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艺合一,天人之境

2021-01-03曹洗凡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张大千

曹洗凡

摘 要:《庐山图》是中国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绝笔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在《庐山图》中,张大千运用泼墨泼彩和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庐山的磅礴气势。探讨《庐山图》如何通过理艺合一展现天人之境,并结合对作品《庐山图》的赏析,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哲学与美学技艺。

关键词:张大千;《庐山图》;天人之境

有不少学者针对张大千和其绝笔之作《庐山图》展开了研究,但大多聚焦于对张大千的生平或是《庐山图》的泼墨手法,而本文从“理艺合一,天人之境”的角度鉴赏《庐山图》,分析其中的内涵。张大千一生的学习创作深受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而《庐山图》就是张大千道艺融合的绝笔之作。本文着重探讨《庐山图》是如何通过理艺合一来展现天人之境,并通过对作品《庐山图》的赏析,探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哲学与美学技艺,以求对张大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为今后山水畫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大千居士 绝笔之作

张大千,原名张正权,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张大千极具才情,一生痴迷书画,从未间断书画创作,在山水画创作上更是独树一帜。张大千年幼时便在绘画上有所研习,初期对古作临摹情有独钟,并借此打磨了自己的画技,后拜师曾熙、李瑞清,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张大千曾在敦煌游历近三年,在此期间临摹壁画,从而对中国古代绘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为其以后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基础。张大千海外游学的经历使他拥有了丰富的审美体验,他将西方绘画技艺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相结合,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泼墨泼彩风格,创新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形式。

《庐山图》是一幅长10.8米、宽1.8米的巨型画作。1981年初夏,张大千的友人李海天邀请张大千为其在日本横滨新建的高级观光旅社画一巨幅挂壁。当时张大千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并且疾病缠身。尤其是由糖尿病引发的眼疾,使其视力衰退,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干扰。然而,张大千依旧慨然应允,并决定以“庐山”为题作画,全画创作时间长达一年半。在作画期间,张大千数次因心脏病发作而晕倒,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但稍有好转张大千就让助手把他带到画前继续创作,可谓是“呕心沥血”。

1983年3月8日,张大千在伏案题书时溘然逝世,未能完成全画并落款。画作左上角尚有仅用淡墨勾勒、没有被具体描绘之处,但这并不破坏整幅画作的光彩。近百年来,在继承传统、开辟时代新风的众多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极具代表性的大师。

二、彩墨泼染 青绿山水

《庐山图》汇集了张大千毕生绘画技艺与人生体悟之精髓,是笔墨与泼彩大融合之作。画面极具震慑力,是泼墨山水画精彩之作。中国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有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画系一般以浓重的石青和石绿为主,展现山石树木的苍翠。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则使用独创的手法与技巧,将古典的创作手法与现代理念相融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绘画风格,对中国绘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大千的泼墨泼彩山水画摒弃了烦琐的细节,简化了线条,放大了墨彩,使泼墨泼彩相互碰撞,色彩丰富、虚实结合,画面杂糅而抽象。色块与墨块的结合使画面充满节奏感,并呈现出力度感和厚重感。

《庐山图》用色浓烈且大胆,有绵延不绝的群山,四周山峰起伏不平。作品中大部分山峰都是利用泼墨的技法,以赭石为基底,再洒上浓烈的石绿,使山峰更加耀眼。然后,用石绿营造出植被茂盛的场景,相邻的树枝和树木用墨笔勾勒,用淡赭石渲染,并用石绿泼洒,营造出枝叶茂盛的场景。石青、石绿等鲜艳的色彩与大面积深沉的墨色穿插交融,显露出云雾和山石的形象。整幅图画气势磅礴,张大千以泼墨泼彩的技法呈现出苍浑渊穆的庐山,用抽象表现主义开拓了中国画的新领域。

水、墨、色的融合带给人们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在张大千的精心布局下,整个画面中间偏左的位置最为精彩,这里也是创作者着色和留白的纽带焦点。作为一幅画的点睛之处,它呈现出混沌和朦胧的状态。虽然色彩和油墨晕在一起,但是没有任何拼凑的痕迹。色块的转折点也是和谐与自然的交融渗透。墨点泼洒的水墨世界给予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具体现实的物象在彩墨泼染中也被赋予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意义。张大千的技法不同于古人以点、线为主的造型技巧。古人的造型都是源自特定、真实的客观物体,而张大千则是通过对物体本身进行高度概括,把握物象最基本的特征,以层次分明、形式丰富的块面来塑造物象的造型,进而展现物象的魅力。张大千把笔墨变成大量的色块,以外在笔触本身的审美意义表达人物的内心,并通过主体精神的外在诠释笔触的表现形式,使绘画语言与意象精神在结合中达到了统一。

