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小学家校合作共育有效策略初探

2021-01-03曾少媚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学阶段策略

曾少媚

摘  要:家校共育,关键要在“共”字上下功夫。学校通过提升家校合作共识、巧搭平台、创设活动等多维合作模式,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深化了家校合作深度,积极推进家校“共同体”建设,提升了家校育人水平。

关键词:小学阶段;家校合作共育;策略

新时期,如何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家校合作建设,构筑教育“共同体”,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呢?笔者结合所在学校开展的家校合作的实际情况,运用新时期家校合作共育理论,谈谈小学家校合作共育有效策略和途径。

一、提升家校共识,明白共育方向

小学是儿童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而家长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家校合作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要提高家长对家校共识的教育认知理念。

(一)转变角色,提高认识

正如朱永新先生所说:“家校社合作共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成长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也应该是父母、教师、社会的事情。”小学作为孩子正式教育的开端,家长角色就此发生了转变:家长不但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是终身老师,还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家长要与学校开启同行六年的家校共育之旅,要与孩子共成长,家校齐心协力为学生这个“共同体”服务,才能收获合作共育的丰硕成果。

(二)深入了解,协同共育

学校和家庭的互相配合程度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如何提高合作共育质量,关键要以“儿童为中心”,写好“共”育文章。家校教育合作从一年级新生家长学前培训开始,学校通过多种渠道让家长了解家校共育的目标、思路、内涵,知道从哪些方面配合学校老师共同做好育人工作,引导帮助孩子走好幼小衔接过渡期,为家校合作共育,夯实基础。

二、巧搭平台,助力家校合作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是每一所学校的不懈追求,为实现这一追求,学校应打开大门,创建多领域的家校合作模式,发挥家庭和学校教育各自的优势,共同发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孩子的幸福成长奠基护航。

(一)创建家校合作组织

新学年开学伊始,学校通过家长自愿报名,班主任家访把关,推选热心家长成立班级家委会,并推荐优秀家长参加学校家委会竞聘。学校成立学校家委会,民主选举产生家委会主任。根据家校合作共育需要,家委会设立教育、宣传、资源、志愿、安全及后勤等6个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商策略制定工作计划、收集家长提出的热点问题、宣传学校办学文化等家校共建事务,引导家长了解评价学校的各项活动。家委会根据学校发布的学校文化、办学愿景、规章制度、活动计划等有关教育教学内容,紧跟学校步伐,达成育人共识,科学合理地制订学年家校合作计划,协助学校做好管理工作。家委会的建立架起了一座家校沟通的桥梁,将家校共育推向和美共进的佳境。

(二)构建教育资源中心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家校合作共育中的教育潜能,学校会在新学年开学前,给学生发放家长调查问卷,涉及家长职业、单位、专业兴趣、爱好特长等内容,作为新生入学资料,其目的是从中发现、挖掘家长群体中的教育潜力和师资力量,建立“家长教育资源数据库”,开设“家长百家讲堂”,助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学校根据学期教学计划,协商特长家长结合自身职业特点准备课件和讲稿,每周举办家长宣讲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校教育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理想目标,规划职业生涯,充分体现了家校合作教学的创新效能。

(三)建立微信公众号

数字化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微信、QQ、微博等网络平台让家校合作交流更加多元、便利、高效。学校与时俱进,搭建微信家校群和公众号促进家校合作共育。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发布教育教学信息动态,让家长全面了解评价学校的各项活动,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热情;教师利用微信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在校、在家表现,促进家校共育科学发展。家长之间彼此借鉴、分享家教经验,共同成长。可见,微信平台的搭建让家校双方形成的教育合力,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家长学校,是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必要补充。

三、创设活动,巩固家校成果

根据“家校融合”工作理念,学校创设家校合作共育的实践活动,促进家校有效沟通,缓解家校矛盾,为家庭教育中的棘手问题提供指导帮助。

(一)举办沙龙,释疑解惑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学校充分认识到,家长教育观念存在差异,教育孩子的态度不尽相同。本着求同存异、突显重点、抓好本质的指导思想,学校通过家委收搜集到的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疑难棘手問题,诸如家长作业辅导、亲子沟通、网络成瘾等,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应的家长沙龙主题活动。学校管理者、班主任、家长志愿者、家庭教育导师等同心协力,释疑解惑,共同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疑难问题,推进家庭教育上台阶。

(二)开展家访,巩固成果

家访是家校合作的重要模式,学校历来重视家访工作。家访中,要求教师有爱心和同理心,要站在关心学生的角度与家长交流沟通,家访才能收到预期效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登门家访,要将孩子在校优点和缺点实事求是告知家长,并就如何教育好孩子为家长出谋献策,提出合理方案和有效措施。这样,才能让家长觉得教师家访是真心诚意为孩子好,从心底里尊重、感谢老师,增进对教师的信任感。有效、成功的家访,能够帮助家长优化教育理念和观念,树立科学育儿观,为巩固家校育人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新时期,家校共育,关键要在“共”字上下功夫。学校通过提升家校合作共识、巧搭平台、创设活动等多维合作模式,形成家校共育的整合优势,深化了家校合作深度,积极推进家校“共同体”建设,取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提升了家校育人水平,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家校育人环境,促进了孩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文胜,苏谦.以学生为本的家长沙龙: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1(S1):113-114+155.

[2]李好益.21世纪小学家校合作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小学阶段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引导实践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化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