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人员内驱力及其模型构建

2021-01-04张雨晴韩优莉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20期
关键词:内驱力医务人员心理学

张雨晴 韩优莉 李 军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 100069

随着医改实践的展开和政策的不断演进,愈发体现出医务人员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中坚力量,其工作积极性、心理状态对于医改成效有着重要影响。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医疗机构等已经从医闹入刑、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等方面改善医务人员执业环境、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但目前医务人员的执业状况仍不乐观[1]。经研究讨论发现,通过职称晋升、福利待遇[2-3]等外部因素的改变激发医务人员某种需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这种方法投入较高、效果短暂,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外部影响医务人员的因素繁多,难以全部控制。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规律,医务人员内在动力的激发可能才是其积极性得以持续的根本途径。因此本研究从内部激励视角切入,提出“医务人员内驱力”概念,希望能够由内而外、长期稳定地驱动其积极参与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1 心理学内驱力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

1.1 心理学内驱力相关概念

“内驱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提出,他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因果机制包括内驱力和机制两种心理成分,内驱力是激发机制的内在条件,机制是内驱力得以满足的外在行为方式[4]。《辞海》中关于内驱力的解释为: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并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逐渐减弱,常与“动机”一词同义。瑞士心理学家荣格(Jung)强调,内驱力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美国心理学家赫尔(C.L.Hull)是早期行为主义动机制论代表之一,他提出了驱力降低理论,认为当机体有需要时,会导致心理紧张及生理唤醒,这些激发了机体去行动,以便满足需要并减少紧张,这种紧张就叫做驱力。在这个理论中,有两种驱力,一种是原始内驱力,指机体生存的基本需要,比如饥饿和渴。另一种是习得性内驱力,也叫次级内驱力,是指通过经验和条件学习而得的[5]。较为被学者们所认同的还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的内驱力观点[6],他将内驱力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个体对理解和掌握知识,进而系统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成就,从而赢得社会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人为了获得长者或权威的认可而把工作做好的需要。

1.2 心理学内驱力研究现状

1.2.1 国内心理学内驱力研究 现有对心理学内驱力应用的研究中,国内多采用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将其应用于教育行业,如教师教学内驱力、专业发展内驱力、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等,研究发现内驱力是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动力和源泉[7]。此外,心理学内驱力在学生择业、就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服务创新,共产党联系群众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部分研究应用心理学内驱力对医务人员职业成长、医院文化建设、医院职业道德建设激励机制和医德医风监管方面进行影响,然而也多停留于外部激励[8-10]。课题组前期提出“服务(工作)积极性”,是有别于经济利益导向的、工作量与收入挂钩的积极性,其是从医务人员自身视角切入加以激励的初步体现[11-12]。

1.2.2 国外心理学内驱力研究现状 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在教育行业,心理学内驱力对课堂表现有着重要影响[13],高从众性和学习焦虑都与内驱力呈负相关[14],课堂上的自主支持与内驱力也存在相关关系[15]。有学者提出,外在与内在动机分别由外部奖励和内在因素驱动,内在动机是最有效的[16]。针对医疗领域,部分学者考虑从医务人员自身角度影响其工作行为,虽然和普遍意义上的心理学内驱力不同,但也是向内部激励视角的转变,如为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情况,对医务人员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加以影响,驱动其个人对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自我调节,这或许比外部激励更为有效[17-18]。

2 医务人员内驱力重新定义及其模型构建

2.1 医务人员内驱力定义

本研究所提出的“医务人员内驱力”以上述心理学内驱力为基础,但存在一定差异。医务工作者不同于其他职业,当作为一名医学生宣读“医学生誓言”,就是对人民、对医学的庄严承诺。社会公众也对医务人员寄予厚望和充分信任,患者将身心健康托付给医务人员,同样医务人员回以竭尽全力“除患者之病痛,助其健康之完美”,不求回报。由此可认为,医务人员的内驱力是追求“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境界的积极向上的驱动力,即不断追求卓越,追求大真、大爱、大诚、大智。本文将其定义为“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基于成长环境中的社会普遍认知和价值取向,内化为自发自主的,不追求报酬或其他回报的驱动力。”这一定义包含三个重要内容:①一种社会化的心理需要,而非人类原始的生理或生存动力;②基于成长环境中的社会普遍认知和价值取向而形成;③不追求报酬或其他回报。

2.2 医务人员内驱力模型构建

尽管从心理学、教育行业及其他领域实践中受到启发,找到从内驱力角度激励医务人员这一努力方向,但由于内驱力作为抽象的心理活动,难以直观地进行测量或评价,因此考虑将其具象化,构建有助于研究内驱力的模型,以便进一步研究、测量和应用。这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通过寻找合适的工具测量,将抽象的“内驱力”具体化;也是实践的要求,通过内驱力模型使“内驱力”可操作化,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2.1 文献研究证据 通过梳理文献及相关资料发现,职业理想是指导、激励人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对于师范生来说,职业理想直接关系到将来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幸福感,是关系未来工作的内驱力[19];自信心是鼓励一个人为完成个人的目标而不断努力的一种内驱力[20];责任心作为人的个性维度,是在个体人格特质的基础上内化为个体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所以被认为是人格心理的重要品质,具有稳定性和内驱力属性[21];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要以感恩为其内驱力[22];国外学者认为,组织支持感能够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鼓励、尊重和奖励,使员工认为上级允许、欢迎、接受员工的创新想法和行为,由此提出,组织支持感强的员工能够产生强烈的内驱力[23]。

