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车侧柱碰翻转研究及对策

2021-01-04夏丁张建胡涛邸曙升赵志新

汽车工程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质心乘员燃油

夏丁 张建 胡涛 邸曙升 赵志新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

侧面柱碰撞用于模拟汽车出现侧滑而撞击大树、电线杆等柱状物体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据统计,在我国由于侧面碰撞事故而导致死亡的案例中有38%是因为乘员的头部撞到柱状物体而造成的。2019 年3 月25 日,推荐性国家标准《汽车侧面柱碰撞的乘员保护》(GB/T 37337—2019)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 10 月1 日正式实施[1]。同时 C-NCAP 2021 版也会对电动车追加侧柱碰工况的评价[2]。侧柱碰标准在我国的推出将进一步提高和改善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更大限度地降低汽车交通事故中乘员的伤亡数量。汽车在发生侧柱碰时,如若绕x 轴(汽车前后方向)翻转角度过大,会导致汽车上部侵入量过大,侵占乘员生存空间,因此针对侧面柱碰绕x 轴翻转运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动车翻转运动理论分析

侧柱碰速度为32 km/h、角度为75°,碰撞工况如图1 所示,性能要求需同时满足乘员保护要求和强电保护要求[1-3]。侧面柱碰撞中,碰撞瞬间的车体运动由侧向平动和绕柱旋转(z 向)运动组成[4],如图2 所示。当碰撞中心线通过汽车质心时,车身吸收能量最大,车身吸收能量公式,如式(1)所示。

图1 电动车侧面柱碰工况示意图

图2 电动车柱碰XY 平面运动学分析

式中:Ep——车身吸能,J;

m——碰撞车质量,kg;

h——脉冲力臂,质心到碰撞中心线的距离,m;

rz——z 向旋转半径,m;

EMz——z 向旋转吸能,J;

v0——碰撞车初始速度,m/s。

然而在柱碰过程中,汽车不仅会发生侧向平动和绕柱(z 向)转动,同时还会发生x 向翻转运动。实际运动为XY 平面的移动、z 向旋转、x 向翻转3 种运动形式叠加的三维复杂运动,文章将其简化成XY 平面(如图 3 所示)和 YZ 平面(如图 4 所示)2 个平面的运动,分别进行理论分析。

图3 柱碰汽车XY 平面运动(俯视图)

图4 柱碰汽车YZ 平面运动(后视图)

考虑到电动车与燃油车的结构和布置完全不同,柱碰过程中汽车的运动姿态也会有所差异,文章选取同平台的某电动车和某燃油车进行对比分析。

1.1 汽车z 向旋转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燃油车的发动机一般前置,因此整车质心相对靠前;电动汽车前端无发动机,前地板下端有电池包,整车质心相对更靠后。选取2 款典型的同平台的燃油车和电动汽车,根据式(1),对比脉冲力臂及z 方向旋转吸能,如表1 所示。

表1 某燃油车与某电动车z 向转动对比

由表1 可知,相比燃油车,电动车脉冲力臂更小,脉冲力臂越小,汽车绕z 轴的旋转运动就会越少。电动车碰撞能量中绕z 轴旋转的能量占比仅为0.5%,相比燃油车的3.4%减少了很多。

1.2 汽车x 向翻转对比分析

电池包对电动车地板有加强作用,同时为了保护电池包,门槛、地板横梁一般会做得较强。同平台的电动车除地板以外的上车身零件一般又是留用燃油车的。这样就会导致电动车下车身反力矩强于上车身反力矩,这样的结构特性会使得电动车在YZ 平面产生翻转运动。简化柱碰汽车YZ 平面受力,如图5 所示。

图5 柱碰汽车YZ 平面运动学分析

根据达朗贝尔原理,汽车所受惯性力系可以简化成通过质心的惯性力和YZ 平面内的惯性力矩。惯性力(ma)方向与加速度相反。惯性力矩(Mx/N·m)转向与角加速度(β/(rad/s2))相反。对左侧接地点O 列力矩平衡方程,有:

式中:l1——门槛到地面z 向距离,m;

l2——汽车质心到门槛z 向距离,m;

l3——汽车质心到顶盖z 向距离,m;

l4——汽车质心到门槛y 向距离,m;

Fup——碰撞整个时间段的上车身平均反力,N;

Flwr——碰撞整个时间段的下车身平均反力,N。

由式(2)和式(3)可得:

汽车绕x 轴翻转角度(θx/(°)),如式(5)所示。

式中:t——碰撞时间,s;

rx——x 向旋转半径,m;

