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咸炘南北分派书学思想研究

2021-01-03赵长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1期

赵长瑞

摘 要:刘咸炘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南北分派这一书学思想理论的系统研究,反映出刘咸炘对这一书学分派思想的思考。南北分派这一书学理论是由清代学者阮元提出,刘咸炘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的文艺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刘咸炘著作中关于南北分派的思想进行整理归类,详细论证,对于系统、成体系地阐述他关于南北分派理论的思想以及他的观点,对书坛研究南北分派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南北书派;书学思想;北碑南帖

刘咸炘有诗《秋日读书九绝句》:“石墨斑烂一箧收,北碑南帖数从头。开函眼底分青白,便与题诗论劣优。”

“北碑南帖”是阮元提出来的书派划分理论。刘咸炘认为不仅仅是书法,绘画、诗词乃至学术、经学、佛教都南北有别,因此可以用南北来划分派别。他指出南北有别这种论证风气中西方都有,“南北风气大别”这种情况不仅仅是中国有,西方也有。他以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迄十五世纪则此局破,而各民族之特性,渐渐为一种具体之表现,而形成南北二宗”来论证南北有别,并得出结论,认为“凡此所举南北欧之别,皆可用以论中国之南北”。

刘咸炘认为书法分为南北两派,是因为南北书势不同而造成的。他在《弄翰余沈》中指出要想辨别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三家的书法不同,就应该明白南北书势之不同。南方二王一脉笔圆裹而直,势狭而长,这种体势来自于篆书,北方北魏书笔方铺而曲,势横拓而广,是来自于隶书。“南北经学,至隋、唐而混合,书法亦然。混合之中,自有其偏重。欲论虞、欧、褚三家之殊,当明南北书势之大判。盖南方二王一派,其笔圆裹而直,势狭敛而长,乃出于篆。北魏书笔方铺而曲,势横宕而广,乃出于分。”刘咸炘认为南北经学到隋唐时期出现混合,书法也是这样,在混合之中又各自有所偏重。他从笔和势两方面详细论证了南北书风形成的差异,并指出书势南北不同是因出处不同,南出自篆,北出自隶。事实上经学也有南北之分,金丹认为阮元的南北书派思想是来自于经学的南北之分:“我们在考察经学的发展时,发现经学也分南北两派,东晋偏安之后,政治上成了南北对峙之局,经学便有了‘南学’与‘北学’之分。” 因而,书法和经学一样也分为南北两派。

实则南北分派这种提法最早开始于唐代,孙过庭在他的书法理论著作《书谱》中说:“代有《笔阵图》七行,中画执笔三手,图貌乖舛,点画湮讹。顷见南北流传,疑是右军所制。”孙过庭所说的“南北流传”,可能仅仅是指地域上的南方和北方。之后南北之分的提法,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一章中也有提及,张彦远指出在绘画鉴赏中,风土人情以及衣着因年代和南北地域的不同,需要详细审别:“若论衣服、车舆、土风、人物,年代各异,南北有殊,观画之宜,在乎详审。”董其昌指出画家派别亦可分为南北二宗,就是从唐代开始的,他认为北宗是从李思训父子开始,南宗开始于王维,并指出两派的差异在一虚一实:“画家派别分为南北二宗,皆托始于唐人。北宗始于李思训父子,南宗始于王维。二派之异,在一虚一实。”宋代赵孟坚在《论书法》中也提及了南北分派,他说“晋、宋而下,分而南北。”不过他指出的是法帖的风格南北不同,只是提及而没有详细论证。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讲道“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董其昌认为在唐朝时才有禅家南北二宗的分法,画有南北也是由唐时开始的,但是绘画的作者是不分南北的,这是绘画领域中南北分派的理论。或许是受董其昌的影响,与他同时期的书法家冯班在《钝吟书要》中提出“画有南北,书亦有南北”的书分南北思想,但是也没有作详细的论述。而真正将书法南北分派的是清代的学者、书法家阮元。他认为书法在千余年的传承变迁中,流派混淆,于是提出了南北书派论,这使南北书派划分的思想正式形成。他在《南北书派论》中指出:“正书、行草之分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阮元认为南派是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北派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这是真正将书法划分为南北两派的系统论述。阮元确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南北书派问题的学者。地域书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直存在着,但在阮元之前没有人提出系统理论。唐代张彦远虽也提出“南北之分”,但只是停留在绘画的鉴赏上,没有详述。宋代赵孟坚也认为法帖有南北的划分,但也是一笔带过,没有细致探讨。明代董其昌借用禅家南北二宗的分法来划分绘画,使绘画分为南北两派。冯班虽提出了书分南北,也没有详论。至阮元,传承千年的书法在他的笔下系统地划分为两派,北派是以碑版为代表,南派是以阁帖为代表。刘咸炘极为肯定阮元的分法并发出感叹,认为北碑南帖是为定论:“北碑南帖自是确论,岂可举一二例外而破之乎?”刘咸炘在肯定前人南北分派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书法、绘画甚至诗词都南北分派:“书有南北派,画有南北宗,而画家南北宗之分又可移于诗家。北宗画主实象,南宗则主虚神。”他将南北分派这一思想从绘画、书法扩展到诗词,进一步扩充了南北分派的内涵。这既体现出他对南北分派思想的认同,又体现出他书论与文论相结合的论文特色。

