预案

当高校网络舆情出现突发性危机事件前,管理人员就要根据监测信息制定科学的舆情应急预案,保证当舆情发生时,校方能第一时间获取舆情信息,快速把握主动权,然后按照研判提示进行控制,延缓舆情发酵速度,降低事件影响范围,另外,在日常工作当中,高校图书馆管理者也要做好舆情应急培训工作,主动学习网络舆情相关知识,提高自身危机处理能力,充分发挥自媒体平台的力量,做好积极言论引导宣传工作,稳定校内舆情参与者的情绪。

2.3 创新信息汇集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网络平台大容量的特点也让信息收集工作变得困难,面对几何倍上升的信息量时,传统的人工舆情信息收集方式开始暴露短板,无论是汇集速度还是汇集质量都有待提升。网络舆情危机虽然突发性强,但仍有潜伏期,做好信息汇集工作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对舆情进行分析及研判,争取在舆情潜伏期实现危机控制。首先,可以设置专门的舆情信息收集岗位,做到责任到人,针对工作内容培训。其次,依靠舆情监测系统,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此类监测系统融合了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对“三微一端”及其他新媒体平台的网络舆情采取实时监测,然后根据需求整理出舆情日报、周报及专报。其中舆情报告中包括:热点关注榜单、网络舆情走势图、近期网络舆情特点分析、媒体报道倾向性分析、网络言论分析等内容,同时还可以提供应对建议。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面对直观、全面的数据时,工作效率也会成倍提升。

2.4 加快处理效率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时效性、广泛性等特点,所以在应对突发性舆情危机事件时,工作人员也要遵循及时、有效这一原则展开管理。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提出了“黄金四小时”原则,指当新闻出现时,管理者要第一时间处理,成为舆情事件的“定义者”。心理学上提到“首因效应”,舆情关注者往往具有“先入为主”的心理,所以及时博得网民的良好印象,能够减少关注者对事件产生的猜忌和揣测,方便舆论向积极方向引导[2]。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做好网络舆情控制,可以帮助维持积极、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为了提高舆情控制质量,工作人员要及时掌握传播规律,加强监管力度,定期更新风险预警方案,做到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舆情危机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微信网络平台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消费舆情
“危机”中的自信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