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需求层次理论下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2021-01-03张琦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文化建设

张琦

[摘    要]本研究以J区某中学为研究对象,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采用调查研究和观察法对该校的制度文化建设的现状做出描述分析,收集该校师生234份对该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的问卷。笔者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要素,剖析该校传统、文化仪式和规章制度的成功做法和存在不足,反思后提出学生生理需求人性化、隐性安全需求预防工作需完善、尊重需求上应更注重学生自主创造性等建议,以期为中小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一、需求层次理论与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关联性

“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创建者之一哈罗德·马斯洛 (Harold Maslow)于1943年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是按照先后顺序出现,当一个人满足了较低的需求之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求,即需求层次。

一所学校制度文化设计并不是浑然天成,而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长期积累而开展的。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作为教育管理学习者和研究者,笔者从对J区某中学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调查中,探究得知该校制度文化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五大需求理论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探究该校在满足学生健康成长需求的同时,引导学生幸福快乐成长的奥秘。

二、J区某中学文化建设的实证调查

(一)走进J区某中学

J区某中学建于2001年7月,现有41个教学班,七年级16个班,八年级13个班,九年级12个班。全校教师中、高级职称占90%;省特级教师1名,市区名师、学科带头人35人,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区级及以上级别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占教师总数的27%。学校占地47240平方米,绿化率达34%;建筑面积21870平方米;300米塑胶运动场1个;室外篮球场4个;室内篮球场1个;游泳池1个;有学生公寓2栋,1000余床位;食堂1所,500余餐位。办学以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先进实验学校、J区先进单位等300余项荣誉称号。

(二)“幸福教育”的辦学理念

正如该校校歌《幸福从这里起航》:“我们智慧快乐地学习,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该校校长坚信:“文明,美丽,幸福是该校人的追求,建设文明该校,美丽该校,幸福该校的宏伟目标应该是所有该校人的梦想。”

教育教学中,该校坚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以“良知教育、知行合一教育”的育人理念为载体,全面构建“特长学校”,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全面成长。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三风一训”的思想,细化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走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努力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即办让师生幸福成长的教育:坚持“幸福教育”的特色创建方向。

(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是精神文化的产物,也是学校文化建设中最稳定的部分。该校对于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日趋完善,制度文化形式上多种多样,内容上可以具体细分为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三个方面。

从学校传统方面而言,该校的制度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新生游园”了解校史的传统,“百篇读书笔记”的分享,“该校好声音”和“全校班歌比赛”的活动,“中考送考的大红大紫装”以及“师生拔河运动会”的传统项目。

从学校仪式方面而言,该校着力于每个学生的幸福成长,精心设置了一系列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幸福感的各类富有仪式感的活动。尤其针对毕业班学生学情,从九月“进班PK榜”,到十月下旬“操场师生夜跑”,到年底“元旦晚会”,次年“迎春晚会”,三月的“百日誓师环山”,四调考后的“感恩仪式”等,无一不是坚持以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身心完善发展,幸福成长的教育理念。

从学校特色的规章制度方面而言,该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并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从新生进校起,要求两个月内所有学生形成自主化管理,以“先独立带动后独立”的模式,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自我规划意识。每日七点“进校自主早读”,十二点“值日生领队自主就餐”,“光盘就餐礼仪”,十二点二十分全班起立“经典诵读”,十二点四十分“练字20分钟”,五点“每日三省”制度,每日“家长进班听课评课”制度,期末“最受欢迎教师”家委会评讲。每项度的实施与制定,都是学生和家长自主化管理实践的。该校坚持扁平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行学校制度管理透明化,把更多的权力合理交给学生,交给家长。

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场所。J区某中学的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充分发挥物质文化载体作用,使师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形成意识,内化行为。该校建有“历史的足迹”“思校情怀”“五子登科”“科普长廊”“尚善池”“崇德园”“乐学园”等七处景点,美化育人环境,据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建设出适宜学生、教师生活与学习且舒适的环境,将精神文化建设融入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教育意蕴。

