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2021-01-04田贵平

科学咨询 2021年12期
关键词:师德师院校职业

田贵平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7)

进入新时代,高职院校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自己,把握新时代新环境新问题新矛盾下师德师风时代特征,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开展工作。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职院校和教师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清醒的历史自觉和坚毅的使命担当,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己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现代职业教育也需要适应现代经济体系要求建立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新时代人才担负起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任务,适应大国工匠的要求完成大批能贯彻新理念、懂技术、崇尚劳动光荣的劳动大军的培养任务。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师需要树立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展现良好的师德师风,积极支持和参与教学改革,努力实行产教对接机制,大胆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大力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等新时代建设所需要的精神,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将助力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已不再只是高职学生获取学历的一种途径,而是改变其生存命运、提高生活质量、获取公平教育的重要平台。高职学生及其家长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已经由有学可上转化为获得更高质量的更加公平的职业教育。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角度看,一方面全国各高职院校之间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差距,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内涵方面存在偏颇,存在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高职教育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目的的重要条件,因为高职学生是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潜在生力军,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重要力量,关涉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职业教育助力素质教育的发展。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作用,要求广大教师要自觉做到教书育人的楷模。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这些都说明作为学校主体的教师,作为学生人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依托力量。高尚的师德和师风是高素质教师必备的要素,也是影响教师其他素质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二、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特征

弥散在个体教师身上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表现所形成的师德师风,实质上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一部分,必然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制约和规范,体现了时代的本质和特征。根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了“九个坚持”,说明我国在教育理论上逐渐成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已经形成。高职院校及全体教师应主动把握新时代要求,顺应新时代发展,自觉做到“九个坚持”,在自愿执教、长期执教、创新执教中,紧扣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特征,推进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内容上在坚守底线性同时坚持弘扬崇高性。教师作为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职业,探讨底线师德的边界,构建教师底线道德和风尚,有利于教师达成广泛一致的认识,形成教师共同遵守的行为范式。学校和教师承担着意识形态宣传和政治维护功能,对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示范性和传承性的作用,不能以师德师风的底线性遮蔽或替代师德师风的崇高性。[1]高职院校教师,理应体现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新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践行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最先进、最高尚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教师职业道德,是高职院校及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是性质上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同时自觉凸显高职教育的人民性。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丰富,但指导和规范具体内容的根本属性即人民性不会改变,必须要以一贯之地坚持。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是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在高职教学活动中的体现,关系到人心的向背。人民性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本质属性。高职院校应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担当。只有坚守高职院校的人民性这一本质属性并在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凸显,才能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要求。人民性不是一个被悬置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思想深刻、内容丰富的时代命题,它不仅体现在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招生方式、教学改革、培养目标、人才考评体系等相对宏大的叙事中,而且具体生动地体现在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没有教师主体性的主动发展、主动创造,就不可能形成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也就不会有学生的主动发展和主动创造;没有教师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不会有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的身心愉悦和激情涌现。师德师风建设,从教师主体角度看,本质上就是发挥教师主体性的作用。

三是标准上坚持立足中国大地、中国特色的同时体现世界一流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号召。中国特色高职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所决定。走中国特色高职道路就要有中国特色师德师风,即:围绕社会主义方向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人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教育观、人人平等的师生平等观、尊重个体又强调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以及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等主要内容。中国高职院校是在全球开放的世界中与其他国家高校进行交流合作的高校,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的同时善于“走出去”“引进来”,坚定教育自信,积累凝练师德师风建设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职院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提高引智水平,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体制,承办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举办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国家开放大局中谋划职业教育新定位,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积极构建并自信地输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师德师风,为世界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四是路径上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注重以教师团队建设为平台提升教师个体师德师风修养能力和修养境界。从师德师风建设的领导责任来看,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2],高职院校党组织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领导作用和主体责任。党组织负责宣传和弘扬的政治品德是师德师风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首要品德,是驾驭、统领教师其他一切品德和风尚的“大德”。因此,高职院校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突出政治建设,提升组织力,善于将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要求通过学校职称晋升、干部选拔、绩效考核、年度考评、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具体化为本校教师可感知可遵循的言行规范,发挥“他律”的强制性作用。组织的推动和政策的引导,固然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师德师风的形成还需通过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组建教学组、科研组、教改组、师生兴趣组等组织上相对严密、工作上相对紧密的教师团队或师生团队,发挥团队作用,是一条相比于教师个体的自我修养更为重要的有效途径。教师团队或师生团队,有利于教师在相互学习中提升专业素质,培养专业精神,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科研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并通过对比、引导、帮助来激发团队成员学习效仿身边的师德榜样;有利于师生在相互交流中及时化解可能面临的道德困惑,及时纠正师德师风中存在的偏差,提升教师将师德师风的规范内化于心的自主性自觉性,形成教师自我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内驱力,增进师德师风认知,强化师德师风认同。

猜你喜欢

师德师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谨防师德师风失范
组织人事视角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