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的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分析
2021-01-03滑乔佳
滑乔佳
内容摘要:回顾《阿Q正传》,这部作品寫于1921年,那是一个充满焦虑和恐慌的时代。鲁迅清楚的看到自己国家的落后,而群众仍然用“精神胜利法”麻痹着自己的灵魂。他一开始拿起笔时,就已经明确自己作品中的隐含读者,鲁迅有着强烈的读者意识,为了更好地与读者进行对话,他开始关注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重视文章对于读者来说的可读性。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与他们对话。本文以《阿Q正传》为研究对象,研究该作品中的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
关键词:隐含读者 真实读者 《阿Q正传》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纷纷为自己的想法发声,鲁迅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他辛辣的讽刺、严密的论证、夸张的笔法,将新文化运动的文学发展推向顶峰。他弃医从文,为的就是唤醒群众,唤起我们的民族精神。作为必读的文学经典,《阿Q正传》中写作的背景、小说的结构、人物的外貌,特别是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揭示,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都有学术上的意义。本文试图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分析《阿Q正传》的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分析二者间的关系、分析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间的错位、作者鲁迅与隐含读者、读者的互动关系,分析其意义和价值所在。
一.隐含读者
1.“隐含读者”的含义
1977年尧斯提出了“接受美学”这一概念,接受美学的出现意味着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研究重点发生了转移,从之前对作品文本的分析转移到了对读者接受的分析上来。因此,接受美学关注的重点是“接受者”即“读者”,从这个新的角度出发,打破了之前只专注于对作者或作品的研究,“无论是哪一部文学作品,若忽略读者,这部作品将会失去它的生命力,创作文学作品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读者,更是为了作品与读者‘交流’后,才能使其成为一部真正的作品”。i这意味着文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读者。
伊瑟尔曾提出:“每一个文本都有一个隐含读者,完全按照文本的召唤结构去阅读的读者即文本的隐在读者,隐在读者的出现意味着文本之潜在的一切阅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每一位主体作家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心中都暗含着自己所期待的“读者”,他们不仅存在,而且还会干预甚至参与到创作主体的写作中。创作主体写作时内心的期待以及隐藏的文本内涵,就是想传达给内心预先设定的对象——“隐含读者”。《阿Q正传》隐含读者的形成,是作者为某些特定的读者所量身定做的。
2.《阿Q正传》的隐含读者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知识分子们意识到了民族的危机,先进知识分子所倡导的一系列思想活动和文学活动,极大的感染了年轻读者们,也构成了他们期待视野的一部分,鲁迅便在这样的期待视野影响下创作出了《阿Q正传》。他曾这样写他的创作动机,“我虽然己经试作,但终究不是很有把握,我不知是否自己可以写出当代我们国民的灵魂。”ii在《阿Q正传》发表的第十二个年头,作者曾告知读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国民性”,细致刻画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下“阿Q”的典型性格,所以,鲁迅先生写作时内心预先设定的“读者”是文化水平极高且具有良好修养的人,而不是大众劳动人民,这就使得他作品的阅读指向是有一定文学基础的人,并不是面向普通大众。
因此,作者在这部作品的一开始就明确有了要“言说”的对象——文化运动的领军者,“领军者”不仅指的是国家领导人,还包括先进知识分子、文化团体、精英人士,这些都属于文化水平高且具有良好的修养。在那样一个乱世中,想要直接用自己的思想带动民众是异想天开的,这需要文学作品来一点一点使民众觉醒并使国民反省认识自身。所以,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起了模范带头的作用,也变成了鲁迅心中的“隐含读者”。这部分隐含读者成了鲁迅与国民大众之间的桥梁,作者心中的火炬必须有人将他传递下去,因此,“知识分子们”成了他作品的“隐含读者”。
二.现实读者
1.现实读者的含义
除了目标读者外,文学作品还应该有自己的现实读者,从接受美学中读者接受的理论出发,明确现实读者与隐含读者的概念。所谓现实读者,是相对于隐含读者而言的,即使这部分现实读者不是作家心目中所期待的读者,不是能够和作者进行思想上碰撞的读者,但即便是普通的群众,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应该具备最基础的接受条件。因此文学在传播过程中,现实读者对作品的接受与阅读通常是从他的生活期待视野和文学期待视野出发。
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现实读者由于所处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的不同,对同样一部作品、同样一个作家的评价、理解尽管具有连续性的一面,但更具有不同之处,甚至差异很大,一个原因是读者自身受周遭环境影响发生了改变,另一个原因则是作品中的“潜在含义”逐渐被现实的读者发觉。因此一部作品的含义并不能被一个时代的读者定义,而是在不断延续的链条上为现实读者所发掘。对于现实读者来说,这部作品也成了一个“说不完的阿Q”。
2.《阿Q正传》的现实读者
《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为背景,阿Q是一位普通的农民,鲁迅将主人公处理问题的方式刻画的非常细致,谁又能保证,在久经压迫的状态下不会和阿Q有同样的遭遇呢?有了这样的现实基础,阿Q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读者们纷纷投稿表达自己的观点,《阿Q正传》连载到第四回时,作家沈雁冰便迫不及待的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当我第一次读这篇小说时,总觉得主人公阿Q很是面熟,是呵,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iii读者之所以看书中的人物熟悉,是因为鲁迅将国民弱点中的共性总结提炼出来,并毫不掩饰的展现在阿Q身上,把国人的心理特征都涵盖进去了,加上一阵见血的论述,更是戳中了人们的“心事”,使得接受者们争相传阅、阅读。