三、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的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现状

(一)生理需求之“阳光运动一小时”

案例一:阳光运动一小时。

每天的大课间跑操是J区某中学的传统特色,也是该校制度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在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指引下,该中学(以下简称该校)教育管理者一致同意,将该校日常出操时间延长,出操前增加跑操环节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跳起来”“活起来”。不仅有利于全体学生运动前身体安全,还可以有效保证学生锻炼时长。

随着跑操质量提升,该校更是进一步完善跑操制度,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还需要操场夜跑。这种有效保证学生运动频率和次数的制度,很多班级的班主任都主动愿意随班跑,这也成为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阳光长跑真正做到了有声势,有影响,有内容,跑操学生横成列,纵成行,动作整齐化,队形多彩化,展示了阳光体育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普及性。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生理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一层需求,也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该校坚持以学生的生理平衡为首要发展,全面贯彻执行“阳光运动一小时”校园制度,更是在教师随着学生共同运动的情况下,满足了全体师生的生理需求,更加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使得该校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二)安全需求之新生熟悉校园

案例二:新生游园传统。

该校虽然校园占地面积不大,但校史文化底蕴颇丰,一年一度的新生游校园活动,就是以帮助新生转变身份认知,更好更快融入新校园开展的。整个活动由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志愿者充当讲解员,从学校大门到教学楼到文化长廊形成一条完整的讲解线路。在七年级学生介绍各个校园建筑的同时,穿插讲解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更好地让学生潜移默化吸收了解学校校园文化。

该项活动很好地贯彻了“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二层——安全需求。通过一系列讲解,引导新生了解该校丰富的校史和校园建筑的深厚内涵,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新校园,提升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满足他们人身安全和资源所有性上的安全需求。

(三)情感和归属需求之学生解压

案例三:毕业班四调后、五一前“感恩教育仪式”。

该校的制度文化的仪式形式多种多样,内容层出不穷。该校坚持每项活动无缝对接,对每名学生无时无刻地渗透情感教育,文化教育,以引导每名学生幸福快乐学习,做自我学习的管理者。

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疏导问题,一直是九年级教育教学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全武汉市四月调考后,该校会例行惯例举办针对即将迎来人生重要转折点的中考考生,举行感恩教育实践仪式。活动丰富多彩,内容每年各异,但主要方式为学生动手实践、积极参与,从而解放身体达到学生整体的身心融合。

该仪式一方面理解学生特殊阶段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同时给予学生无限关怀,很好地满足了“需求层次理论”中第三层情感和爱的需求。该仪式不仅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上轻装上阵,并再次明确学习目标,而且还有利于缓解学生与家长之间紧张的关系,甚至能化解一定的矛盾,从而达到给九年级学生生活上的减负方策,充分照顾到每个学生感情上比生理上更细致的需要。

(四)尊重需求之学校管理扁平化

案例四:学生自主选课、设计校服制。

在学校制度规章文化方面,该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在不断加强家校联系的同时,争取把更多的权力放手,以求合理地满足全体学生的诉求。如,新生校服订制、设计,选稿工作全过程由学生自主选择投票敲定,包括学生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的传统项目——兴趣小组课程,也充分满足全体学生需求,尊重学生意愿,尽可能丰富他们的选择。

该校教育管理者深知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换言之,既是处于青少年心理发展重要成长期,十分需要陪伴、沟通、交流。而良好沟通的前提,就是尊重每个学生意愿,支持学生自主选择。故而,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培养每个学生的实力和责任感,使得他们能够彼此尊重、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五)自我实现需求之学生自我管理

