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亩效益从2000元到20000元,看“中国十大名蟹”之一长荡湖大闸蟹40年成名史

2021-01-04当代水产杨帆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20年11期
关键词:金坛河蟹渔业

■当代水产 杨帆 文/图 [微信公众号:tsfish]

中国河蟹看江苏,江苏拥有全国70%的河蟹养殖水面,位居中国第一。江苏河蟹养殖主要分布于苏北的盐城、兴化、宝应、泗洪、洪泽等地,以及苏南的高淳、金坛、溧阳、宜兴、苏州等地,而金坛、溧阳都是常州比较集中的河蟹养殖区。

在金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河蟹养殖产业发生了翻天巨变,从过去的“网围鱼蟹混养”转型到“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目前“小精高”模式已占到金坛河蟹总养面积的60%以上,平均亩效益也提高到1~2万元,河蟹养殖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河蟹的规格和品质提出更高要求,以及信息技术5G时代的到来,智能化、数字化、机械化养殖农场成为新风向,今后金坛乃至全国河蟹养殖产业又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拭目以待。

日前,本刊记者来到了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简称“金坛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就这些年金坛河蟹产业发展近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话题,采访了其技术工程师罗明先生。

当代水产:作为金坛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为推动当地河蟹产业发展做出了哪些重要举措?并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

罗明:我中心紧紧围绕“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水产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一支精干的水产技术推广队伍,我中心核定编制数量增加。目前共有高学历水产专业人才11人,拓展服务领域。

加快全程机械化、四级养殖尾水处理、全程颗粒饲料、雌雄分养等一批技术研发与集成,目前已收集了大量关键技术研发数据,在行业内领先。

结合金坛长荡湖水域“小精高”养殖特色,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展“长荡湖1号”本地优质蟹种选育,目前已进入奇数年G1代成蟹与偶数年G2代大眼幼体阶段。大眼幼体亩均产量高达75公斤,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且成蟹养殖成活率、规格整齐度、平均规格呈现出明显优势。

当代水产:金坛“小精高”模式经过市场验证,效果明显,为养殖户稳定创收,您能否介绍一下金坛河蟹养殖模式的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

罗明:我区“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归纳为四个阶段,即寻求突破的起步发展阶段、扩面增量的快速发展阶段、增产增效的提高发展阶段和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转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初)。1981年,在长荡湖率先试验成功了“湖泊网围养鱼”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继而又进行了“网围鱼蟹混养”的试验,并于1989年获得成功,这一技术的诞生,标志着河蟹养殖的正式开始。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稻田养蟹的尝试,并于1993年取得成功。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本世纪初)。以稻田养蟹和池塘养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模式也从粗养逐渐转到精养,开展了种草、投螺,水质水位调剂技术的组装、集成,河蟹养殖配套技术也逐步发展成熟,特别是土池育苗技术解决了河蟹种苗的制约,“小群体、大个体、生态型”的健康养殖模式解决了河蟹颤抖病的问题。

第三阶段:提高发展阶段(本世纪初~2011年)。金坛河蟹产业发展从开始的数量型增长进入到量质并举的新阶段,河蟹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和生产方式不断优化,河蟹的质量、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得以凸显。通过安装微孔增氧、使用微生物制剂等生态、健康养殖措施,营造河蟹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养殖模式从单养到混养,养殖品种从一般品种到名优新品种;河蟹单产从50kg逐渐增加到了150kg,高的甚至超过了250kg;亩效益从2,000元增加到万元,有的甚至超过了2万元,形成了独特的“小精高”养殖模式,有效提高了蟹池综合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

第四阶段:转型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我国河蟹产业发展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河蟹养殖效益也出现了下降,面临着经营机制和方式转变的问题,大面积的粗放式养殖管理已不再适应新常态发展,而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养殖却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每个家庭为一个养殖单元,集中连片的养殖单元连在一起又组成了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和品牌共享,以此形成合力,辐射带动“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的集群发展,形成了“小精高”河蟹家庭养殖模式板块经济,提升了河蟹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

下一阶段将重点推进智慧渔业技术研发和智能装备应用,快速推进迈向数字渔业快车道;加快水草疏割与传输机、自动精准投饵船、无人投饵飞机及生物菌自动喷洒等智能化设备的开发引进与应用技术集成;加快投饲、增氧、水质监测调控、起捕、清淤等河蟹养殖关键环节机械推广和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构建,有效提升全区河蟹养殖机械化水平。

当代水产:金坛发展河蟹养殖产业具有哪些优势和条件?如今是否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链条?

