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校外思政课堂建设探索
2021-01-03曹慧琴
曹慧琴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学生素质高度的平台;校外教育活动是实现青少年校外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培养其健康优良的品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天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例,探寻适合青少年学生校外学习的思政课堂。
【关键词】青少年;校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探寻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7—0042—03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政教育,使其健康成长,可谓意义重大。在校外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德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在组织、策划和开展各种不同活动时,有意识地渗透德育,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智慧,给他们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提高其思想觉悟,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聚焦“校外”,深挖思政教育对青少年的意义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的。要让其从小播下正确思想的种子,引导其树立“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正确理想信念,注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学生素质高度的平台,我们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宽度和广度,让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时效性[1]。
二、明确目标,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
校外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加快而显得日益重要[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青少年除学校之外接触最多的社会场所,是青少年成长和活动的“第二课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活动教育,能有效引导青少年的思政教育,帮助青少年提高素质。这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校外教育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健康发展。校外教育的活动形式生动丰富、活动主题鲜明、时代性强,符合青少年心理特征,强烈吸引着青少年参加此类活动,活动本身的思想性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是实现青少年校外德育的重要途径,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健康优良的品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探索、发掘校外思政教育资源,以天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例
立德树人,思政领航。近年来,天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整合学科内外、课堂内外思政教育资源,开发和设计多个寻访实践课程,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青少年受到教育,有效加强了青少年思政教育。先进的理论不是自发产生的,我们组织学生走进博物馆、西关一条街、胡氏民居、南北宅子、邓宝珊纪念馆,举办专题展览,开展纪念日活动、竞赛等,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摆脱思政教育“空洞刻板”的说教面孔,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政课更加多维灵动,帮助每一个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让学生参与不同情境的演绎与体验,更直观地感受道德与法治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行走中开阔眼界,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在寻访中深植家国情怀,在合作交流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作为校外教育工作者,我们努力发掘蕴藏在课堂之外的丰富而实际的教育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资源、红色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迹等,有效服务于广大学生,带领学生参观接触本地典型的人和事,接受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熏陶,通过参与研学实践活动,宣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坚持活动育人,落实润德于心,进而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职能,共同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校外戏曲课程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秦腔文化,感受秦腔艺术的魅力,提升中小学生戏曲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水平,推动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带领学生走进天水市博物馆,讲述人文始祖伏羲的功绩、天水地区的历史文化及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让同学们多角度地感受天水八千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对家乡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责任。开发本地研学课程,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加深其對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其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鼓励他们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我们和学生一起去南郭寺寻觅千年诗圣杜甫在秦州的足迹,吟诵他在秦州的诗作,怀念他高尚的人格以及爱国忧民的情怀;到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赴南山森林教育中心、市博物馆、胡氏古民居,开展“爱我天水·走进自然”主题教育体验活动,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指导学生在图书室和绿色网吧阅读,讲述革命传统故事,学习国学经典,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提高文化修养,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努力成为人格完善、心灵健康、知书达理、德才兼备的中华少年;组织青少年参观南山烈士陵园,形成读后感、征文、摄影等活动作品,并上传中国教育电视台网站“寻访红色踪迹”活动专区,加深学生对中国革命史和革命精神的了解感悟;承办“我为祖国点赞弘扬伏羲文化”主题读书征文演讲比赛,让学生深情赞美伟大祖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讲述“伏羲文化”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表达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组织“城市学生看乡村”和“品味经典名篇佳作”,让学生在校外活动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体验乡村风情与生活;参加祭祖启智活动,教育学生眼明心亮、好读书、爱学习、正品行、有成就;参观伏羲庙,了解人文始祖伏羲的功绩,感受中华民族本源的文化魅力;通过庄重的仪式让学生感受祖先留下来的尊师孝亲、崇德立志的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常怀至诚感恩之心;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英雄出少年》栏目“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一带一路”走进天水特别节目,舞蹈《羲皇故里·天水娃》大力传播青春正能量,展示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和他们阳光、自信的新风采;旋鼓队孩子们以原创舞蹈《欢乐旋鼓》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参加“家乡的宝藏”节目录制,大力宣传家乡天水;天河少儿合唱团在全国首届童声合唱电视公开赛中一举进入全国18强,成为甘肃省唯一进京参加复赛的团队,决赛以歌曲《太阳出来了》获得大赛优秀奖;英语、二胡、古筝、象棋、画画、围棋、跆拳道……如此种种,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于学生心中。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我们每年举办诸多与爱国、爱党、感恩、励志等相关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开好思政课,外出参加比赛或活动,让青少年从“行走的课堂”中感受更多正能量,汲取更多文化和艺术精髓,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趣,寓教于思政,寓教于无形。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体验、感悟、分析、探究,进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激励他们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拓展思路,探寻适合青少年校外学习的思政课堂
思政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他们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兴趣爱好、品格意志、爱国情怀等方面的教育,作为校外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项目培训、活动、比赛、研学中潜移默化、无痕无声地渗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红色革命传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培育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其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3]。
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探索适合不同学生的思政课,让思政课堂更“接地气”,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成绩是一时的,品格却是一辈子。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关键在教师,我们将力争当好与时俱进的创新之师,当好德才兼备的守正之师,牢牢把握大力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将青少年的思政教育扎实有效地深入校外思政教育中,使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官秀成.论“思政课”校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钦州学院学报,2012(10):20.
[2]王锁明.加强思政课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实践要求[J].中国国情国力,2020(02):07.
[3]蒋慧娟.少年宫群众性活动德育渗透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16(06):01.
编辑:陈静