三、色墨互融 理艺合一

方闻认为,五代到北宋初年,山水画呈现一种雄伟风格,其要旨是把握宇宙并整个参与宇宙深沉博大与复杂多变的秘奥。而它对自然风貌的客观探究是与新儒家的理学教义一致的,这教义突出“格物致知”。对宋代画家来说,表现形似是把握客观对象内存真实的基础。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是理学家们的毕生追求。什么是“穷理”,即穷“太虚即气”之理,知道宇宙真实不虚;穷“天地之性”之理,就是知道人的道德义务。宇宙和人性如此真实,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对于张大千来说,他在艺术创作上也有同样的追求。张大千一生所学正是穷尽天地之理,把握天理与人性。《庐山图》(图1)是张大千的绝笔之作,在色墨互融中展现了张大千毕生精湛的绘画技艺与旷达的处世胸襟。

张大千通过格物致知、求真求实的精神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追求真实感的理学精神给《庐山图》的创作提供了更有力的哲学依据。

在《庐山图》中,色彩和水墨是结合在一起的。张大千大胆用色,创造了色墨交融的新境界。他巧妙运用石褐、靛蓝等多种色彩,使《庐山图》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更强的感染力:墨水的颜色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如同大地上的仙境;树木枝干纵横交错、隐约可见,颇有诗意之美;水墨与色彩的渗透与碰撞,使画面丰富且具有节奏感,营造出墨彩夺目的光影之感,使真实与艺术感达到了完美统一。张大千的作品将天地间壮丽的山川表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磅礴壮观、浩然缥缈的意境。

四、虚实相生 天人之境

意境的营造一直是中国画家毕生的追求,他们力求营造虚实相生、天人合一之境。一般来说,“实”是创造出来的形象,“虚”是唤起观者的遐想。统一画面中的实与虚,考验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和艺术生活相统一的理解,并在矛盾对立中通过美术作品发挥出想象力与理解力。在对立与矛盾的相互碰撞和转化之中,美术作品往往能够展现出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从而使作品達到一个新境界。

在中国哲学中,孟子认为“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这表明要从实出发,用心去体会虚,单纯依靠摹仿无法完全展现客观事物。道家认为,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万物亘古不变的存在和生生不息的生长都来自虚,因此,通过虚所展现出来的实才是真正的实,它高于客观真实。儒家和道家虽然在表述和认知上有些许差异,但也存在着很多共通之处,即在他们看来,虚和实都共同存在于宇宙之中,更为重要的是,虚的存在更好地印证了实。也就是说,艺术必须要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营造天人合一之境。

《庐山图》的绘制方法以传统的山石勾皴为主,大量山石以赭石渲染、淡墨点染而成,颇有浅绛山水的感觉。同时用墨线勾勒出山体的轮廓,展现出山体生动鲜明的魅力。画面中隐约可见的房屋和树木与壮丽的山川形成了视觉对比,在色彩和水墨的抽象世界中展现了山水意蕴,正符合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白色的水墨在画面右侧形成一团浓密的白色云彩,并随着水墨的晕染逐渐变化,山势渐清。画面右侧的浅白色与左侧的靛蓝形成了鲜明对比。画面的左边更写实、更精致,而右边写意的笔触更浓,云层朦胧,山脉隐约可见。这不仅是对构图布局的精妙处理,也完美展现出了云山的趋势。此外,局部精细处理使画面之中明与暗、虚与实得以交融共存,即在矛盾中展现出统一。正如笪重光在《画筌》中写道:“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自然天成、光与色的碰撞、笔墨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泼墨泼彩效果,营造出中国画无言美的意境。

五、结语

《庐山图》整幅画从虚无到现实,云雾笼罩,山峰隐约可见,谷底烟雾缭绕。云烟消散处可以看到树木、楼阁和屋宇。烟消云散处峰峦林木详实细密,深沉之处既虚又实,泼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画面上群山丛树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张大千精湛的技艺与其山水画的精神值得人们去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成功典范。而画中天人合一的意境更值得人们去体悟,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韩静.张大千泼墨泼彩山水画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2]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张大千
张大千收藏古书画述略
张大千:钱包被盗,捏泥像赚钱
张大千:“这个娃儿不赎了”
不役于物
张大千出老千
我的最牛老爸
多画失真
手拉手跑的幸福
画画也得实事求是
张自启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