案例五:“日行三省,每日三读”制度。

2007年,国家颁发了《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故而,该校何如山校长及该校众多教育管理者共同商讨决定把教育眼光从国内文化转到国学经典,并在随后两年内教育局下达的相关文件中出现了相应的明确指令下,结合本校原有“日行三省”的制度文化特色,补充了课外国学经典。“每日三读,每日三省”制度,具体是早读课内书本知识,午读既是该校十二点二十分至十二点四十分“国学经典”诵读二十分的午读制度,课外国学经典,晚读个人反思小组总结。三读,三省,有机结合,时时刻刻,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该制度以达到学生经典知识的渗透教育为目的,已在J区某中学实施五年有余,其教育教学效果颇丰。无论是平时语文写作中学生遣词造句,还是中考全校语文单科平均分远胜全区平均一筹,都是该校学生不断吸收国学经典不断内化的最好体现。

这一制度的演变和沿袭,离不开该制度本身“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在不受打扰地沉浸经典诵读的氛围里,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培养,自觉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在最初指定的国学文章诵读完毕后,很多学生都会积极主动自己找文章读。从“被要求”到“主动寻求”这一转变中,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实现自我成长,并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最大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需求被很好地满足,学生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四、制度文化建设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首先设计了师生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可度调查,收到有效问卷234份。从调查结果显示,该中学的师生对该校制度文化建设认同度高达87.35%(非常同意50%,同意37.35%),这与该校“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分不开。学校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普遍认为学校在制度文化建设的传统和制度两个方面占比最高,分别为55.98%和25.64%,而在仪式感活动方面稍显欠缺,只有4.70%。并且对于该校的“学校文化建设”问题上,呈现教师和学生认知差别较大。

笔者认为,该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推行比较完善,各种制度文化建设的活动形式丰富,教育目的也比较明确,但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工作外显不足(该校制度文化校外知晓度偏低)。总体上来说,教师对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是比较满意,教师学生在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活动中收获颇多,对学校制度文化理解内涵进一步得到加深,但还需要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内隐”和“外显”齐头并进,共同开发。

五、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该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反思

制度文化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关系,并且同时注重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各方面的关系,达到整体与部分的和谐统一。J区某中学在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学生“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这一点是值得学习与借鉴的。

但是,在需求层次理论视域下,该校制度文化建設过程外显与内隐不够协调,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首先,生理需求方面,该校学生生理需求满足片面化。该校通过“阳光运动一小时”保障师生身体锻炼,校食堂菜单每日在线公示保障学生食品健康,这一系列制度值得肯定。但是因为经典诵读制度而压缩学生午餐时间不到一刻钟,注重学生饮食安全而不安排鱼类富含蛋白质等食物而缺乏健康饮食的菜谱,都是需要该校教育管理者不断反思并改进的重点。

其次,安全需求方面,该校轻视了校园隐含危险因素。进校刷卡,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但面对校园可能出现的霸凌,课间学生下楼推搡,体育课学生肢体接触程度等潜在危险,也需要该校教育管理者采取积极措施和手段加强相应的教育和预防工作。

最后,尊重需求方面,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性。该校走廊的文化建设并不是特别丰富,而且更新频率较缓,并且文化长廊处于教学楼和行政楼侧面,容易被学生和教师忽视。笔者认为,应该在进入学校主干道部分,让学生分班级依次有机会去设置不同的文化特色来加深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外显层面。这一措施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该校校园文化和历史,还可以尊重学生自主创造力,给予他们更多发展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何如山.用延安精神铸魂育人[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P372--377.

[2]陈振豪.校园网球试点背景下广东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9.

[3]李倩.ERG理论视域下的高等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5.

[4]王亮;钱群雷.社会学习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23):65-68.

[5]钟真群.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现代交际,2016(02):175-176.

[6]邱发见.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0(12).

[7]项红专.学校文化“两张皮”现象及其破解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20(10).

[8]申国昌;陈晓宇.中小学数字校园治理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0(2).

猜你喜欢

需求层次理论文化建设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中职生实现真正学习的路径
基于激励理论的组织薪酬方案设计的思考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海子的诗作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解惑大学生就业难:基于需求导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