Δv——速度变化,m/s。

汽车绕 x 轴翻转能量(EMx/kJ),如式(6)所示。

根据式(4)~式(6),计算得到燃油车和同平台的电动车绕x 轴的翻转运动对比,如表2 所示。

表2 某燃油车与某电动车绕x 轴翻转对比

从表2 可以看出,电动车由于汽车上下反力配比与燃油车存在差异,导致绕x 轴的翻转运动增加,电动车绕x 轴翻转能量占比达到3.8%,这部分能量不能够忽视,因此对柱碰过程中车身吸能公式(式1)进行修正,如式(7)所示。

汽车在x 向翻转会导致汽车上端侵入量大于下端。电动车侵入量要求,如图6 所示,对于乘员保护来讲,车身上端侵入量(S1/mm)有一定限制;对于保护电池包来说,车身下端侵入量(S2/mm)也有一定限制。因此汽车翻转角度需满足一定条件,不能过大,过大则会侵占乘员生存空间(如图6 中虚线所示),影响乘员保护性能的达成。

图6 电动车侵入量要求

从车身吸能角度来讲,翻转角度太小,车身吸能又需要增加,不利于耐撞性的轻量化设计。因此汽车x 向翻转角度需要控制在合理数值,既能满足汽车上端乘员生存空间的达成,又有利于耐撞性轻量化设计。可以通过调整车体上下反力配比来控制汽车x 向翻转角度,如式(8)所示。

2 某电动车侧柱碰翻转对策改进

2.1 CAE 结果分析及对策

根据侧柱碰工况建立某电动车和某燃油车的结构耐撞性CAE 仿真分析模型。电动车和燃油车的CAE 解析的x 向翻转角度结果,如图7 所示。

图7 侧柱碰工况汽车翻转角度CAE 分析结果

从CAE 解析结果来看电动车x 向翻转角度确实比燃油车大了很多。将CAE 解析得到的翻转角度与按照式(5)计算得到的角度进行对比,如表3 所示,可见式(5)的理论计算是可信的。

表3 汽车x 向翻转角度CAE 值与计算值对比 (°)

某电动车初始CAE 结果x 向翻转角度为7°,导致汽车上端侵入量(S2=378 mm)偏大(不满足<370 mm的性能目标),侵占了乘员肩部的生存空间,从而影响了假人胸部的得分,因此需要进行对策。计划将电动车x 向翻转角度减小2°,以满足乘员生存空间要求。按照式(8)计算,汽车上端平均反力需提升9 kN。

根据section AD 断面分析软件,汽车上端平均反力提升9 kN,对策为在A 柱对应柱碰位置局部增加抗拉强度为1 180 MPa、厚度为1.2 mm 的补强件,并且将顶盖前横梁厚度由1.0 mm 提升至1.4 mm,如图8 所示。

图8 汽车x 向翻转对策方案

2.2 对策CAE 及实车试验验证

针对某电动车对策后的模型重新进行整车侧面柱碰CAE 解析。仿真结果表明,对策后各项评价指标均满足侧柱碰结构耐撞性目标,如表4 所示。

表4 某电动车侧面柱碰初始方案和对策方案结果对比

实车碰撞结果也与仿真结果较为接近,试验各项指标都合格。电池模组与壳体间隙有35 mm(如图9 所示),电池包强电保护合格;乘员生存空间(汽车上端侵入量)满足目标要求;试验过程中汽车x 向翻转角度为5.2°,满足目标要求。

图9 某电动车侧面柱碰试验后电池包

3 结论

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电动车相比燃油车在z 向旋转、x 向翻转运动方面的差异,指出了电动车对应柱碰x 向翻转的对策方向并得出:

1)电动车质心与碰撞基准线距离更小,汽车z 向旋转运动能量更小。

2)电动车车身上下反力配比存在差异,导致电动车会发生很大的绕x 轴的翻转运动,文章针对翻转角度和翻转能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侧面柱碰的吸能理论进行了改进。

3)侧柱碰时如果不对汽车x 向翻转角进行控制,会导致汽车上端侵入量过大,侵占乘员的生存空间,从而影响乘员保护性能的达成。

4)文章通过理论计算,推算出如何选择合理的车体上下反力配比,来控制x 向翻转角度的大小,以满足强电保护和乘员生存空间两者性能的达成;CAE 分析和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质心乘员燃油
整车质心测量精度的研究
重型半挂汽车质量与质心位置估计
基于Isight后排乘员约束系统曲线对标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基于近邻稳定性的离群点检测算法
美国IIHS 考虑加入对于后排乘员的 安全评价
巧求匀质圆弧的质心
乘员—座椅系统坠落冲击实验平台设计分析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