刘咸炘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绘画、书法、诗词也有南北之分,并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导致南北有别的原因有地势、气候、河流以及风土人情等因素。他在《人文横观略述》中指出书法和绘画南北有别的首要因素是地形和气候。他认为地形和气候有寒暖燥湿之不同,是造成南北有别的一个主要原因:“南北之别,以地形言之,由气候之寒暖。气候之寒暖,又因地势之高下,土质之厚薄。”寒暖、燥湿不同的气候和地势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以及情质。同时刘咸炘还认为中国的江河分流,也是造成南北有别的另一个原因。他以俞樾《稷山論书诗序》中的“北条以河为主,南条以江为主。江河形势,千古不易,而风尚因之而异微而至于艺事,书绘有南宗、北宗,词曲有南曲、北曲。又推而至于异教,佛家有南北二宗,道家亦有南北二宗。大率分南北而不分东西,乃江河大势使然也”为依据进行论证,认为正是江河的阻隔,使得风俗、人文、风尚南北不同,导致书法和绘画有南北之分。

刘咸炘甚至指出学术南北亦有不同,他以《隋书·儒林传》来举例论证:“《隋书·儒林传》曰: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刘咸炘还指出导致书法和绘画、艺术、学术有南北之分的另一个原因还是风俗、人性的不同。刘咸炘认为南北人性也有不同,并提出这种说法始倡于孔子:“论南北人性不同者,始于孔子。《中庸》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李梦阳《空同子》曰:“北方之土厚,故其人信;南方之水广,故其人智。土厚则其鼻隆,水广则其口闭。鼻隆,则北人不相鼻;口闭,故南人不相口。信而偏,故其性慧;智而流,故其性节。”刘咸炘以李梦阳《空同子》中关于南北水土存在的差异造成人性的不同来说明人性存在南北差异,人性存在不同,而这些差异又会造成学术以及人文的南北不同。因为南北种种不同他得出结论:“一代有一代之时风,一方有一方之土俗,一纵一横,各具面目。”

在西方最先论述南北不同的是孟德斯鸠,孟德斯鸠在《法意》中指出造成南北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气候。之后斯达尔夫人继承了这一思想,她在《论文学》第十一章中明确将欧洲文学划分为南方文学和北方文学两大类。后来法国的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细致分析了地理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不同民族性格特征的形成,并认为物质环境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生活状态,从而也就决定了社会风俗和民族特征。刘咸炘认同并接受了孟德斯鸠等人南北分法的观点,并对这一观点进一步进行阐发。可以说刘咸炘南北分派的思想既是对中国历代书画家南北之分思想的继承,又是对西方哲学家南北之分观点的借鉴。

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指出:“两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习。”刘咸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他认同绘画、书法、诗词、经学甚至禅、佛都可以南北分派,但是不能一刀切,他说道:“虽然,南北特大判耳。其间常有交错,不尽斩齐。且中国疆域辽阔,数百里间别为一部,其化以渐开,其风亦各自具。欲详史实,未可以二分为概也。”这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论断,二分法确实不能完全概括,何况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南北学术、政治、文化、经济、艺术在千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互有往来,甚至南北习俗互有浸染,不可能泾渭分明。刘咸炘也对阮元的南北分派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疑问甚至颇有微词,他说:“岂平陈之后,江左书派亦与国步俱迁乎?以此愈可知宋时《阁帖》……觉阮文达南北两派之说,犹不免调停之见。”“阮文达发北碑、南帖之论,谓今传《禊叙》及《阁帖》皆非王书之真,固甚确。惟彼本不能书,谓凡一切隶笔者皆为北派,凡乙字钩转即南派,此则可笑。”刘咸炘在对待南北分派的观点上,既不是完全肯定,也不是全面否定,而是客观公正地给予评价。甚至在认同南北分派的同时,他又提出不可以二分为概,要辩证而统一地看待事物。这与他“执两用中”的治学方法息息相关,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以中和为准,取两端之间也”。刘咸炘既能认同阮元南北分派的理论,又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客观公正地对南北书派理论进行评价,指出南北书派分法中不合理的地方,在那个时代确实属于难得的新声。

参考文献:

[1]刘咸炘.刘咸炘诗文集[M].黄曙辉,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刘咸炘.推十书增补全本:甲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

[4]金丹.阮元书学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1.

[5]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注.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6]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書画出版社,1979.

[7]张秉真,章安祺,杨慧林.西方文艺理论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