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潜能生,用爱开启他们的新征程
2021-01-04张灿
张灿
摘 要:潜能生是的转化一直是教育一线教师努力的方向之一,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潜能生却不能得到有效转化进而对学科产生厌学情绪。如何有效转化潜能生,帮助他们转变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科综合能力呢?本文将从从如何关爱潜能生以及转化潜能生的有效策略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关注;潜能生;爱
潜能生,顾名思义,有潜力的学生。这一称呼也是经过多次演变而来,从最初的差生,到后来的学困生,再到现在的潜能生,不仅体现了国家教育部分对学生的关爱,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任务:不能给学生贴标签,而应本着爱的原则,挖掘孩子们潜能,帮助他们摆脱暂时的落后状态。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十五年间,笔者经历过无数学生,在一个40-50人的班级,总有几个孩子的英语基础比较弱,课堂上学习很吃力,甚至完全跟不上,家庭作业完成错误比较多,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科潜能生。这些暂时的潜能生,如果不及时进行跟踪帮助,将在后段学习中越来越吃力,甚至因为多次失败而产生挫败感,对英语学科产生消极和抵触情绪。经过多年的摸索,笔者转化潜能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及方法。
一、关注潜能生,从尊重他们的人格开始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任何丑小鸭在不久的将来都可能成为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潜能生因为某一科成绩不够好,在课堂上不够自信。为人师者,一定要克服偏见,尊重潜能生,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偏爱。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关注,去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田,以宽容、博大的胸怀真诚面对自己的学生。潜能生有着一颗更加脆弱、更加敏感的心。课堂上回答不出教师的问题,即使多次讲解后仍一知半解的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無措、更紧张,此时如果教师咄咄逼人,甚至语言犀利、讥笑、挖苦,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相反会极大打击他们幼小的心灵。
帮助潜能生绝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成效,当教师使完了百种方法,用尽了千样计策,仍然徒劳,仍不见潜能生提高,当委屈与愤怒已决堤,即将泛滥如潮时,教师仍然要控制情绪。教师应始终坚信:赏识与期待,可以让“朽木”变金石!
二、关注潜能生,从沟通开始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应对潜能生的产生原因进行细致调查。潜能生的出现原因有多种:学生自制力较差、学习方法错误、家庭原因缺乏有效监管、师生有效沟通缺乏等。教师可以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了解对本学科的态度以及困难。教师也要从学生谈话中分析孩子基础弱的原因,并根据总结出来的不同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材施教。
三、关注潜能生,从切实的举措开始
关注潜能生,一定不是喊口号,也不是两三天的工作,一定是有长期的、从切实可行的举措开始。总之,要与潜能生沟通好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仔细去观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的提供帮助。
(一)课堂上对潜能生的特殊关爱
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课堂上,智慧的教师不仅会关注学优生,更应该关注潜能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提高自己的课堂组织、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问题等,让潜能生也能享受到愉悦的课堂气氛,并积极参与课堂,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教师还可以制定结对、分组等形式,并给潜能生制定一个竞争的目标,但目标不宜太高,教师还可以给潜能生安排学习搭档等,充分发挥同学带动力量,让其有逐步成功的感觉。教师也应从多角度去关注他们的进步,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与要求。潜能生因为教师的偏爱,每堂课不再只做听客,也能在课堂上自信地去发言,积极地去思考,主动地去发现,快速地去提高。总之,教师一定要让潜能生感到教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进而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外对潜能生布置特殊任务
教师不能因潜能生基础弱而增加其任务量。因为基础较弱,完成同等的任务再加其他的任务,潜能生花费的时间将更长,很难保证他们的学习质量,甚至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抵制情绪。教师应设计分层任务,降低潜能生的作业难度。作业原则是“从基础知识着眼、基本概念着手”的原则,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快反馈”的措施,设计相对容易、与例题相似的题目,确保他们达到“最近发展区”,进而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三)对潜能生的额外指导
额外指导包括及时督促孩子整理课堂重点并及时复习;督促孩子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对课堂上发现的孩子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辅导,实行一堂课一清,一星期一清制度;布置相应作业,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回馈等。比如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五年级的第一模块知识点there is 和there are是课堂的教学重难点,也比较难理解,教师可录制详细讲解视频发布给相应同学并设计少量题目给他们,并对完成情况及时跟踪与反馈。教师还应将孩子的进步与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家校共同努力,才能事半功倍。
总之,潜能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坚持,反复长期的努力,教师应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和专长等等,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爱与尊重的严格要求统一起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灵活运用合理有效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因材施教,挖掘出潜能生的真正潜能,帮助他们开启灿烂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郑得人.对师爱育人方法的探索.《儿童大世界(上半月)》.2018-11-03
[2]陈碧云.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与写(上,下旬)》.2015-06-15
[3]张晶.谈英语教学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东方青年·教师》.2010-09-28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王家冲小学,湖南 长沙 4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