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艺术的创作方法比较研究之再现和表现

2021-01-03程星婷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米勒表现审美

程星婷

摘 要:中西方文化差异造就了不同風格的艺术作品。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的艺术,形成了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因此,西方的画家在艺术创作方法上就更偏向再现性;而中国自古遵循意向性思维和主题相结合的艺术思维,所以具有诗性文化的中国艺术更偏向于表现性。故此,以米勒和罗中立为例,分析两人在创作方法上的不同。

关键词:审美;再现;表现;米勒;罗中立

一、中西审美的差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追求“天人合一”,这一价值取向影响着我国的传统艺术观念,致使我国一直贯穿重意境、重诗情画意、心物相融的审美观。我国传统画家注重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面,主张唯美自然的审美情趣,在形象创作上经过自己的主观改造,进行夸张、取舍、变形,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我国传统绘画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气韵生动”等表达,从而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西方的审美受中世纪文化和哲学影响,更加注重科学地再现自然。印象派出现后,西方艺术家们也逐渐加强了对主观情感的抒发,但从本质上来说,西方艺术还是以再现自然为主,这也是由他们的审美思想决定的。西方的绘画艺术,衷于还原事物的真实性,即使是虚构的形象,也会将其可视化、具体化。

中西审美的不同导致中西传统绘画艺术体系也具有不同的特色。西方传统绘画追求事物的“真”,作品强调真实、饱满、宁静;而中国的传统绘画的重点在于内心情感的表达,作品表现出来的效果强调的是空灵、律动。

二、艺术中的再现和表现

再现是指艺术家对所观看或者理解的客观对象的再次呈现,在创作上采取写实的手法,侧重于展现客体,模仿现实,这和西方的审美相符。再现性艺术在西方美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其作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生动细腻,所以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所欣赏和接受。它的特点就在于理性的逻辑在创作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表现是指艺术家通过表现手段来传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在创作中主观地表现对象,抛弃事物原有的面貌,通常采取变形、夸张、抽象等艺术语言,在创作倾向上侧重于展现主体意识。中国的传统画家则偏向于表达真实情感的表现创作。

再现与表现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在中西传统艺术观念上有所体现。西方艺术从古希腊时期便开始重视再现,重视对客观规定事物的“模仿”。西方美术传统的创作手法就是再现,如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美术。在中西艺术的比较中可以发现,西方艺术重在再现,而中国则是以表现为主。

三、米勒和罗中立的创作方法比较

(一)米勒绘画中的再现性

有着“农民画家”之称的法国画家米勒,他的作品就具有再现性,他的每一幅创作都是通过观察法国农民真实的生活和劳动得来的。当时大革命的背景下,他的作品里,都是典型的农民形象,画面朴素且气势恢宏,真实地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再现出来。他的画面不涉及政治,也没有权贵,只是单纯地将真实再现到观者的眼前。

如《拾穗者》这幅画真实地描绘了法国农民妇女在麦地里拾麦穗的情景,宽广的麦田上,有很多小山一样的麦垛。很多农民都满载而归,画面中的三个妇女身穿麻布衣裙和破旧的鞋子,三人排成“一”字,而且每个人的姿势大不相同,米勒没有仔细刻画她们的面部表情和五官,她们就像现实中默默劳作的农民一样,每个人物都是那么真实生动。而这幅作品的画面效果也是经过了几番修改。他1855年创作的《拾穗者》,画面背景处三个草垛以及收割人挡住了观者的视线,使得前景的三个妇女不够突出,无法表达他的真实情感,而且在空间关系上也不太理想,于是他大胆地把三个草垛舍去,于是画面背景显得开阔许多,修改后,空间、主题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现。米勒严谨的创作方式让人看到画,就能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陷入沉思。人物的轮廓坚实有力,表现了农民壮实的身体特征。在色彩上,夕阳西下,遵循自然客观现象,米勒将透视学、光学、色彩学等都渗透到他的画面中去,人物的大小比例、明暗等都格外严谨。这幅画呈现了他对农民的热爱和同情,他毫不夸张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情感,画面细腻而又生动。

米勒的《晚钟》,这幅作品就其造型情节意味而言,可以说是经典之作。整幅画尽管没有瑰丽似锦的色彩,没有错综复杂的笔触,有的只是真实的农民所穿的粗布麻农的灰暗布料的颜色和周围农村现实生活环境的颜色,但是在这些细微的变化下,这些色彩才显得更加真实,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米勒真实地再现了一对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夫妇在钟声响起时祈祷的画面,平坦的大地上逆光的夕阳下,两个人三件农具,构成整个造型内容。画面以明度对比沿黄金比例分割线将天地分界,一黑一白形成画面的对比关系,大地的沉稳奠定了画面的整体氛围。画面的两个人物正好将画面分成三等分,而且米勒对人物站立的朝向做了巧妙的安排,女人弯腰低头,使得两个直立的形象区分开。遥远山庄中的教堂色调温暖,看不见的钟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传到每个观众的耳中。米勒把人、景巧妙地虚化,使画面中的人、景、教堂以及钟声融为一体。米勒将自己对农民的理解和深厚情感融入画面,让观者看到这幅画就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他想传达的情感。