以上研究中的“内驱力”概念与本研究提出的“医务人员内驱力”本质上类似,均为由内部视角切入的,由内而外、自主自发的驱动力,因此以职业理想、自信心、责任心、感恩心和组织支持感为基础构建医务人员内驱力模型。但由于“医务人员内驱力”这一概念不仅具有心理学内驱力的特性,还结合了医务人员工作性质的特点,因此还需对上述5 个概念进行重新定义,使其更加贴合医务人员内驱力的概念内涵。

2.2.2 医务人员内驱力五个维度重新定义 结合医务人员内驱力的概念及医务人员工作特点,将职业理想定义为对未来职业的成就动机,并非为了实现理想后所得的荣誉、地位、金钱等外界因素,而是追求理想的过程本身所带来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责任心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感恩心是指怀有一种感激之情,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组织支持感指员工对组织给予员工工作方面的支持、员工个人利益的关注、员工个人价值的重视等方面的总体知觉[24]。

3 不同领域内驱力比较

由于教育事业与医疗事业都为公益事业,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和服务性等特点,且内驱力在教育行业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将本研究提出的内驱力——针对医疗行业内驱力的尝试与原始的心理学内驱力和教育行业内驱力进行比较,以便更为深刻而精确地认识不同领域内驱力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医务人员内驱力,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心理学内驱力实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源于最原始的、积累了整个历史经验的心理体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从动力的来源看可分为原始内驱力和次级内驱力;依据奥苏贝尔提出的内驱力理论可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无论何种心理学内驱力,其最终目标是在心理层面满足个人需要,如生存需要、追求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内心归属感等。

在教育行业内驱力分为学生内驱力和教师内驱力。对学生来说,内驱力是学生为满足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思想素质提升及进取精神的作用,从内部角度激发而引起和维持自己积极接受教育的始动力;对教师来说则是驱动教师内心深处追求专业发展、素质建设和教育教学的自觉、自愿、主动的思想动力[25]。教育行业的内驱力常用于发展专业兴趣、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习潜能和形成良好学习效果等。

医疗行业的内驱力包括患者内驱力和医务人员内驱力。对于患者来说,内驱力驱动患者重视健康问题,主动参与到医疗服务过程[26]。本研究提出的医务人员内驱力是在心理学内驱力概念的基础上融入了社会认知与价值取向,以社会对于医务人员这一职业的普遍认知为导向,是积极的、正向驱动的动力,强调医者仁心,不求回报为患者服务的品质。可应用于对医务人员的正向驱动、激发潜能、增强责任感和坚定其理想信念等。医务人员与教师在职业性质上相似,两者内驱力都具有利他性,但在具体涉及对象和目标上存在差异。

4 内驱力模型构建重要意义

4.1 激发本源动力,强烈而持久

本研究中所谈到的“内驱力”是由成长环境影响的、自发形成的内在驱动力,深深刻于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最终来源,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融合在一起,不受外界因素所干扰。激发医务人员的内驱力,是对其最根本的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行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渗透到日常举止、行为处事的方方面面,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

4.2 积极暗示,正向驱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驱力是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结合本研究中“内驱力”的含义,这种带有积极作用的生物信号,会促使医务人员按照成长环境中社会对于医务人员职业的普遍认知和价值取向而努力,成为社会正向要求的人。

4.3 统一组织和个人目标,协同发展

社会普遍对于医务人员的定位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医务人员成长于这种环境下,基于职业理想和责任心,这种高尚情怀也是其所追求的,由于有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驱动个体为满足这种需要而努力。医院希望医务人员能够积极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相应会给予医务人员一定的支持,在感受到组织支持后,驱动医务人员将组织目标作为个人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27]。

4.4 具象化可操作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将抽象的“内驱力”转化为具体可测量的5 个维度,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了解医务人员内驱力情况和心理变化,以便从5 个维度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激发医务人员内驱力,促使医务人员自主自愿地服务于医院和患者,端正工作态度,保证工作质量。

本文从个人内在角度,研究驱使医务人员积极工作的动力,提出“医务人员内驱力”的概念,对于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构建医务人员内驱力模型,通过职业理想、自信心、责任心、感恩心和组织支持感5 个维度来解释和展现内驱力,将其具象化、可操作化,期望为医院管理者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人力资源开发及人才队伍建设提供重要抓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引导并促使医务人员积极工作,努力实现“价值医疗”。该理论模型为激励医务人员主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开发内驱力量表,并通过实证研究,提高模型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内驱力医务人员心理学
培养内驱力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爆笑心理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爆笑心理学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