现实的读者阅读《阿Q正传》时与文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大都是被文本所表达出的悲惨人生和细腻情感所打动。所以,现实读者除了储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外,还应该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情感。因为当读者作为接受的主体对文本进行审美认识时,必须拥有良好的品质,如善于观察、思考,并且拥有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倘若没有正确的三观以及完善的人格思想情感,直面作品中所透漏出的审美取向、价值判断、感受层次时,很可能会做出误读甚至歪曲的判断。因此,《阿Q正传》的现实读者们是当时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文化修养的少数知识分子,而不是普通的大众。
三.隐含读者与现实读者
1.隐含读者与实际读者的错位
《阿Q正传》是第一部赢得世界声誉的中国白话文杰作,但作品中依旧包含着许多古文,这在当时为普通大众所不懂。钦文也曾认为《阿Q正传》的通俗化程度高,大众化程度低,作品中所参杂着文言文,所以能读的人不多。因而从语言来看,当时普通大众的期待视野与《阿Q正传》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鲁迅心中的“隐含读者”是作者心中理想的读者,它在作品的结构中是作为一种完全符合对阅读的期待来设想的。隐含读者的出现意味着文本潜在的一切阅读成为可能,回答的是对作品的各种阅读如何成为可能的问题。毫无疑问,《阿Q正传》的“隐含读者”是被作者心中虚构出的接受主体,和广大民众这样的现实读者之间依旧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总之,《阿Q正传》与同时期普通大众的审美期待间一直存在较大的审美差距。作品的隐含读者的定位局限于知识分子们,这种隐形的定义实际上早就把普通的大众排除在外,因此现实的读者群体和隐含的读者们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这种不平等,导致了阅读作品对于现实大众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也正是《阿Q正传》中隐含读者和实际读者的错位,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精神世界。
2.作者鲁迅与隐含读者、读者的互动
鲁迅是个读者意识很强的人,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他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白话文,并号召社会批评、文化批评都不应再用过去的古文,而应使用群众容易理解容易书写的白话文,这样一来,文学就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經过这次文化运动,鲁迅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了,写作品时必须把读者的因素考虑在内,只有站在读者的角度去理解文本,才能发现过去旧文化的缺点,从而为新文化的发展寻找出路。作者还强调文艺作品要针对不同的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这样才能够扩大读者群体,调动起读者参与文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与现实读者的“互动”。
除了拥有读者意识外,鲁迅在创作中的隐含读者类型也明确为知识分子。作者站在知识分子的角度思考并进行创作,无论中外,知识分子都担当着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担任社会改革的主力军,保卫国家安定,尤其是在社会面临危难时,知识分子不仅要以国家利益为先还要放弃个人利益,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能够改善这种危机。作者鲁迅也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他在思考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时,其实也是对自身生存发展的探寻。其创作的主要来源就是对知识分子的关注。正是这种鲁迅对中国各类知识分子的关注构成了与其隐含读者——现实中知识分子的对话。
每一位作家在创作前都会有读者意识,并相应的为自己的作品设想隐含读者,每一种类型的隐含读者都能从侧面显示出作家创作的目的,作品也会因不同类型隐含读者的介入而绽放丰富多彩的一面。不可否认的是,鲁迅的《阿Q正传》吸引了真实读者的关注,并收到了真实读者的评论,这就为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提供了前提。这种“互动”是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是观看者与参与者对问题的不断反思,鲁迅通过自己的作品,搭建了这样的交流平台,使接受主体也参与进这个平台,在交流互动中与读者一起思考社会现状,寻找解决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林非.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六十年来鲁迅研究论文选》(上、下)李宗英、张梦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3]《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0年一199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出版社合编北京出版社.
[4]胡尹强.破毁铁屋子的希望一一<呐喊><彷徨>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注 释
i李朝龙:《接受美学述评》,《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ii[鲁迅:《集外集俄文译本序》,《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页。
iii茅盾选自《致谭国棠信》原载1922年《小说月报》第13卷第1期。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