(二)罗中立绘画中的表现性

众所周知,罗中立的《父亲》当时在中国可谓是轰动全国,而这里具体分析的是他后期的作品。其绘画风格的转变是从1980年的“故乡组画”开始,前期他注重反映社会意识,而后期他开始追求精神情感表达。他的画面慢慢呈现出忧伤和寂寞的凄凉情绪,画面开始具有抒情意向。后来他出国留学归来,从印象派大师那学习了表现技法,之后画面又增加了中国的原始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元素特点。这时候他开始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敦实粗矮,笔法复杂,并用浓重的黑白统一画面,加上主观的艺术处理使得画面显得淳朴而又有力。

《喝水的农民》这幅画已经完全摆脱了他早期写实的风格,除了技法、颜色、笔法上的不同,遵循中国传统绘画的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追求的是意境,所以画面中多了一些诗境。画面中描绘的是一个父亲的形象,人物的大小比例和透视都被他主观处理过,他将人物进行了夸张:双脚一致向右,胳膊和腿一样粗细。正是这样,整个人物显得矮小粗壮,虎背熊腰,抬着头喝水的那瞬间,让人感觉这就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农民。而他的儿子骑着牛,瞪着大眼睛看着他,显得很是乖巧。从画面的光线可以看出这是傍晚,劳作了一天父子打算回家。这表达了农民的朴质、憨厚、辛劳。画面中的动物也被人性化,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画面充斥着中国的原始风味。

再看《急诊》,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父母不顾天气恶劣,背着孩子去急诊的情景。父亲背着儿子,母亲手提灯光微弱的马灯在前面焦急引路,时不时还回头观察孩子的情况,即使夜晚太暗,看不清人物的面部表情,但是也能从中体会到那种急迫的心情。脚下的雨水汹涌,远处一道惊雷劈下,照亮了远处的夜空,拉开空间感,让人能够深切体会画面的紧张气氛。在人物造型上,母亲胳膊的粗细明显被夸大,仿佛在用力握住唯一的光源,也给画面增添了一丝紧张感。母亲上身的衣服被风吹得很是凌乱,衣服没有衣褶的装饰塑造,看似简单却又融入整体,人物动态扭曲很大。父亲的形象更是夸张,人物前倾像是要摔倒一样,让观者能感受他一路小跑过来的焦急,脖子明显被拉长了,头部的大小也不是正常的比例,正因为这样的夸张表现,赋予了画面一种情感——焦急。这幅画描绘出父母对孩子生病的紧张情绪,表现出人们顽强的生命力。

四、米勒和罗中立的艺术精神展现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虽然米勒和罗中立来自不同的国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是两位画家都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聚焦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活动,通过不同的创作方法,表达了人文关怀。

两位艺术家彰显了时代精神。随着人文思想的进步,传统的规范可以被新的方法所取代,新时代的方法更能与时代相结合,从而表达出艺术家和时代的声音,米勒和罗中立就是这样的例子。尽管艺术史上有很多描绘农民形象的创作,但是他们却在研习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这些手法就是新时代特征的具体表现。

两位艺术家具有革命精神。米勒敢于同当时的绘画主流相对抗,选择劳动人民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把当时被认为不可入画的农民生活场景再现到自己的作品中。这样的勇气是何等的珍贵。中国画家罗中立也是如此,敢于突破前人写实的技法,运用大胆的抽象、变形手法,并推翻自己前期的表现方式。他后期的画作同样是震惊四座,告诉大家他所看到的、他心中的中国农民,画出自己时代、自己国家农民的真实生活。

五、結语

西方自古希腊时期受到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影响,在艺术上很长一段时间都力图用理性的数学方式实现对事物的模仿,追求再现事物的真实性。西方的绘画审美在于“真”,即对事物的真实、环境的真实的反映,讲究比例、透视、解剖等科学原理。中国绘画总体上比西方更加注重表现。中国所讲究的内涵、隐喻、意在言外,显示出中国艺术注重“灵”,把艺术的审美对象由外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把艺术的传导由再现转向表现。但是不管是再现还是表现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传达情感,而再现和表现的发展也是一个绘画形式重心转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吕澎.罗中立:大巴山里的乡土艺术家[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

[2]王宏建.艺术概论[M].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3]徐放鸣.论创作个性与艺术的再现和表现[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87-92.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米勒表现审美
七月恒星
温暖的邂逅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为什么接电话
为什么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