罗明:金坛发展河蟹养殖产业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比如:金坛先后探索创立了一批在江苏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河蟹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成为金坛建设现代渔业和高效设施渔业的技术支撑;率先探索全程机械化养殖,开发与引进水草疏割与传送、自动精准投饵船、无人机投饵装置及自动喷洒设备,有效推进了河蟹产业机械化进程;以“数字渔业、绿色发展、产业标杆”为目标,智能化渔场一期1,100亩已建成投产,数字渔业领跑全国。

目前,金坛在雄厚的河蟹养殖技术保障条件下,已初步形成了从苗种生产、成蟹养殖、产品加工、出口销售、休闲渔业等系列产业链,并且着力通过选育“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发展数字渔业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完善金坛河蟹产业链的发展。

当代水产:今年受新冠疫情及超长梅雨的影响,给河蟹养殖带来一定的冲击,在今年河蟹养成过程中,金坛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为养殖户提供怎样的技术指导?

罗明:疫情爆发初期,结合我区疫情防控部署,多措并举解决了小范围河蟹滞销困境。靠前谋划春季生产,第一时间编制了《常州市金坛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春季渔业生产指导意见》,利用信息化平台提供远程服务,协调解决养殖生产物资调配,保障了我区渔业生产有效复工;着重推广虾蟹混养、优质配合饲料投喂、自制发酵饲料与生物菌扩培等降本增效技术,在保证河蟹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降低饵料、生物制剂等投入成本,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前提下,提升河蟹养殖空间利用率,增加池塘综合产出效益,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指导河蟹养殖户在中后期水环境调节上面下功夫,提高河蟹成活率和大规格精品蟹的养成比例,同时带领养殖探索全雌养殖模式,确保螃蟹早上市,增加养殖效益。

当代水产:兴化、高淳河蟹上市高峰过后,即将迎来苏南其他区域的上市节点,养殖户一年辛苦下来都想卖个好价格,金坛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是如何帮助养殖户拓宽销路的呢?

罗明:我区“长荡湖大闸蟹”成功入选2020年江苏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高铁、高速、国道及商业集中区,发布了车厢、高炮、交通诱导屏、电子屏、落地灯箱等宣传广告;组团参加 “中华好蟹”2020年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华好蟹”产销对接和品牌创新论坛和“王宝和杯”河蟹大赛,并通过各类平台开设多场直播,线上线下共同推介了“长荡湖大闸蟹”。

当代水产:在技术推广和品牌建设上,您认为目前存在哪些的不足?今后是否还有发展空间与挖掘潜力?

罗明:近几年河蟹市场波动较大,今年又遇疫情压力,产业在“既要增产又要增收”上还存在很大压力。河蟹养殖面临转型,优化产品结构,严控成本,提质增效和把控市场的困难仍然存在;长荡湖大闸蟹区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强依然任重道远,仍然存在品牌认知和合力还未形成,支柱和龙头企业依然较少,品牌知名度仍未形成,平台运营不够专业,推广路径不够多元及品牌产品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今后重点发展绿色渔业,加快渔业规模化、智能化和生态化发展,深挖降本增效模式、提升“长荡湖1号”良种覆盖率、大力度推广渔业机械设备、开展产品深加工,以此带动河蟹产业发展。

当代水产:河蟹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也是总产值超1,000亿元的大产业,您认为河蟹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罗明:标准化生产。金坛“小精高”养殖模式已定型。

产业链价值延伸。重点打造品牌蟹产业,借助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弘扬当地“蟹文化”,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升价值。

数字渔业发展加快。在饵料投喂、水质监控、水草疏割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养殖设备研发和配套技术集成加快。

猜你喜欢

金坛河蟹渔业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走“乐道金坛” 访“绿野仙踪”
“纸上神话”——金坛刻纸
2017金坛秋季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