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博物馆美育功能的实现

2021-01-03康语珂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4期
关键词:美育博物馆教育

康语珂

摘要: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职能已不再是单一的文物的储藏所,而更多地肩负着哺育精神、教化社会的重要职能。本文从美学理论出发,探讨博物馆如何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个层次完成对观众审美教育的任务。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职能范围不断转移和扩大,如今的博物馆,集文物展示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民众教育中心等多重职能于一身。除了文物的收藏和展览之外,传达博物馆藏品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有效地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更好地服务观众,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重心所在。

一、博物馆发挥美育功能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人们也渐渐将目光注视到了自身的精神生活上。然而消费社会带来的过度娱乐化直接导致人们的审美理性的削弱和缺失,物欲横流及精神空虚之现象屡见不鲜。因此,为了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的价值观,就要特别注重对民众审美素养的培育,调动民众对优秀文化的审美自觉,自发抵制假恶丑文化的侵袭,捍卫自己在审美活动中应有的正当权利。

“文学和艺术的审美接受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互动,且是人类旨在超越有限性的精神活动。”著名教育家、南京博物院第一任院长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美育在学校,可通过音乐、图画、游戏来实现,在社会,则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剧院、公园来实现。”博物馆是文化艺术集合的阵地,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文化积淀的载体与标志,理应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提升民众审美情操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博物馆中的展品蕴涵丰富的文化和美的信息,这种美不同于感官刺激带来的快感,是有意义、有价值、无功利的,能够绵延文化,滋养心灵,哺育社会,创造未来。因此,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博物馆活动中,通过各种学习和交流,增进与先进文化的联系,让观众置身于博物馆中享受高雅艺术带给他们的快乐,欣赏和赞叹先人的智慧和灿烂文化,从而在精神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升主人翁意识,自觉在消费社会的大潮中选择传达真善美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审美修养和品质,才是博物馆的审美教育的宗旨和意义之所在。

二、博物馆美育要由经验上升到理论,要研究博物馆美育的必要性和美育的规律

(1)从理论上完成保存意义的博物馆向教育意义的博物馆的全面转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而且经过相当的历史传承之后最终会消亡,因此保护它,尽量延续其存在的寿命,是必要的。保护是基础,是前提,必须坚持保护为主的方针。但是仅为保存就失去了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博物馆是服务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始终以社会效益为准绳,社会要求博物馆使用实物教材开展美育。

(2)要研究博物馆美育的教材。从零星、散乱藏品的个别局部研究走向系统收藏,系统的、整体的多方位的研究,使博物馆的实物教材有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通过研究出成果,出人才。博物馆的专业人员、讲解人员通过研究藏品、展品提高审美能力和知识水准,为博物馆美育提供了人才保障。

(3)要研究观众。博物馆的美育既要重视藏品展品的价值,又要转向重视人的价值,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美育不仅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典型性,系统性,而且要注重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必须尊重作为学习主体的人,要对观众市场进行研究,对观众的审美意识、审美要求进行调研,要重视观众的反馈意见,以便充实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提高讲解水平,提高美育效果。

三、博物馆的美育应当树立大美育观

博物馆的美育不能局限于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的范围内,这样既缩小美育的外延,又降低了美育的内涵。博物馆的审美活动对人的生理、心理、品德、情感、知识、能力会产生全面影响,能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博物馆的藏品、展品有千姿百态的美,通过欣赏,启迪智慧,启迪人的思维,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们把智育寓于美育之中,美的欣赏使人增长知识,启发思维,引导观众去掌握、发现客观规律。我们把体育寓于美育之中,以健全的精神、健康的体魄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结语

打造现代的博物馆,就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美育功能,将博物馆的概念扩大延伸,不再拘泥于一栋建筑,而是提供平台,让学术科研、社会教育、社会传播等在此平台开花结果。而这种“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也正是未来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从根本上讲就是城市各种资源的博物馆化,是对城市文化重新审视、深入挖掘的表现。只有将越来越多的有形的博物馆和无形的“博物馆”联系起来,才能充分满足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需求;只有各类型博物馆不断提升自身的现代化程度,才能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观览,拉近与他们日常生活的距离,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不但做到“悦耳悦目”,而且做到“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实现博物馆培育美感、陶冶情操、教化人生、服务社会的美学教育职能,为民众提供一个回顾历史、探索真知、提升品位、加强素养的阵地,不断满足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向往,对有意义的精神生活的期待,并真正引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曾写道:“我将用生命中可能获得的仅有的三天光明中的一天参观博物馆——美國大都会博物馆和自然历史博物馆。”今天的博物馆,是城市的指示牌,是风情画,是连接古今的时光机,是奔向未来的导览器。进入一座好的博物馆,就像是进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而如今的人们正对博物馆饱含期待,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6页。

[2]蔡元培:《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第182页。

猜你喜欢

美育博物馆教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博物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露天博物馆
教育教学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