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学旅行相结合的探索*

2021-01-04廖丽华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9期
关键词:研学文化遗产物质

廖丽华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42100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老一辈人经过平日生活中的经验及应用保存下来的文化财富,时代的更迭带来社会文明不断发展和进步,诸多原始生活模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被大家遗忘,这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及保护传承面临重大挑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文件及政策,这是非物质文化发展的一大契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研学旅行融合中抓住这一契机,一方面要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另一方面要促使研学旅行活动的创新成果回馈当今社会及教育,这些正是本文要探索的核心内容。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相关概念及融合作用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各社区,偶尔被个人视为该物质文化构成部分的诸多社会实践、展现方式、观念陈述、技能、知识及其相关文化场所、工具、实物及手工艺品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文化因非遗而精彩,创新因非遗而获得尊重。

1.2 研学旅行相关概念

现阶段,学术界针对研学旅行的概念尚未统一确立,国内有学者称之为“修学旅游”或“修学旅行”,国外学者则称之为“教育旅游”。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游学。根据旅游主体,研学旅行有不同含义,广义层面,它是覆盖全年龄段,出于求知目的前往各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旅游活动;狭义层面,它是指由学校组织,面向所有学生,以开拓视野、提高素养、强化学习知识等为核心目标,利用集体学习、集中旅游等形式迈出校门实施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

1.3 二者融合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相结合,这使二者相得益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悠久的历史及文化,凝聚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启以来,效果十分明显,备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在国内主要有师徒承继、传统的家庭承继。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行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这使传承人群在逐步扩充,获得的成绩较为明显,但同时也存有一定问题。例如,传承人后继无人、断层突出,一些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及重要价值理解得不透彻,缺少传播动力等。因此,应充分、系统地向社会各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需要在青年人群中普及宣传相关知识。将研学旅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合,有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继群体规模。如将“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进校园,让师生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研学旅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合,促使大量年轻人细化掌握非遗文化,全方位学习非遗文化知识,进而更加偏爱、传播及承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塑民族风格,强化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提高全民综合素养及文化自觉意识[1]。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旅游资源,把研学旅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合,缔造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高水准的研学旅行产品,可吸引更多游览人员的目光,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我国文化的内涵所在,以此增强旅游市场经济的推动力,强化旅游业发展,进而全面开拓旅游市场。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注意的事项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培训工作有待提升

一是要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综合性业务培训,加强非遗文化从业者艺术素质提升、保护、传承及创新,补充非遗文化怎样步入市场等课程。二是应和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高等学校合作,全面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项目传承人培训活动[2]。特别是对罕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出现危机项目实施挽救式计划,大力拓展非遗文化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鼓励人民大众争当非遗文化承继者。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工作有待强化

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带到“一带一路”发展城市中,和当地项目发生碰撞;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到校园课本中,全面发挥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合到中小学课程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趣班,培养祖国下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兴趣,吸引更多年轻人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取社会效益[3];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策划活动带入校园,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宣传推广非遗文化,培养可塑的非遗文化传承人。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普及工作有待完善

就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如皮影戏,根据该文化遗产代表的项目及项目拓展名录,侧重完善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料的入库、整合及存储工作。另外,也要完善好该项目保护机构的调研工作,对接好项目保护机构具体实际要求,健全传承人口述记录工作,完善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及拓展项目申报前的准备工作。

2.4 旅游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有待强化

旅游与文化不可分,文化是旅游业繁荣昌盛的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时代记忆的背影”,是一个地区审美习惯、生产模式、生活方式最直观的展示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旅游项目注入灵魂,拓宽旅游资源内涵,强化旅游与文化发展相结合的核心渠道[4]。例如,国家级非遗文化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有牛郎织女传说、蹴鞠、五音戏、周村烧饼、琉璃烧制技艺等,应该不断拓展此类成功案例,革新非遗文化项目,同时实施推广,融合典型非遗文化项目,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融合的有效路径。

2.5 非遗文化研学旅行载体有待健全

非遗文化研学旅行部门是实施非遗文化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载体。非遗文化研学旅行部门需成立专属课程研究队伍,完善研学旅行整体课程。踊跃联系当地非遗文化承继者,缔造多元型导师团队,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设计研学旅行路径。构建数据开放平台,强化宣传力度。提供意见反馈途径,促使活动持久发展。健全基本配套设备,做好后勤安保服务工作[5]。系统地、真实地提高非遗文化旅行主体的喜悦感、出行安全感、学习获得感、研修成就感、文化体验感。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提升渠道

3.1 非遗文化研学路线与课程拓展

学生在游览鉴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圣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场所时,在研学旅行人员或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能深刻感受泱泱中华的文化魅力及前人的智慧结晶。在非遗拓展学习中,学生能针对性地择取自己喜爱的非物质文化类别加以实践与体验。非遗文化研学路线与课程拓展的设计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加以提取,融合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知识框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作为教育设备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学习该文化的方法。在研学人员带领下,学生能全面掌握非遗文化课程的设计价值、设计背后的用心,体会设计人员怎样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创新设计[6]。例如,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糖人制作”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了解到它的整体制作过程、文化背景、精美工艺,结合创新设计课堂指导并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附有发展价值的设计点,指导他们实施创新设计。

3.2 非遗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竞赛

研学旅行的核心在于学习与研究,只掌握传统文化显得片面,应给传统文化加注新鲜血液,实施融合创新,迎合当今社会审美感,结合日常生活,全面拓展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例如,利用创新设计竞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设计是处理问题、剖析问题的过程,创新设计应对文化产品艺术背景与文化渊源实施进一步掌握,而后回到研讨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市场应求为导向实施创新设计,处理对当今生活的应求问题[7],在不知不觉中推动学生掌握我国传统文化,拓展传统文化的感召力。

3.3 活动作品的孵化和展示

利用产、学、研互相融合能全面整合社会力量和学校资源,凭借平台孵化创造成果与市场资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价值,把创新设计推向生活化[8],并运用在各校学生的研学旅行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期间利用资源整合拓展项目,回归自然与传统,体验自然神奇和世人智慧,细化熟知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入,体验其中的差别,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提取制作过程,感受其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所呈现出的状态[9]。由此,能够提升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让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激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学生在实践设计中获取的切实性、自然性经验越多,在今后生活中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就更加稳固[10]。如此便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学旅行相结合,为保证教育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贡献力量。

4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全面丰富研学旅行内容、拓展创新活动模式,研学旅行也能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承继群体规模,把非遗文化内涵传递给诸多高中低段学生,拓展隐形下的消费市场。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在研学旅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机融合发展中,应该侧重剖析相应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有关内容,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思路及教学内容。要把研学旅行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机融合,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方面的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现状,同时探索出能保证研学旅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融合发展的有效提升策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学旅行结合并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研学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